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星期五

《七月與安生》平實不華的精彩

走入戲院看這電影並不是因為陳可辛監制又或者是金馬入圍片甚至也不是為周冬雨而來,而是一篇導演曾國祥的訪問,說這戲其實是女版的《雙城故事》,嘩,講到咁誇?《雙城故事》喎!!陳可辛其中一套最經典的電影作品,集友情愛情人生的重要元素,曾國祥居然借老豆的作品來賣自己,誇張左少少,所以因為這樣,便想看看這戲,認定是誇張老作而且是扮野無料到之作。

但看完後,我承認我誤判,我有偏見,Well,我有Bias。

這戲是好看,感人,成功擺脫了近年青春電影《那些年」》公式,導演手法成熟完全不像一個新晉導演,也沒有花巧賣弄什麼鏡頭來掩飾自己技巧不足,反之這戲能夠正正經經說一個三個人的人生故事,不賣弄,很純粹,也是近期一套不落俗套的華語電影。

曾國祥這名字記得是彭浩翔電影AV有他的演出,以及很多時演繹一些衰格年輕人角色。以及是曾志偉個仔同王敏奕條仔,就是這樣。這是他第二次執導,卻能夠有板有眼,他的技巧沒有學行先學走,沒有賣弄鏡頭學王家衛之類,不會撚花臣,原來是很正常。

《七月與安生》故事平實而內容俱有深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味道是年青但不會過火,故事講述二女一男爭仔的人生故事,二女是要好的同學,但卻同時愛上了同一個男生,從這些條段看都知會是老土格局沒有新意,但重點是如何描述當中的過程才是有難度。這戲是自著名作家安妮寶貝的同名短篇小說,所以基本上有一個底時,導演便要在此基礎上發揮小說的吸引力。

電影沒有《那些年》的味道,這是讓人叫好,因為這戲沒有強調年輕時的點滴和年代生活,近年大中華所有青春電影都走不出《那些年》框架,即使趙薇的《致青春》其實也只是中國式《那些年》,反而《七》片丁點都沒有。因為故事的演繹手法重點是描述兩個女生的人生過程感受,如飾演安生的周冬雨在流浪時的苦與樂,而平衡手法同時帶出另一女主角飾演七月的馬思純在期望周冬雨能夠與她傾訴但苦無出路的無奈感,這段拍攝手法既簡易但同時間亦拍出兩人親蜜關係的神髓,這是導演和編劇有用心的製作方法,也看得出導演有認真正細看故事的真意,就是友情。

《七月與安生》其實是一齣友情電影多於愛情電影,兩個女角的人生交錯,是頗讓人回味,電影道出了兩人真摯的友情但也同時反映出友情也有考驗時,就是愛情的出現。周冬雨和馬思純這次演出的兩個女生不落俗套,周再不是昔日的《山楂樹之戀》入面的小女孩,反之成熟,甚至作為二十四歲的她,好像老了一點,但是無損她在這戲中的演技大躍進,可見在這幾年中她有努力地去學習。馬思純在早年的《大宅門》的小妹妹十多年後也成了大姑娘,她在這戲中演一個含蓄內憸的七月與活潑但內心空虛的安生周冬雨兩人成了很好的對比,也因為這樣有很好的化學作用,沒有互相搶戲,反之能夠互補戲入面的情感演繹,更讓觀眾入戲。

這戲除了兩女角外,還有是另一男主角李程彬,這次選角並不吸引,外形老了一點,少了陽光味。《七》的造形和音樂都值得一讚,當中製作有一定的成本能夠做到較佳的效果也是原因,這次配樂和多電影歌曲都挺有吸引力,也成功加強電影的可觀性,所以電影並不只是影像,聲效的配合也是極為重要。如果這戲有Soundtrack,其實可值得一買。

而電影所運用的鏡頭也是值得欣賞,因為導演挺有品味,如找一些景是俱有吸引力,如叢林、山景以及後來到外國的景色,都有獨特的品味,風格有點陳可辛和李安的手法,不以影像行先,而是故事先行才用鏡頭配合,所以美感上未必是最高水平,但可以確定是不會過於賣弄,反而讓焦點回到故事身上。

曾國祥說《七》片是女版《雙城故事》也並不一定,但一些橋段則有點相似,如戲中寫明信片便是,而《雙》片則是寫信,兩者都是透過書信來表達情感,同樣是讓人有很大的感觸,人生的無奈感。

曾國祥這次導演是成功的,但如果以大陸1.67億票房來看,那些什麼《小時代》都收幾億時,而且向來中國票房有水份,這個票房數字無疑是低了一點,但是以現今中國電影圈生態,入了億元俱樂部,相信他可以繼續他的導演生涯,也期望能夠保持他的風格,平實不華,倘若繼續有這種能力,可以是另一個陳可辛,因為這戲是顯示出他是一個能夠說故事的導演,現今華語導演,很多時都扮高深、或者庸俗、撚鏡頭,很少有說故事的能手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