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當中不只是伊朗國家,還和伊朗有關聯的政治人物,如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嘗試以此制裁息訊給予國際社會知道美國並不是空談,同時間伊朗似乎真的面臨巨大壓力,因為其伊朗外長表示願意與美國交換全部囚犯,當中政治含意更大,是釋出善意的訊號。
美伊雙方都存在有對方的國民囚於監中,而且雙方亦曾經互相交換囚犯,其中包括中國裔的美藉學者王夕越,他曾於2017年被指在伊朗間諜行為,判監有期徒刑十年,而他於2019年獲釋,而美國亦同時間釋放一名伊朗生物學家。
自從美國在伊拉克空襲殺死了伊朗軍方要員蘇萊曼後,雙方陷入谷底,伊朗揚言要報復,而同時間美國就實施更嚴格的制裁行動。這制裁對於伊朗來說是百上加斤,再到今年的武漠病毒在伊朗肆虐,對其經濟及政治都帶來很大壓力。
雖然伊朗是一個中東國家,但並不是阿拉伯世界的國家,其波斯文化與阿拉伯其他國家都頗大分別,即使大家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特別與沙地阿拉伯,更是非對敵對狀態,當中宗教、地緣和經濟實力有莫大關係。近期中東再有其他國家與以色列建交之際,對於伊朗來說是異常被動和孤立。必需解決外交問題換取其經濟活動。而解除制裁一直是伊朗期望的交外政策。
現在伊朗外長札里夫在聯合國表示願意交換囚犯,雖然是雙方,但是誰釋出善意,也是代表著該方明顯是有求於人。對於伊朗這類型國家,人道主義向來不是政治首要考慮,必然是有利益主導才會作出外交決定,還要在聯合國上發表,即是一種確實承諾而不是彈弓手的借口。
相信美國會向伊朗表示同意,但同時間會要求更多籌碼。勢頭和主動權不在伊朗,該國現在是需要生存,國內民生壓力已經爆標,看其早前多次大型民間示威,可見國內的政治壓力有多大,不解決其經濟民生問題,對其國家現行的體制會有動搖的警示。現在伊朗釋出善意,看美國的回應,同時間是想歐洲方面也會幫口。
現在美國近幾個月來在中東的收穫甚豐,進一步鞏固自身在中東的勢力及重新規劃當中的勢力佈局。這對於美國來說有利回歸亞太區,也是對今天中美博弈上多了子彈,可以放手一搏。
伸延閱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