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星期四

香港將成為A貨香港

國內人到香港買東西,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信香港的信譽這個品牌,這個品牌並不是製作幾個宣傳香港廣告,找成龍笑著做個V字手勢以好客之道就成功(現在已不再見這廣告)。而是多年以來香港一直保持著專業的服務產業基礎下成功建立出亞太地區的服務業樞紐,這是多年以來打下來的江山。

這些服務業不只是旅遊,還有金融、專業服務如不同行業顧問服務(如法律諮詢、會計、資訊科技項目管理、電訊等等)
當中金融更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產業,更是人所共知。

阿里巴巴最後選擇到美國上市,香港有人說這是失了一次大生意,但是卻可以保持聲譽品牌,不因為某一公司而改變規則,這是值得嘉許。長遠而言,市場仍然是會支持這種專業守則。

但能否保持卻是未知之數。

例如市場已開始要求做諮詢,是否改變股份制度,重新推行雙股制等等。

另外近日一宗極有深遠意義商業舉動是值得留意,就是中信集團借殼入注中信泰富,整個母公司遷冊到香港去。而更加留意是中信泰富的舉動和背景,便可以理解到日後香港金融業將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當一邊李嘉誠一路賣產撤資,另一方面中資機構進駐香港,這種洗牌遊戲我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開始見到。當年英資慢慢撤資,換上本地大孖沙,四大家族形成,現在到四大家族開始影響力漸降,走的就走,不走要投靠示忠,變為日後可能的四大國企,十大官企等等。這些經濟活動,其實應該是市場的演變,並不是什麼驚人問題。

這次是「國進民退」的表現,昔日在大陸十多年前上演,現在到了香港上演。

但是這次洗牌和昔日不同,當年洗牌,換上新的大企業,這些企業的結構和營運模式都依然是配合以及符合香港一直以來的體制,如依法規辦事便是重點。所以過去數十年即使在經濟洗牌情況出現,香港的經濟社會結構仍然得以保持。

但是這次不同是國企遷策是有很大的出入。

先看結構上的問題。
這些企業都是國企,主要的持股份量仍然是在中央手上,所謂希望透過股份制來改革企業流弊,只怕是一廂情願,例如中移動這些超巨型國企依然有貪腐情況,更有電訊公司互換高層的「神奇營商模式」給人傻眼。
基於這些企業是國企營運模式進行,政策是需要配合國家,那意味著利益並不一定是由股東的眼光著手,是可以由中央的經濟、政治佈局來決定經營模式。
因此不能夠完全作為蘋果對蘋果的眼光看這次

保軍心但卻失了信心
李嘉誠賣資其實己經影響了不少人對中國以及香港的未來前途,大陸富豪紛紛走避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所以中信來港遷冊是以保聲威,但是問題卻來了。因為大家是需要學習中共的思維想法才能理解。中共一如以往,就是不要自己去遷就別人,而是別人遷就你,即使是入鄉別人領域,也要別人變而不是自己變。自由行已經好好領教過,遷冊其實是同樣道理。日後大陸主要國企遷冊,他們來港後開頭時必然是很配合香港法規和營運方式,以表現出與國際接軌,但是慢慢又變回原貌,如人事管理、營商手法、法規跟隨等等。當中會說一句「國情不同,需要包容」會成為金句。

中信集團是首批當年改革開放的國有企業,是龍頭,是太子黨的搖籃,創辦人榮毅仁是紅色資本家(這個稱號是異常吊詭,共產主義又怎樣是資本家呢?)及後王軍為前主席,是王震之子,可見太子黨在這個集團中早已植根,習近平是太子黨之首,關係如何,定當理解。由中信集團頭炮遷冊,正常不過。

而當中「國進民退」又並不是真正的「國」,而是「太子國」。

事實上近年中環的Banker,其實一早已給大陸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掌握勢力,特別是iBank更是主要的變動來源。

香港品牌好快就會變成另一個香港品牌,就是A貨香港,而最可笑的是這個A貨香港,是香港自己出品。

伸延閱讀
傳中央維穩 中信擬遷冊香港
【大步改革】中信集團整體上市,所有制改革冀提升國有資本效率
中信集團上市無助解決政企不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