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確定特首接受民主黨的改良方案,在泛民三大派出現了分歧,這個分歧很明顯,甚至有各走各路。
這是由03年七一遊行出現後的結果,當年七一之前,最大的民主派別,就只有民主黨,但自從七一後,情況開始不同,公民黨(初型)成為另一個勢力,這是因為當時需求高度法律專才對23條的解構,使公民黨成為一種市民需求,此外黃郁文眾人亦開始慢慢成形,也是由七一開始。
七一可以是一個民主派新發展的轉捩點,對民主黨角度,當然不是好事,因為在分餅仔便覺得有所蝕章,但作為民主進程卻是一件好事,因為可以拉大了政治的光譜,一些傳統中間派別,對公民黨有所吸引,亦吸納了一批新中產票,而黃的出現,也使一些過往對社會有極不滿但又對民主黨沒有進展的一群,有了新的希望,這批票也新增,但擴大的客源卻並不如想像般大,因為議席沒有擴大。
亦因為三大派開始鼎足而立時,對壘和博奕開始存在,而三黨要在僅有的票源去分,難免會出現爭客情況。
這就是現時的情況,泛民尋找他們的武林盟主,民主黨過往二十多年一直是唯一的反對大派,現在卻有二個黨派與他們逐鹿中原,這便是為何近年三黨不時有爭拗的情況,最大的分歧便日五區總辭,現在是政改方案。
三個黨誰成為共主,基本是不會出現,但是卻會有三黨其中一黨會有較大的支持者,以根基和「現實」的政治情況,民主黨會是較大的贏面,原本公民黨可與爭一日之長短,但是情況因中共的「甜頭」而政變。
在現實的香港政治社會,是沒可能不理會中央的決定去要求一種普世價值認為可取的自由民主政制,的確要認命,如果不認,又不想面對現今的政治環境,唯一的是離港,否則必然是面對中共所設定的既有政制體系,路線圖從來都是在中央手上,只是基於中央在權衡利益如何放開政治的開放度而已。
泛民現在找盟主,短期內是對整個陣型是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長遠而言,卻不失為一種磨練,也是對市民尋找一個較利港人的選擇,因為時間越長,便找到答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