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分享
一年一度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今個星期日晚上舉行,今年終於由無線負責舉辦,相信收視會較亞視為高,但是一如以往無線的「廣告時段」如此多,到時觀眾未必能夠看畢全程內容,或會重播看足本內容。
去年還記得大罵金像獎網站不知所謂,內容欠奉,甚至連當屆得獎者的資料還沒有更新,實在讓這個號稱亞洲電影寶庫的地方慚愧不如。到了今年,這個網站終於像個樣,但是對比起其他地區如台灣的金馬獎的網站,還是有很大段距離,不知是否由於製作費有限還是本地成本高昂而不能付出較佳品質的網站設計及相關資訊。
有說近兩年香港電影有回勇的跡像,如上年的「歲月神偷」到今年的「桃姐」都在國際影展上有一定的成績,但是假若以這個來看其回勇的標準,那可能是有點過份樂觀。
電影雖然是俱有藝術成份的文化內容,但是真實的價值主要仍然是商業為主,沒有商業的成功,怎樣好的電影也很難存活下去,過往台灣電影在藝術上有很大的進步時,但是電影業卻下沉下去,直到近年其電影內容有成功的商業價值才使該地的電影產業再次真正的回勇。所以本港電影現在並未是真正回勇,只是慢慢地走向較好的方面的路向而已,而且問題仍然存有很大的隱憂當。
今年五套電影當中,有兩套是以國內製作以及面向國內市場為主,包括龍門飛甲和讓子彈飛,其中讓子彈飛其實是一套國內電影製作多過一套真正的香港電影,導演、主要演員以及製作都是國內,只是因為出品人是來自香港以及多了發哥和劉家玲,而龍門飛甲都是有類同的情況。這兩套電影的特點是相對其他三套港產電影(桃姐、竊聽風雲2、奪命金)其製作成本顯然是較高,一套龍門飛甲隨時是桃姐的成本數倍以上。
雖然電影不能以成本高低作準電影是否好與壞,但是卻能夠能否提供一個較佳的包裝以及先入為主的娛樂予觀眾,正如很多人會看套無內容的荷理活鉅製特技電影,也不願看一齣純劇情有韻味的伊朗電影。因為大眾電影往往是主流,也是米飯班主。
現時本港的港產(真正在港生產)有高成本製作電影是買少見少,能夠做到大製作便需要是合拍電影,然後來港播映,國內已經有能力製作高成本電影如唐山大地震,所以本港電影是存在製作成本不斷萎縮的問題,在港拍攝的電影或者以港產製作為主的電影,很難在港出生(這刻想起雙非與港產子的問題),本地製作便被邊緣化以及看低一線。
可是要合拍便得以放棄一些尺度的內容,你斷不能拍一套講述六四或者趙連海寫實故事的題材在國內拍攝,現在頂盡如讓子彈飛的擦邊球電影已是難能可貴。
不過本港的賣點是自由的情況下,國內不少寫實故事導演都以本港作為跳板,到海外參展以香港為名義的電影出賽。
此外拍攝時裝製作電影本港仍然是能夠是亞洲其中最頂尖的一群,看「竊聽風雲」的中產味道便可以很有港式風光。
而走出去再內銷也是一條出路。其中王家衛便是其中一位成功者,過往他拍的戲都以外國客戶為主,但外銷成功並且得獎,然後再賣回大中華區,身價便高倍。此外以往成龍的大製作電影都是以這種模式去銷售,眼光是以亞洲地區為主。但是近年香港的合拍電影過份地著重「國內市場」而忽視了整個亞洲市場甚至其他海外市場,如拍大量「古裝」便是問題之一。
減低文化差異性其實是本港電影理應行的出路,由於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題材是可以很多元化,文化、歷史、宗教、科技甚至政治其實都可以。可是本港電影投資者大部份都是保守和精於計算的一群,少了昔日的「博殺」精神走出新血路。情形有如本港富豪只賣樓而不做其他新興行業,因為這是穩賺投資模式。
本港電影理應是可以多元性,土壤也是可以孕育出多元的產,大製作到小成本都可以做到。
此外拍攝的資源也需要重新檢討,如使用Red one的高清拍攝使畫面吸引,後期製作充足。因為現今其他亞洲地區的攝製方式已開始超越了香港,特別是韓國。現在本港電影和電視的特技仍然極為幼嫩是近年本港未能拍出高成本製作電影的其中一個致命傷,因為現今這類型電影特效和後期要求高,但這正是本港電影的中一個弱項。
香港經濟和香港電影同樣都是要面對同一個問題,就是需要多元化,不能單一和過份依賴內地,理應以內地為背,面向外才是本港和香港電影的真正賣點,這才會有人睛睞。
無線又會河蟹同亂cut lu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