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星期五

澳洲禁中國參與5G基建只是一個開始

電訊技術在過去二三十年可謂發展之快,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特別是3G推出後,其傳送速度和數碼化的一個超大躍進,基本上大家在消費上、生活上都離不開無線電通訊服務,4G是3G的升級,主要是在速度上的提升。各國在5G上其實更為睇重,這是因為涉及到物聯網的發展,這是另一個層次升級,同樣是影響深遠。

中國電訊業巨企華為在過去十多年,可謂乘著這個浪,一躍成為全球電訊設備一哥,打低對手思科、愛立信、諾基亞等公司,成全球最大的電訊設備商,試想在千禧年時,大家的確是想不到一間中國電訊設備公司是可以有這個成就。

當然這個成就過程,並不是想像中威風,當中涉及抄襲對家技術,再以極低價擠走競爭者等手段,成為不少行家的話柄甚至是被不少國家的電訊或者商務局調查和挨告,已經不是新聞。過去十年華為成功之處是他們的銷售業務團隊極之進取,被稱為「狼性文化」,可見他們如何在業界做生意有幾狠。

同時間華為深知業務進取但也要有佈局,所以該公司積極在國際電訊架構上參與,因此成功把華為所研發的5G架構納入為國際無線標準化機構3GPP的標準之一。這可以說是該公司以及中國在近年來國際機構定立制式最漂亮的一仗。

寫到這裡,可見華為花了不少心思,但同時間也留下了不少暗湧。當中與對手、以及國家層面的協作上,發生了很大的問題。華為背景到今天仍然是不少西方國家感到不安,由技術盜竊、違反業務守則、國家安全問題等等都引人詬病。特別是西方國家認為華為與中國政府的關係。

正因如此,澳洲決定禁止華為以及中興參予與5G建設,可謂與美國同步進行。電訊行業近年越見敏感,這是因為全球政治格局的變化所引起,以往電訊技術主要仍然由西方國家掌握,他們沒有多大的擔心,但是全球化崛起,政治、經濟以及技術來了一個大洗牌,發展中國家再不是技術落後,有時候更是後發先至,中國在電訊業發展便是一個例子,撇除技術轉移(抄襲等)外,無疑中國正正是龍頭之一。西方國家其實現在才擔心,是有點遲,甚至是當年過於天真。

現在澳洲終於要做一次重要決定,華為擔心是肯定,這是因為生怕澳洲只是一個開始,其他西方陣型國家一樣跟隨,歐盟、英國、北美國家會否一同跟著澳洲的後塵呢? 雖然不至於所有國家都會跟隨,但如無意外一些大國如英、法、德在一定程度上,會做一些限制,而日本、韓國等亦會有可能跟隨。那麼華為要打入這些先進國家市場的算盤便難以打得響了。

其實可以留意一點是,國際級電訊公司其實會在收購、交易非常頻繁,這是因為他們都是同一個基礎聯盟,大家都用同一套的遊戲規則去辦事,同樣地,若果不跟隨這些規則、制度,便不可以參與,當你在盜人家的技術,然後低價賣服務,人家努力的科研,拱手給你用的話,設身處地,你也深感氣憤。這便是今天西方國家對中國不滿主因之一。

雖然華為在5G基建服務可能難在已發展國家成功進入市場,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卻可以肯定成功進駐,特別在非洲、中亞地區等。他們需要的是平價、性價比高服務,華為便合他們的胃口。往後發展,5G以及日後電訊技術可能出現兩種不同的發展陣型,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別。華為並不會因為這樣而倒下,因為全球電訊市場龐大,吃不到和牛,但其他肥肉也足夠養活的。

至於中國政府擔心,當然合理,因為電訊技術發展,是中國近年重要的佈局,也是他們認為打破西方陣型的缺口之一,中國政府心態是中國夢時,現在給人家堵住,自然深感不滿,唯有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這是也是中美貿易戰上,和往後與西方國家出現爭拗時的策略。從近期中國購入俄羅斯豬肉,可見一斑。

伸延閱讀
中國商務部對澳大利亞禁止華為和中興參与5G建設表示嚴重關切

2018年8月21日星期二

大台廢中毀了這一代港姐

每年港姐節目完,總會寫篇文章鬧鬧他們的製作有多麼差,難以入目,但想不到今年已經出位到節目未出街,已經可以看到難以入目的港姐宣傳技倆。甚至認為這些大台廢中高層根本就是在有意毀了一代港姐的未來,不想她們出人頭地,或者不想她們抬起頭做人。

不能否認,港姐在香港人眼中是有一定的地位,這是一種社會集體共同的歷史認受性使然,無容置疑,你即使有幾討厭大台都好,港姐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著香港,至少旅發局或者政府也是會找她們做一些社會公益項目。這是過往多年來港姐累積下來的本錢,基本上是沒有任何一個機構或者賽事能夠推翻港姐這個地位,除非是自己。

以往的港姐,一直是標榜美貌與智慧並重。事實上在上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時,只是美貌為主軸,這是因為當期時香港社會女性學歷基本不高,不是人人大學畢業,所以在1986年時,冠軍李美珊是碩士學位,已經是非常誇張。到了九十年代左右,香港社會教育程度普及,以及九七移民的關係,及後參加的港姐,大都是大學畢業才參選,冠軍基本上大都是有學位甚至是碩士學位。所以美貌與智慧並重,理應在九十年代後,才是算數。

如果以這樣的推算,今屆港姐在學歷上同樣已有一定水平,在智慧上(大家當合理推斷),理應都有點智慧,但是這個大台把她們玩弄成弱智一樣,做一些如小丑般的表演。近日大台把港姐在其自家的社交平台Big Big Channel做所謂的直播,有如大陸流行的「抖音」,表演一些所謂才藝表演,但她們的舉動卻引人發笑,還要大台自家在製造輿論來取笑港姐,明顯是主辦團體是設計到她們這樣庸俗和無知的行徑,有如小丑般讓觀眾發笑。

這一發笑,無疑是可以即時呃到很多like,吸到很多睛。但是同一時間卻毀了這班港姐的前途和聲譽。或者大家會覺得不需要替這班港姐不值,因為她們是「自討苦吃」,參加這些維穩活動。但這並不是關乎維穩與否,而是經營者對自家資產的長遠發展的眼光。

港姐其實是大台最大的資產之一,每年產生的港姐至少十多個,是該台無型資產最重要一環,因為她們成為該台的演藝人,這便是可以為她們生金蛋。如果形象好,廣告商落廣告,帶來可觀收入。但是今天大台把這些港姐做到「低俗」、「低能」、「低水平」三低。作為廣告商,會願意付款買這些品質的服務嗎?

當大台鬧那位港姐跳什麼Kiki Challenge時,認為壞了港姐形象,但其實大台自己同樣地也毀了港姐多年來的形象,推到低處未算低的境地。作為港姐領軍人物余詠珊,聲稱自己多橋多創作力,但事實上是屎橋多於一切。

香港造星曾經有板有眼,特別是TVB訓練了無數國際級演藝人,但今天大台的短視就毀了整個培訓制度,這些廢中的短視,以為吸晴可能夠捉到觀眾心態,市民大家一起挖苦藝人成為一種宣洩,但只能夠短視和一時之快,長遠而言只讓這些港姐越做越霉。

今天造星節目大家會看韓國《PRODUCE 101》,連大陸也買了版權有個《創造101》,但回看香港,居然停留類似《殘酷一叮》的反智概念來賣錢。你說這些廢中的創造力有多大和多低水,莫過於此。

伸延閱讀
【香港小姐2018才藝15秒】9至12號佳麗

《身後事務所》值得追看

ViuTV拍過多套劇,雖然題材比起大台新穎,願意嘗試,並不是每套都好睇,如《Plan B》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故事嘗試偏峰但並未讓觀眾有吸引力,演員演技也未見突出。

但《Plan B》緊隨的另一套劇《身後事務所》反而給了一點驚喜,當中故事、題材、演員都俱吸引力,而且把一些舊包裝但新內容,甚至是一種「新酒舊瓶」(注意文字意思)去表達,成功轉型,頗有新鮮感。

以亞洲來說,日劇算是最多元化,而且願意探討社會議題,香港劇(其實即係大台劇)就非常陳舊甚至是屬於保守,來來去去警匪、宮闈劇、專業行業劇等,十年如一日。直到港視以及ViuTV的出現才有點變化,但港視由於沒有牌照最後沒有成功,只餘下ViuTV。ViuTV走另類題材,而近期《身後事務所》則另類得來也仍然明白觀眾的心態。《身》劇是利用鬼怪做外表的包裝,但內裡其實是討論社會議題。這樣便比起一開劇擺明是講社會議題的劇集,更用易讓觀眾入口,因為觀眾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有政治或者社會意識,反之會認為厭倦,所謂叫做「我討厭政治」心理。但《身》劇則用鬼神故事作招徠,但題材是講及香港的社會議題,當中包括選舉、同性戀、教育、民生等等。

故事以兩位年輕人王爾(吳肇軒飾演)和羅子迅(繆浩昌飾演)開設了一間叫做「身後事務所」的公司,主要是為逝者處理逝者遺物,但卻因為而遇上亡魂,而他們倆人則為這些亡魂解除心結。以這個包裝,其實和普通電視劇沒有太大分別,但當中每一個單元的故事核心,其實是包含了一些香港現時發生社會的事情,其中一集是講選舉,故事描述選舉中的過程,選舉人的經歷等等。另一集是講述同性戀在學校社欺凌,又有一集則講的士拒載以及學生自殺等問題。每集的單元雖然很短,理應會是蜻蝏點水,但是發覺內容卻異常紮實,對白和劇情都很獨到以及很擊中所討論的議題,並不是隔靴搔癢,真正觸碰了重點。而演員的演出亦頗生動活潑,也很自然,並不造作。最近一集找來陳安瑩做一個寡婦一角,其懷念丈父一幕的表情覺哀傷,讓人感動。兩位男主角中,吳肇軒早是專業演員,其演技不俗,雖然有點舞台劇味,但表情仍然有吸引處,只需要一些時日,他應可有更佳的演技,他在《那一天我們會飛》其實已經看到他的潛質,現在他需要是磨練和機會。而繆浩昌雖然是一名歌手,但他飾演的角色生活化,很入屋和親切,可能是演著他自己也不定,觀眾會接受。

這劇仍然在上演中,以兩集為一個單元。所以演員角色會多,當中個人最期待另一個袁澧林出現,她就是盧慧敏,論樣子和身型,不比袁差,同樣是新面孔,甜美高佻,模特兒身型,而且一樣暫估計沒有整容,是天然一族,她曾拍過另一齣ViuTV劇《Kai Pop》,這次是她第二套劇。是另一隻潛力股!!

2018年8月13日星期一

大媽在天星碼頭但JC卻上了《中國好聲音》

曾經JC一出首歌《說散就散》,大家都認為驚為天人的聲音,香港很久沒有這樣的歌手,特別是女性,其獨特低沉的聲線,聲音俱感情,理應是可造之材。但是出了一首歌後,在「香港」卻後勁不繼,並沒有大紅,即使出了數首單曲,卻未成功。例如近期出的《別氹我》也不俗,但未見在香港紅起來,實在可惜。

不過她的首本名曲《說散就散》在中國卻頗流行,近日她上了中國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演出,成功在中國入屋,打響了名堂。在節目中,她唱的技巧並不是她以往原唱的方法,用了中國現時什麼好聲音的演繹手法,就是強勁力量型和力竭之聲去表現,雖然並不是那回事,但以唱功來說,無疑一樣成功,至少是她的演繹成功打入市場。她的演出並不是她的真正實力,賣韻味、幽怨和情感,這次是賣唱功實力。

從市場策略來說,其實是隱打隱紮,因為賣唱功,是量化到,但賣情感,卻不一定人人受,倒不如你能夠站立到市場,才做你想要的事也可以。

香港再次失了一個讓歌手成功上位的機會,一個好歌手就這樣消失了。香港對音樂再次顯示出品味狹窄,香港紅埋d吳若希、Hana,即使是商台所謂願意發掘新人,都其實是頗埋堆,並非想像之中的多元化。香港要賣的是靚仔、靚女,但到純粹以功力賣點,卻少之有少。

JC又好MC Jin都好,在中國成功了,其實是代表香港的失敗。多元音樂一直不能夠在香港紮根是一個很大的弊病,唱的歌都是大路歌,稍為偏離主流已經不能入屋。舉個例,一隊Rap叫《米奇老味神奇屋》,這些Rap的內容絕對上得台,雖然是內容三級,但一樣有質素,而且內容涉及廣泛,並不是口水歌。但試問電視、電台有上過嗎?或者要上youtube或者社交媒體先會留意到。倘若這些樂隊,在其他地方其實一樣可以成功也不定,因為多元化和接受新事物。即使連中國對音樂的接受程度都多元(除政治歌例外)。

但我們現在有什麼,卻有大媽在唱歌,還要人包容,香港怪現象,莫過於此。

2018年8月10日星期五

《義母與女兒的藍調》人生有奇跡與盼望

日本女演員當中,綾瀨遙是少有俱演技、樣貌、身裁、觀眾緣還要女性也會喜歡的女演員。這樣的集合其實是很少見,第一次認識她是寶礦力水特的廣告,其出眾的身材實在難以忘記,一定記得。及後她的作品一直保持水準,她的演技無容置疑,變化之多,比起其他如新桓結衣、長澤雅美、或者石原聰美都多,近年喜歡她的《今天不上班》,不過近期她的最新作品《義母與女兒的藍調》更顯得到她是不可多得的演員。而且這戲三位主角都非常之稱職,是此劇成功之處。

《義母與女兒的藍調》由於沒有看過漫畫,所以不知道結局是如何,但是故事發展至今,同樣地會有一種與此劇的主旨有共通點,就是期望會奇跡。由於這故事所描述的時間是一個十年的故事,而且劇中的旁白、故事的引導,好像說明綾瀨遙或者會與她的繼女最後一起倆人生活,女兒父親可能最終離逝,但是戲中經過五集的故事發展,自己不期然有一種希望他們的發展會有奇跡,爸爸能夠活下來,與她們一起生活。

能夠讓觀眾帶動到這種情緒,其實並不易,甚至是很難,可見導演、編劇的功力之高。以往這些日劇有一種套路,每集都有主旨,這戲也不例外,並且在結尾引導下一集,而且有時候會知道結局大約是如何,而此劇或多或少同樣會估計到,但正正因為估計到而不想會有這個Sad的結局。這便是導演的高明之處。也使觀眾有強烈的追看性。

綾瀨遙在此劇可謂由頭帶到尾,她的演什麼都有一種可觀性,還有一種吸引力,是做什麼似什麼,當中她眼神能夠有演戲的能力,在憂愁、悲情的演繹能帶動到觀眾,但同時間她有很強喜劇感,使大家笑中有淚、淚也有歡笑。而討好的外型、以及出眾的身型,無疑會有更俱畫面的可觀性。

劇中的女兒橫溝菜帆演技可謂非常到家,也讓觀眾投入角色,表情十足又可愛,日本童星很多時的演技比起成人更有力,日本演員特別是成人,其實有時候是有點造作,可能是其文化使然,但童星卻沒有,因此更易使觀眾接受和欣賞。橫溝菜帆在表現於一些委屈、憂傷時,很有感染力,也是讓觀眾喜歡此劇的理由之一。

飾演父親和老公的舞竹野內豐,雖然面相已有老態,但是依然是靚佬一名,魅力十足。此外他這次演繹爸爸一角,非常好,既帶一種懶洋洋、優柔寡斷決斷能力低的男人,但其內憸的演繹方式倒使人有種其實是有責任有擔戴的男人。俗稱即係有男人味。

該劇在畫面、鏡頭運用以及編劇的鋪排、故事節奏都很好,即使是小品,但卻很欣賞日劇的配樂,絕不馬虎。而主題曲找來Misia featuring GReeeeN更是此劇其中主要賣點。

此戲強調一種「奇跡」,其實是希望做人有希望,才能夠生存下去,也是日本典型的文化核心。當中期望人們有一種熱血的心去生存,也是多年來不少日劇的主旨。而此劇常做的踘躬感謝動作,相信是要突顯其日本傳統價值觀及其文化所在,也是日劇常用的一種文化軟性推銷或者叫做文化的復興。這劇故事橋段雖然是有點老土,但並不討厭,雖有公式的編排但依然俱有吸引力的追看性,當中導演在不同位置落不同的劇情轉捩點、配樂與鏡頭運用,都讓該劇生色不少。

老實說TVB《BB來了》也不差,演員Ali演技更是精湛,但是其製作上的馬虎、畫面的粗造,是讓此劇的吸引力下降,倘若這戲能有日劇的製作質素拍《BB來了》,肯定不會比《義母與女兒的藍調》差,同樣可以有這個成績。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與CEO對話》嘉賓羅康瑞教你同中國人做生意

港台節目《與CEO對話》早前找了貿發局主席、瑞安集團董事長羅康瑞做了一個分享,其節目內容特別在於他強調並不是贏在起跑線的內容,主持反覆強調,成為網上討論的焦點,當中討論早有不少評論,實在不用再講。反而想討論一下他在中國做生意,可見到他頗理解中國國情,知道怎樣同中國人做生意、打交道,值得後輩留意一下。

羅康瑞多年來做生意,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是他在上海「打造」(回中國要學這些術語)盧灣區的新天地,這地方在2001年的一個上海老區重建計劃,當時時任的區長是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羅康瑞在分享會他很強調韓正這個名字,還說他當時只是盧灣區區長,這種表達是大家都是識於微時,正正顯示做生意人脈關係之重要性。如果不是韓正,會在這個《與CEO對話》提出來嗎?這就是中國式交道。

他描述如何建立新天地的潛力,他說新天地只重建的地方其實只是幾公頃,但是周邊的地方才是寶,他成功「打造」了新天地,成為當地地標,上海人和旅客都會到這個地方,這便形成人流,最後他說周圍的商廈都升值了,他投資的地產項目便賺大錢了。這就教曉我們地產升值(炒賣的重要性),這就是當今中國式地產的發展模式。

分享訪問會中主持(中大EMBA課程主任陳志輝) 雖然常常擦鞋,時常強調他很貼地,什麼慳家搭巴士之類,但其實最真真正正最貼地的一環是他如何對上海人對新天地的看法和處理的技巧。他說新天地有一個人工湖,起好後,居然有當地居民到這個人工湖洗腳,他便說新天地這個高檔地方,居然給人洗腳,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為會直接影響這兒的地價升值潛力,所以他便想盡方法去解決問題,最後他是把這事情訴諸輿論,就是把民眾在人工湖洗腳事宜放到報章上,並且評論這事情是否文明,他心知上海人的性格是知廉恥,所以因為一刊登這文章後,便再沒有人再洗腳了。

羅康瑞沒有說什麼「包容」,或者什麼文明差異,直接了檔說對他的生意有影響,這是利益關係,連文明觀其實也不是真正的問題,是錢的理由,羅的「真誠」在這個節目上清晰可見。做生意就是這樣,特別是如何對中國人做生意。

另外就是他明白什麼叫做本土,他說新天地的石庫門是上海的獨特建築風格,是獨有的。所以他知道這是寶,並沒有拆,甚至將之保育,並且成為新天地的地標。這種本土特色成功引領本土上海人的認同感,這便成為當地的旅遊地標,每每上海人介紹上海,必定會說石庫門新天地。這便是羅康瑞在這個項目成功之處。

最後他說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成功「打造」到新天地,是需要配合當地環境和文化,他強調二三線城市又沒有國際視野的地方是做不到新天地的。

以上的描述在取笑或者暗諷羅又好,還是真正指出羅對中國人做生意的精妙處又好,這都是看到他沒有對所謂同情、包容,反之是以一種針對性、批判來解決問題。在這個分享上,羅真的是沒有掩飾叫人包容,那種虛偽,他反之揭了真實的一面是如何對中國人,至少在這個擦鞋節目上,來了一個新看法。

伸延閱讀
與CEO對話 – 精益求精 2018與CEO對話-精益求精-羅康瑞

2018年8月6日星期一

尖咀海旁大媽隨時成為另一個爆發點引子

旺角西洋菜術最後殺街,不少人叫好,還旺角一個寧靜的地方。旺角行人專用區曾經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曾經是政府少有的德政,因為給一個空間予大眾使用一個公共空間,起初雖然有不少街頭賣藝表演,但情況仍然未失控。但是後來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大媽進駐這場,聲浪、霸佔空間龐大、有組織陀地租借形式營運,引起民眾的不滿,最終殺街。

旺角殺了,但這些經營者沒有殺了,而且還到處走,現在走到了尖沙咀碼頭。如果大家有行過這個地方,這兒有不少年輕人聚集唱歌,但以聲浪計,是可以接受得到。對比起大媽,大媽們明顯是高分貝、耳爆級數。再者,這些大媽的所謂藝術行徑,大家都有心裡有數。

街頭賣藝,自古以來都會有,而這些行徑也有一種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有沒有支持者,以及聚眾人流的自我安排,歸根究底就是「知定」。你會否到廟街唱歌劇呢? 會否到榕樹頭唱AKB48的歌呢? 品味是培養,老實說,即使是榕樹頭、廟街,那些街頭賣藝的,其實都會在一些定了一個區,一個位置,並不是在一個人多地方去表演,因為深知他們的表現未必是眾人所喜歡的。

或者你會話,大媽嘈就鬧,文青唱歌就得,這不是歧視是什麼? 如果真心去行過這些地區,以及看他們的表演的話,你會明白,那些會讓人討厭,那些會願意接受的。人雖理性,或有「所謂」一視同仁,但同樣地也有品味決定喜好。

再者,這些大媽今天用一種「大晒」、「霸地盤」的態度,這並不是一種文明行為。現在卻可以橫行霸道,這是什麼的社會狀況呢? 看了有線電視的報導,那位大媽一開口說人家「不是中國人」來對罵,以這種扣帽子式行為,實在討厭得很。如果這些大媽行徑是泛代表著中國十幾億人民的同樣行徑,甚至是等於習近平所說的中國夢,那麼是一件極為可悲的事情,原來中國人走到今天,仍然是這樣。

香港自旺角魚蛋事件後,社會運動停了下來,這是因為被打壓,被消音的情況下。但是這並不代表社會壓力消失或者停止,反而只是等待了一個爆發點,被引爆出來。現在旺角殺街後,這些讓人感到討厭的大媽們再次趕了另一批在尖咀碼頭的賣藝人士,情況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現象。這並不是一件好的方向,隨時會引出更大的問題。

作為平時那些道德撚看,如果同性平權是不該行徑,那些大媽接收小費,給一些大叔手摸摸,然後那些大媽拋媚眼的態度,那種性暗示還請明光社之流出來講兩句。這不是更為作嘔或者教壞細路嗎? 我就沒有見過那些文青歌者在街頭會有人用這種打賞方式收小費。

至於政府視而不見,背後有什麼盤算,實在不明所以。是要讓劣幣驅逐良幣,是要讓社會接受這種打壓沒有聲出,要消音,以及專門對某類型人士進行政策傾斜,本土人士則需要被邊緣化嗎? 實在不得而知。

包容也有一個容量,並不是無限的。


2018年8月3日星期五

《非同凡響》被封殺與宋芸樺跪低看華人的感受

電影《非同凡響》稍後會在港台上映,這戲是以香港本土教育為題材,是地道但其實也是一種全球都可以貼合市場的一個故事。因為教育是眾人所接觸到,因此很容易會投入下去,即使是以本土角度拍攝,但應該仍然會有共嗚。此戲導演歐文傑雖然是新晉導演,但拍過的電影都屬於有品質的,包括《十年》和《樹大招風》,兩者都俱有一種時代在其中,但撇除時代感觀,兩套戲的故事也拍得不錯,可見到導演的功力。所以《非同凡響》相信也不會太差。

作為電影,當然是想有好的票房,走到中國賣自然是眾電影人的期望,但《非同凡響》卻不能在中國上映。為什麼呢? 以這些題材屬正面,又不敏感,為何被封殺呢? 是因為導演嗎? 如果是這樣,就實在非常幼稚。

《十年》到現在都是禁片,但其實只是一種電影人對社會表達,其他電影人也可以表達其他故事,正如有人拍《紅海行動》。至於《樹大招風》就只一種歷史感的故事,甚至來得一點自嘲,沾不上反對的行為。要禁這些製作人,無疑是過於擔憂同看扁自己,除非生怕自己有不足,才會打壓人家。

另一則娛樂新聞是宋芸樺近日要在微博發表愛國偉論,老實說,並不會怪責她,身不由己。她面對不只是她自己的前途這麼少,面對的是她所拍的電影的投資者所面對的風險。她拍的《西虹市首富》在中國爆紅,多達十五億人民幣票房,倘若有人投資她的製作,因為而招致損失,可見有多大。不是她一個人能夠承受到。反而要怪的,是為什麼會有這樣所謂「被愛國」的風氣。

近日中國不少知識份子表達對近年來中國的民族主義作崇的心態有所擔憂,這是不無道理,因為這種行為不單只是影響了經濟發展,連人的思想也拉進去而導致到一種迷惑,難以逃出,有如中邪般。如果作為一個中國人,愛自己國家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但要走到「迫人家」同樣地去愛國,就過了頭。

如果中國要發展所謂「一帶一路」、「大灣區」,除了硬實力如經濟誘因外,要長遠發展其實軟實力是異常重要,當中凝聚力是重要一環,如何讓其他人有一種向心地,共同發展,不是用「迫」,去就範。這是做決策者好好去想,因為物極必反,只會越走越遠。

伸延閱讀
宋芸樺喊「中國是我的祖國」 百萬粉絲一夜暴跌剩9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