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6日星期四

軟庫是電盈的學習對像

近日國際市場其中一項較人矚目的是軟庫以33億美元收購資產管理公司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LLC。軟庫這次進軍金融業,與該公司過去一年的舉動,其實相當有關連,就是要創造一個一站式的科投金融綜合企業平台。

軟庫去年收購英國移動晶片供應商ARM,之後再與沙地阿拉伯政府合作,在未來五年投資一千億美元於高科技產業,主要在於AI和物聯網業務,今天再收購這間資產管理公司,這一系列的收購、合作都是有鋪排和計劃過,就是利用技術、政府關係及其資金以及金融平台,發展成為一個站式科技、金融超級鏈,增加其協同效應,這樣投資科技項目時有融資上的方便、也有相關配奪,再配上沙地的財政實力,便開始擴展全球業務。軟庫過去多年一直在電訊行業闖出名堂,特別在日本是三大電訊商,今天轉型投放海外市場。

從軟庫的舉動,再回看近日電盈動作,會否有相類似的行動呢?如收購金融服務公司?這也不出奇,因為電盈母公司一直有這方面的業務。

電盈和軟庫其實也有點相類似,但當然後者規模更大,目標也更遠。但電盈有沒有土壤去變身成為一個國際巨企呢?當中阻力也有不少。

昔日香港電訊在亞洲區可謂舉足輕重,但時至今天,政策的限制以及客觀環境也變得不及對手,中國電訊、中國媒體巨企壓倒性的情況下,海外公司也會與他們合作,此外香港媒體的限制也影響著這些公司的發展。特別是媒體公司。

在中共眼中,媒體不單是商業也是意識型態的資產,所以特別敏感,因此本港要像昔日發展為一個國際媒體樞紐便變得多變數。至少中共未必鼓勵,因為這些生意應由中共親生仔去做。反觀香港這些外人便有點兩頭不到岸。

但是看看外國企業卻沒有這些限制,至少規範會較少,所以便可以南征北討。或者港企改變策略,做梁先生所謂的內交,走進中國大陸做生意,但是人家卻不受你玩,中國媒體公司可以購入香港媒體公司如香港電視廣播便是一例,但是你有見過香港公司可以收購大陸媒體如電視台嗎?明顯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阿公唔比你就唔比你。所以內交商務根本就不是香港企業應該要做的事情,放眼國際才是最對嘴形。而且過於依賴單一市場,只會被對方牽著走,反之多元向外,風險也減低。

軟庫可以能夠發展多元,但電盈想進大陸也不會受理,梁先生所謂的內交其實是一廂情願,而且香港的地理位置,內交是浪費,外交才是皇道,而且作為窗口城市,外交也有利中國走出去,不明白多年來梁先生以及其手下只說內交而失卻對外的發展,錯過了不少時機。而且香港當越來越單一依靠中國經濟時,便形成了寄生蟲般的經濟,沒有抗疫能力。

電盈理應重回昔日香港電訊的策略,以香港做基礎(純粹商業決定的話,其實香港也可以不要)但擴展海外,理論上是可行,因為李家家族其實已經不是香港本地富豪之流,是國際級投資者,換轉是電盈軸心遷移到海外是未來保住家業的有效方法,因為這樣將來日後做投資動作可避免與中國政策所限制,擺脫牽制作用,這樣才是港企業的生存之道。

正如軟庫的業務也不只是在日本,而且遍佈全球,電盈的確可以視之為學習參考對象。

伸延閱讀
軟銀將以33億美元收購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