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1日星期三

中國新春電影票房看本土色彩

中國電影票房,過去數年,多以新春期間為全年的主要票房收入來源,今年累計達三十億元人民幣(水份多少自行估量),但是看電影票房排位看,便看到中國電影文化開始走出自我的路線,以本土為主,當中演員本土化更為明顯。

過去中國電影新年期間播放的,很多都是以香港明星掛帥,周星己、周潤發、成龍、甄子丹等,他們有票房保証,而且又可以賣埠,電影公司老闆自然明白市場遊戲規則。但是近年市場開始轉變,新春期間的電影,都是為了針對中國市場,特別是本土電影公司,他們近年發展規模大,早已經趕過了港台的電影公司,相反香港的電影公司已經成了輔助形式,以第二投資者身份,這又是典型香港公司被邊緣化的例子。

單今年頭三位票房,分別是《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如果作為香港人看,相信只會知道《捉妖記2》,因為有梁朝偉。但是你是中國大陸的當地人,《唐人街探案2》才是他們最為熟悉的名字和電影,而《紅海行動》,雖然是林超賢導演製作,有英皇娛樂投資,但是對像也不會是海外華人,而是針對中國本土市場,典型「一帶一路」電影系列。

《唐2》已經是拍到第二集,上一集也是大收之作,是黑馬跑出,該套電影第一集也收八億多。《唐2》在製作上明顯不會像《捉》和《紅》的成本高,而是以針對中國文化本土特色製作,最終以黑馬跑出,老實說黑馬其實也未必,因為前作早已經成功,第二集一定有餘威,觀眾會繼續捧場。

三套電影,只有一套以梁朝偉為主角(但電影賣點其實係個公仔胡巴),其他主要電影的演員都是中國大陸的演員,香港演員的角色吃重比例逐漸下降,當中電影製作上的規條下限制了香港演員在中國發展的機會,合拍片規定男女主角必定要有中國演員才可以開拍下,由於香港男性演員吃香,所以電影公司找香港男演員、中國大陸女演員,這樣造成香港女演員缺乏演出機會,形成了青黃不接,所以香港女演員早已不再考慮之列,相信也難以再見到多一個張曼玉或者梅艷芳,找多個張柏芝也難,到近年香港男演員亦同樣青黃不接期,後生而紅都差不多是古天樂時,但已經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人家已經賣的是「小鮮肉(大陸常用語)」,那就更形式此消彼長的情況,電影發展被受牽制。如果常說中港一家親,為解合拍片要有這些演員規定呢? 這又不是中港區隔嗎?

同一時間,中國影視市場大開發,需求大量演員,亦間接讓他們有機會在這環境中訓練和成長,自然成功可以跑出,他們也有不少的演員在演技上有質量,並不只是賣小鮮肉和花瓶之類,若看過《羞羞的鐵拳》便看到當中一些不是大咖但演技卻很到家。《唐》片便是這類型的電影,並不是找超大型的名星掛帥,你看不見黃曉明、陳坤、范冰冰之類,但是這些演員其實在中國大陸一樣受歡迎,而且也貼地入屋。更重要的是這些電影的故事橋段是完完全全是迎合中國大陸的市場,當中二三線城市更是主要客戶,還有是華北地區,華南地區如廣東觀眾還仍然有香港電影口味,但省外的地方,因語言上的共通點,所以特別對一些本土特色的電影文化更為喜歡。不過多過幾年,學生也不說廣東話時,相信「傳統」港式電影口味會更為收窄。

中國電影發展開始進入本土化,除了一些荷里活電影是賣特技效果仍然吃香,那自我特色的文化電影會越見出現,港式品味和文化開始會被淡化,香港電影人北上找出路時,相信要迎合市場需要,如陳可辛便是當中最成功例子,在他的電影可以完全沒有香港演員和口味,完整地中國電影。而在本港繼續努力的香港電影人,則俱要發展獨特的本土文化,讓別人以另一種的觀賞態度去吸引觀眾,倘若又同一時間學人家的本土,就會變得兩頭不到岸,這也是香港北上的電影公司近年面對的問題,最失敗的例子莫過於王晶電影,今年他的賀歲系列早已經不見了《賭城風雲X》。所以你 一係就全面中國本土,一係就香港特色,不要半桶水,會是死症。

從商業角度看,港式警匪電影依然有看頭,但是不能再只著重昔日觀能上,而需要俱有劇情配合,由於香港俱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故事便可以變得都市現代化,內容便可以加強說服力。至於敏感顯材,如政治系列電影,相信短期內也不會如韓國電影出一套《逆權司機》之類,這也是中國電影今天還仍然只能在中南海內游走而出不到南中國海的理由。

事實上香港電影近年在劇情片上,其實是正在進步,今天年輕輩導演比起昔日的導演在講故事技巧是有顯著進步,看看《一念無明》、《藍天白雲》都是很成功說故事的電影,只是本港年輕導演缺乏投資者支持,因而未能夠成功突圍。

中國現在也本土化,香港同樣也要本土特色才能夠吸引國際市場,正如《逆權司機》明顯是一套描述韓國人歷史的故事,但同樣在海外大賣,所以本土化並不是問題,好的電影總有市場。

伸延閱讀
春节假期过半中国电影票房已超30亿 创历史新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