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上,有樓手的男士是最為吃香,不論你是內地人士或者香港居民,只要你有層樓,不論你是供或者勁而有力一炮過買,都可視為藍籌。
但突如其來的是第四代人認為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有樓呢?為何一定要跟著過住前人(特別是第二、三代)的舊路而行,我自己有條路唔得既。
這或者是基於傳統價值與現實價值的關係。而這這種概念,相信是同樣可以應用於中港兩地,甚至台海地區都得。
有土斯有財,這是根深蒂固的理念,所以過往會有大地主,他們擁有大量地的業權來操縱當時舊社會農民的生活,農民要租地耕種才可以交租和糊口。這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業社會產生財富的最佳途徑,因為當時沒有股市和其他衍生工具,即使是銀號也並不是活躍炒賣時,土地是當時最實在和持續增加利潤的方法。
這種思維一直沒有變過,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雖然開始起飛,但並未富裕,大家可以住在政府提共的公屋居住,繳交較為低廉的租金,而這種模式在當時並不是異類而是很普通現象,大家都是捱,又窮,何來有錢買樓,但這樣低價租金卻讓財富藏於民中,而且當年的父母輩亦理解到市場上的供求關係,有多少人可以購買私人物業,所以在婚姻嫁娶時亦以時度世理解現實,不會必然要求有車有樓作籌碼,但心中又是另一回事。
而儲蓄也讓八十年代後期市民開始有能力購置物業,這也是二三代人起飛時代。再加上政府的調控讓土地價值升溫,購買物業再次成為港人重新在古舊思維甚至是沉睡的期待思想有土斯有財理念再次發揚光大。
而且基於居住環境底下,家公家婆能不否與妻子一起過活也是一個極大考驗,因為買樓更成為一種趨勢,過了二十多年的洗禮,有樓結婚是必然考慮的問題。所以為什麼這麼多人不能結婚是因為要買樓,但買左樓又點擺酒,成為年輕情侶的未來考慮要素。
但是除了根深蒂固的思維是讓人要買樓外,而更重要的是經濟價值的誘因。正如你購入匯豐,一手價值是三四萬元,升值一成,都只是三四千元,如果買三四十萬貨,都只能夠賺三四萬,最多是夠你和女友去兩轉日本玩,現在可能因為日元升值而玩得一轉。
但是若以三四十萬元購入一個單位,以首期計算(如新樓盤的優惠),其博值率可以是同樣地賺取三四十萬,這樣槓桿效應必然是一種極為吸引的投資方法。即使不一定要嫁娶,自行投資都是一個如此誘惑的投資項目。
當然樓價回順時甚至海嘯來臨的風險,亦可以讓你一貧如洗。
所以不是為了結婚,都會為了資產增值而走左去投資物業。
而這種情形同樣可以發生在內地,因此才有蝸居這戲上演。
至於第四代人會否一樣有這樣想法,很大程度是看其經濟價值的吸引力了。始終什麼幾多代人,都是經濟動物,沒有兩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