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銀行其中一個最大優勢是客戶的網絡龐大,因此只要手執一個客戶銀行戶口,便可以向客戶銷售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信用卡、定期、基金等等,只要涉及到金融產品,都會向其銷售。這都是拜每人都需要一個銀行戶口,這個戶口只要一開,所有交收、傳賬都會容易辦理,也加快了市場消費的規模。
但走到今天的資訊科技高度發達以及互聯網成為一種人們的生活模式時,這些基礎客戶,都已經不及一間互聯網公司的基客戶,特別在大陸更甚。
在大陸生活,你或者不會有四大國有銀行其中一間的銀行戶口,但你總會有個QQ、wechat、淘寶、支付寶戶口。就是這個優勢,兩間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急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
自從餘額寶推出後,互聯網金融產品來一個大爆發,騰訊雖然是後者,但是基於該公司同樣有龐大的客戶基礎,推出其微信的信用戶購買的「理財通」互聯網金融產品,推出僅75日,規模已突破800億元(人民幣.下同),折合996億港元,
這是大茶飯!!
當然銀行見到這樣自然不是味兒,你搶我飯碗,當然要叫停,所以中央也說明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規範,但是留意兩字「規範」,並不是「叫停」,這是不同意思。規範如要對這些基金進行貼近甚至是同等的政策條件與銀行金融產品體齊。最合理便是存款準備金比率,這是對基金戶口作為一種保障,以免在贖回時有困難而導致骨牌式效應倒地。
歸根究底是現有銀行的利率與這些金融產品的利率有差距而使消費者願意購買這些新興金融產品。而且大陸游資多,這不論是普通消費者或者富有者都有這個問題。這些互聯網金融產品其實是另類的低階基金,是給予低收入以及普羅大眾購買的基金,不過客戶龐大,積少成多成為不能忽略的新勢力。
再看大陸的富有者,現時他們最喜歡並不是購買銀行產品,一來息低,二來又怕這些錢隨時被人曝光,倒不如找一些回報高,但低調無人知的金融產品,所以私募基金在大陸極為流行,這些私人投資者集合的資本可以很大的,而且比起正規的投資銀行又沒有這麼多約束,資金來源更加不用提,用來作一些隱藏性金融活動是最好不過。
同樣是大茶飯!!
互聯網金融產品對於客戶吸引處除了是方便外,更重要是息高,但是息高低與否是隨著市場調節,當產品越多人購買時,利率便會下調。但同時競爭者進入市場時又會以高息作吸引,這種自由競爭便調節到一個市場買賣者都會接受的價格,到時利息便會穩定下來,這時候亦會有更多不同的金融產品在互聯網這個平台上出現,而使客戶的選擇更多和吸引更大的資金流入。
這時候,銀行、互聯網公司或會出現合併、合營或者交互銷售等服務。
至於香港會否有同樣的情形出現,這要看香港用家在互聯網應用的服務有否普及提供,倘若沒有的話,暫時難會有這種境況出現。
伸延閱讀
騰訊爭奪網上存款 理財通75日吸千億
銀行反擊 聯網金融增長臨瓶頸
但走到今天的資訊科技高度發達以及互聯網成為一種人們的生活模式時,這些基礎客戶,都已經不及一間互聯網公司的基客戶,特別在大陸更甚。
在大陸生活,你或者不會有四大國有銀行其中一間的銀行戶口,但你總會有個QQ、wechat、淘寶、支付寶戶口。就是這個優勢,兩間公司騰訊和阿里巴巴急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
自從餘額寶推出後,互聯網金融產品來一個大爆發,騰訊雖然是後者,但是基於該公司同樣有龐大的客戶基礎,推出其微信的信用戶購買的「理財通」互聯網金融產品,推出僅75日,規模已突破800億元(人民幣.下同),折合996億港元,
這是大茶飯!!
當然銀行見到這樣自然不是味兒,你搶我飯碗,當然要叫停,所以中央也說明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規範,但是留意兩字「規範」,並不是「叫停」,這是不同意思。規範如要對這些基金進行貼近甚至是同等的政策條件與銀行金融產品體齊。最合理便是存款準備金比率,這是對基金戶口作為一種保障,以免在贖回時有困難而導致骨牌式效應倒地。
歸根究底是現有銀行的利率與這些金融產品的利率有差距而使消費者願意購買這些新興金融產品。而且大陸游資多,這不論是普通消費者或者富有者都有這個問題。這些互聯網金融產品其實是另類的低階基金,是給予低收入以及普羅大眾購買的基金,不過客戶龐大,積少成多成為不能忽略的新勢力。
再看大陸的富有者,現時他們最喜歡並不是購買銀行產品,一來息低,二來又怕這些錢隨時被人曝光,倒不如找一些回報高,但低調無人知的金融產品,所以私募基金在大陸極為流行,這些私人投資者集合的資本可以很大的,而且比起正規的投資銀行又沒有這麼多約束,資金來源更加不用提,用來作一些隱藏性金融活動是最好不過。
同樣是大茶飯!!
互聯網金融產品對於客戶吸引處除了是方便外,更重要是息高,但是息高低與否是隨著市場調節,當產品越多人購買時,利率便會下調。但同時競爭者進入市場時又會以高息作吸引,這種自由競爭便調節到一個市場買賣者都會接受的價格,到時利息便會穩定下來,這時候亦會有更多不同的金融產品在互聯網這個平台上出現,而使客戶的選擇更多和吸引更大的資金流入。
這時候,銀行、互聯網公司或會出現合併、合營或者交互銷售等服務。
至於香港會否有同樣的情形出現,這要看香港用家在互聯網應用的服務有否普及提供,倘若沒有的話,暫時難會有這種境況出現。
伸延閱讀
騰訊爭奪網上存款 理財通75日吸千億
銀行反擊 聯網金融增長臨瓶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