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星期三

Facebook實體行動與選票虛幻狀態


還記得互聯網起初出現時,大家認為這是一個網上世界,虛擬時代來臨,人們從此網上生活,足不出戶等等。及後大家又覺得互聯網過份的虛幻,與真實脫節,對個人社交生活帶來負面影響,更甚是對常常上網的人,終日沉迷網上社交,只會是誤了人生。

但事物總會不斷變化,環境也會因為不同的因素的影響而改變,慢慢地網上開始把實體生活和連結起來,最多的當然是購物、廣告服務、地圖服務等應用,使大家感到互聯網和實體是可以連貫應用,更是不可多得的東西,iPhone的出現更加速了這個虛擬與實體的互相交換等。

除了娛樂外,網上政治的文化亦開始形成,最成功莫過於茉莉花革命,透過互聯網應用,以社交網站facebook和twitter改變了整個阿拉伯地區的政局,可以說是互聯網革命。

香港也開始慢慢地發展起互聯網的政治文化,起初大家都會在網上發表意見,在網上的討論時政,網上言論的自由,內容往往是很激烈,每每被人稱為「鍵盤戰士」,因為只會在網上說三道四,真實的就只能縮回一邊,做平民一個。

但時隨著社交網站的實體化、真實度越高,那網上政治文化便開始慢慢改變,特別在這次學民思潮運動上更顯現無遺,黃之鋒在youtube一段訪問瘋傳後,網民和市民開始對學民思潮開始有所認識,因此大家對學民思潮所提出的問題慢慢地留意。再加上「中國模式」一書在網上瘋傳後,這事情便發酵起來,人們開始關心這事態發展,更因此有人去深入了解當中因由來去發展,這樣因為互聯網所提供的資訊發達,所以更容易去理解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相關事宜,不會因為傳統媒體少了報導而被忽視。

這次運動互聯網是主要推手之一。

在佔領政總的十日以來,事態的發展,互聯網比任何媒體都更貼近事實,這便是將虛擬和真實互連起來,而Facebook更是當中的表表者。透過Facebook的渠道發表意見、資訊和回應,有助這次運動的推廣,號召力之強,其實比任何的團體吹雞都不能夠如此聲勢浩大。筆者記得因為學民在facebook說需要雨衣時,我在下午即時購買為他們補給,但不到兩小時候,學民已足夠使用,可見透過網上來發放訊息上,有助運動發展,當中迅速行動,規模擴展,交換資訊作回應等等,互聯網都是很大的幫助。

到了星期五的Facebook,各人的wall都有如被洗版般,因為大量學民思潮訊息都出現,因為大家都響應當晚到政總聲援學生運動。這刻是一次集結號,是全民吹雞,也是一次感到網民的同心向,最後當晚的人數結果,不問而知,更重要的是這次吹雞行動的手法,各人都會以一種助人心態,提醒事情的關注,這種自發性在網上突顯,到了在現在同樣湊用,這便是網上教化力量,互相提醒協助。當中也是互聯網的核心價值,分享理念。

這次由虛擬走到實體的表現,過往在七一都有見過,但這次就更為強烈,而用互聯網的方法也是最成功的一次。

原來網上並不是疑幻疑真,而是可以真實地反映真實的行為和意願。

相反這次選舉就來得更感到虛幻的狀態。選票的來源、選舉的手法、選舉的操控性,幻化得讓人眼花。一個「掌心雷」你便不能招架,一車車的免費接送,浩浩蕩蕩的氣勢,利用別人的手法,是出神入化的地步。

原本是自由意志去決定選票的就顯得異常乏力。這刻更感到原以為選票是最真實,最能體現結果都變得虛幻狀態。

這是種極大的諷刺,人人常說網上信不過,但當天有人呼喚站出來時,網上的鍵盤戰士放下了平日常用的keyboard,改用了腳和身體去出現這個實體社會。另一方面,真實人生的卻在手上人人有個「掌心雷」教你讀書寫字認號碼。

是不是很荒誕嗎?但卻在香港出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