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電視台對師奶劇的誤解

最近電子媒體行業最大的新聞是王維基和Now向無線挖角,不論幕前與幕後,都嘗試重金把無線專才過檔到他們的公司。當中以拍劇集種類的專才為首要。

近年香港的電視業的確是面臨一種後退的勢頭,昔日的亞洲電視王國美名,慢慢地被其他亞洲國家所取代,試問十多年前你會認識韓國名星嗎?你會看韓劇嗎?但現在那套秘密花園則成為年輕偶像劇的表表者,台灣壹電視找外國荷理活專才做美術指導,國內龐大電影城也相繼建立(還要是香港資金),香港則停滯不前。

有說這是因為香港娛樂多樣化,並不同其他地方,電視媒體的觀眾越近老化,觀看的只是師奶,他們主導了市場,所以電視行業只會看師奶劇。

但我們以前沒有師奶嗎?但為什麼會拍出大時代、輪流轉的劃時代經典劇集。

其實觀眾有沒離開過電視,只是觀眾用另一種方式來消費電視,下載劇、網上電視便是現時年輕人或者不喜歡看本地劇集所選擇的方法。但為何他們會選擇煩複而下載或者看一個較小的螢幕看劇集呢?為何不在大廳看?

而且大家對師奶一詞是否過於簡化呢?或者是一種貶意?如果師奶劇是差,那麼以前都有師奶劇?但何解有大時代的劇集?

歸根究底是品質出現了問題,舊式營運和低成本製作限制了劇種路線。

其實師奶的眼光都可以很出眾,只是劇集品質下降但電視台以為為了遷就師奶而拍些從俗劇目。另外是我們可以理解家庭的關係,雖然常說家庭的電視主導權是師奶,但我們卻沒有想過師奶喜愛子女又是另一回事,否則就不會有大家所謂的公主病、王子病罷,就是父母愛錫子女,那麼家庭關係當中子女其實的主導權是有更加大的空間,倘若子女有要求,自然有求必應罷。

年輕人喜歡新的體驗,現在的電視劇就是因為不夠新穎而被年輕人放棄,那麼如何重新吸納年輕人市場是關鍵,而且年輕人一樣會長大,那麼保持觀眾的忠誠度便能夠讓電視台持續發展下去。

因為開拍新形式的劇種是能夠擴大觀眾類型,也是現時本港所有電視台的發展路向,看台灣、日本、韓國甚至是內地便是理解到多元觀眾和龐大市場類別而拍出不同類型的劇目。

本港市場雖小但卻是一個極度有影響力的平台,這即是能夠在本港站得住腳的產品話,便可以行銷其他地方,否則本港的演藝人總其望在無線亮相,因為可以提高知名度,然後便可以在國內走埠開發商機。同樣地多種性的劇目能夠重新吸引觀眾,便可把這些劇目更加開展市場,再不是只限於唐人街的租帶店才看到港劇集。

文化產業的影響力可以很大,伸延的產業是多元化,實在不能忽視。而滲透的影響更是無可置疑。

商界投資者不應在流於地產,是時候轉轉方向。期望有魄力的商家。

2011年9月28日星期三

想找個「港童」還是「梟雄」做你的領袖?

兩位建制派人物決定去馬競選特首,包括辭任政務司司長的唐英年和將辭任行政會召集人梁振英。

兩位人物在背景、勢力都有很大的分別,但更有趣是兩者在民眾心目都並不是心目中的人選,但可是卻只能提供這兩人參選。

唐英年雖在政府架構內打滾多年,但對民情從來都沒有掌握,推行的政策又沒有落實或者馬虎了事。理應見慣世面,但卻不識大體,由「條條揈」、「Ngon Ping Sam Luk Ling」到「completely rubbish」都能夠盡見他的才華有多高、應對有多好。體察民情有多關顧。
更甚是為他抬橋的人卻異常搞笑擦鞋,如「腳頭好」「大智若愚」來形容他,卻不見有真正的見樹。他好比一個「超級港童」,受盡各方愛護,但從來不見風雨。倘若成為特首,民怨自然加大。

另一位是梁振英,以他的專才,比起唐司長有其過人處但不等於務實和有條件成為「真正」的港人特首和領袖。如前後不一,喜愛領功,八萬五提出但好像事不關己,到了高樓價卻走出來抽油水。作為專業的測量師,所提供的意見卻不見得有專業性和建樹,只是看風駛理。而人格卻值得懷疑,當中在六四評論時便顯出其前後不一的心態。倘若成為特首,加速與內地同化是必然的結果。

或者大家總會說,不能如此早下定論,不過都看了他們這麼多年,in左咁耐,都好多個round,還不知道他們的行徑,真的要「落手落腳」先知是否一個好特首?

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密切留意上海地鐵事故的善後工作

溫州高鐵事故,暴露了國內嚴重的腐化和人為失當問題,任何問題都要河蟹掉,不能夠把事情鬧大,否則就會影響社會穩定,維穩勝於一切,甚至是人命。

但上海地鐵今日又再次出現嚴重事故,同樣是追尾車相撞,幸好這次沒有性命失去,是不幸中大幸,但從這次事故問題,一樣有關訊號關係,而這個訊號系統又是來自早前溫州事故出事的那間系統供應商。如此巧合,那很難不會懷疑該公司所提供系統的穩定性。

上海是國際大都會,不能以為這事故可以輕輕帶過,而且這次同樣是集體運輸,與社會大眾一樣關切,甚至是更為高度關切,所以必要認真地切查事故起因。

這除了是出於認真看待民眾訴求外,還有更重要也是國家對事件的一次重要示範作用。

上一次民眾已經嚴重失了信心,當作找個借口,說是要吸取教訓,那時還不懂民眾心聲。

但這次已是第二次嚴重事故,怎能又會輕輕帶過呢?

汶川地震、毒奶粉、溫州故事,民眾的認耐力其實已經很高,甚至是給當局因為說是維穩壓到最大,倘若這次故事還是「面不改容」,保持一貫作風,那後果同樣麻煩。

不要以為民眾總能夠可以被維穩就當沒有事發生,只是這些不滿是隨著年月而累積下來。不能夠掉已輕心。否則到時大禍來臨才洩洪也沒有能夠挽回。

同樣的是,民眾和輿論必需要以第四權力去監察這事情的發展,再做沉默是金的話,他朝君體也相同,後悔已太遲。

伸延閱讀
上海地铁追尾事故

免費報紙的人類成本

9月26日信報林天悟對爽報的評論是較為中肯又獨到,大家可以一讀。

爽報有多不雅,個人來說,這些不雅早已有之,見怪不怪,只是以往市場如有80%不雅,現在再多幾個巴仙,其實一樣沒有變過或稱為鹽花的報紙。

反而我們可以說說免費報紙的人類成本。

當中廢紙回收則是龐大的人類成本。早前調查指現在的廢紙回收當中有六成是來自免費報紙,回收商更指最近不少免費報紙都是即日就已經到了回收場,這有可能意味著這些報紙其實只是印了,根本沒有人看。

當初Metro推出市場,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服務,既是免費又有資訊,報紙又可以從中賺到廣告費,活了經濟發展,一舉三得。但後來其他報紙開始眼見這個市場龐大,便加入戰團,免費便成一種浪費,甚至是一種資訊的浪費。

時間是有限,但資訊是無限,你能夠閱讀了免費報紙便的時間,相對上你便少了時間閱讀其他報紙的時間,當中包括對手的免費報紙,付費的正常報紙,更加深入專題的專業報紙。這樣你對資訊便因應時間的長短而相對另外的報紙有所遞減。

免費報紙和付費報紙有較大的差別,前者是短少而精,但屬片面,後者長幅論述和深入,專業報紙更甚。讀者如何收讀這些資訊,而且是有用便是你對選擇那份報紙這個行為的成本要落下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如果你認為資訊是重要的話。

但亦有不人認為這資訊無關痛癢,多少和質量其實沒有什麼問題,我只是攝時間而已。

在持續發展概念當中,浪費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路向,現在多間免費報紙便是出現了這個問題,報商其實是佔用了人類的資源,浪費了大量紙張,最後成本轉嫁到我們人類和市民身上。另一方面,在資訊包和程度上,用家能夠承接到多少份免費報紙甚至是付費報紙都也是經濟消耗。當然市場是有調節機制,最後總有報商退出市,但這是在一個正常的資本主義社會上發生,但如果社會是面對扭曲型態的經濟如過份補貼(當中不少付費報紙都有大量補貼,作為宣傳機器),這便是和原有的市場運作違背,同樣是浪費。

爽報爽不爽,相信讀者很快會有答案,因為這個市場競爭激烈時,留低還是繼續,是讀者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其實作為一個彈丸之地的香港擁有此種特性,世間少有,當中自由出版、高度自由發展競爭,都是現今香港其中的一種強大的競爭力表現。

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茉莉花吹到沙地阿拉伯來

在阿拉伯地區,以沙地阿拉伯是最有勢力,這除了是因為伊斯蘭教的聖城麥加在這國度上外,更重要是該國擁有最大的石油資源,在宗教和經濟能力都最有實力之時,便有能力左右整個阿拉伯世界上的局勢。

這國家以伊斯蘭法來統治國家,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國家,社會屬保守,男尊女卑是一向人來的社會形態。但是社會是向前,現代社會總不能夠停留於過往歷史,否則會面對更大的壓力改變。正因為文樣才會出現茉莉花革命。沙地阿拉伯當然是生怕這朵花會在這個國土落地生根,當中核心問題是會影響到這個國家王朝的延續,這即是影響到既得利益者的關係,因為茉莉花革命出現時,該國都異常緊張,如出兵助巴林平定當地內局便是生怕自己都會有所牽連兩不得不出手,因為骨牌效應已經開始,因此該國是需要防範。

為了緩和自己國內緊張的局勢,自然要推出一些措施減低國內民眾的抱怨。該國國王發表明年該國婦女終於擁有投票權與參選權。

這是對這國家屬於一次極大的政治、文化、宗教上的改動。因為女性地位在該國向來都是低微和少有話事權,能夠有這個改動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改革。

但這個改革的真實意義是真的給予婦女有自身的自由,還是只是對這個國家局勢給予一個權宜之計,減少社會的壓力?避免局勢再度緊張起來?

這國雖然資源豐盛、石油藏量高,但貧富極其嚴重,王室可以豪華生活和百姓卻活在貧窮以下,生活迫人,識字率甚地等問題。

所以這次給予婦女有參選權和投票權的含意要多加理解。

更諷刺的是雖然有這個如此大幅度的社會改革,但是沙地婦女仍然不能自行駕車,又不可以自行外出,這都是法例不容許。在現今社會眼中,確實有點不合時宜而且剝削了基本人權權利。

茉莉花這些年來不斷吹送到整個阿拉伯地區,有的是落地開花,有的是仍然嚴峻,但是這花的種子卻不斷地撒播於這區,無論短期成功與否,但這些種子已經落了地,等候著春雨來臨而期待一次燦爛的發芽開花。

伸延閱讀
Women in Saudi Arabia to vote and run in elections

2011年9月25日星期日

林憶蓮演唱會MMXI (Sandy Lam Concert 2011) 的互動演唱會

演唱會並不是要求一個專業聲線歌手能夠唱出CD入面的歌聲,因為要這種品質,回家聽CD也可以,演唱會的特點是感受唱者的音韻如何能夠在氣氛觸動你的心靈。

這次林憶蓮2011香港站是做到這一點。

這並不是零暇疵,但是卻是引到觀眾的共嗚。

開場是枯榮,是她今年首隻廣東歌,也是她近年的廣東歌,這歌的旋律迷離,以她的歌聲的確引人入勝。但個人的感觀,這並不是她近年佳作,當中咬字有點奇怪,反而2005年的本色較出眾。

此演唱會的優點是把她過去的歌曲重新編排,不少歌都以另一種的方式重新演繹,所以作為觀眾便有一種新的體驗和感受,如加入Latin Reggae使歌曲便來得一種新的樂韻感受。而這亦是林憶蓮多年來最成功的因素,她能夠把一首歌曲作出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從而感到這首歌如新曲般去聽。這是少數歌手能夠做得到。

不少耳熟能詳的歌都在此次的演唱會上聽到,傾斜、為了你受冷風吹、灰色、破曉等等。亦有一些冷門和新的歌曲入選,而令歌迷投入當然是以她的快歌為主力,這亦是林憶蓮多年來能夠成為一種icon的其中叫座力。因為以廣東歌能夠可以節拍強勁歌曲不多,而當年能夠有廣東歌入到disco都只見林憶蓮一個。

而這演唱會有兩個能令觀眾吸引是她把一種互動感情投進這個演唱會當中,當她唱名歌「至少還有你」時,要求觀眾嘗試擁抱身邊的人,把珍惜眼前人訊息給予觀眾,然後把一些情侶上或者友人上台,其中有男男、男女都有上,特意把一種無分情感界限的訊息予觀眾。而且觀眾熟異常投入當中這個互動關係上,她亦落到台下和觀眾一起歌唱時,這是比過往其他歌手在演唱會是較少見,因為最多只是握手,很少到台下,亦這樣使演會高漲起來。

另一個高潮位是她演繹三位過世的巨星名曲,包括張國榮的赤裸的秘密、陳百強的我和你、Beyond家駒的海闊天空(據知第一晚還有梅艷芳的蔓珠莎華),她向這四位歌手致敬是賣點外,更讓人佩服是她的唱功和演繹能力,她沒有直敘式模彷原唱者的歌藝,而是她以自己的技巧和手法去演繹,還有另一種味道起來,更是一種演唱會才能感受。

尾段以「依然」作結尾,也是她作為歌者和向歌迷的一種說話。

音樂總監倫永亮仍然保持他的水準,雖然是過往的舊歌,但在編曲方面的確給予觀眾另一個新感受,所以梅艷芳和林憶蓮都要找他做音樂總監的確是有其道理。

演唱會完結,燈也亮起,連主辦單位都說大會已完滿結束,但觀眾仍然沒有走,甚至認為會有再次encore的情況會出現,這和在2005年演唱會一樣,觀眾仍然不肯離開,當然最後Sandy沒有再走上舞台上。但可見其歌迷對她的忠誠度和期待有多高。

此演唱並不是沒有暇疵,如聲音有時大時小的問題出現,使她在演出上有少許不入音的情況,不過大體上仍屬上乘之選。

如果留意到Sandy在唱串燒快歌時,她沒有入咪時但仍然有她的歌聲入咪,這是因為她的和音跟她的原聲極似,這是現在不少歌手都是這種手法,是有和音歌手作為歌手的底聲,這在現今演唱會上常見,這不論是本港或者是國際級歌手都是有這種手法演唱。所以要聽原聲,慢歌便較為真實地反映歌手的功力和演出水平,而她亦沒有讓觀眾失望,都是「依然」很到位。

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今次是金融冰河期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使整個亞洲陷入嚴重經濟衰退。

2008年美國引起的金融海嘯使全球陷入經濟黑暗期。

2011年歐洲國債引起的金融危機則使經濟進入嚴冬。

每每有經濟危機,總有一個天然災害為一個形容詞。這次我說這金融危機叫「金融冰河期」。

歐債危機仍未明朗,歐盟找不出一個方法解決成員國自身的政府債務問題,而連帶其相關的國家銀行同樣牽連,由於世界經濟已經是全球化,所以歐洲有事,同樣地全球都有問題,美國嘗試利用扭曲操作來維持低水平利率,讓投資者願意重新投資而使經濟引擎再次開著。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系,它的影響力比其他國家為大,所以必定會著視,而歐盟亦需要美國這個北約成員國幫忙,事實上在文化和理念都是同氣連枝,但是連自身的不好,實在難以為歐洲提供什麼協助。

過往兩次嚴重的經濟衰退,中國都總有能力渡過,這都拜中國在發展中的經濟起飛的時候,內部有一定的市場需求,而且封閉的金融體系避過了這些危機,但是今次卻有不同,因為過了這麼多年,經濟的關系已經越緊密切,再不能獨善其身,而且中國自身的四萬億的投放是要還的,再不是可以再加大四萬億,更甚是再加大四萬億的經驗原來只是出現了大量的浪費投資和大白象工程,更甚是加速了通脹,倘若再推國內人民都未必會認為有效,基於維穩心態,要投放則是需要異常的謹慎,否則禍延政權。

所以國內經濟體只能放慢步伐。嘗試軟著陸,等待市場經濟的自然洗牌,等待另一個東風。

而從市場的反應認為「扭曲操作」能力有限,市場先生已經在股市場給了答案過大家。

事實上過去幾年維持低利率來嘗試引領投資者重新投入經濟,效果並未顯彰,反而造就了更多的游資。如坊間名句「市況淡薄,不如賭博」。實體經濟這架動車不行,不如走到股市賭鋪,以大博小,橫掂有人給賭本。所以投行過去海嘯後仍然賺錢甚至狂發花紅。

現在的問題不是利率拉低就行,現在是沒有人肯開動這架經濟動車,嘗試推出不同措施,這架車仍然不聽,停下來。

經濟將會面對一次較長的冰河時期,經濟活動被冷卻。

如何尋找新的經濟活動引發來推起這部經濟引擎是各國的關心,有說是科技引領,看看蘋果、電訊服務等。原則上這股力量是不能忽視,但同樣地科技經濟所帶來的效益往往是集中在某類人的身上,這和金融經濟有類同。

嚴冬是要過,但自然界都有春夏秋冬四季,這是一種循環,經濟也不例外。當然我們不知道這次冰河期要持續多久,但是總要向前看,春回大地必然出現,而下一次的春回相信是一次歷史上最大的春回。因為人類是進步,這是事實,只是停,社會發展是持續向上,斷不會大家用回馬車代步,這即是春回後,經濟的基礎是建設於原有大家共同已經開發的經濟平台下走路時,這種春回必然更強。

伸延閱讀
華爾街預計聯儲扭曲操作提振經濟概率僅15%

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

「喜愛夜蒲」與地產霸權

年輕人總愛夜蒲,因為有的是青春,青春就是可以讓你浪費。

電影「喜愛夜蒲」簡單些就是新一代的「晚九朝五」的高檔平民化版,故事同樣圍繞著一班年輕人在的夜生活故事。這些故事總會有,只是不同年代的,總會有人去蒲。論故事品質看,其實比起當年「晚九朝五」更貼近真實社會。當中社會價值更是其中一個重點,同樣說夜生活的青春無敵精彩,但晚九朝五故事浪漫化了一點,嘗試為這種生活加了一點優雅。而「喜愛夜蒲」則平實而少了點綴,反而未必是觀眾所喜歡。

戲中留意是故事人物角色都是在蘭桂坊這個全球知名地,夜蒲的朝聖地。但說回現實,香港夜蒲的地方真的少了,劈酒場多了,而且連Clubbing都兩極化,回望十年前,娛樂消場的Clubbing地方以蘭桂坊為最高點,打到尖沙咀也有跳舞大場如Cyber,再落佐敦也有348(無間道傻強問陳永仁保鐮個字點寫的場地),直到旺角也有間100 feel,甚至荃灣都有CoCo duck,這類娛樂場所能夠容納不同階層的消費者。但近年中低檔場所已少有,即使存在也沒有昔日的大場能容納過千人的地方。由於少了舞池,便只能有細少地方,便只可以劈酒猜杖。即使有些場但只是細而且是上樓。

這和近年租金成本有莫大關係,租金上升,夜場成本也隨之而上升,酒水利潤也敵不過金鋪名錶,看尖沙咀的酒吧都紛紛走上樓上避貴租便能理解,利潤也不及茶餐廳,人家可以二十四小時,但酒吧、Clubbing地方只能在晚上營業,利潤自然相對地低。

因為出現兩極化,高檔場仍然存在,因為高消費者持續可以高消費支付較高的費用的服務,中低檔便不能維持業務而結業,而且在香港能有大地方給予娛樂場所不多,也付不起高昂租金。而且鋪主也寧願分相拆細做更高利潤的店鋪。

另一方面北上成為另一種趨勢,單是Clubbing地方之大,香港便難以抗衡。不論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東莞江門都總有極大的娛樂場所。港人消費能力便可以在此發揮,因為「相對地」消費較低。可是這樣便成另一種隱性問題,如濫藥。

事實上現在樓上酒吧或改頭換門的私人會所其實變相加大了非道德市場的出現,如毒品、性工作者交易場所。過往大場因為要領牌而且警方較易看管,但現在間間樓上店,巡查複雜度也較難,即使做,人力資源也相對地大。

地產霸權其實並不只是涉及蝸居的升斗市民,其實一樣影響到娛樂消費生活模式,甚至是社會問題。來屆特首還不重點解決,這對市民不論是生活、娛樂、消閒都影響深遠。



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特首選舉少了網絡戰?

記得近年不論大小選舉,甚至是遊行,網絡輿論戰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其中03年的七一遊行是一個重大分水嶺,讓互聯網成為一種政治發放平台,由於那時還沒有facebook、twitter,所以當時大家總會收到電郵反對立二十三條,然後便是討論區辯論到面紅耳熱。

到了近年情況更見普及,特別是社民連成立後,互聯網成為一個政治公開平台,當中各路人馬都會在這個地方嘗試佔到一個大席位,即使你說你是五毛黨,總有其生存空間。因為大家都知道網絡的威力是可以讓一件事情有能力上的改變。

過去的七一,到近期的反對遞補槭制,網民力量是不能忽視。

這是因為政府的管治能力是有所畏懼,知道人民力量的確不能夠忽視。

即使到了今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都看見各路人馬在網絡上的競爭,單看大家討論facebook的選舉問題便知道網絡的重要性,因為網民(即市民)是真正有能力選擇誰的心目中的區議員,即使是人家財雄勢大,但並不是沒有得打的。

可是今屆特首選舉,網民的力量好像完全地發揮不到作用。感覺到網民力量像首次見面對一次紅燈。

這些疑似特首,當然有做其表面夫,如開設網誌,或者找下屬開個自己都不用又不看的facebook戶口,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立場,讓大家都覺得他們很潮似的,知道什麼是與時並進而不是垃圾被棄掉。但可是這種工作卻不見得有意圖或企圖地真正地嘗試吸納網民的支持。

而更甚的是大家又好像買花生似的,只是旁邊觀看賭誰能勝出,而沒有投入地甚至支持助選者,連五毛黨都嫌費事搞助選一樣。

因為大家都明白而接受這個現實的政治格局,怎樣的聲斯力竭,都不會有任何改動,因為真真實實的權在中央,中央給多少,你便有多少。

你想有普選,你要有普選,第一關也是唯一的一關是中央。中央不批,誰也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是網民力量。

這是一個政治現實。

因為決定權是在於中央取信,以及那這些選舉團象皮圖章。

現在建制派出選兩人(定局?),這比較真實過建制對泛民,正如田北俊說這才是較有睇頭,因為泛民對建制,只能是花生格局,空中樓閣的討論價值,但建制對建制才是有現實的可能。此外如中央所說的2017普選真的能實行的話,那麼這屆是熱身賽,雖然是圍內玩,但都叫是疑似競選。

我們網民是不是真的沒有資格嗎?從現今的政制以及國際形勢,網民仍然是只能夠做個局外人,等待那位儲君特首。

2011年9月20日星期二

香港地質公園不是地產項目

今年夏天是到過一次香港地質公園,看到六角柱型的石頭,這種天然建築真的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早兩日香港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為世界地質公園,對於香港的保育發展上,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使這個地質公園成被認真的看待,要知道本港社會和政府沒有這些牌頭,是沒有人理會的。

但這消息發佈後,看了一段新聞便即時搖頭嘆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說地質公園鄰近市區,可以發展生態旅遊,可以帶大經濟效益。

地質公園的目的就是為了帶來經濟效益嗎?
這是一個保育的行動,保護大自然環境,環境社過度開發其實已經對我們的地方帶來了很大的災害,我們真的好好擺脫這一種思維。
邱騰華就是犯了這種錯誤思維。作為一個環境局局長,並不是有這種思維,你不是商務部局局長,你不是財金官員,你不是金管局。你的角色是平衡社會與自然的環境上發展,而首要並不是以經濟去掛帥,經濟由其他局長去做罷,你是需要有一點堅持和堅守的。

如果以邱局長這樣思維,那麼地質公園旁邊應該要開發一條高鐵,可以直達地質公園,方便遊人,更好是能夠和港珠澳大橋或高鐵相連,這樣便可以吸引更多遊客。再來是有二十四小時,商場售賣不同類型的地質公園紀念品。
其實這些都只是前菜,最大的賣點是興建超頂級地質公園低密度超豪華豪宅,望向六角形石柱,遠望太平洋,意向呎價一百萬美元一呎都得。這到時地質公園不單是世界級地質公園,更是世界級豪宅地標。

社會每每向經濟為效益,那麼社會只會越見單一和思想退化,因為所有行為都是向錢看和以錢作思維,再沒有其他的方向發展,社會不會退步而是倒退。

為什麼西門子放棄核能業務?經濟是主因,但背後也是因為人為的考慮對社會的衝擊遠遠成本大於真的要建核電,同樣道理再不斷以經濟掛帥的社會投進到香港當中,只會帶來更大的反感,到時商業所帶來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到社會成本。這個負擔,最後也是落在我們市民身上。

邱局長的思維,套用到現今的官員當中,其實都並不為過,往往認為可以利用經濟效益為前提,認為市民必然認同,而忽略了經濟以外的需求,一個真正發達國家,並不是寫著你有多少儲備第幾位,不是交易所市值有多大,而是你所住的市民的心中是否可以安逸地生活而不無保留願意自己的後代可以世世代代在這個地方落地生根而不感到丁點惶恐,而很樂意成為自己的故土。

各位局長,請你想想。

伸延閱讀
邱騰華稱地質公園發展潛力大可帶來經濟效益

這片應該給邱局長看看
HOME

2011年9月18日星期日

由「寶萊塢」到「瑙萊塢」

近日不少人在facebook都會說句「All is Well」,這便知道這位朋友看了什麼電影,便是印度最賣座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3 idiots)」,以印度電影而能夠在本港成為一個小熱潮可見這戲功力非凡。當我們認為寶萊塢的一種意想不到的另一種文化涉獵時,原來世上也有其他不知道的創意文化正在成長。

昨日在網上遊走,見到一個名詞叫「瑙萊塢Nollywood」,這時我在想這是什麼意思,我以為估計時「多瑙河的荷理活」罷,意即歐洲電影產地之類。但我再從維基網頁看,這個瑙萊塢原來全球第二大電影生產大國,這個國家並不是在經濟發達國家如歐洲或者美洲,也不是印度的電影大國,而是一個非洲國家「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這個國家,我們會想起足球和石油,最近期便是知道該國把人民幣為其該國的外匯儲備,但想不到這個國家原來是全球第二大電影產量國,每年差不多有一千二百套電影製作。

從成本看這個國家的電影仍屬於非常土炮,每套戲成本平均也是一萬多美元左右,而每年的電影票房也只約兩億多美元左右,相比起印度、荷理活和其他國家都不能媲美,但是這個國家第一套電影在1960開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電影業慢慢發達,只是二十多年便有這個產量,這個驚人奇跡也是不能夠勿視。這個國家以往都是以石油為主要收入來源,石油是該國的經濟命脈,但可是這國家貧富仍然不均。經濟近年起飛,當中不同產業開始成長,其中電訊業也是發達產業,不過怎也不及當地的電影行業,電影行業已經成為該國第二多的勞動力行業,能夠僱用這麼多人,這絕對不能三看。

這國家的電影仍屬低端,該國最大投資的電影也只是二十萬美元,可見量高但質少(這是很現實,電影仍是高投放產業,雖則是創意工業)。不過以這種量式出品,其實假以時日,不難會發展為一種龐大成熟的文化產業,寶萊塢都是經過這麼多年才有這個成就。而且非洲這個大陸市場仍未完全形成,有待開發,能夠早著先機,對這個國家文化創意工業提供一個有不俗的土壤。

電影是一個娛樂產品,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文化象徵,因為當社會進步和經濟有增長時,人民便是需要娛樂,所以古時便有傳統曲目,到現在的電影甚至youtube這些多媒體產物,「瑙萊塢」的興起,其實是反映著這個國家以及這地區上的一種發展的指標。

現在這地區的電影品質仍屬落後,這是很正常,因為資源和智識是需要學習和成長,但早晚也能成大器,是預料之中,而且當人民生活水平再不只限於一些平傭品質時,製作人便需要再次進化才能夠存活下去。

作為外方人看這不同地區的電影,都可以理解當地的文化和風俗,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過程,寶萊塢常有舞蹈在電影中,瑙萊塢便是節拍輕快的音樂在其中。

這戲叫BlackBerry Babes,下次或者有iPhone Girls或者Andriod Men都唔奇。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唐司長由「欽點特首」變成「老點特首」

相信近兩日大家都在自己的Facebook上看到沈旭輝的分享照,就是有人將電影桃姐的海報改成范太和唐司長,這幅畫面的確有趣和應景。

在選舉工程上,策略是異常重要,這不論是一個普選如美國,或者是沒有認受性可言的特首選舉,競選手法是會影響最後的選舉形勢,即使認為是被欽點的祝福,能夠成為特首,但是因為民望高持續度下滑,這是對候任特首成為首要的困難。

九十年代美國總統選舉克林頓能夠入主白宮,除了是當時老布殊贏了波斯戰但輸了內部經濟下滑問題而不能連任,另外一點是克林頓的領袖魅力,與其說魅力,也可以說是他「靚仔」討好,形象上拿分。

套用到現今香港的選舉形勢,唐陣形的選舉策略則完全不對題。當然靚仔沒有唐司長份,也沒有振英份兒,那麼便打成平手盤之際,感覺形象便是一個關鍵。

何謂感覺?這是難說,也可以易說,因為是個人感觀,不過感觀都會因為客觀提供的資訊而能夠左右大局。振英現在一派進取、果勇精神為他現在的勢頭,很旗熾鮮明地要以進入禮賓府為他的終身目標。他磨刀差不多三十載,由當年中英談判到現在。他的特首夢眾人皆知。他的行為從來都是二分形勢,有人他如臬雄般陰險,下地黨員,正如曾偉雄的評估手法看,他對本港風險極高,上任最易同化港人。即使是行政局會議成員,民望也不高。但另一方面卻大有人認為他可以利用果斷的形勢,使本港回歸多年來的問題切底解決(CEO特首從來都是中招居多,看看李明博便知)。

再看唐司長,多年來縱使在官場游走,但見樹不多,曾蔭權做清潔大隊長都叫有其政績使公屋有效地實施扣分制度,至少有條例可依。但唐司長卻未見過一次有正常和成功的行政政績。銷售稅不成功、樹木管理一事又做不到、西九又不湯不水。沒有一樣見得人。

這樣平平安安做司長都算數,當你是個庸人,平平災淡過日子,其實都可以勉強說是「無為而治」,但是卻不要有負面情緒。他的陣型現在就是幫倒忙的負面情緒。先有胡定旭的「腳頭好」論,這種中國坊間街市阿嬸娶老婆夾八字般,毫不理性與科學化的理由都可以作為特首的條件,都已經讓人發笑,再來是容永祺的神的感召以為自己摩西過紅海乎?

聖經的十誡其中有說是
「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字」
「不可作假見證」

容永祺理應知道宗教是神聖,是嚴肅的,不能以這些說話作為政治油水和借題發揮。並不是輕易就說出來的話。

眼看兩位護駕代表都沒有說出唐的實際優點,只能說他的奇怪與無稽的理由作為挺唐的理由,可見他的政績是如此的不濟。

選舉工程即將開始,還有半年給你去洗底,唐家族家財萬貫,理應找一個專業的策略團隊並不難,自知自己實力已不如人時,形象便是另一關鍵。文膽、師爺、副手甚至是公關都是時候改組,首先是改善他對自己的行徑有一個貌似認真而非閃避的龜縮行為,其實可以如死狗認錯事實上並不是什麼問題和困難。否則「欽點特首」都會變成「老點特首」。

但是我還是支持唐司長做特首,因為他上任後,絕對可以成為港人的共同目標dart,打小人都唔需要搵多幾個,這樣較易凝聚社會力量。

伸延閱讀
容永棋胡定旭挺唐

歐債雅虎同樣要找白武士

歐債危機仍然未解決,而且越演越烈,法國和意大利都有不利消息,歐國開始向中國敲門,求中國購入相當數量的國債,使中國再次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焦點。

從這個情況看,就像一個富有人家因資金不靈,要向平日冇兩句仲要有點牙齒印的窮鄰居借錢,雖然這個窮鄰居近年好緊力儲錢,但係佢呢家人人口眾多,而且一早又借左比其他富戶,自己都所餘無幾。

中國要做白武士,但都要看自己本身的能力,當中國內的經濟要有硬著陸的準備,金融海嘯時的四萬億放債予國內,銀行開始收不回本,便要撇賬,中央必然要硬食這筆壞賬時,便要找數埋單。否則幫到街外人,但自身保不到,最後問人家還錢時,亦不會理你甚至賴債(再發債還債的貶值手段)。到時亦不會有人說句公道話,或申出援手。

當然中國政府都理解這個情況,亦有自知之明,因為維穩勝過任何國際事情,因為維穩是保住自己政權的最後一著,不可能行差踏錯。

而且買也不要直接買入銀行注資,寧要實體產業才有較佳的策略投資。

不過要由金磚四國、中東主權基金合力和組財團或者可以一試。但必要是一同組合,若各自購資產只會減弱議價能力。

同樣地世界著名入門網站雅虎也要找白武士,因為剛剛該公司辭了女CEO Carol Bartz,這位CEO過往兩年多都仍然未能擺脫該公司的困局,所以董事局便辭退她。現在該公司正等待著另一位白武士能否為雅虎重新上路,有坊間推斷馬雲可以借此機會入主雅虎,成為該公司的主舵手。楊致遠能開山,但沒有守業和轉型,再做CEO也不能夠改變了該公司的命運。馬雲的傳奇可以使該公司扭轉型勢的話,其實同樣和要中國買歐債一樣,是錯配的白武士,因為馬雲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白武士,單是資金注資已經是一大問題,入主這公司也使美國社會有龐大的輿論壓力,因為一個中國人執掌雅虎,未必接受得來,這是以現階段的狀況看。單是陰謀論足以這事不能成事。

雅虎現在要重回自己是一間互聯網公司而不是媒體公司,要手執一定的互聯網技術才能致勝關鍵,但那種技術是最難找到,因為搜尋技術有google,手機有iphone,平台有視窗,社交網絡有facebook。要再走出另一條路,是這個新CEO的任命,但馬雲這類中國社會特色CEO並不適合,因為「完全創新」是難以在他們身上找到。只能成功是A貨自主研發創新才可行,但這種中國社會特色要在全球發芽特別在美國,很難成功甚至是不能套用當中。

收購雅虎,馬雲的機會來了?

2011年9月12日星期一

「雙華」在電影界各司其職

葉德嫻在威尼斯電影節中憑「桃姐」獲得最佳女主角,她在得獎時要多謝戲中的許鞍華,此外她還多謝這戲的其中一位投資者劉德華。

前者這位導演在香港電影工業中,最被遺忘但卻是眾多香港導演中最有能力、多元化、又有承擔的導演。她是一位多元化的女導演,此外她也是較有遠見的導演,她是最早一位到內地拍片的香港導演,她在80年代到內地拍「書劍恩仇錄」。她的多變是其他香港導演少有的,她拍「投奔怒海」描述當年越南船民問題,又拍「胡越的故事」,又作不同嘗試的改編小說故事如「傾城之戀」。很多時導演不願意拍一些鬼怪故事以免認為自己技術低微,但她又會找蕭芳芳拍「撞到正」、「幽靈人間」

她是一位人民導演不為過,在八九十年代中英談判時她拍「客途秋恨」、即使回歸後拍有關六四的「千言萬語」。都可見她社會的承擔。

不要以為她只對香港有情意結,其實對內地文化也有認識,九十年代初的「上海假期」、二千年時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近年她的社會民生有另一個體會,由天水圍日與夜到近期的桃姐,她嘗試以平實手法對社會現實提供一個影象予人思想。

以上的電影在華人導演當中並不多見,即使在外國導演也不是常有,因為始終人是有其風格,要多樣風格和文化並不容易,還要實踐而有深度的話,更是難事,可見許鞍華的導演功力的確深厚,如果要想起,另一位華人導演李安有也這樣的功力和技巧。

另一位華是劉德華,也是香港電影產業中的一個特別人物,論演技,他不及梁朝偉,論歌藝他又不是張學友的級數,但他卻是眾多華人藝人當中最有影響力,他的堅毅和努力是他成功之處。而且他投入電影的心力也是值得讚賞,他投資香港製造、打擂台到現在的桃姐。他願意投資一些非商業導演,這是取之產業用於產業,這是他的對自己行業的投入。
他的行為讓我想起荷理活演員和導演羅拔烈福他創辦的Sundance Film Festival,這個電影節是以獨立電影為主,但近年已做得越見成功。劉德華願意投資這些獨立電影並不易為,因為回報不高而願意投資,這類的電影人其實不多。

「雙華」在香港電影產業當中各司其職,這是對這個行業的傑出貢獻,香港電影歷必然有這兩位人在其中。

特首選舉人數

梁振英決定承選,范太支持唐英年,疑似特首最後人數終於明朗化。原本大家以為有三位,而現在最終有兩位出賽。

論這麼多年來的特首參選戰,其實以第一屆是最有參選特首的原意和理念。反而日後的特首參選都已經失去意義。當年吳光正首先出來會選特首,他的氣魄和手法,絕對有美國總統參選的特色,而且他的作風屬開創意,會當仁不讓,並不會傳統華人社會的虛假謙讓的作風,也使那時的特首選舉的模式更貼近民生,因為候選人的作風要更為疑似親民,至少讓大眾和參選人的距離較近,也使回歸首屆特首選舉不至於冷清又不正派。

但是往後的選舉卻失了格局,先是董建華連任,當日霍英東一句「我挺董」,成為一音定諈似的,其他人也得要讓路,這家長式的選舉和沒有競爭性的選舉文化便種下來,當然背後的是因為中央的定調和決定,要求平穩沒有內鬥,外表歌舞昇平的日子才是香港的要求主調。

所以往後即使曾蔭權選特首,建制派都沒有人再參選,因為阿公的決定就是最終的決定,其他人只是陪跑。所以便出現了建制派和泛民派的梁家傑出選。但是這樣也不是一個好的競爭賽果。因為在絕對壓倒性下梁的表現其實並不是什麼的影響,其實間接更使到建制派或者說中央對香港管治更加牢化和使得負面。

現在梁振英出選,唐英年也遲早表示出選,那最後的結果參選是兩位建制和一位泛民。泛民其實是陪襯,建制對壘是主菜,雖則都知誰勝出。

不過更可笑的是居然有建制派的人說建制派只需要一位出來選便足夠,這是一種什麼道理,如果是有心參選,多少個人都不應有限制,多人參選更體現到不同參選者的理念和分別,雖然決定權不在市民手中,但間接卻有影響力,也是可以左右到中央的取態。

又有說梁、唐競爭是國內派系鬥爭的結果,姑勿論是否屬實,兩人或者有其他人出來選,至少也是一種選擇。不應抹煞選擇的權利。

范太民望有多高,現在她不會再選,可見民望和市民的參與度也不是選特首的一個指標,只能是中央的一個參考數據。決定權在那人手中,這很明顯。

2011年9月10日星期六

明天911後的十年望

明天是911十周年,人生有幾多個十年?這十年中,可以說是環球政治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大的轉變,因為恐佈主義瀰漫著整個地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傾盡全力投入反恐戰,雖然未竟成功,但卻慢慢漸入了預計的里程範疇,而且在這兩年是最大的變動,當中拉登被殺以及茉莉花革命改變了整個中東形勢,再次証明過往的單邊主義是行不通,美國其實是白白走錯了多年的道路。軟性滲透仍然是有效的方法。

這十年中共政權是埋頭苦幹地經營它的所謂中國社會特色主義的道路,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系,這是美國意料不到這麼快。基於過往十年中心走到中東地區無暇理解亞太勢力,的確這是個讓別人崛起的時代。雖然中國沒有表明自己嘗試說成自己造就亞洲勢力的舉指,但是行為上和體積上基本是很明確而不能否認。

這十年來,美國由於埋首中東事務而忽略了亞太地區,這是它的失。但隨著中東地區里程上慢慢可以走到可以在接受和操控的勢力之內,美國是需要逐步轉移重心,重新回到太平洋地區,以保障自己在亞太地區的能力。

或者大家認為美國今非昔比,再不能夠重振雄風,但爛船仍有三斤釘,而且美國幸好在克林頓時代有一樣最值得稱許是全力發展互聯網以及資訊科技的方向,以利用自身的自由和創新,保著科技領導的地位,在互聯網世界上,仍然是稱霸武林,仍然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可以取代其地位,而且活力仍然很充沛,而重點是互聯網其實是另一個最大的社會平台,所涉及的範圍和影響力比起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部牛仔開荒還來得更大領域和更廣闊的空間。

而美國便持有這個最有力的牌面。

作為地區策略觀看,911過往的十年,是中東的時代,也是應該是時候退出去,今後十年是亞太的十年。

老實說,每當美國走到和軸心走到那個地區,這個地區的日子,向來都並不好過。蘇聯是,中東也是,那麼亞太地區也不易營運。

唯有的期望是因為美國國債累累,未來十年是大家坐低休養生息,嘗試以雙贏而非零和遊戲的策略。

有說美國現在中東專家過多,反之中國專家較少,那麼是不是一個契機和機遇?在商業社會上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政治環境同樣可以有一展身手的機會?學習是否應該走進屬相關領域的科目?

伸延閱讀
美國與伊斯蘭世界關係的十年演變

2011年9月9日星期五

看情迷午夜巴黎還需自我增值

老實說,看戲很少時候覺得自己不夠明白,但當我看「Midnight in Paris」情迷午夜巴黎便感覺到自己的文化是如此的貧乏。

這個故事大綱其實並非複雜難明,甚至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很多時編劇都有過這類型的出品,就是時空穿梭,所以大橋並不複雜,即使這戲的核心主旨,也同樣並不複雜,那就是人對過往的文化過於浪費地嚮往,認為昔日時代才是最美麗。

如果單從這個結構上的橋段,或者認為並不深奧,但問題戲中的人物對我來說真的很深奧。大部份戲中人,原來我只懂一個海明威和畢加索。其他人物我成以說是近乎零認識,F. Scott Fitzgerald、Josephine Baker、Gertrude Stein、Henri de Toulouse-Lautrec、Paul Gauguin和Edgar Degas,這些人物,我一個都不懂,現在我知道我只是看完後走到維基找這戲的戲軌再重新記出來而寫出他們的名字。

正因為這樣,便很難投入戲中的故事,即使很明白導演對人生的道理經驗。但基於自己去唔到這個水平,只能平面細看。

另外這戲亦同時反映著導演對自我心處的一些描述,例如他對共和黨的嘲諷,對荷理活的看不起庸俗化,又對巴黎(歐洲文化)的認同,都是有活地亞倫一貫的夫子之道。

下次再看這戲前,還是需要浸淫一下這些文學作品,思想下先看。

梁家榮辭職是危也是機

梁家榮向亞視呈辭,已成事實,而關鍵是梁在電話中所說不能阻止新聞出街以及坊間所說的廣告新聞。

現在眾所周知,王征是公司的大股東,如果把這間電視台的定位,未來的方向,誰話事是沒有爭議罷。但是這是一個媒體公司,是電視台,受法例監管,這事情並不只是一件普通的商業運作問題,而是涉及到有關廣播條例。

立法會、記協、亞視新聞部、甚至是廣大的市民,這次梁的辭職,其實可以是一次對社會形態的一次考驗,當中的結果可以是危,也可以是機。

如果把這事情不了了之,各陣型視這事情當沒有發生,又把這事情淡化的話,那香港整個的無形資產,其實是可以最後的一毫都可以賣去。因為香港最大的賣點是什麼?就是新聞自由,也是現今香港人還有兩毫子自豪的一個港式生活形態。當你說香港新聞有幾不濟都好,但香港的新聞總是有其價值,否則你到大陸都不會看看香港的電視台一到新聞時段就會有插入廣告的和諧氣氛,就是因為香港新聞的真實價值。但假如因為既得利益者被偏幫,立會又沒有能力去跟進,記協又仍然沒有能力,社會輿論又不見得討論,認為小事一樁,那香港的寶貴財產就此斷送。

但是這次卻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把握,並且有能力作一次港式形態示範作,首先是立會,這次辭職是涉及到公眾知情權利益,絕對可以作出調查。毓民是時候表演你最專業的領域,過去半年,他的黨可以說是冇樣野正常,負面新聞居多,這次理應是省招牌之作,為了自己個朵又好,也真的是為了香港市民都好,其實是應該做野,否則有負於作為教授之名。而記協和亞視新聞部若能夠堅守原則,其實是對整體行業有較高的尊重和鼓勵,甚至可以是為亞視自己的品牌增值,因為如何抗衛新聞獨立精神,這是價值是真的可以賣到錢的,並不是說笑。
更甚是假若真的是成功的找出問題而知道是誰的幕後者,又可能最後知錯而有補鑊的話,也是對整體香港社會經濟有一個重要指標,這即是香港的營商並不是一定要走內地那套,也是標榜著港式專業營商和有規矩的營商環境,是要給某類既得利益者嘗試踢鐵板的滋味。

當然這個機,的確是難度極高的工作,但是這個機假若一點都不作,恐怕我們會越退越後。

2011年9月7日星期三

由「印度數學」走到「作死不離3兄弟」看印度文化淺談

早前在暑假的書展當中,買了一本書,書名叫「印度數學」,這是一本台灣作者所編寫的,不過書中的內容卻是以印度的數學基礎寫成。我當時購買這本書,其中一個原因是有種小學情意結,因為書中有講解如何個位數是5的雙乘法,以及例如11的快速除法等等。這些都是當年在唸小學時讀過,那時還很易就學識,但年長過後,現在連加數都不懂,還慢過人,所以見這書便即時買下來。

這書的確有趣和有建設性,建議有子女的話,可以買本,但必要一起閱讀和實踐,這才有趣味以及事半功倍。這本有趣的數學書,可見到印度的確有其一種古老智慧,有如我們的九因歌一樣,這種古老智慧一直留存在印度文化當中,並沒有因為受外來的侵略而被退色或者同化,反而更有其生命力,單看現今資訊科技大國,印度必是其中一員。

除了這書,星期二晚看了近期熱門話題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容我說一句,這戲其實是一齣肥皂劇式電影,有如早前我看的福祿壽電影一樣,不過這劇情和製作品質的確昇華到一個雅俗共賞的級數,當中製作成本是其中一個關鍵。假設「福祿壽」有這個成本,其實同樣可以。
言歸到「作」片,這戲實際是反影著整個現代印度社會的一個微少縮影,由人的出身、宗教信仰、經濟活動、社會傳統文化以及教育制度等等都有一一表達出來,而且優點是在於即使是點到即止但仍然可以說中了題目的核心處。

電影一開始就是描寫一間工程學院的三個學生故事,以工程學院做背景其實已經是反影了現今的印度經濟體系的社會,科技主導了社會經濟,單是印度的資訊科技、後勤服務其實已經成為世界辦工室,有如中國的世界工廠一樣。印度畢業的IIT簡直是天之驕子,故事也就是影射著這個學院。但同時卻批判著印度的教育制度,仍然是填鴨式的亞洲教育文化,缺少了創意和自省的心態。

除了講說教育制度的弊端,也同樣描寫社會階層,當中一個可以留意是種姓制度,雖然這戲沒有強調這點,其實已經隱藏在故事當中,如戲中有服務學生的小孫僕人,雖然聰明但階層最底中而不能入學唸書。此外戲中主角也是僕人後代而不能夠正大光明上學,甚至日後連談情說愛也難以宣之於口中,這是因為種姓制度的存在。不過社會發展至今,這種制度其實已經以「貧」和「富」來取代種姓制度,金錢掛帥。還有這戲還有強烈的英式僕人態度去描寫戲中人物,包括院長有隨從和學生也有小僕人等等,這種階級文化依然揮之不去。此外婚姻制度使戲中的一位男角因姐姐嫁妝未籌而不能出嫁,可見這種傳統印度社會習俗和文化依然是這個國家面對和一種無形的問題而沒有解決。

此外這戲未段描寫兩位主角為了找回自己的最好朋友而走到印度北部的落後地區,這地區是藏民居所,也是印度現時一些落後地方,他們眼中的少數民族。這就是印度同樣地和中國一樣,實在有多種不同種族存在,文化差異也很大。宗教複雜,但同時卻要有一種共存的關係當中。相信生活在和習慣在印度上人,會有更強烈的感覺。

印度電影最傳統當然是歌舞,這戲也沒有例外,不過這次的歌舞則相對地沒有突然性,較合理化和流暢地表達出來,而且歌舞沒有欺場,仍然是精采和有趣幽默。

作片最成功處是這戲是典型肥皂劇式,有笑有催淚有歌舞有娛樂,但是卻不會有低俗感覺而反之含有一種熱血情懷,這是導演駕馭力高的表現,知道何時有娛樂但要有訊息給觀眾,這種技巧絕非簡單做到,在劇本和導演融會實在花了不少努力。

看這戲讓我想起數年前到不丹旅行,當地播著的電視台不少都是來自印度電視台的,印度的娛樂產生的確很繁盛,當中不少劇目其實是並不易讓外方人理解和明白,為何電影常有歌舞?為有大量宗教頻道?另有不少妖魔鬼怪為題材的劇集?這些的確要花時間才可以明白。

倘若有興趣印度的狀況和文化,或者買本印度數學又或者走進戲院看看這戲,或多或少都有所得著。

2011年9月6日星期二

你想要個王征做你老闆嗎?

梁家榮辭職,其實是意料之中,因為怎樣都有人需要出來祭旗同交人。

記得當日江澤民逝世消息,由亞視全球首間電視台發佈。可謂先聲奪人,但是過了一日,其他傳媒仍然沒有相繼報導時,最後中央也否認事實,這刻亞視知中招,並作出道歉。

我們回想當時大家的看法,當中大約有兩類看法。

一、認為亞視不當,因為沒有確認消息來源隨便發佈新聞消息,有違專業操守。

二、認為亞視管理層要新聞部吃死貓,明明是真實來源,但是卻受中方壓力下,被迫收回原有新聞,並作道歉,同樣有違新聞專業操守,就是失去採訪獨立的堅持。

當時王征說不知內情,現在到梁家榮說沒有盡力阻止新聞出街,那麼是誰的新聞來源和這新聞才是真正的正確報導呢?

這一刻其實都沒有一個定案。不過將兩者看法結合在一起,或者可以得出一個「自我靠估」的答案是管理層有這段認為是堅中之堅的料要報,必定收視和公信力大增,而新聞部主管認為這消息是否可靠卻有懷疑,但是老闆落order時沒有再有能力抵擋,報導最後出街。但結果落得如此下場,管理層沒有人願意揹超巨鑊,老闆更加不用說,即使自己落order都要閃人A型斜膊。那新聞部硬食死貓,而主管要走人。

如果你是個超好老闆,可能會真正揹起這鑊。不必向下屬硬食,自己出頭,自己揹,做個負責任的老闆。
但這種老闆屬少數,甚至可能冇。

如果你是個良心老闆,但基於環境迫成,不能出面,你會要下屬頂左佢,自己置身事外,但同時是卻在背後和私底下給予最好的安家費和支持。自然下屬即使是硬食,仍然願意吞下。
但這種老闆都屬少數,但相信都有。

如果你是個這種老闆,又見大鑊野,面臨政治風波,不能上身,便要下屬食左佢,但同時又不肯給予最大的支持或安家費,便硬要下屬吃了這個無妄之罪。
咪就係呢種老闆,而且市面上大把,大有人在。

其實已經退而求其次不期望有什麼「良心新聞」,不過視之為「做好這份工」,受人二分四,受人錢財替人消災都有個回報,可是這類老闆「理得你」。

下一個利比亞?敘利亞

茉莉花革命引發的阿拉伯改革抗爭,整個伊斯蘭世界都引入其中,最新的當然是利比亞,反對派逐漸接管國家,卡達菲則下落不明,但到了這個地步,他要再次反擊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因為民眾的走向成為關鍵。現在國家是重建之時,日後的執政者除非成為另一個卡達菲或再變獨裁集團,否則卡達菲不會再有東山再起之日。

下一個國家會是那個阿拉伯國家呢?不少人都推測是敘利亞,這個文明古國雖有石油,但卻一如大部份的阿拉伯國家的經濟情況嚴重落後,與古代成為強烈對比。

西方國家一向都視敘利亞並不友好,甚至是邪惡軸心之列,認為恐佈分子的基地,當年敘利亞支持阿拉法,所以美國自然視這個國家為眼中釘。

現在這個國家又再次有革命浪潮,反對派對當政者不滿,西方集團有制裁行動,這也是遇料之中,而且更值利比亞政權倒台,當然要食住上,使這類反西方政權倒台,才可以有「機會」讓親西方勢力有機會介入,不過是否真的有機會是另一回事,因為伊斯蘭世界普遍對美國有反感時,而且敘利亞比利比亞複雜是因為這是接近中東火藥庫「以巴地區」,一不少心又會有另一次的危機產生。因此不一定上台必然是親西方,可以是世俗派、穆斯林兄弟會等。

敘利亞的問題並不簡單,因為地緣政治、歷史背景都較複雜。這一輪的浪潮不斷演化,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元首及當權者其實都有很大的戒心。伊朗已經早前有不少抗爭,也是美國最想這個國家倒台。但另一方面又不想一些親西方國家的阿拉伯國家下台,沙地阿拉伯便是核心一環,因為這個地方除了是擁有石油最豐富的地方外,更甚是這是伊斯蘭聖城麥加的所在地,誰掌握的權便是阿拉伯世界的話事人。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

土共近期較佳的策略示威

星期日,最示威遊行最常使用的日子,因為大家時間都最許可情況下進行,而且更重要是當日正規新聞未必多,所以當日最多是遊行、調查等為星期日最常見的新聞主流。

而過往遊行示威在大家心中的眼光自然是泛民派為主力,特別是遊行。

不過這個星期的賣點卻有所出入,一是工聯會的遏抑通脹遊行,另一是新界社會聯會的反暴遊行。

作為策略與輿論,一日做足兩種遊行,其實是挺捉到市場脈搏但又做到事潰對方目標。

先說說新界社團聯會及油尖旺社團聯會到尖沙咀警署請願與抗議,反對當日科學館社民連的暴力行為。在現今社會眼光,不少平民都必定認同他的請願,因為「暴力」這兩個字基本是可以提升問題到一個深層次茅盾。
但又唔見佢地為學生同麗城花園穿衣人士被警力濫用作請願?

再看便是工聯會要求政府解決通脹問題,說有四千人參加,其實多少不重要,最重要發到了聲,上了電視捉到眼球便是重點。

你可以說,這班土共平日又唔上街,依家科學館單野就即時出來做野,分明抽油水啦。但人家當日沒有單單只抽油水,還有其他土共團體為社會民生議題發聲喎,你仲想點呀?

這便是一個好的策略示威遊行,可謂雙龍出海,你沒有反駁餘地。至少人家站了一個高地。

正當大家聲討警權濫用,學術自由尊嚴被奪時,這一段時間土共的確是難以招架,因為都是活生生的畫面不容你抵賴,唯有以靜或點不作聲,唔覺意當唔知同唔見。直到科學館一事,便有了轉機,更可以大肆發難,這是難得的機會。即使你會公聽會內全是自己人這一點已沒有人理會,因為撞爛野整到員工便成為焦點所在。

正如我早前的文章說香港過了太久安穩日子,有亂的事情,必定是錯的看法。這又捉到不到市民的心態和心理。

這刻我想起許鞍華電影「千言萬語」一幕,講述水上新娘,有個老公突然在記者會上割脈。

全城憤怒 促警懲暴 多個團體示威抗議「暴民政治」禍港

工 聯 會 聲 稱 遏 抑 通 脹 遊 行 逾 4 千 人 參 與

縱論香港:反對派借保安爭議狙擊警隊用心險惡
知己知彼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傳統媒體威力

剛剛的星期六是我中學同學的龍鳳胎彌月宴,所以不在家中。回到家時便上網看看自己的網誌,登入後看看統計資料,發覺為何我有兩篇舊文章在今日很網友都進入來看。這兩篇文的題目都是寫上有「未來報告」這四個字。

這時見來源是google和yahoo的搜尋,我便有點奇怪,突然會有這個流量呢?我便想一想這是套電影,但又不是新上畫,那麼必然是電視播著,我便打開份報紙看星期六的電視節目表,原來是星期六明珠台930做未來報告。

這即是不少網友看完這戲或者正在看這戲便上網順道尋找有關未來報告的資源而進了我的網誌。

從以上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兩樣東西的影響。

一、是傳統媒體仍然是主導著我們的生活模式和資訊接受的來源,甚至是首度接口。

二、搜尋功能也是另一種左右資訊流向的重要關卡。

當我們常說傳統媒體被新媒體即互聯網所取代,因為互聯網所接觸點是無限量的,傳統媒體仍然是有地區或者環境限制,但是我們需要留意是傳統媒體是種廣播式發放,你看不看都可是會收到的,是推的感覺,並不是用家所主導,而互聯網則是拉的感覺和選擇,用家會以自行決定的選擇,這樣是很不同的。接觸層面前者是廣泛,不同類型使用者都要接觸,後者則是選擇後才接觸,其實接觸面種類是相對較細,但基於海量的流量所致而變得多。

所以傳統媒體的影響力仍然很大,舉例最近電視做什麼,看看google trend便有什麼。可見用家會找著籤第一樣的媒體資訊然後再到第二重的資訊面即搜尋網站找相關資訊。這時候,搜尋的導向便成了另一個極度重要的關鍵。這種導向甚至是左右了我們學習、思維的向方,因為資訊是這些搜尋器提供。用家自然會根據搜尋器的指示找出相關資訊。

那麼這個影響力便會左右網民甚至整個社會,這一刻,你作為一個網民,你便要有一個較深層的思想,你是需要有真正的分析能力,你要知道那一種的資訊才是你需要找的,不要被第三者左右你的路向。

事實上不管是傳統媒體或者新媒體互聯網,資訊的接收,作為自己是需要認真地去分析和思考,不要人家給你什麼,你便照辦煮碗收什麼,這樣資訊並不會使你有思想,你只是一個接收器,並不是真正讓自己有增值和存在的價值。

大家看完這篇文後,也要想想我所講的話,當中同樣不是對,也有很多地方有遺漏,這時便是你的思考真義。

2011年9月2日星期五

本港兩文三語退步由高官說起?

自從垃圾論出街後,特然覺得我們的教育是如此不濟,連高官這種的英文詞彙向公眾表達意見。及後唐司長回應並且強調他原有的中文本義。從當時的片中,真的不能夠理解他的中文和英文有何關連呢?是大家思覺失調還是自己做了人體過濾聲音呢?

再看這幾日港大和警方你來我往回相御責之時,然後找到下台階什麼restricted area才導致這次在保安上的誤會。然後再強調這是中英文理解有別才出現這個保安問題的結果。

假若你是一位外來的旅遊人士,看了這兩段新聞,真的以為香港的兩文三語是如此的低水,高官如政務司長,學術如香港大學,可以因為「言語上誤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問題,那我們的教育實在九流到最低水個隻。completely rubbish和restricted area成為了香港自由之死的咒語英文。比起哈理波特的法術咒語來得更為嚴重和狠毒。

如果真的是言語誤會,而且是何期巧合的話,那麼我們的兩文三語教育,並不是這幾年差,原來幾十年前其實已經好差,因為這些高官都是真係讀屎片的。

時勢可以造英雄,也可以做狗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這幾日的行為完全體現這個道理,而他的行徑顯然是後者。

倘若你能夠把握時局,這可以是一個極好的表現機會,但可惜這卻是一個極好的露底機會。如果有留意這一個星期的新聞,可以看到近日三位疑似特首候選人,除了唐司長要硬食出現見傳媒外,其他兩位相信是看了無線近日的電視劇,因為他們是「潛行狙擊」,是潛了水不出現,而且是等待機會狙擊對手。這又再次見到另外兩位候選人是真的如此.....唉。

細聽司長的讀稿機器,如此高智精明的急才回應。


再看這位讀稿機器和重申讀多次的讀稿機器,他真的很喜歡朗誦。


伸延閱讀
梁智鴻修正港大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