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星期三

發呆的崔世安與發悔氣的林鄭

一個天鴿,一個山竹,看到兩個特區政府首長的表現,他們的表現如何,市民的日子也必如何!!

去年颱風天鴿來襲期間是澳門人最傷痛的日子,相信是澳門人畢生難忘的回憶,一個號稱全球人均生產值最高的地區之一的地方,可以被一個颱風吹到體無完膚,人命攸關的時候,政府卻無能為力。能夠起全球最美的酒店,但地方的渠道卻異常落後,不少地方水浸,原來美麗的外觀只在建築在一個浮沙之上。

澳門特區政府首長崔世安及後出來面對公眾,他的表現更可謂慘不忍睹,完全是手足無措,發表講話完全跟稿讀,但連篇稿是否有沒有他參與都成問題,因為他表現有如「事不關己」,只是讀稿機的樣子一樣。說話重覆又重覆,其回應根本接不上記者的提問。

澳門的問題是發展的規劃不完整,是由當年殖民政府到澳門特區政府一直沒有面對問題,因此一到這些大災害時,表面的風光便一掃而空。而崔世安的表現亦完全地露底。他不只是普通話不靈光,連才能也不靈光,只等著發呆。

到今年,輪到香港,山竹威力不比天鴿低,甚至更強。香港政府深知問題嚴重,而港人亦眼見去年澳門的經驗,亦作出準備,政府制定跨步門小組協調防災,無疑這是特區政府做得不錯的舉動,這亦是拜香港政府多年來行政制度以及殖民政府留下來的優良文化體制。當中在2009年保安局制定了一個天災應變計劃,這是曾蔭權年代制定下來,這就是傳統政務官對一些預防措施一直有一定的認知,為什麼政務官在政府架構上異常重要就是這個理由。

正因如此在颱風時,沒有出現嚴重和重大的人命傷亡,政府助低漥地帶的居民撤離,天文台提供準確數據予市民,好讓大家有足夠準備。山竹來臨時,的威力的確嚴重,建築物、道路上損毀其實也是預料之中,包括大樹倒下,也是無可避免,這是天災,是不能夠控制得到。

我們有預防,是因為有制度,但我們的領導卻沒有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以及領導的決心。天災過後,道路的損毀,基本上全港特別是新界地區是面臨癱瘓狀態,而且港人最重要的集體交通運輸港鐵原來是有嚴重的損毀,這些資訊政府當局是掌握得到。這個情況是突發事情,是關鍵決定的時刻,如何判斷一個領導人是不是真正俱有領導的能力和決心,便是在這一刻。

林鄭深知這情況(根據她在發表講話時),但卻沒有作出一個重大決定,如暫停非緊急服務,或者暫停公務員上班,以援解壓力。當然說暫停全市工作是最理想的做法,讓有關機構能夠作出對應的解決方法,包括順利清除道路障礙,以減低通勤壓力。可惜這些動作,政府沒有做到。

這並不是政府部門的問題,因為這些超乎常理的事故,所有制度其實都不能夠控制之內,當這一刻,領導人便是最關鍵的人物,領導人如何決定,足以改變整個局面。林鄭有傳統公務員,以及政務官的才能,包括制定政策、預防政策的能力,但是卻沒有真正領導才能的能力(或者嚴格說是沒有領導一個城市的能力)。她生怕面對其他壓力會影響運作,主要是經濟的壓力,但是卻沒有留意到經濟壓力其實遠遠不及整體民生真正需要及重要性,民生的需要才是核心,才是一個經濟體推動的來源。民生不佳,社會和經濟也不會好。這次表現足以看到林鄭的不足。

更加不足是她風災及後的表現,還沾沾自喜,更甚是將自己的過失委過於人,留意片短她耍的官腔是典型官僚制度下的最不知所謂的態度。她的傲慢,心情在發悔氣。她心想自己已經做左咁多,點解市民仍然不「感恩」呢。拜托,感恩不是在這個情況下,當天上班的苦況,混亂的場面,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和解決得到,但你沒有,卻反過來要人向你感恩嗎? 這句「特首可以比人鬧」這句如果套用在一個正常的工作環境下,試問你老闆是何種回應,大家都心照啦。

一個發呆,一個發悔氣,都是國家欽點的特區領導人。那麼如何避免出現這種人物,是制度問題,還是最高的領導問題,相信國家自己都要好好反思一下。


1 則留言:

  1. 也有所謂有識之士認為法律沒有權限的問題就不應怪責特首,因香港人最怕就是行政濫權,哪怕目的如何良好,也不應渝越雷池半步,不然後患無窮云云。我城之所謂依法施政,到底真的是核心價值不容動搖,還是作繭自縛?

    話說這次十號風球,我才知道原來樓宇設計,是需要容許一定幅度的搖動的。有些樹木根部抓地既深且廣看似堅固無比,結果是樹幹中間被折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