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8日星期六

「非誠勿擾」與「非誠勿擾2」大差別

馮小剛成為20億導演,他曾經投訴香港人不懂看戲,認為自己的電影「非誠勿擾」在港票房這麼低。及後他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在港大賣,他的名字終於在港人的心中出現。

我仍然未看這戲,但可以估計新一集的「非誠勿擾2」票房必然比起第一集為佳。除了是戲院數目多外,還有是潮流使然。

也看到香港的潮流文化慢慢地被國內牽著走。只不過兩年的光境,香港步伐的確很快。

以往看馮小剛的電影,多是走到電影中心這類小眾戲院看,因為港人並不熟息他,並不是主流。只不過是兩年,馮的名氣已經成為香港人很面熟的名字,由小眾走到普及,但並不是去到大眾的層面。至少還會有人認為看馮小剛熟「潮」的感覺,即是未到到「膩」的感覺程度。王晶、葉念琛便是「膩」的程度。當然品質從頭到未都不能媲美。

兩年以來,國內的電影可謂是大躍進,單從演員卡士已經看到,數年前的合拍片主角都會是香港演員,但是現在國內拍大片也不一定要是香港演員,「讓子彈飛」便只有周潤發的一個男主角是香港演員,另外兩位姜文和葛優都已經擔大旗並且成為這戲六億票房演員。

本港的市場萎縮以及語言限制使香港電影失去了一個在大中華電影的一個位置。香港電影能夠可以獨資拍攝只能去到中小型項目,如無線或者東方影業拍的賀歲片,這些是大卡士,但只屬演員成本,整體電影成本不會過高如合拍電影。但卻可以有賺,這是香港電影人的計過度過。再退一步便是葉念琛級數的小品式市場,戲院上畫只屬過河式,有點票房便過關,賺的都是廣播於電視台和VCD作主要賺錢來源。低成本製作也生出低品質製作。

電影都屬於高投資但唔知是否高回報項目,美國荷理活電影甚至說當地電影真正主持人不是導演或者演員,而是做融資的一班Banker,這可見電影是需要資金去投放才能夠整體成功。

現在國內便是有這個優勢。原以為「廣東話」入廣東省市場可以為香港電影從新加入極大的力量,但是基於國內政策和政治考慮,廣東話入廣東省戲院則未見成功。這是中央對地方政府的一種文化戒心。

非2在港上畫,其實多少都是反映到這兩年國內與香港文化的距離和互相影響下的結果,大家都不能否認,香港慢慢是在同化中。這並不是好或是壞,而是一個社會上的一種互動過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