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代宗師》梁朝偉演繹出一代宗師葉問的一生,近日上畫的紀錄片劉以鬯《1918》也同樣地描寫了文壇一代宗師的一生,而且更加真實,因為是一齣紀錄片。
我昨晚看了這齣紀錄片,電影名稱是劉以鬯《1918》,看名就知道是講香港著名作家劉以鬯的故事,純粹評論,這紀錄片和平日港台拍的《傑出華人系列》差不多,間中多了一些有用電影手法拍出劉以鬯小說的故事情節,其他主要都是拍攝他的人生故事。
這套紀錄片的吸引力無疑就是「劉以鬯」這三個字,作為一個很少看書的人,亦沒有什麼文學根底,認識劉以鬯,一定不會是透過《香港文學》,而是透過導演王家衛才知道香港會有首信華人寫意識流故事的中文作家,並且居然在香港創作,還要是數十年前的事情。
自己對他的認識,只限於《對倒》和《酒徒》,甚至連《打錯了》也沒有看過,但是最感特別是他九十多歲高齡,說話和思想依然敏捷,而且他的創作力和開創華人意識流小說先河,可謂功不可抹。
紀錄片找了很多著名的作家、詩人去評價劉以鬯,但我個人最感興趣反而是他與太太的關係以及他對在報章工作時做編輯對社會上貢獻。
劉以鬯與他的太太羅佩雲是在新加坡認識,這刻我便想起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周慕雲也到過新加坡,兩人一起生活五十五年,二十四小時在一起,這種如此長久關係在今天是難能可貴。紀錄片中時常看見倆人在一起,而太太則為他打點一切,照顧他日常生活,當中有一段是說劉以鬯在新加坡時因病而需要打針一年,劉太太說到這兒時眼泛淚光而眼紅紅,這些感情就是代表著她對劉以鬯的深厚愛情與感情。此外劉與羅的日常對話很家常,但就是因為家常而特別有一種溫馨與真摯的感情,也是導演特意剪輯下來予觀眾細味倆人的親蜜關係。
劉以鬯曾在多份報份當編輯,其中有《香港時報‧淺水灣》、《星島晚報‧大會堂》、《快報》,片中有不少作家都因為劉以鬯的編輯方針持開放態度而被人認識,亦因為他的開放方針成為當時兩岸三地文壇的一個最寶貴的地方,原來這些作家的章在報紙上刊登後,有人影印並且輯錄成書,賣到台灣,因為當時台灣是白色恐佈的時代,資訊被控制,所以這些書便成為當地文化人的精神糧食,也是讓文化人有更多的創作養份。
原來劉以鬯的開放,在今天普通人眼中或者是很正常,開放是好事,因為才有創新的體驗從而更能吸引讀者,這樣在商業考慮上的確是合理和上策之舉,但同時因為他的開放,幫助了這代人拓闊思想空間。
寫到這兒我便想起近日康文署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一事上的自我閹割,破壞了文化包容,是創作自由的警號。回想劉以鬯的時代,我們的自由其實不單只給予了香港人,其實也正在保護了我們華人的文化,亦向華人地區輸人寶貴的文化精神,這才會讓香港成為兩岸三地最先進的社會,可惜今天的香港,因為兩個「國立」二字而倒下,還要是梁先生說劉江華會代答,到劉江答就照稿讀,再問梁先生有關問題便說劉江華已答這種沒有答案的無限Loop笑話。
這種轉變你看不看到呢?我就看見過,真係我看見過。
而這種轉變成為常態,並且習慣成自然9g這種土壞下,我們未來還會不會再多一個劉以鬯呢?
P.S.「鬯」這個字,我到了近年才識讀,不知大家是否這樣。
伸延閱讀
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我昨晚看了這齣紀錄片,電影名稱是劉以鬯《1918》,看名就知道是講香港著名作家劉以鬯的故事,純粹評論,這紀錄片和平日港台拍的《傑出華人系列》差不多,間中多了一些有用電影手法拍出劉以鬯小說的故事情節,其他主要都是拍攝他的人生故事。
這套紀錄片的吸引力無疑就是「劉以鬯」這三個字,作為一個很少看書的人,亦沒有什麼文學根底,認識劉以鬯,一定不會是透過《香港文學》,而是透過導演王家衛才知道香港會有首信華人寫意識流故事的中文作家,並且居然在香港創作,還要是數十年前的事情。
自己對他的認識,只限於《對倒》和《酒徒》,甚至連《打錯了》也沒有看過,但是最感特別是他九十多歲高齡,說話和思想依然敏捷,而且他的創作力和開創華人意識流小說先河,可謂功不可抹。
紀錄片找了很多著名的作家、詩人去評價劉以鬯,但我個人最感興趣反而是他與太太的關係以及他對在報章工作時做編輯對社會上貢獻。
劉以鬯與他的太太羅佩雲是在新加坡認識,這刻我便想起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周慕雲也到過新加坡,兩人一起生活五十五年,二十四小時在一起,這種如此長久關係在今天是難能可貴。紀錄片中時常看見倆人在一起,而太太則為他打點一切,照顧他日常生活,當中有一段是說劉以鬯在新加坡時因病而需要打針一年,劉太太說到這兒時眼泛淚光而眼紅紅,這些感情就是代表著她對劉以鬯的深厚愛情與感情。此外劉與羅的日常對話很家常,但就是因為家常而特別有一種溫馨與真摯的感情,也是導演特意剪輯下來予觀眾細味倆人的親蜜關係。
劉以鬯曾在多份報份當編輯,其中有《香港時報‧淺水灣》、《星島晚報‧大會堂》、《快報》,片中有不少作家都因為劉以鬯的編輯方針持開放態度而被人認識,亦因為他的開放方針成為當時兩岸三地文壇的一個最寶貴的地方,原來這些作家的章在報紙上刊登後,有人影印並且輯錄成書,賣到台灣,因為當時台灣是白色恐佈的時代,資訊被控制,所以這些書便成為當地文化人的精神糧食,也是讓文化人有更多的創作養份。
原來劉以鬯的開放,在今天普通人眼中或者是很正常,開放是好事,因為才有創新的體驗從而更能吸引讀者,這樣在商業考慮上的確是合理和上策之舉,但同時因為他的開放,幫助了這代人拓闊思想空間。
寫到這兒我便想起近日康文署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一事上的自我閹割,破壞了文化包容,是創作自由的警號。回想劉以鬯的時代,我們的自由其實不單只給予了香港人,其實也正在保護了我們華人的文化,亦向華人地區輸人寶貴的文化精神,這才會讓香港成為兩岸三地最先進的社會,可惜今天的香港,因為兩個「國立」二字而倒下,還要是梁先生說劉江華會代答,到劉江答就照稿讀,再問梁先生有關問題便說劉江華已答這種沒有答案的無限Loop笑話。
這種轉變你看不看到呢?我就看見過,真係我看見過。
而這種轉變成為常態,並且習慣成自然9g這種土壞下,我們未來還會不會再多一個劉以鬯呢?
P.S.「鬯」這個字,我到了近年才識讀,不知大家是否這樣。
伸延閱讀
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