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是一個經濟城市,但同時間也是一個極俱地緣政治的城市,因此香港的獨特性成了由開埠以來到今天都是一個世上特別的的城市。香港近年受到外圍的影響,加上疫情影響了這個城市的地位價值。近日著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對香港評級至負面,但同時間世界第一大電池公司寧德時則在香港設國際總部,這些舉行,都顯得香港正在一種經濟分野逐漸形成,甚至將會成為一種常態,但這種常態能否讓香港繼續成為大家眼中的香港,則暫未能看到未來景象。--- Patreon
當港府領導人叫大家不要踩台講衰香港時,但市場卻反映給政府聽,香港經濟以樓股為重要支柱,現在兩者都陷於通關後以來最嚴峻的考驗,甚至比97、08年更甚,這次面臨香港開埠以來最大角色的轉變,香港將來還可以成為亞洲國際都會,除了要看大環境外,更要看領導人的魄力。--- Patreon
近日有報導說中國會單方面向六個國家免簽証入境,重新讓外國人重臨中國,看看中國。這些政策舉動是方向正確,也反映到自從APEC會議完結後,中國也開始調整外交政策,嘗試重新開放門戶,讓外國人到中國走走,看看真實中國,亦改善經濟以及中國的國際形象,這是必需的。--- Patreon
近日電視較多人討論是佘詩曼為女主角的電視劇《新聞女王》,無可否認她的演出是讓此劇有吸引力,因為她的演技達到所需效果,但是撇除了她,看故事的紮實以及畫面等,其實和其他TVB電視劇差不多,更枉論要和「十年前」同樣以新聞為題材的《導火新聞線》去比較,當中觀眾與題材的限制,變相讓這套新劇可謂「新不如舊」,亦反映到今天TVB或者說是香港電視劇的困局和投資者的眼光。--- Patreon
金馬獎近年雖然沒有大陸劇情影片參選,但是從品質以及得獎者看,再加上每晚的表演流程,仍俱可觀性,甚至可以說是兩岸三地最有格局的電影頒獎禮,回望六十年,這個頒獎禮由統戰意味到現在的開放包容,都看到這個獎項的脫變,也反映到一個時代的演變,是社會和歷史的縮影。--- Patreon
在中共歷史是鄧小平可謂舉足輕重,提出改革路線讓中國重拾大國格局,可謂是劃時代人物,幾十年過去,同樣有人姓鄧,卻讓我國人民有點尷尬。一位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還有現任的立會議員鄧飛,兩人近日言論都不約而同捉中現今國際環境的節點,也更使國民處境尷尬,實在無謂。悶聲發大財一直是多年來鄧老伯的方針,也是讓我國能夠立足今天的重要位置,這是值得細讀。--- Patreon
李家超顧全大局無去三藩市,讓習拜會沒有一些無謂的尷尬場面,可以真正地討論兩國關係,其實是有幫助,今次會面可謂是自19年後兩國最貼身的討論。兩國亦發覺及明白不可能兩者長期處於對立狀態,至少不能長期面阻阻或者搞對抗。雖然雙方得知未來仍然會有不同程度的掙拗,但至少不會處於如美俄的對敵關係時,其實己經叫好,至少仲有生意做,亦反映到家家有求的道理。--- Patr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