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

由港劇到台劇看二十年的變化

近日本港有數套電影都有頗佳的口碑,票房由於市場萎縮,已經很難以票房做指標,有如港台推出的欣賞指數的模式,來界定電影的佳劣,或者是提供多一種的參考價值。

近日如志明與春嬌、月滿軒尼詩都是不俗的港產電影,而由於歲月神偷得了獎,引了很久沒有平日看戲的年長一輩入戲院,論劇情和手法,和昔日的獅子山下沒有兩樣,但卻食正條水玩懷舊而票房爆冰有二千萬(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很多電影都二千萬元)。

香港電影或者香港娛樂節目是否已死,曾有很多討論,那回看從前過往歷史。

九十年代,算是香港娛樂產業最輝煌時期,歌影視都是最大的發展空間,當時仍在加國唸書,「煲劇」相信是不少留學生的「必然選擇」,由於很少華語戲院,所以大家只會看錄影帶,但是卻可以看到當時「首輪」電影,何解?當然是經濟誘因,一些不法商人在推出電影時,被人盜用並拷貝作出錄影帶銷售,而來源何處?是真的偷還是自己人做,則無從得知?後來需求越來越大,這些較清晰的錄影帶已開始不足夠市場需要,「人頭帶」便開始出現,「人頭帶」最經典是由攝錄機在戲院偷拍,所以畫面便可以不清晰、有人聲甚至出現有個「人頭」走在鏡頭面前,才會叫「人頭帶」,但是基於市場需要,即使「人頭」,消費者都照看可也。

為什麼?因為當時港產電影是華人社會的主流,甚至是潮流,即使是台灣或內地人,都會看港產電影或港劇。而台劇以當時說,只見「包青天」能夠成功佔到一席位,其他劇集都並不成為市場指標,此外日劇也是當年年輕人士看偶像劇的始祖,而韓劇更不是入到屋,只屬韓國小社區賣到,不是現在的宋慧喬和Rain的出現。

這是因為香港是屬於亞洲地區先進國城市以及創作力強大,造就了當時的輝煌時代。

不過隨著回歸後,成為一個分界線,語言和龐大市場開始改變了遊戲規則,普通話成為一個龐大的利潤市場,而台灣劇目則露了曙光。台劇成功學習到日劇的營運模式,而且由於台劇的營運不像香港只能由單一的電視台拍攝,可以由不同的製作公司製作,而台灣電視台亦多,節目需求龐大,這亦造就了需求和供應的良性變化,所以便台劇可以在這過往十年開始走進華語市場的前線位置。

論劇目,古裝劇仍然是內地最為成功,當中資本、角色和歷史認知都使內地的古裝劇可以壓倒性對手,因為能夠輸出雍正皇朝級數的電視劇,而偶像劇和綜藝節目則以台劇為領先。這是文化使然,台灣成功吸收到日本的手法,經營偶像都有一套新手法,仿效日本,而綜藝節目的創意以及較少禁忌而發展出多種類節目,因為台灣有大量不同形式的電視台,可以在不同頻道和不同時段播方,香港便缺少了這種條件。而香港劇集,在時裝劇則仍然可以與台劇同步,內地基於環境因素,在顯示大都會文化仍然難與香港的時裝劇比較,這也是現時香港劇集以及香港電影最有吸引力之處。

這就是大都會魅力所在是為香港電影和港劇的賣點。大都會的獨特性很難複製,當中涉及到文化、經濟、社會環境而造就到這種感觀。所以周潤發近日所推廣的故事,正是這點。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