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星期六

從快的滴滴合併看遲來先上岸

這篇文章或者會有人覺得很擦鞋,但是從商業角度上看,的確有值得參考。

不論你到大陸那一個大城市,近年在路上找的士是一件挺麻煩的事情,因為自從大約2012年大陸推出透過手機Call的士的服務後,大陸使用的士的模式也隨之而改變。大陸主要兩大打的服務的手機應用軟件有兩款,分別是「快的」和「滴滴」,前者是阿里巴巴,後者是騰訊。兩者為了搶奪市場份額,推出補貼資助,司機和乘客凡使用打車app服務可以獲得補貼,因為這種補貼促使大量客戶使用和司機亦習慣使用,同樣地也瘋狂燒錢,開支數以億元計,但兩大互聯網巨頭水頭充足亦夠與對手燒錢,主要是不讓其他新入來者有機會進駐。過江龍Uber也打入大陸市場但未見成功,甚至有一些城市更不準使用(潛規則是大家應該估到...),現在兩間公司過了兩年多的經營,市場分佈大概完成,再難有新對手進場。

那餘下的就是如何使用這些服務來賺錢,廣告相信是其中一門方法,另外就是支付車費的支付服務才是他們眼中的真正利之所在。現時快的是使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滴滴則用財付通,都他們母公司產品,當用家長期有使用透過手機付費的習慣時,這種電子交易平台便成為真正的搖錢樹,商機無限,利之所在。

現在市場指出兩間打的App正討論合併,倘若兩者合併後將完全主導了打的app的市場份額,基本上沒有外來者可以進入,因為當中司機、乘客習性以及付費的習慣已形成,再難有新人進入,可謂壟斷市場。

合併後用何種支付方式相信是他們合併的關鍵議題,因為用誰的支付服務,誰就是真正的勝利者,或者用家可以同一個app可以選擇兩款付費也不定,但是長遠而言總會有一個跑出。在大陸網上付費方面,支付寶明顯有優勢,因為網上購物完全由阿里巴巴所主導,淘寶是網上第一大網上購物平台,騰訊旗下的京東則是第二把交椅,但距離也甚遠。不過兩者極為積極透過網上付費的服務,甚至不斷演化。

透過手機付費的服務,大陸是市場的領先者,現在在大陸購物、飲食等消費行為,很多都可以透過手機上網付費,而且快捷簡便,比香港甚至其他歐美國家更為簡易應用。當中是大陸文化以及規郎上的不同所致。

大陸假鈔很多,你坐的士總會試過偷龍轉鳳的情況見得多。所以客人或者司機很多時都不願收百元大鈔,這種社會環境底下,便形成期望有第三方可靠的交易平台作為一種援衝作用,網上交易便應運而生,或者可以說是時世下的需求。雙方透過電子交易,大家都不必怕對方用假鈔,「真金白銀」網上交易,不會走數。

但有趣的是在這方面,銀行的網上服務卻異常落後,這是國有企業的弊病。正因這樣,私人企業特別是互聯網公司的創新服務完全付合到大陸的市場需要。既有一種可靠的交易,亦簡易付費。支付寶、財付通便這樣形成。

國有銀行一直服務落後於人,當中規管、制度、運作亦混亂,對比外國的銀行,大陸銀行服務無疑是較為輸蝕,正因為這種缺口,互聯網金融便在大陸很吃香。而且大陸金融體制落後,規管還未有制度,很多時後知後覺,亦有如一個未開發完整的產業,亦建基於這種情況下,大陸在互聯網金融反而是後來先至,因為是「沒有規管」。

舉一個例,大陸近期滴滴打的有一個新服務叫滴滴專車,司機並不是的士司機,而是普通百姓,他們是自顧人士做「白牌車」生意,但是服務專業,比的士態度和更為舒適,所以市場頗受歡迎。亦正因如此,大陸的士司機也有微言抗議,政府亦有指引說這種「或者」有違法,但是未見有真正執行規管。試想香港根本是不可能有這種概念服務,「白牌車」明目張膽網上提供服務,還可以透過網上付費,這種完整地知道行程和交易細節,明顯是可以斷正犯法。但是在大陸卻因為無規管,無人理而變得好像理所當然,但同時造就了新服務。

姑勿論這是否合法,但卻已改變了消費行為甚至開拓了另一種服務予消費者。在外國家眼中,或者會感到很奇怪,但這卻是在大陸天天發生。

互聯網金融服務,成了大陸真正領先了其他國家的服務,可謂後發先至。當中仍然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沒有規管變了很多創新,但同時沒有規管亦隱藏了極多潛在危機,如網上資訊盜洩、私隱、交易過於簡便有可能出現交易漏洞等問題。

針無兩頭利,睇路最緊要。

伸延閱讀
快的滴滴或合併 支付戰可能才開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