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梁林兩人的異曲同功之弊

政治一日都嫌多,林鄭月娥還未上任成為本港第二任女政務司時,她的「好打得」形象深入民心,面對新界原居民沒有退縮,讓市民感到香港政務官系統內還有點人是爭氣。所以梁振英亦理解市場需要邀她入局,她亦當然願意以自己的民望助新屆政府,期望可以成為另一位女性政務司司長外,還可以成為首位特首也不定。

可是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所做出的政績可謂強差人意,完全是背離了市民意願,當中以國教科一役最為損失慘重,這種損害絕對可以媲美當年二十三條的級數,董建華掌政要到五年才推二十三條才陷險境,做好呢份工的曾蔭權直到臨走時篤爆利益著數才民望負數。但新任政府只有三個月就可以「達標」,其「政績」可謂三任中之最。

回看林鄭政務司可謂有點上左賊船一樣,雖知道這船不易行,但也想不到是如此鐵達尼號,也使她過往的政治籌碼一鋪清袋。現在的民望於市民心中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言,只能說是一個普通的政務官出身的高官而已。

但是理論上她是政務官出身,也應該知道在過往政府的架構上的文明優點,就是在於俱有制衡能力,也使香港政府成為區內最優秀的政府架構行政體系,也是香港成功的基石。當中申訴專員和廉政公署更是表表者。在港人心目中「香港好在有ICAC」這句話雖不中,亦不遠。兩部門更是港人站在廉潔、公義地位上還可以稱得上是上乘之區。

但是林鄭近日言論居然可以說這兩個部門有損現政府的執行力,這個說法實在難以認同甚至是極力反對。她所說的比起她在國教一事中的表現,更為差劣,可以是她從政以來最差的一句話。

政府的不濟卻是因為這兩個部門?何以用這個邏輯去說項。這兩個部門其中目的就是要指出政府的不是從而作出適合改動,從而讓政府在效率、廉潔和公義上得到更佳的進程,最後目的就是讓社會得到最好的環境基礎,這才會有兩個部門的出現。倘若這兩部門執行不力,才是香港最大的弊處甚至是淪為香港之恥。可是林鄭的潛台詞要這兩部門收聲嗎?

這刻我想起國內當局的人治架構,習近平所說的三權合作的歪理。

除了是林鄭的不濟,還有她的上司梁振英近日的娛樂笑點,就是港人怕老婆不怕政府。首先民間智慧,怕老婆是會發達的,所以不應以取笑心態看事物。不過這也是說笑而已。但他後一句卻是嚴重的指控,說港人不怕政府。

那為什麼要香港人怕政府呢?

政府不是我們的公僕嗎?不是為我們服務從而使大家國泰民安嗎?更重要是怕政府是來自有什麼的理由?

而更重要是香港市民實在不需要怕政府,為人民服務的當局有這種思想的話,其實是很可佈。如果一個政府好的話,市民自自然然會喜歡和愛戴,支持度也會上升。老實說世上沒有人會突然討厭對方的,凡事必有因果,市民不喜歡總是會有其理由而不是無理發生。現在不去自身的檢討卻走來懶別人作借口,梁的推搪行為每每在他的言論上表達到其無知與無賴。

梁林兩人近日的日言論雖然並不一樣的意見,但卻是同一樣的看法,那就是要求我們市民做一個順民。在他們眼中,能讓香港市民做順民方能成大器,才是治國之道。這種家天下心態還可以在二十一世紀中出現,不能嘔心也無話可說。

香港兩大最高的統領會說出這種說話,不對前途憂心才怪,因為會感到有這些人士管治香港,香港的去向會可以順境嗎?

在中秋節假期前兩天回望新政府上任三個月,可以用如此的短時間將本港最有本錢的兩大寶物自由和法治,視之無物,他們都可謂是人間極品。

伸延閱讀
林鄭:ICAC損政府執行力

梁振英指港人怕老婆不怕政府

10 則留言:

  1. "林鄭政務司可謂有點上左賊船一樣"

    這艘固然是賊船, 而她根本就是海盜.

    回覆刪除
  2. 今時今日的傳媒真不可信,斷章取義,以偏概全。今朝聽林鄭在李慧玲的節目才知道上文下理。

    回覆刪除
    回覆
    1. 發 言 人 解 釋 , 林 鄭 月 娥 當 時 指 出 , 監 察 機 構 如 廉 政 公 署 和 申 訴 專 員 公 署 , 確 保 政 府 受 到 監 察 制 衡 , 但 如 果 公 務 員 不 懂 如 何 應 對 這 些 監 察 機 構 , 政 府 的 執 行 能 力 或 許 會 受 到 影 響 。 發 言 人 重 申 , 林 鄭 月 娥 絕 無 對 這 些 機 構 作 任 何 負 面 評 論 。

      想問問這是一個什麼意思?不懂應付就會能力受到影響?這個邏輯這麼有趣?

      林鄭在徬晚接受《商台》訪問時就堅稱,自己無意針對廉署及申訴專員公署,只是一問一答之間,突然想起這些機構的名字,便說出來了。她又強調,自己用字可能不夠好,並重申政府樂意接受監察和制衡。

      一時口快意誤,又是無意?

      一個政府高官為何時常都可以無意嗎?

      做品質檢定,都唔會成日都有failure掛,如果成日都咁,仲可以過關嗎?

      唔係咁搞笑化?

      刪除
    2. 我所指的上文下理是指林鄭在什麼情況或在什麼問題的前提作出回答。
      林鄭又指,昨日出席午餐會期間,有人問她現時官僚系統保守短視,如何落實政策。林鄭續說,當然這些機構不是壞事,有時亦是好事,能維護公民社會。但是假如官員面對它們,因為不懂如何應付,這些機構成為主要障礙,就可能會損害政府的執行政策能力。
      http://thehousenews.com/politics/林鄭無意針對ICAC-只是一時口快/

      用魚之樂批評李輝的邏輯來分析,你的批評「林鄭近日言論居然可以說這兩個部門有損現政府的執行力,這個說法實在難以認同甚至是極力反對。」過於簡單化她的言論。
      沒有考慮前提「假如官員面對它們,因為不懂如何應付」及後果「可能會損害政府的執行政策能力」。兩個部門對有損現政府的執行力是沒有必然的關係。這裡很明年是曲解了林鄭的言論,犯了稻草人的謬誤。
      要看真一個人,也要看她的過去。我無意中在已古前輩梁儒盛的文章中,看到他對林鄭的看法。如下:http://www.freewebs.com/kungsheung/works/leungyusing/070728a.html 

      刪除
    3. 前文所提的問題,是保守與短視才會回答的話,更是奇怪到極,如果因為官員不懂應付,就是因為這個部門保守和短視?拉到頭上不是官員,而是個部門?又是什麼奇怪邏輯呀?
      她所說的不說有邏輯,而是有潛台詞,想想為何她會有這個說法,想想其背後意思,這也是種邏輯,現在你的想法,是表面的字句說法。站在一個官員身份,說話是如此謹慎,是不可以有這樣的。因為這絕對是代表了政府的言行。一點你所說的曲解就會這樣,她不會不明白。所以只有合理想法是她認為是這樣才有這個想法。

      還有一樣很重要的,就是她應該指出兩個部門在什麼情況下會這樣罷。不要隨便說說。一個演講,一句話,足以對政府帶來重磅炸彈。

      刪除
    4. Blog主似乎還未弄清楚林太的意思。她不是說「廉署」和「申訴專員公署」保守和短視。她的意思是假如官員面對這兩個監管機構,因為不懂如何應付,便會變得保守和短視(即是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這種心態去履行公務)。如果政府要大有為,這種心態當然會損害政府執行政策的能力。由於林太當時亦確認這兩個監管機構是維護社會公平的必要制度,所以,她並沒有將官員變得保守和短視及因而損害政府執行政策能力的現象歸咎於監管機構,而是認為官員不懂如何與監管機構合作才是主因。

      potato

      刪除
    5. Blog 主請搞清楚,林太並不是指「廉署」和「申訴專員公署」保守和短視, 她是指官員面對這兩個監管機構時變得保守和短視.
      本人則認為, 如果政府無為而治, 官員保守和短視根本沒有甚麼問題.港英時代的官僚都是保守和避免推行太多長遠計劃. 要官僚改變天性, 進取和有為地推行長遠政策, 不如相信社會和市場.

      potato

      刪除
    6. Potato兄
      今天才留意到你的回應,謝謝。
      假如上述你所說是林太的意思,那就更感奇怪,為何要將這個責任推到廉署與申訴署身上?官員如何量度是他們的責任而非提出自身問題便推到人身上,這是卸膊。
      一個政府行之有效,雖然是需要時間上的成本,但並不等於浪費,這是需要搞清楚,也不並不等於保守。
      現時政府,甚至是上屆政府,都是有這樣問題,就是得講但沒有做。近期政府所說的項目,基本上沒有一件是正常推出,即使是長者津貼,都是偷回來。而且在資產審查上仍有爭拗便推出實於理不合。(個人贊成審但門檻卻不能太高,長者棺材本在現今社會通賬下實在難以合符條例上的要求)政府在立會上那種偷回來的成功,這是個壞例子。

      港英避免推長計劃?那衛奕信的玫瑰園、麥理浩的九年免費教育、ICAC都是挺長遠而且更屬於高瞻和大膽前瞻性的政策。

      不過很同心potato兄所指社會和市場是最信時過。減少干預是最好的方法。

      刪除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jN48Q1R_AE

    看看人家的想法,當時人家是在場。

    回覆刪除
  4. http://thehousenews.com/politics/林鄭無意針對ICAC-只是一時口快/

    再看多一些,為什麼演詞會有出入。

    不過以品質兄想法,應該是無心之失。

    回覆刪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