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近年有一套電影叫「伊朗式分居」,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該片劇情豐富而讓人可以從中了解女性在當地的地位,以及宗教對他們生活的關係及影響。戲中第一個場口是在戲中男女主角向官員要求離婚,而官員問女角為何離婚,女主角說不想自己的女兒活在這個國家之中,這一句是中了該國對女性的不尊重和被壓迫的關係。
去年到伊朗旅遊十多天,這十多天雖然並不能夠全然地看清這個國家的面貌,但是從一些事情則看到當地社會體制壓迫下對女性地位的無視。
作為旅遊者,伊朗的而且確是一個很好的地方,特別是亞洲人和男性,因為當地人好客、誠實和有禮,搭計程車不會怕有屈錢司機,即使見你是遊客也不會特別討錢之類。但有一樣則需要建議是倘若是女性遊客,還是建議和男同伴一起旅遊,而避免不必要的騷擾。由於當地保守勢力下,一些男性未必會對當地女性作出騷擾,但是對外來遊客則以為開放並認為騷擾他們也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人在異地時旅客未必會作出投訴與反抗,當時碰到一位中國女生一個人遊伊朗,便遇到有人跟踪,但幸好沒有事情發生。
當地女性地位低,而且坐公車時男在前,女在後。女性很少上茶館,即使會上茶館也會分開坐或者以屏風作擋隔。在伊斯法罕旅遊時,便遇見到兩位當地女生,她們樣子很漂亮,有著典型伊朗女性的迷人眼晴,那時我跟友人在伊瑪目廣場閒逛遇到她們,她們都是有學歷女生,正讀大學,修讀生物工程,其中一女生說想學英語所以特意跟我們閒談,由於時間關係要離開,我們說不如拍照留念但她們卻拒絕,說是因為公共場所關係不便拍照,後來我們交換了當地的電話號碼以便溝通,一直過幾天,其中女生一直都聯絡友人,即使我們離開了該城市到另一處繼續旅程,仍然不斷短訊,甚至有意想進一步的交往,最後當然沒有。過後跟其他路上的旅客探討了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她們很渴望與外國人認識交談甚至是交往,因為倘若能夠一起的話,便有機會出國離開國土,這都是當地不少女生嘗試離開該國的方法之一,即使是有學歷的女生同樣有這樣的想法。
而在當地多日的觀察見到年輕人其實想法跟我們一般的年輕人沒有太大的分別,同樣喜歡自由和接受新事物,流行曲可以是西方音樂,電視劇是韓劇但選擇有限(因為當地電視台種類不多,要真正能夠看外國電視便需要衛星電視天線連接),而當地電視台晚上則播相對保守節目如宗教節目或者本土劇目。這些日常生活事宜其實是反映著當地生活的環境限制,而這些環境是在一個政治體制下所產生而成。
伊朗過去曾經是中東地區最開放的國家,但上世紀八十年代神權政教合一後便走下坡,保守的政治制度使該國發展停滯不前,幸好近年能源需求大以及兩伊戰爭終停使該國有機會回復元氣。但是政治卻一直沒有改革,其總統選舉由憲法監督委員會篩選了一批總統候選人,然後再由國民選總統。曾經有改革派穆薩維參予總統選舉,但最後被內賈德連任成功,但是穆薩維抗議該選舉舞弊及後被軟禁限制其活動,而引發09年的伊朗政治動盪,電影「舞自由」便是講述該時期的事情。
而穆薩維在這次選舉落敗便再沒有成功參選,因為該國的憲法監督委員會再不「欽點」他。退而求其次是精神領袖及其領導的委員會認為能夠操控的候選人,而最近一次選舉中,八位中事實上都屬於保守和相對地溫和改革派。最後是魯哈尼成功當選,他便是在伊朗精神領袖中的改革派,可是這並不是代表著人民真正的要求,特別是年輕一輩,只是「袋住先」的典型模式。但是實際真正掌權操作仍然是最高的國家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以其神權保守行徑管治國家,並且常以宗教意識來號召群眾,這樣便是真正使伊朗停滯不前的主因。
所謂的伊朗式民主即使是選出魯哈尼,仍然是走不出了哈梅內伊的操控,倘若哈梅內伊下台或者因事身故,由另一位取代其精神領袖位置,以這種政治架構繼續運行下,依然是不能夠擺脫守舊的政治環境而不能夠讓國家繼續前進。
正因為這種政治環境下,保守派一直主宰該國的政治環境,便影響了民生,也促使國民生活在民智落後思想的國度之中,即使年輕人嘗試去爭取自由意識但是大環境沒有改變下,生活的自由仍然是被忽略,從女士的自由活動便可見一斑,她們生怕被外界的眼光,不願意在公眾場合拍照,其實是怕被「有圖有真相」的記錄,隨時會有「被教育」的危機。她們既努力嘗試擺脫著束縛但同時亦怕被壓迫,這種矛盾實在對當地女性極不公平。
作為旅遊者雖然眼見當地風光明媚,設身處地套進他們的生活當中時,相信肯肯定不會有這種心境去享受這種風光。
去年到伊朗旅遊十多天,這十多天雖然並不能夠全然地看清這個國家的面貌,但是從一些事情則看到當地社會體制壓迫下對女性地位的無視。
作為旅遊者,伊朗的而且確是一個很好的地方,特別是亞洲人和男性,因為當地人好客、誠實和有禮,搭計程車不會怕有屈錢司機,即使見你是遊客也不會特別討錢之類。但有一樣則需要建議是倘若是女性遊客,還是建議和男同伴一起旅遊,而避免不必要的騷擾。由於當地保守勢力下,一些男性未必會對當地女性作出騷擾,但是對外來遊客則以為開放並認為騷擾他們也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人在異地時旅客未必會作出投訴與反抗,當時碰到一位中國女生一個人遊伊朗,便遇到有人跟踪,但幸好沒有事情發生。
當地女性地位低,而且坐公車時男在前,女在後。女性很少上茶館,即使會上茶館也會分開坐或者以屏風作擋隔。在伊斯法罕旅遊時,便遇見到兩位當地女生,她們樣子很漂亮,有著典型伊朗女性的迷人眼晴,那時我跟友人在伊瑪目廣場閒逛遇到她們,她們都是有學歷女生,正讀大學,修讀生物工程,其中一女生說想學英語所以特意跟我們閒談,由於時間關係要離開,我們說不如拍照留念但她們卻拒絕,說是因為公共場所關係不便拍照,後來我們交換了當地的電話號碼以便溝通,一直過幾天,其中女生一直都聯絡友人,即使我們離開了該城市到另一處繼續旅程,仍然不斷短訊,甚至有意想進一步的交往,最後當然沒有。過後跟其他路上的旅客探討了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她們很渴望與外國人認識交談甚至是交往,因為倘若能夠一起的話,便有機會出國離開國土,這都是當地不少女生嘗試離開該國的方法之一,即使是有學歷的女生同樣有這樣的想法。
而在當地多日的觀察見到年輕人其實想法跟我們一般的年輕人沒有太大的分別,同樣喜歡自由和接受新事物,流行曲可以是西方音樂,電視劇是韓劇但選擇有限(因為當地電視台種類不多,要真正能夠看外國電視便需要衛星電視天線連接),而當地電視台晚上則播相對保守節目如宗教節目或者本土劇目。這些日常生活事宜其實是反映著當地生活的環境限制,而這些環境是在一個政治體制下所產生而成。
伊朗過去曾經是中東地區最開放的國家,但上世紀八十年代神權政教合一後便走下坡,保守的政治制度使該國發展停滯不前,幸好近年能源需求大以及兩伊戰爭終停使該國有機會回復元氣。但是政治卻一直沒有改革,其總統選舉由憲法監督委員會篩選了一批總統候選人,然後再由國民選總統。曾經有改革派穆薩維參予總統選舉,但最後被內賈德連任成功,但是穆薩維抗議該選舉舞弊及後被軟禁限制其活動,而引發09年的伊朗政治動盪,電影「舞自由」便是講述該時期的事情。
而穆薩維在這次選舉落敗便再沒有成功參選,因為該國的憲法監督委員會再不「欽點」他。退而求其次是精神領袖及其領導的委員會認為能夠操控的候選人,而最近一次選舉中,八位中事實上都屬於保守和相對地溫和改革派。最後是魯哈尼成功當選,他便是在伊朗精神領袖中的改革派,可是這並不是代表著人民真正的要求,特別是年輕一輩,只是「袋住先」的典型模式。但是實際真正掌權操作仍然是最高的國家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以其神權保守行徑管治國家,並且常以宗教意識來號召群眾,這樣便是真正使伊朗停滯不前的主因。
所謂的伊朗式民主即使是選出魯哈尼,仍然是走不出了哈梅內伊的操控,倘若哈梅內伊下台或者因事身故,由另一位取代其精神領袖位置,以這種政治架構繼續運行下,依然是不能夠擺脫守舊的政治環境而不能夠讓國家繼續前進。
正因為這種政治環境下,保守派一直主宰該國的政治環境,便影響了民生,也促使國民生活在民智落後思想的國度之中,即使年輕人嘗試去爭取自由意識但是大環境沒有改變下,生活的自由仍然是被忽略,從女士的自由活動便可見一斑,她們生怕被外界的眼光,不願意在公眾場合拍照,其實是怕被「有圖有真相」的記錄,隨時會有「被教育」的危機。她們既努力嘗試擺脫著束縛但同時亦怕被壓迫,這種矛盾實在對當地女性極不公平。
作為旅遊者雖然眼見當地風光明媚,設身處地套進他們的生活當中時,相信肯肯定不會有這種心境去享受這種風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