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

《星聲夢裡人》給你一種遺憾美

電影《星聲夢裡人》氣勢之大,可謂是近年少見,在奧斯卡提名數目能夠和當年《鐵達尼號》體齊,不是省油的燈。所以香港上畫,都有優先場,不少影評都讚這戲是近期佳作,所以今天正式上畫便急不及待去看看。

或者有點過份的期待,還是有點對今天的歌舞音樂劇有點偏見,定真的是有點距離。如果提名和《鐵》打平的話,我覺得不太合理。

但無可否認這戲是好看,是好片,但未至於佳作,因為音樂劇有很多,上乘之選可謂多不勝數,比這戲也大有在之。唯一個人認為這戲成功處是將一套音樂劇提升了一個層次,是俱有深刻的愛情描述和人生觀。如果我喜歡這戲,並不是因為戲中的歌舞連場,而是因為這戲當中所帶出來的意思,故事的中心思想。

電影是利用通俗的歌舞演繹,去講述一對情侶的人生經歷,以冬春夏秋(記住是要這個時序才對),去發展出倆人的心路歷程。電影有大量的歌舞元素,男女角主明顯落力演出,特別是Emma Stone的演出很稱職,而Ryan Gosling的鋼琴也很吸引,倆人最觸目的一場演繹是在Griffith Park跳那段踢躂舞,可見他們的努力。

不過這齣電影真正要去細看其實是倆人的關係、人生經歷,倆人相處即使是相愛,也因為人生不同的練歷和背景,而要有所取捨,可謂是相愛而不能愛,Ryan戲中是爵士樂手,曾經失敗,而且是個男人,他有夢想但不能當飯吃,他面對有一個讓他成名但不是他理想的機會時,他決定選擇成名,因為這是一種現實,可是這刻女友卻知道男友內心的矛盾而與他發生掙拗,與此同時Emma卻願意踏出自己的夢想演一齣獨腳戲舞台劇,可是卻換來被人取笑的失敗。電影這一段其實道出不少人的心聲,既有夢想但面對現實,實現了夢想卻與現實有距離,這便是人生不如意是十常八九。

及後兩人都有幸是找到他們各自的理想,Emma真的獲得一個角色但要到巴黎,以為倆人可以一起共同進步卻在這個人生交匯點,分道提鑣。倆人各自尋找各自的理想並去真正實踐,而且獲得成功結果,不過倆人沒有開花結果。最後一幕是全戲的高潮位,利用平行時空,去解答了倆人倘若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而能夠開花結果Happy Ending,可是現實歸現實,沒有完美的結局。倆人始終是心中最愛但不能在其身邊,男女最後一幕遠望對方而互相微笑,這種情感的失落和無奈,無疑是讓人感嘆,但正正是全戲給你的一種「遺憾美」結局。

人生就是這樣,遺憾當作美,人總要向前看,不能往後望。

這是讓我喜歡這戲的理由多於歌舞、音樂等等。

論音樂、歌舞品質,個人認為這並不是最上乘之選,六年前另一齣《星光夢裏人》反而更俱吸引力,歌舞音樂連場。當然要數真正最輝煌的歌舞劇,當然要數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那時代歌舞劇簡直是主流,其中舞王佛烈雅士提Fred Astaire的每齣電影都是極俱挑戰你感觀,因為他的歌精舞勁,非常吸引,即使到他的晚期仍然很活躍,其中與柯德莉夏萍演出的《甜姐兒Funny Face》更是讓你賞心悅目,柯德莉夏萍在戲中美艷還能舞能演還能唱,可謂是世間少有的最好演員,因為柯是有舞蹈根基,所以能跳出俱有節奏感的演繹。當然論歌舞頂峰更要提《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其群戲精湛舞技,今天其實已經很難再看得到。

不過以往的歌舞片較通俗娛樂為主,或者故事較單薄,這次《星》嘗試加深人物角色的描述,算是一種新觀點,而且對於一些年輕觀眾來看,這些歌舞配上靚人靚境和一點窩心的劇情元素,已經會入場買飛,並且走到戲中的景點打卡呢!

2017年1月25日星期三

《回答吧1994》都好好睇

《回答吧1988》我已經覺得好正,估唔到《回答吧1994》同樣好看,tvN出品有信心保証。

近日ViuTV星期日播放《回答吧1994》,所以才有機會收看,這齣電視劇其實是《回答吧1988》的之前作,再之前是《回答吧1997》,因為收得,所以繼續拍下去,而開拍的電視台是韓國有線電視台tvN,這間電視台向來有水準,如講年輕人職場的《未生》,講中年婦女失婚從拾校園的故事《第二個二十歲》,都是高收視,叫好也叫座,當然還有近期超火熱的《鬼怪》,同樣是tvN出品。

說回《1994》這個故事是講世界盃那個年代,當時韓國也入了決賽週,但未能進身十六強,但故事同樣有講述這段時刻。《1994》讓我吸引是能夠把一齣簡單的家庭倫理、人倫關係、鄰舍人物寫得深刻和真實,故事講一班外來學生到首爾唸書,寄住在一個家庭,包食住,房東是一對夫婦,還有一個讀大學的女兒,而入住的都是同年齡的學生,都是在首爾讀大學,他們會叫房東包租公和包租婆做媽媽和爸爸,就是這個人物關係發展出不同的故事。

當中有親情、愛情、人生的選擇、不同階段的決擇等等。其中一集是講述包租婆身體不適,大家不知所措,而且因為一些事情,使那班年輕人向包租婆發脾氣,這一段很真實,但亦是最富有感情之一,因為當中導出即使說是所謂的媽媽,但還是隔了一重,但是因為相處久了,卻有了深厚的感情,情同親人,有如真正的父母一樣。及後原來包租婆並不是更年期,反而是有了孕,成了家中的要呵護人物,使包租公頭痕,這種喜劇效果會讓人會心微笑,是動人的情節。

劇情看似老土,但卻很真實,使觀眾有很大的投入感,有如自身的經歷。編劇成功把一種親友關係的深厚感情刻劃得細緻柔和,並沒有催淚,沒有要什麼悲天情節,不是典型的韓劇要生要死,而是內憸樸實,含蓄但能夠體會。這種人倫關係,其實是亞洲人最會感覺得到。

劇中其實挺多喜劇感,但是並不誇張,也是編劇的功勞,這種喜劇是真實性而非荒誕。這種模式不像現時無線的《愛回家》系列那種過於喧染的誇張失實的故事,世上邊有馬家這種大好人物呢,過於離地,只能夠屬於一笑置之而處境喜劇,未能夠有深度的劇情故事。

《回答吧》系列的確是高水準之作,其實故事藍本並不複雜,還很貼地,倘若無線買其版權,做一套本土化,其實有點諗,不過CCTVB不會買,只會「借概念」就轉化成港式處境劇上演,面目全非還要失真兼更差。

或者ViuTV試試創新地買一次人家的版權,拍套正正經經的改編劇,其實一樣可以是種創意,也是一種有保險策略,不防一試。

2017年1月24日星期二

多孩政策對中國未來的深遠影響

一孩政策在中國自1979年實行,當中是為了減少人口壓力,這政策超過三十年,其深遠影響,是該人口結構扭曲,人口老化,男女不平均,社會問題也隨之兩起,不只是經濟結構改變,甚至連人格也扭曲。中共眼見未來人口有機會減少,未到發達國家已經步入人口老化這危機,對於國力發展造成極嚴重壓力,正因如此,在2015年開始取消一孩政策,容許夫婦可以多生一個,以改善人口結構,能夠持續發展。

近日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周日(1月22日)表示,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明顯增加,二孩及以上佔比大幅提升。自2000年以來,2016年是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達到一千七百多萬人口,未來估計可以達到千七至二千萬人口增長。

以往一孩政策,使家庭成為倒三角,一個孩子成為萬千寵愛在一身,甚至出現溺愛現象,使八十後至九十後的中國人性格和心理不少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轉變,如自我中心、社交關係技巧不足等,這些現像都成為不少社會問題。

現在人口結構改變會否有所轉變?對社會是好還是負面?

正面可以是改善經濟人口結構壓力,另外可以是使在正常的兄弟姐妹成長過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如分享、關顧、社交相處等,這不只是經濟發展,而是一種社會核心價值的改變。

負面或者是再次造成人口壓力,始終中國是龐大人口國,人口死亡平均為一千萬,即正數是一年達一千萬人口增長,在經濟需求的確是很巨大,資源是否能夠合理的分配將會是政府需要考慮。

另一方面,教育會否成為國家需要考慮。

會否人心思變?

兩孩政策會否改變了對國家的不同想法,民粹主義會否繼續?當人口結構改變,親人兄弟子妹的關係下,關懷可以改變了他們的想法,主體意識不一定是面對國家,而是家庭之間的關係,重回正常人倫關係,這時候,政府的角色可能是相對地成了次要,對社會的訴求亦或會有所變化,政府可能難以操控輿論,因為人與人之間多了溝通下,可能單一的想法或有不同。

這只是一種假設而已,不過人倫關係的不同的確是可以改變人的想法,所以儒家思想向來重視家庭,長幼有序,就是一種社會維繫的核心,以往一孩家庭改變了人倫結構,現在走回正常的一孩政策,對中共的未來也可能有了多一種的不確定變數。

伸延閱讀
中國「全面兩孩」政策刺激新生兒「大增」

2017年1月19日星期四

分析曾俊華的網絡選戰

我們時常看台灣的選舉,覺得他們的選舉技倆非常到家,很懂玩心理、媒體、輿論等,到了去年台灣總統選舉時,雙方的網絡選戰是很吸引,利用網絡來做宣傳,那時候看香港的政客,仍然停留在洗樓時代,毫無創新的選戰技巧,當時覺得香港政客何解如此低質,不懂時代的步伐呢?

即使到了去年的立會選戰,香港的政黨在網絡選戰上都仍然很落後,拍短片都核突過人,真心難看,那刻感到香港唔係真係咁out呀?

直到曾俊華開始玩社交媒體的一刻,才開始改變,亦見到曾的背後團隊,是有能力玩網絡選舉,而且能夠上大台,並不失禮,香港人並不out dated,還是有人才。

曾俊華這次選戰主打中產市場,嘗試以貼地式手法去選舉,當然有人說和當年689一樣玩親民,但請不要望記當時大家都看得到689的假貼地手法。而且曾與梁的不同是兩者的性格異迴,梁根本難用社交媒體做選戰基礎場地。

今日曾俊華公佈參選特首,可以留意是他們背後團隊有精準的計算,特別在社交媒體的應用上,先是Fanpage,他仍然未出場時,fanpage的背景只是一幅大banner,寫上他的願景口號,直到他站台,給人拍照後,其Fanpage就很快即時轉了封面,是他在記者會上的一幅相,後面就是其口號背景,這和記者會是同步進行,而非以往一些記者會完晒先再上載圖片,這明顯團隊是有計劃的推廣宣傳。

之後他開始講他的「擬似施政報告」,講完後不久,他的fanpage也即刻上載了其報告供大眾查閱,這種高效率市場計劃,並不是普通的宣傳手法,而是很明顯的精心計劃好,而更顯他們的貼地技巧。

整個記者會完,其競選辦網站亦即刻出爐,並不放慢步伐。

這個網站的網址是www.johntsang2017.hk,網上查看資料,這網站是在16-01-2017登記,即是他批準辭職後才登記,可能他有其他登記早在這日,但是他正式出爐的網站,卻是批準辭職後才做,顯示他沒有偷步,不像林鄭早前被人查找到她一早就搞競選網站這麼尷尬。

這便是曾俊華的招數。

或者會看這些招數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但是從這些細節上看,他們的團隊是頗費心思,很留意每一步要做什麼,需要什麼,不會做什麼。留意曾俊華每次上載的相片,看似普通,其實是挺特別,不是白宮發炎人那些唔識拍照又要上載去認威的低級相,是經過仔細構圖的,這和平時美國總統照日常那些技巧一樣,看似簡單或者無意,其實一早計算好的隨意。

從網絡社交媒體戰看,曾俊華是眾多參予者中最懂得使用網絡媒體的影響力,不過現實歸現實,真實社會又是另一回事,而且選委會中人不是全部都是普羅大眾,當中是要吹雞聽指揮的,所以選戰上,今天曾俊華依然不是俱上風,而林鄭的避網絡戰也是特意,因為林鄭心目中的票只是選委票,認為不需要打輿論和百姓,打動選委人心認為已經足夠,即是交換到利益就得啦。

香港選舉就是如此扭曲。

曾俊華台山背景看華人移民史

今天移民的華人,來自中國不同的省份,不一定是特定的地區,當然也有一些特別多,如溫州是近代中國人移民到海外最多的華人之一,但是基本上今天中國大陸移民的人,不是關鍵於地區,而是關鍵於你有冇錢。

但是追溯到早期華人移民,中國南方人士會是主要移民的來源,特別是台山人,相信曾俊華便是這批人後代的其中之一。

曾俊華是台山人,他中學時便移民到美國紐約,那時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相信是他的家人親戚關係而申請移民,台山人最早一代移民到海外的華橋,清代賣豬仔年代,華人到美國打工,在美國西部起鐵路,華工的血淚,他們大都是來自中國南方廣東省,當年滿清要開埠通商予西方國家,廣州便是其中一個主要通商的地方,自然廣東人與西方如美國人會有較多接觸。賣豬仔或者聘請華工這是這時開始,但為什麼台山人特別多呢? 或者同地理有關。

台山相比起其他廣東的地方如番禺、中山、順德等,可謂是窮鄉,地理位置偏遠,土壤也比其他地方差,所以台山人便更需要往外闖,尋找工作機會賺取生計,這些客觀環境下,便造就了台山人到海外打工,而正因為華人喜歡關係結社,家鄉父老到海外打工,回鄉後便再拉其他鄉親的子姪到海外打工,這種關係鏈便形成,因此台山人或者四邑(新會、關、恩平、台山)人都會到美國打工,特別是三藩市,因為那時正正淘金熱,很多人為了一朝發達便到這兒尋金,所以三藩市又叫金山。你到三藩市的唐人街,會聽到不少台山話或者四邑話。不過這些華人是否個個真正可以淘金?當然是疑問啦。

而在金山生活的台山人,搵到一舊錢,告老還鄉,他們便稱為金山阿伯,這些男性回鄉娶妻,一些會不再回美國,但也有不少攜妻兒一同遠渡太平洋,繼續他們異鄉生活,從此落地生根。

事實上台山人也不只是在美國生活,當中古巴、墨西哥也有不少台山人,古巴的夏灣拿便是當期時最多華人聚居的美洲城市之一,甚至當時的僑領是講台山話時,當地人以為台山話便是中國的主要語言,是其國語,不過解放後,這些華人紛紛移民到美國,只留下很少華人在古巴,他們和當地人通婚,所以第二、第三代都已經成為混種的古巴人。近年中國和古巴友好,再有一些華人到當地工作,但他們再不只是台山人了。

曾俊華當年移民,相信都是那個時候,而且他移民的時代,正值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不少港人移民,因為文革風潮,九七又是另一次移民潮,是因為六四,今天又有另一次移民潮,也是因為過去五年香港的極變,三次移民潮的關鍵都是與中共的影響有關。

作為中共,其實是否需要反思為什麼會有這種社會形態出現。




2017年1月18日星期三

特首選戰是評核習近平實力

香港特首選舉,再不只是一個香港份內的選舉事宜,從種種跡像顯示,這是一次中共中央權力分配的一個幅地圖。習近平在過去五年來,一直在清黨,由打貪到剷除地方勢力以及對手,當中力度比過去胡錦濤和江澤民都要大,可見他雄心勃勃,不只是要做一個十年的主君,而是要做一個長勝君王。

香港過去五年地方勢力成形,中聯辦成為山寨王,中央核心明顯不能夠掌管得到,成報突然高調反對香港特區政府,並且顯示現行政府與中共某高層的關係,千絲萬縷,明顯不只是要打香港地區勢,還要打上面的最高層,權力鬥爭白熱化,如果成報只是二三流,一早就被人抄家滅族,還可以日日月單時事?拿張德江來罵?

但另一方面也不等於習是真正可以完全地話事,否則大公文匯不會仍然這種口吻,即使689被DQ,但是下面仍然極力反抗,在中共傳統政治,這即是雙方是極力拉据,誰也不佔誰的上風,不過在一個大環境下,眾人會視習近平為最大的中共領袖,每事情都會是由他說,即係咩都由佢揹上這個鑊。

這便來了一個極大的疑問,689被DQ,但是繼任人繼續上場,倘若林鄭能夠勝出特首選戰,這即是代表什麼呢?可以是兩種不同的解讀

一、習近平未能擺平南方勢力,仍然不是完全掌握到中國整個政治局面,只是被迫,其實是權力架空。
二、習近平是同意繼續689的手法,只是689做不到習的要求。

從成報以及其他非官方的資訊渠道,外間一直都會視習和張德江的不和,十九大後將整頓中央政治局常委,所以外間看,倘若林鄭勝出,其實是一個代表著習近平未能成為一代君王的訊號,又或者習要推行強力執政。

其實結果很簡單,就係林鄭勝出都是對於習近平極為不利,即使習是真正想林鄭做新一屆特首,外間都只會視習近平輸了,一方面跛腳鴨一名,只是一個北方寨主,未能鴻圖稱霸整個南北兩面勢力,而且南方向來是最油水的地方,香港是超級大金池,習近平吃不到這碟美饌,即能力成疑。

當然也可以解讀做習的確要行一次強勢主政,689因為已經消耗的政治功能,需要找另一人代替,林鄭是其人選,但是倘若習是這樣的想法去執行他的理想強權政治的話,恐怕都是同樣面臨過去689的老路,因為顯然林鄭現在的形勢,坊間早已視之為689.2時,可行的政策絕對有極大阻力。至於她的「好打得」形象,其實留意並非真實,最佳的例子就是政改2017一定要得,看看最後都是倒下來,未能全功,甚至起初要落區做宣傳,最後都是敗走,這並不是成功,她是硬闖,但是敗陣。

習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無意與其他國家對抗,他的傳話是明顯釋放善意,嘗試在特朗普的強硬形象上而自己則以柔性顯示中共外交技巧,亦親歐洲對美有懷疑時來與歐洲國家加強交往。倘若這種手法,理應是不會選林鄭。

如果習是以強勢主政的手法所以選林鄭,在今天國際形勢下是最為不利,先是中國自身經濟力下滑,強行用剛烈手法主政是可謂「迎難而上」,逆水行的徒勞,加上美國有意聯俄制中的情況下,香港是首個橋頭堡,美國見林鄭上場必然是更加硬來對付香港和中國,如在先是在關稅上、政策上做手腳,繼續再下一城如重置什麼優惠國待遇之類來阻礙中港,這樣就有損中國和香港發展,不利現時習近平的朝綱,也不利他想要的大國堀起和中國夢構想。

雖然選特首港人是沒有資格去選,但是卻有資格去製造政治形勢,就是在特首選舉時,給予一個強力的訊號予中央,突出港人對某類人士成為特首的抗拒,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某類人士成功上寶座,但是與坊間落差下,便會造成中共的尷尬,中共向來面子為先,民生為副時,定必然對當選者有所保留,無疑是給予負面評分予她,這樣對她的政途便加添煩亂。或者是一種阿Q精神,但是你有得做幾多就做幾多,總好過咩都唔做係度等人支爆更加FF行為。

從現在局勢林鄭是被中聯辦欽點,希望可以延續中聯辦成南方土豪惡霸,689可以避過UGL一劫,避免成為階下囚,即使下馬DQ也要極力推林鄭上面就是這個意思,但這又是否真正欽點是兩回事,因為今天中共連中聯辦都可以對抗習中央時,完全要跟現時香港的土共輿論去解讀政治形勢已經不足,十九大是在特首選舉之後才出現,中央政治局人選還未確立,所以為什麼一些商家、一些土共仍然按兵不動,是因為生怕這麼早就投名狀,隨時粉身碎骨。

在政治未有明朗化下,那更加要有取得更多話語權在手才是上策。

昨日葉劉含淚明顯是被人叫勸退,可以解讀到中聯辦會有一批人未能夠說服,即這場選舉中聯辦嘗試操控但未竟全功做得到。

習近平以一種等你打生打死手法看選舉,最後再作決定誰是真卻天子,這手法挺有當年毛的文革時代,也是典型中共權謀技倆。

2017年1月13日星期五

替葉劉不值

林鄭奶媽上場,披甲上陣打特首選戰,當然有人喜歡有人愁,因為林鄭去馬等於有人要落馬和中箭。林鄭去到一月才出來表明心跡,當然是因為梁先生不能連任有關,還記得當時梁先生未被DQ想連任時係威係勢時,林鄭一些場合斯人獨憔悴,去意甚甚,現在形勢逆轉,甚至連梁先生都要變相死死地氣支持,中聯辦變陣,原本是要賣梁粉改賣奶粉。

當中過程有人實在非常之失望和替她不值,就是立會議員葉劉淑儀,她替建制派打頭陣去馬選特首,造勢會有鍾逸傑站台,這時林鄭還沒有說什麼,她一早開路,但原來只是個陷阱,開路給林鄭。

換轉葉劉角度,心想林鄭何德何能,當年我做保安局局長,你也只是一介署長,局長都未到,當年我已一頂十去闖二十三條,雖然二十三條未能通過,我要黯然退去到美國讀書,但是我臨別時有中聯辦替我餞行,可見我地位崇高,還有我受到選民洗禮,政府要出什麼政策我一一護航,力頂到底,即使你妹妹在政改方案時我都撐你,等埋發叔一役我上電台哭過痛過,可見我對忠君愛國,忠於黨服於黨,九月立會勝出我什麼都不去,第一時間去中聯辦謝票,就是以表我忠誠,這些那些,都顯示我是沒有二心,所以我去選特首,沒有怕別人笑我太瘋癲。

但原來我出來只是替人家作嫁衣裳,還要只是開路做箭把,做炮灰? 人家說你好打得? 多年來好打得其實只是好夠面皮,好毒得,這些技倆,我葉劉不是同樣可以做到嗎? 我只是沒有你這麼門面,你懂扮溫柔,但我真我個性,做政客就是要我這種真我個性呀,不似你扮好人的偽淑女呢。

葉劉是否知不知道中聯辦正在給蕉皮過她,現在林鄭一出,行情更加看淡,兩人票源重叠,明顯中聯辦先放葉劉是讓外界集中火力對付她,從而讓真正屬意的人上場(Plan A是梁,Plan B變林鄭),然後真正屬意人上場時,輿論的壓力便可以減低,葉劉便是當中的一隻棋子,可謂是這場特首選戰中的替死鬼。

林鄭是中聯辦的Plan B沒有懸念,但是對於港人來說其實一樣是ABC,葉劉這樣無疑是被人利用多於重用。這便是祝福所帶來的嚴重缺點,就是為了找被祝福、受欽點,換來是受到操控,沒有意志,隨主子任指揮,失了自己真正的獨特理念,其實和行屍是沒有分別。

這是林鄭與葉劉的悲劇,也是港人的悲劇。

2017年1月12日星期四

林鄭有批左膠支持

林鄭去馬選特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現在情況是兩位司長都將出選,可謂非常之詭異。

當大家認為林鄭勝算不高時,但是連梁先生當時以為自己可以爭取連任但最後被DQ時,如此預料不到的政治謀算,大家都很難去推斷誰可成為下一任特首,即使曾司長被握手,大家都以為形勢有利,但到成個月都未被批準走人,即使他民望高,也是世事難料,而且香港人有一種心態是選特首並不是選自己覺得認為好的,而是估邊個會贏,這種賭馬式心態,一直是多年特首選舉中出現。

特首選舉一直都是畸型的選舉。

現在唯有是看看林鄭的選票票源。

林鄭是政務司司長,曾任社署署長,理論上熟社福之事,在這個地盤上,她有一定的支持。建制派中,今天各黨仍未支持誰及表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最高領導人未有說什麼聲音,所以大家按兵不動,上錯船不是怕選錯,而是怕日後會否被清算才是重點。因為建制派上的票,暫時可以不理,因為你計不到。

那便看看泛民當中的票,選委會裡面有三百多票是泛民,是可以左右大局,當中有不同的專業界別、政黨、政治理念,當然大眾認為泛民不會支持林鄭的,因為不會要一個689路線的繼任人,但是不要忘記泛民是一盤散沙,沒有共同政治倫理理念,而且很天真,看看上一次選舉,泛民中人不泛有人是支持梁先生的。所以有人支持林鄭,其實一點也不出奇。

特別是左膠理念上腦的一群,林鄭拋出關懷社會,然後說包容各界,以女人仔角色形象打選戰,這種手法,是有人受落,當年梁先生便是什麼一支筆,一張櫈就扮到自己基層出身對打一個含金匙出世的富家子就勝了一仗。這次林鄭其實可以照樣用這些所謂的扮悲情造做矯情手法去選一樣打動到一些膚淺人士,就是那些大愛左膠。

現在寫得出這篇文就是要提醒那些選委,有人用這種手法的話,請用一用個腦去想想,仍然受落的話,真是傻的嗎?

但最怕是真是有人受這一套。

她強硬拆皇后碼頭、政改毫無退讓、故宮硬上馬,其實這些都是民生事,失民心,理應左膠是恨之,但是左膠就是無知,然後說不要讓商家上場,所以要個無商家支持的,林鄭「可能」冇,便選她罷。但從來沒有想過她的背後金主是延續梁先生的一脈,即是陳啟宗那班人,怎會沒有金主呢?林鄭時常扮到自己與商人遠離,其實說真的做官三十年,還要做過發展局局長,怎會沒有商家人脈呢。但是左膠卻會懶理這些事實,而只看部份,不看全局。

很多時左膠禍港,不無道理。

2017年1月11日星期三

只要450萬港元就看出一個滑頭與奴性的政務司司長

香港文化故宮博物館問題不斷湧現,當中有不少問題使市民深感疑問,如為何沒有諮詢便決定上馬,為何直接找嚴迅奇起博物館而沒有公開招標等等,都成為不少疑問。昨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做了一個發佈會,當中更揭露了一些細節,這些細節可見她是一個滑頭與奴姓的政務司司長,是港人的不幸。

林鄭表示與故宮討論起香港分館時是需要保密,但也要做一些前期工作,當中就是要找嚴迅奇做一個前期研究設計,而這個費用是450萬港元,由於不超過五百萬元,所以沒有向西九董事局討論,直接批核,林鄭是該局主席,自然批啦。

如果你是有做過政府工作的人,你一定會聽過出Tender標書這個名詞,這是政府為了公平原則,當一些大型項目或者選購產品服務時,是需要出一份標書,邀請供應商投標,然後再透過競投,最後選出獲標者。一些政府部門,為了不想每每都要出Tender的情況下,避免麻煩,便會以特意購入比Tender的要求較低的價格購買服務或產品,而政府亦會有一份供應list選擇,但是就不用投標,可以直接選擇。

現在林鄭便是用這一招,為了避過董事局,便用450萬港元找嚴迅奇,這便是典型走滑頭公務員心態,她就是不想給人知,又要做到要求,就用這手法。無疑這方法是沒有超出現行的條例,但卻是有違大眾認為公平原則。

而且最後另一問題是已經決定找嚴迅奇做建築,意即日後的設計費用會有著落,那麼450萬對於嚴迅奇不是一個什麼數目,因為未來的設計費可以更多,蝕頭賺尾是做生意的策略。

但是從這個角度看,是否有利益輸送之嫌呢?

這已經不只是滑頭的問題了。

林鄭時常說自已做了三十年公務員,所以很清楚程序,她真的很清楚程序如何走精面,走漏洞,作為一個公務員的陰招典範。

無疑是對公務員的形象嚴重地大打折扣。

林鄭又說起故宮是故宮方面提出先,嘩,她如獲至寶,就答應了。從她當日說說要保密是為了避免中央尷尬就說明她是如此奴性嚴重,奉主子為上,沒有看到港人的需要,不理人民想法就主動取悅上層,這種奴性在今天香港政壇出現已久,連政府及公務員體系也腐入骨髓。

當一個社會領袖既滑頭和奴性又重,著重上司、奉迎向上,懶理市民意願,走精面,也曾經是所謂三十年生涯公務員而只是這種職業道德標準,是港人之福嗎?

2017年1月10日星期二

香港地要人和才能政通

傳統上「政通人和」這四個字是很順口,也是至理名言,此成語是出自於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這種華夏智慧長年是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如何治國。不過時移世易,在今天的香港甚至在中國大陸,其實是需要倒轉,是要人和才能政通,頗為諷刺。

回歸前的港英年代,不少人都懷緬當年港英為何可以管治得如此順暢,真正達到政通人和。一些民族主義當然會說又是英犬只懂向外人聽聽話話,不敢反抗,到了自家人管治就事事執著云云。如果用這種眼光看百年英國管治香港技巧就相當幼稚膚淺。因為當年港人也曾經極力反抗,六七就不是當年共產黨的事情嗎?但當時人人生怕,走夾唔抖,也是第一次港人移民潮出現。

但說到底,港英成功管治讓香港起飛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廉政公署成立、歷任港督包括麥理浩、尤德、衛奕信等人都集中處理民生社會問題,到了彭定康年代則以問責政府方針,建立了這種基礎,也成為良好的港英政府體制留給了特區政府(不過只要過去五年就給了一個人敗了成個香港政府份身家名聲),港英時代當中當然有政策傾斜,如特別關照英資集團,孤立中資公司,但是當時的政治環境,確實會行這路,但是關鍵是當時英資公司和港英政府也不會用盡政策所提供的利益,也會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態度。

政通人和其實是需要在一個有政治道德觀的社會下才能實行,但是今天香港的管治體制模式下,是不可能會有政治道德出現,貪腐、用人唯親、鬥跨鬥臭的政策下,怎可能會認為有良好的政治道德呢?

今天的環境下,看看中資中國海外地產的啟德一號連垃圾房都要賣的用盡政策時,有人說不想中央尷尬就跳過諮詢失去了程序公義守則基礎時,便知道社會早已改變。還可以用政通人和的理念來管治香港嗎?現在是政倒人敗。

過去五年明顯不能夠政通人和,因為港府的政策機關算盡對港人時,港人又怎會願意跟你人和呢?即使心態是好事也因為前科可鑑的經驗值下,也不願意跟你人和。近日故宮文化博物館一事便是典型例子。

由於政策失利,以及現行政府心態是政策嚴重傾斜對特定人士時,所以這早已沒有人和基礎因素,所以唯有倒轉要人和才可政通。無疑這種是倒行逆施之法,但是今天現實的香港社會卻正正是這樣。

如何人和其實很簡單,給予一個港人認為你每事真正的公平而不私心,中共高層倘若真正想香港繼續成為中共的對外窗口資金轉運港,那麼人事處理便順應人民的心態便成,必然簡單。因為港人一向以來都是易騙和典型見好即收的心態,因為港人生一直生在一個沒有主導權話事的社會下,知道那種位置,那種利益定位,倘若中共能夠給了一張好牌,人和達成,到時政通就簡單不過。

2017年1月9日星期一

拉夫桑賈尼離逝對伊朗政局影響


曾任伊朗總統以及屬於伊朗中的改革派的拉夫桑賈尼離逝,終年八十二歲,他的離逝對於伊朗政局有何影響呢?至今或者難以推斷,不過對於改革派當中失了一位重量級人馬,無疑是一大打擊。

拉夫桑賈尼曾在1989年到1997年做了八年伊朗總統,曾經把伊朗的經濟谷底反彈,願意改革伊朗經濟,但同時間亦被指他在任時嚴重貪污,所以被保守派拉下馬。不過他在伊朗政壇影響力一直未有消減,在多次選舉中,都站在舉足輕重的位置,而他多年的政敵,便是現時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

拉夫桑賈尼的貪污行為主要是他在位期間與石油業關係密切,指從中獲取大量財富,所以保守派視之為嚴重罪行,也成為政敵把柄及痛腳,他一直與哈梅內伊不合得來是眾所周知之事。事關一山不能藏二虎,當年哈梅內伊退任總統,便接任霍梅尼成為伊朗精神領袖,亦因為能夠俱有至高主事伊朗的位置,反而拉只是總統之位,未能真正絕對的抗衡。

拉夫桑賈尼在位八年總統,直到1997年卸任,及後在2005年再戰伊朗總統,但是卻不敵當時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因為艾哈邁迪內賈德正正以打中拉夫桑賈尼的要害,貪污,而內賈德則標榜當時自己的清廉形象以及出身窮人家庭,而拉則是富農後代。

不過近年拉夫桑賈尼則與伊朗的改革派合作,並且一直推動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正常化,包括與國際六方達成的於去年初生效的核協議,亦是現任總統魯哈尼的盟友。

所以西方國家普遍贊揚拉夫桑賈尼的政績,他臨終時是伊朗國家利益委員會主席,俱有很大的實權,視為監宗政府運作的角色,影響力頗大,所以他一去,無疑會對伊朗政局有所影響,當中包括今年稍後的總統大選,魯哈尼能否連任,沒有拉夫桑賈尼支持,是會有些困難,便增加變數,至少不會順風。

不過從去年伊朗國會選舉改革派獲勝的結果,代表著人民的意向時,以及近年伊朗開放政策改善了該國的經濟環境以及社會情況下,相信魯哈尼有望連任。

伸延閱讀
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去世 終年82歲
涉嫌貪污挪威石油總裁辭職

2017年1月5日星期四

陳淑莊要好好追問故宮文化博物館事態發展

一些政治文章之廢,是在於為討好某類集團以及既得利益者,而無視邏輯,剛剛網上看見年輕某省政協港澳台僑委員的文章,說陳淑莊追擊故宮文化博物館是為了延續其政治生涯,看了只能說句「當堂嚇一跳,然後得啖笑」。

作為一個立法會議員,對社會議題自然是需要提問以及進行質詢,難道什麼不做做一個廢柴政協?只是得閒坐下個大會堂就叫交功課?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否上馬首先是需要中港雙方的同意和合作,並不是政府說做就做,林鄭的問題是自以為是,為了搏取主子的喜歡爭取功績,快快上馬,不考慮港人的想法,只說她認為港人會喜歡,這種自我的心理投射就是她所謂的「官到無求膽自大」典型案例。

反之陳淑莊一直追問查詢有關博物館是負責任的做法,倘若她不做,然後跟大家說「我認為港人一樣喜歡」,你會認為大家收貨嗎?不是會說「比咁多人工一個廢物」云云,她的職能就是提問和質詢。

無端端塊地就咁起左個博物館,事前港人從來不知,你估聖誕禮物拆出來會有驚喜呀?塊地是珍貴香港資源,不是話起就起,建什麼就建什麼,都要有一個廣泛的資詢、討論、合作,為什麼要這麼久?正正是因為不想做了出來成了一個大白象工程,到頭來兩邊也不討好,一個館沒有人去、浪費,間接使香港形象降低,也使中共受侮,其實都是為上面不失面子,不是留難任何人。

但反觀林鄭這種短視心態,以取主子一時的高興,就隨時影響了香港和中國未來的形象,今天林鄭好像拿了很好的Credit,你就著數,但是最後是港人和中央埋單,誰可以揹起這個重鑊?今天的政治人,只看眼前利益,從不看整體出發。諮詢各方能夠平衡各方,推行得到上馬當然有利,但是倘若不能也不會使大家尷尬,這正是一個自由先進社會應要做的地方,光明正大,不會偷雞摸底。

因為群情洶湧,林鄭又急急說會諮詢六週,當中包括設計及整體內容,相信那位政協委員寫這文時還未知政府又出來嘗試拆彈,所以委員才要急急寫一些所謂的護駕文章,好讓能夠向他的上線有所交待。

不過這次諮詢也不見得是真正的諮詢,依然是強制性上馬,只是包裝下的假諮詢,但個option是沒有「冇得唔起」比你選擇,可見又是霸皇硬上弓。

事實上林鄭在這次硬推博物館其實已經嚴重損害西九管理局的聲譽,因為她說她曾經向資深董事局成員討論過並獲得贊成所以便去馬,但是明顯這只是非正式的討論,只是暗黑摸底,其他成員仍然蒙在鼓裡,這對於一個三十五億元的龐大計劃,以及影響整個西九文化以及長遠香港文化發展的後果,從來都讓港人成為一個局外人。

香港過去五年之所以失敗,被外人認為失色,並不是什麼沒有發展新基建,沒有新的硬件之類,而是軟件嚴重倒退,當中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昔日的制度化,事事匆匆上馬,但最後又常甩轆,便讓人感到港府在行政措施無能,昔日專業的廉潔、制度化和俱效率的政府管治,變了人治。一時之快可能是好像很靈活變通,但是長遠就是因為沒有制度的框架下,不能夠健康持續發展,因為每每跳過制度時,一有新的計劃又重頭再來,這種惡性循環,便無法進步。

利申,本人並不贊成興建,因為香港文化根基就不是這種中國傳統,而故宮真正的重點並不是其化物,而是其建築群,真正驚世的故宮文物卻在台北,所以兩者都不達標下,為什麼要做一個A貨再A貨的山寨博物館呢?

P.S.那位委員說成龍送的十二生肖獸首,台北故宮拆除是合理做法,因為這些複製品,只是電影的宣傳道具,要來把鬼咩!!

2017年1月4日星期三

《觸得到的故宮》教你如何貶低中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建,所以政府為了推廣這個回歸二十年「最大禮物」,亦搞了一個「故宮全接觸」計劃來推廣,當中康文署找來無線電視製作一個介紹故宮的節目叫《觸得到的故宮》來作先導推廣。從一政府角度而言,要上馬自然是要做推廣,是合理,是正常,不過當看到製作的粗疏、市場推廣的低俗,定位錯配的《觸得到的故宮》時,你便真心覺得香港真的不需要有一個故宮文化博物館,因為香港政府沒有資格去做。

先從定位講起,明顯地政府想搞這個博物館,除了是討主子歡心,什麼愛國教育外,也有一種長遠佈局,就是一南一北的故宮博物館,全中國除了北京只有香港會有,這種心態是有野心的佈局,所以如果當局真的是想要這種心態去搞,那就視野就應該是放在最高點,意即這個博物的定位是國際性、高檔形式的,那麼先聲奪人的節目必然是需要重頭戲,才能夠捕捉到社會的關注以及國際認同,但這個《觸得到的故宮》明顯不是。

先是找三位蛋散做主持,分別是《明珠生活》主持人Jason、《東張西望》的陳貝兒以及《三日兩夜》的朱智賢。當你見到這個陣容,你只能嘆句,香港無人?Come On!!當這個節目是講飲講食所以找Jason?你當娛樂新聞又找木村訪問所以找陳貝兒?你當個個是毒L睇胸所以找朱智賢?昨晚那集《東張西望》強調三個鬼仔鬼妹做主持,真心搞亂檔,你搵個沒有資歷去介紹一個五千年歷史文化瑰寶故宮?有沒有尊重過中國文化?如果這個是ViuTV拍,肯肯定一班幫港出聲人大鬧話做咩搵黃皮白心人去做節目(老實講真心唔覺陳貝兒同朱智賢是鬼妹仔,聽把聲同平時做節目都是典型港女,唔係去外國讀書就一定是鬼妹仔先得,唔好咁思想落後,仲有不要那麼崇洋)。

找主持是非常重要,因為是可以讓這個節目的格調提升,現在找這些三四線主持,你便知道這個節目是三四線不會有人睇,再推落去就是這個故宮同將來西九那個博物館都只會是三四線,一個山寨到尾的「展場」,博物館都說不上。

昔日《每日一字》都會找一個林佐瀚來坐陣,研究廣府話都叫找個何文匯來頂上,連《大國堀起》的自high節目都找來狄娜做主持,即使你不用找專業人士做牌頭,也應該要找個在香港能夠有點說服力的主持,找Do姐可以嗎?然後再配上丁新豹,以丁先生的博物館專業配上Do姐的主持專業便讓整個節目來得有格局,而不是平時那些過場的政府宣傳片,但明顯地康文署真的是當這次平時那些如沙田共融樂繽紛之類的節目來辦,毫無想過。

還有製作,倘若看過一些片頭便知道是流到不堪,再次落入台慶節目《天與地》死症,那些鏡頭粗疏,沒有剪接,簡陋,如果有看《故宮100》的話,你便知道什麼叫做專業的人文節目紀錄片。這次康文署和無線當這節目定位為一個普通的綜藝節目看待。

成本380萬,只有四集,可以看見食水有多深。

其實認真拍,貴一些也不要緊,因為是頭炮,但現在明顯草率、趕拍的成果將會出現,一開始便只會感到只是一個普通的政府項目,並不是什麼鴻圖大計。能夠用三十五億興建,但是今天的宣傳卻完全感覺不到有三十五億的級數的宣傳,因為連一個電視宣傳節目都可以這樣簡陋。

至於節目叫《觸得到的故宮》又是無線典型食字節目名,我不期望你有點創意的電視節目名,不會如隔鄰台叫《404不存在的國度》,因為生怕太過抽象不能夠讓大眾理解,但亦最好不要用這些老土的食字名罷,其實正正經經叫《故宮行》、《導賞故宮》,甚至只叫《故宮》也可以,正如故宮如此大,你真的一定要行和專業導賞才能夠清楚當中歷史故事,可惜今天的康文署只是交差,無線就只是想食水慳皮賺盡,政府高官就只是領功才會得出這種不倫不類的節目來。

至於如此趕快要在一月推出,而不是慢工出細貨,明眼人都看到是有人想做選舉工程下的一項政治政績給人看,所以趕快上馬,但是這個政績,真的很丟臉。完全貶低了故宮的格局,毫不尊重故宮本身,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給你弄污,一個三十五億的天價項目,一開始的宣傳給你毀掉,以為是政績,其實是劣績。

其實是讓中央冇面,因為這種製作,真的不能上大台,不過卻在大台播,是何等諷刺。

伸延閱讀
《觸得到的故宮》周六播出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出席「故宮全接觸」計劃及《觸得到的故宮》電視節目傳媒簡報會致辭

2017年1月3日星期二

林鄭淪為傀儡689?

這是港人最不想見到的一個情況,五年前,梁先生執意說要改變,當時不少人認為他是窮人出身,深知民間苦況,但事實是窮人出身原來才不會理會民間苦況,因為要脫貧的話就要爬得高,遠離昔日的圈子,如何這樣,就是巴結權貴,UGL的五千萬元仍然未能解釋,近日眾新聞對有關梁先生DTZ日本股權問題同樣未有解答,還有橫洲摸底,我爸是梁特的特事特辦,這些種種情況,都看到所謂的改變是變得越來越壞,腐敗。

梁先生被DQ,無得留低,對於一眾梁粉無疑是失去靠山,這些食客是金主,是梁下的打手,沒了依旁,為了生活,總要找個新主人,而最新的主人便是林鄭。

林鄭理應有一張好牌,就是故宮博物館,但是她能夠將一副好牌打成一副爛牌來打實在有點難以置信如何控制牌局,,至少從這次政治技巧上看到她沒有政治智慧和政治公關技倆,只有討好上頭的典型中國特色官場心態的腐敗習性,但是幾爛的牌她現在都打,甚至認為會打贏。到今天大家都不知道結果,但是從一個客觀的事實看,林鄭的食客,是來自梁先生過戶,而梁先生也同樣地不介意將食客過戶到林鄭身上,因為這一次轉移,其實都是可以在梁先生及一眾團黨的控制下。

這是他們所打的算盤。

回歸二十週年,港府聲稱要向外搞得有聲有色,由於梁先生不能留低,他不是無心戀戰,而是想戰也不能戰下,他的姿態便難以全程投入,因此順水推舟把這個功勞給林鄭拿下,到近日又有深港河套區合作計劃等,都是林鄭和梁先生出席,但明顯地是林鄭領功意味濃,近日她出席的場合,其戰意甚為明顯,而政府亦非常配合。

餘下六個月是梁先生看守政府,不如說港府是林鄭未來六個月競選工程政府。

無線推出《故宮全接觸》在旁晚時份播映,這些時段正好是家庭時段,老少會看,利用軟性手段向大眾推廣,早前自己也有文章曾提及近期政府時常動用資源去為林鄭助選,這次也不例外。

但是問題便來,林鄭的基本班底是來自梁先生的話,而梁亦特意過戶時,那麼倆人關係如何呢?政治就是政治,必然會有交易,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不會說門面說因為認同理念云云的空話,平民信,最高主子與一眾社會賢達也不會如此低智罷。

這種政治交易實在不宜在今天的香港出現,因為過去五年正正是這種政治交易累死香港,由經濟政策傾斜使本港財團難以發揮被中資搶去話語權,使經濟發展扭曲,中資以本傷人導致價格扭曲連鄭家純也看不透,你說怎麼辦?教育被赤化倒退,使本港教育失了學術自由的環境,由港大副校長風波便見到學術被打壓。法治精神更加不斷一次又一次毀掉,連昔日大家都深信的警方和廉署今天淪為市民最不信賴的政府機關,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說市民的盲反就說過骨,世上不會沒有理由的恨。

倘若林鄭仍然和梁先生作交易,依舊換湯不換藥,以為換了一個好像不太爭議的女性就能解決王光亞所說的香港特首條件,林鄭依然不能夠符合得到,甚至還繼不去認錯走原有路線,真的是和中央打對台,沒有解決到香港和中央雙方的差距,沒有反映得到現實社會情況。

梁先生執政五年已經使香港衰到貼地,再搵梁先生操控的林鄭作為靈童轉世,繼續執政,那就可以死多五年甚至十年,到時上海不用追上來,香港也很自自然然倒退比上海北京東莞趕上,也不會覺得驚奇。

伸延閱讀
康文署否認推項目為故宮文化博物館「消毒」

由廁所鮑魚到東龍洲露營看港蝗

深知這文必定比人鬧,但事實上都要講。

前幾天三港女到台灣遊玩在廁所偷吃鮑魚成為中港台熱話,這種估你唔到既行為實在有點難以想像,這刻又有個記者拿了國語拼音之後又引起更大爭議,最後原來又變回廣東話拼音亦因為記者背景引發另一個爭議云。

這刻看到港人又一次示範咩叫割蓆,而沒有願意承認港人確實有不是。

到近日Now新聞報導了東龍洲堆積大量垃圾,這個景像絕對是用奇景來形容,何等誇張。去得東龍洲,斷估唔會大部份都是外來人士掛?十居其九都是本港人士才會有這種認知去到東龍洲玩(戴頭盔先當然不排除有其他外來人士),因為去得東龍洲都應該挺有一定對香港郊野公園認識的人,即使唔知,都相信事前去之前也應該會了解一番,不是去旺角排隊食雞排或者去銅鑼灣排咖啡弄,真正要有少少research你先好去,仲要是過夜看新年第一個日出之類的活動,必定一早計劃好,準備好。

但正正有好好的準備,帶齊「想要」的東西,但卻沒有想過「帶走」的東西,這一下便來了一次生態大災難,東龍洲(即係逃學威龍講那個東龍島)是一個島,明顯是資源不會很充裕,不會三時三刻有架垃圾車隨時候命。但是從新聞眼見垃圾之多,是超出了島上的負荷,旅遊人士沒有帶走自己的東西,當然啦,當晚你燒豬扒又咩又什麼,十個叉之類,可想而知會是大陣仗,但是如何善後便是重大議題,比起未去玩要有更多的準備,但可惜現今港人仍然未有這種教育。

如果比著以前,還可以理解,因為大家真正沒有這種意識和學習甚至聽過是「自己垃圾自己執」的概念,但是時至今日,相信這種資訊都應該是廣泛流傳開去,斷不會沒有聽過掛。

這種沒有同理心的DNA,港人仍然存在,但是割蓆DNA則長存。老實說,要鬧甚至聲討那三個港女的話,其實東龍洲那些遊客,更加要聲討。香港是香港人自己的,即係自己屋企,你不會將屋企的垃圾隨處掉,或者眼見圾垃圾筒不能在容納時你還繼續倒垃圾罷。請大家如果是真本土,真愛港,請「自己垃圾自己帶」。特別是郊野公園,食環處人員上山執,真係好難頂架,唔野少,幫幫手,已經是功德無量。

不要只識打卡呃Like!!

不要做港蝗!!

伸延閱讀
東龍洲迫滿帳幕遺大量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