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2日星期一

特首選舉人數

梁振英決定承選,范太支持唐英年,疑似特首最後人數終於明朗化。原本大家以為有三位,而現在最終有兩位出賽。

論這麼多年來的特首參選戰,其實以第一屆是最有參選特首的原意和理念。反而日後的特首參選都已經失去意義。當年吳光正首先出來會選特首,他的氣魄和手法,絕對有美國總統參選的特色,而且他的作風屬開創意,會當仁不讓,並不會傳統華人社會的虛假謙讓的作風,也使那時的特首選舉的模式更貼近民生,因為候選人的作風要更為疑似親民,至少讓大眾和參選人的距離較近,也使回歸首屆特首選舉不至於冷清又不正派。

但是往後的選舉卻失了格局,先是董建華連任,當日霍英東一句「我挺董」,成為一音定諈似的,其他人也得要讓路,這家長式的選舉和沒有競爭性的選舉文化便種下來,當然背後的是因為中央的定調和決定,要求平穩沒有內鬥,外表歌舞昇平的日子才是香港的要求主調。

所以往後即使曾蔭權選特首,建制派都沒有人再參選,因為阿公的決定就是最終的決定,其他人只是陪跑。所以便出現了建制派和泛民派的梁家傑出選。但是這樣也不是一個好的競爭賽果。因為在絕對壓倒性下梁的表現其實並不是什麼的影響,其實間接更使到建制派或者說中央對香港管治更加牢化和使得負面。

現在梁振英出選,唐英年也遲早表示出選,那最後的結果參選是兩位建制和一位泛民。泛民其實是陪襯,建制對壘是主菜,雖則都知誰勝出。

不過更可笑的是居然有建制派的人說建制派只需要一位出來選便足夠,這是一種什麼道理,如果是有心參選,多少個人都不應有限制,多人參選更體現到不同參選者的理念和分別,雖然決定權不在市民手中,但間接卻有影響力,也是可以左右到中央的取態。

又有說梁、唐競爭是國內派系鬥爭的結果,姑勿論是否屬實,兩人或者有其他人出來選,至少也是一種選擇。不應抹煞選擇的權利。

范太民望有多高,現在她不會再選,可見民望和市民的參與度也不是選特首的一個指標,只能是中央的一個參考數據。決定權在那人手中,這很明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