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0日星期三

HK01點解係要用亞氏保加症做𠝹刀男標題呢?

昔日一些報紙於出頭條時的文字取向以煽情、誇張手法來吸引大眾,但是市民看完覺得有問題而難以投訴,但是基於以前資訊不流通和不對稱,市民難以再透過其他渠道投訴,最常見可能是透過電台鬧這些報紙如此低俗云云,但是始終時限性,不能即時對事情作出反映,而且已經出了紙,想改也改不了。

但是今天互聯網的出現,這個遊戲規則一早可以改變,但是仍然不少網媒還是如此低俗,或者人的本性根本沒有改過。

好像今天HK01報導一篇有關一名持有𠝹刀及疑似有長槍物體男子在圖書館內查閱ISIS新聞上,其條題強調該名男子有亞氏保加症。

而標條題在臉書上是這樣寫的


深知今天大部份網媒在客戶來源主要是透過Facebook的這個中轉站才到網媒的網站閱讀新聞,亦深知今天做網媒是競爭激烈,因為網民的注意力可能只會得三兩秒,不看內容,看題定生死,所以網媒便認為夠爆夠juicy就吸到眼球,然後Draw到注意力,廣告便有機。

但是如何吸引眼球也應該有其底線,這條新聞的題目很明顯是利用這個病症來吸引眼球,但是為何要用這個病症做題?會夠爆嗎?HK01的編輯以為這樣夠吸引。

但如果你是認為你的讀者是有知識,有用腦的話,這條題是他媽的不知所謂。因為題不符實,患病男與要看ISIS資訊或者認為有恐佈襲擊有何關係?患有此病就一定是俱有恐襲的傾向嗎?為什麼要將恐襲與此病關連在一起?有什麼証據是可以支持亞氏保加症是俱有暴力傾向呢?

在看內文,根本就沒有指出關連所在,只是說明該男子有此病,其他沒有連繫上任何暴力傾向,更沒有說明他有前科之類,然後未段則說明此病是與社交上出現問題,兩毫子暴力、恐襲都沒有。但是條題的引導性卻明顯有意,再看看那些Facebook的編輯再加多句「又槍又刀,想想當時場面都驚到震…」,這是什麼的意圖呢?

亞氏保加症主要病症是在於與人溝通出現問題,在社交關係上較其他人為弱,但是沒有任何醫學上顯示他們有任何俱有暴力傾向。HK01這種有意無意的引導輿論過往在不少文章都出現過,名聲已早有問題。我當你是因為政治立場,要什麼Spin,要護主子之類,但是在人倫關係上你也應該有點報格,而不是如此低莊去為了這樣吸引眼球。

可能你認為你的讀者是一些聽了就信,沒有獨立思想的無知婦儒,然後見到就係Whatsapp share開去,就話這病得人驚呀,以病毒式散佈,有人落搭,之後視這病為洪水猛獸,增加誤解。

要知就是這些興論累死人。

我認識這些病症的人,他們雖然在社交上可能不合群,但是並無惡意,只要你真心對待,絕對可以做朋友與知己。

HK01號稱自己新聞準確、中立、有報格、又中產云云,但是從這新聞上看,以上的條件,一樣都沒有。

2017年8月29日星期二

特朗普被打臉也沒有所謂

早前特朗普說北韓開始尊重美國之時,今晨金仔又發射多支火箭,還要飛過日本領空,這種剃眼眉式行為,特朗普為首的美國,必然好不滿,但是形勢,是「咬我食」呀。美國未能夠制止北韓的行徑,甚至變本加厲,北韓玩火之際,東北亞地區火藥味更濃。

東亞地區在過去數十年經濟發展成為全球最高增長的地區,很大某程度上該區的地緣政治相對上是較其他發展中地區為穩定。非洲發展落後、戰事頻繁,阿拉伯地區同樣面對這類型問題,南美洲則政局多年來都不穩,反而東亞地區經濟發展上增長速度之快,可比歐美國家甚至過頭,所以太平洋世紀便以此得來。

南北韓問題近年緊張,是自金正恩上場後,世人想不到他比他的父親更見狂妄,與即使老大哥鄰國中國也不大願意合作,這也是中美在此事上難以協調。

早前中印兩國在邊界上有緊張形勢,但近日已經互相退下火線,南亞局勢緩和,雙方終於找到下台階,中印這種口舌之爭相信久不久在會出現,但基於「搵食至上」的經濟大國下,難以開戰為實。但是窮國卻在沒有成本下,發多兩支火箭來要求交換更多利益時,便是除笨有精。

但這種底線遊戲,如何準確地不會走火,其實難以預料。

美國要求中共管控弟弟之頑劣,如中共說不和北韓做生意之類的門面工夫,如不買北韓媒炭生意,禁北韓公司在華設公司等,也不會使北韓會真正聽話,美國在東北亞的聯盟日韓在北韓立場上也不一定一致,前者主攻,後者主和,其中地緣與血緣也有很大的關係,這也是美國一直在盤算東北亞的局勢而未能真正進攻。

更甚是一旦開戰,經濟之損失比中東之戰更甚,因為東北亞地區早已成為高度發展地區,不是阿富汗的落後國家,當中的經濟產能,一旦開戰,有如倒錢落海,生產力、股市等等,難以估量,遲遲不出兵,而金仔一直明解這道理,也是於此。

不是什麼厚黑學特朗普就真正可以扭轉局勢,中共亦不想北韓敗陣,這個緩充區,是幾十年來中共一直需要的。習近平的國策,更加不想北韓成戰,因為會影響他的中共在亞太地區主導權戰略部署。現在一帶一路在即,利用經濟牌總好過硬出兵擴軍路線,中共在西藏、朱日和軍演只是表演,非真正落場,但足夠對鄰國作出威懾時,當然不願意北韓發生什麼事情。

所以保持現狀,扮緊張但無事,時壞時好,時緊時鬆,打開口牌,打嘴炮,其實是中美最想要的。

搵食大過天呀。

至於特朗普被打臉,作為一名商家,口齒嘅野時常都是順口開河,冇所謂啦,搵錢最實際。

伸延閱讀
半島局勢:朝鮮再發一枚導彈 飛過日本上空
朝鮮發射導彈飛過日本領空

2017年8月26日星期六

《Dangal》展現出印度劉華更劉華

如果說劉華做事認真、靚仔同有型,好多人都唔會反對,雖然演技一般,但你會佩服他的毅力,所以為什麼劉華在華人社會上可以紅這麼久是有原因。

在華語社會指有印度劉華之稱的Aamir Khan,他比劉華更加劉華,因為他對自己的電影事業更加認真,而且同樣靚仔,還要有演技。

這次最新作品《Dangal》再次展現出他的電影魄力是如何強大。

在香港電影院播放Aamir Khan的電影,都是非常有水準,由《作死不離三兄弟》、《來自星星的PK》到今次的《打死不離三父女》從不會讓人失望,對印度電影是另眼相看。在《作》片探討種姓制度其實已經非常打破傳統印度社會觀念,再到《PK》更加挑戰宗教禁忌,來到《打》就更轉另一個印度深層次問題女權的社會地位,由種姓制度、宗教矛盾到女性平等這三個可以說是印度最為忌諱的話題,他都肯去拍,還要有內容,有說教但亦俱娛樂性時,這些電影作品,不只是華語電影,連荷理活電影都期望有這種品質。

《打》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當中自然有戲劇效果,但是主軌仍然沒有變,而主旨就是女性自主。

電影戲軌其實並不複雜,都是預計之內的演繹模式,但是從製作的專業、對白的精警、人物造型、演員演技等等都是上乘之選。先以製作的專業,電影鏡頭運用非常出眾,導演能夠捕捉到電影的節奏感,特別在摔跤鏡頭是非常有動感,不只是當一套運動片看,當功夫片都得,當中多場摔跤場面都非常有震撼感,埋身肉搏的實體感觀,是近年電影少見。而對白亦豐富,有笑有淚,甚至帶出一些人生道理,是讓觀眾能夠透過這些對白和場面去細心地反思今天印度在性別歧視上的問題從而引領社會去探討。

演員的演技是應該一提,男主角Aamir Khan演技當然無容置疑,他外形討好已經贏,再配上演技就更加有吸引力,有兩位女主角都樣出色,還有兩位小妹妹的演技更是神來之筆,戲中大家姐在鄉村時與其他男仔比賽的過程,除了有型外,還有她們的摔跤技倆也讓人讚嘆,可見她們真的有認真訓練。

而配樂當然是印度電影的拿手好戲,主題曲「Dangal」直頭型到震,絕對推介買Soundtrack。

故事所涉及的話題其實很廣泛,當中主旨是講女性歧視問題外,還涉及到印度的劣根文化,官僚制度、人性的弱點愛吹虛等,此外一些小細節亦可以知道傳統印度生活狀況,例如吃素的文化,印度人吃素是很普遍,當中宗教是其中一個理由,還有的是基於肉類其實是一種貴價食物,某程度上也使較窮的印度人偏向吃素,但是亦間接上顯示出當地人的營養不足等問題,折射出印度的貧窮境況。

Aamir Khan演這戲的過程要拍紀錄片隨時也可以,他先以弄肥自己才再減瘦變筋肉人,以一個五十歲人有這種毅不能不佩服,而他利用電影來探討社會更是值得讓人尊敬,再能夠雅俗共賞更是難能可貴。

這電影其實也是一套「愛國電影」,強調為國增光,但是整個電影過程中它不會感到「愛國味」是核突,反而還很熱血,這種編導演的技巧,華語電影的確要學習一下。

2017年8月20日星期日

政治犯

你身邊總有這類人

其實好怕有些人,但總有一個係左緊。
一、話好愛國家,然後拿著外國護照,得閒就話返自已美加澳紐屋企好開心
二、成日叫人去認識自已國家,但原來從來都冇返去過自已的國家
三、成日話愛國,但唔去自己地方但就成日去歐美日旅行,話自己包容,但自己屋企附近有自由行卻反對嘈生晒
四、平時好喜歡讚國家,但當每逢六四、中國政治異見人士、李波出事,總係好似失蹤咁,一粒聲都唔出
五、聲稱中立,但其實只是將別人的理據提出,但又沒有把自己的理據作支持
六、唔願意說自己是保守建制,但其實行為言論就明顯不過,但話自已中立沒有什麼真正站在那一方
七、建制不恐佈,扮中立才是最恐佈
八、常說討厭政治,以為就是好看透世情一樣。

其實仲有好多、數之不盡,這些人虛偽是最討厭,令人非常嘔心。

2017年8月18日星期五

時間不再站在年輕人一邊

上星期和上海一位朋友閒談,他年約剛三十多,其實正是屬於盛年,在上海從事貿易工作,在當地有樓有份不錯的工作,生活安定,屬於中產階層,當然也不是富豪到可以移民海外,但喜歡旅行,因為他說今天的上海不再是他認識的上海,甚至覺得中國也不再是他喜歡的地方,所以一有假期就喜歡出走,不想留在當地,反而喜歡到日本。他不是那些五毛,不是開口說忠於黨,但是也不是一定反對政權,他說不少上海人,跟他都會有同樣的感覺,上海已經變得太多,甚至國家變得太多,而變卻是壞方面,可是他沒有能力改變,只能默默忍受著這些改變,他說連AB網站(兩個大陸著名的影片媒體網站)都要管時,是不是在倒退呢?理論上他還是當紮年紀,還年輕,在中國有發展的空間的話,理應可以很熱血,但是他卻有點只為生活和逃離的生活空間。

這種生活態度,近年發覺不少中國的朋友都有類似,他們都屬年輕力壯,是當打的年紀,但是從他們的態度便感到對社會即使有不滿,但也無奈,甚至默不作聲,只圍在自己的生活圈中。

我說香港情況其實也一樣,一樣在倒退中。

年輕人,還會有明天嗎?

很多時一些政治領袖或者評論員常說,跟一個政權對抗時,年輕人有的是一種最好的優勢,就是鬥長命,因為時間是站在年輕人一邊,這個立論從邏輯上好像很有道理,因為年輕人永遠都是年輕,時間一定比人多,意即政權也不可能永遠走下去。所以年輕人總是會有一天勝利。

但事實上並不如是,年輕人一早被時間所奪去,政權會用任何方法打壓,最後賠上了年輕人的一輩子,往後的年輕人也賠上,因為再沒有人可以抗爭到底。

由旺角事件到今天雙學三子入獄,在牢的人全是年輕一輩,他們用上了自己的最寶貴的資產,青春去同香港一起,卻換來重判、律政司上訴,政權所謂的大和解從來都不會發生,只是假惺惺,要你在萌芽時期,不惜任何代價,都要把抗爭者入獄,因為只有這種行徑才可以讓政權繼續執政。這一代年輕人的歲月就此被政權吞末,他們的理想、希望、期盼都一一落空,換來的只有政治打壓。

換著你是十歲八歲的父母,看了這些新聞,都會怎樣想?仲想學羅冠聰嗎?你是今天蔡若蓮的教局同事,上司是這樣,如何推行你的教育理念?還會有真理所在?她也說句劉曉波也不應在國教課程內之時,下屬們怎樣做?你不怕飯碗不保,也會怕你說句「奪」字也變得很暴力,這種大氣壓氛圍之下,怎會有一個真正理直氣壯俱良心道德的教育理念出台給下一代呢?

自然要做一個服從不抗不問世事不理公義的羔羊。

那麼下一代在這種學習環境下,時間自然不會站在年輕人身上,而是站在執政者的權杖手中,如何引導下一代,要怎樣的下一代,都可以在他們股掌之中,那又怎會有年輕人和時間並肩,時不與我。

今天的香港、中國其實都是一樣,正在消磨著年輕一輩,磨滅年輕一輩的鬥志,只要服從的心態才能留下來,你不會有生活,只會有機會生存,就是年輕人的寫照。

2017年8月14日星期一

《Girls' Talk》突出港女喜感

TVB J2的《姊妹淘》感覺是很港女,一班八婆格去sell一些港女產品,當然這市場頗受歡迎,否則不會可以做了這麼多年還可以繼續下去,但是主持的對話、談吐和節目的款式是很港女負面格局,真心想問,港女一定是只有扮靚的嗎?

同樣地是sell港女style的《Girls' Talk》反而來得一定喜感,當中無可否認是含有一種港式女士們的態度,但是這些主持在表現上,即使俱有港格但仍然是有真實還帶有一點喜劇感覺,而節目的主題也不只是單一模式,至少多於一些偽文青感觀,內容多元化,從港女教化上,可以為港女增值一下先。

《Girls' Talk》其實一樣是一班女士圍埋一齊做的以女性做主打的節目,但是內容每日都有不同的主題,這才是讓一個節目多頁化而不會單調,包括《扮靚錦囊》、《愛情開箱》、《Cooking Girls》、《豁出去漫遊》、《呃Like派出所》。其中《扮靚錦囊》和《豁出去漫遊》是幾好笑和屬於新內容。前者雖然是屬於一些典型扮靚貼士,但是主持的對答、扮靚技巧是貼地和更有一種真實入屋感觀,而《豁出去漫遊》是屬於一種為港女作出正面表述的節目,因為所找的嘉賓同樣是香港女士,但絕不是心目中的港女,因為她們都是出走外地,不只日韓台之類,而是一些偏門旅遊地方,即使是男士,也覺得「有野學」。

事實上這個《Girls' Talk》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這些主持的風格,各自的主持的性格也鮮明,有的是賣可愛、霸氣、搞笑、天真或者領導做主持角色等等,各有其功能和營造氣氛,更重要是這些主持除了是新鮮外,年紀和她的對答也不會過於「扮野」,即使平時雜誌上只見會有性感照的羅彩玲,在節目上的談吐,其實也並不反感,反而增加對她的好感,主持做回自己,也是這個節目的成功處,另外配搭上加了一位外藉男士Artem Ansheles,也是一個神來之筆,他既可以透過不正確的廣東話帶來喜劇效果外,還透過男士眼光以及女主持對他的照顧增加了節目的娛樂性。

一個十五分鐘的時段也是不錯的結構,因為過長的話,內容可能變得沉悶而缺乏驚喜,反之簡短的時間在感觀上認為節目內容豐富。

作為一個港女的綜藝節目,是不錯和討人歡喜,至少一名麻甩佬唔會覺得佢地過於港女八婆,最多她們的那種港女對話視之為平常的Girls' Talk而不感到討厭,一些對話還感覺頗有喜劇效果。

2017年8月11日星期五

呂麗紅與陳章萍看教育的兩極文化

近日香港教育界最多人討論除了蔡若蓮外,當然是興德學校的陳章萍校長的惡行,前者在有關國教的討論觀點難以明瞭以及感到極左心態和偏頗,後者就見到今天教育者如何利用權力來獲取私利以及非法行為,這些教育工作者對本港未來都是有壞的影響。

這刻我想起呂麗紅校長,教育工作者是應該怎樣呢? 一定要染紅嗎?一定要私利忘義嗎?

認識呂校長並不是在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才知道,而是透過一個港台節目上認識,香港這個充滿功利主義的社會,還有這樣真正為教育著想的人,每次看她的經歷,都深受感動,佩服她的毅力,今天少有。

但是陳章萍這類人物,其實橫看今天社會,其實多不勝數,「影子學生」這種情況其實一直存在,因為很多學校生怕殺校,所以便出現了這種情況,而殺校理由是教局的政策,不推行小班教學,學生不達到一定數量,自然就要被淘汰走,這樣便會有學校走一些偏門方法來保學校,校長作為一校之長自然是帶領者,也是在做影子學生的推手,在其他老師眼中,大家都是打分工時,可能飯碗不保的情況下,便自然會與校長一同合作,因為大家都是坐同一條船,倘若不夠學生,大家會被殺校或者縮班,教席不保,生計成問題,這個理由也使為何該校有這種情況但從沒有提出質疑或者揭發,但是這校長卻不懂什麼叫做同坐一條船也要同一種同理心態,反之以為成功保校就可以為所欲為,打壓老師對學生不公等行為,自然最後導致今天有人爆大鑊之事情,倘若這校長是醒目的話,或者沒有取盡權力欲,大家好好地,「影子學生」這鑊是不會浮上面。

陳章萍的情況,其實是套用今天社會也不覺得感到驚奇,同流合污屢見不鮮,只是關鍵在於是否有感到自身的利益被剝奪,然後作出反抗,這種下流行為其實一直存在,甚至變本加厲,只不過今天一些人仍然一起擁有較大的利益而同坐一船上,所以還沒有籠裡雞作反,要等有人籠裡取盡甚至取別人之利益,就會有大爆發的一天。

呂麗紅與陳章萍可謂今天香港教育界的一個範例,前者可以視之為一個學習對像,後者則可視為反面教材,至於蔡若蓮,一個在功能組別敗了而可以再出任官員的情況,相信只會有今天香港獨特的政治環境下才見到(你會說美國高官都有這種情況,希拉利便是一例,但人家的反對派來作出一種互相包容的政策,但是蔡若蓮的政治取態是對家嗎?明顯不是,那麼只有一個簡單答案,就是政治酬庸)。

香港可否多些呂麗紅,少幾個蔡若蓮和陳章萍,就真的天下太平。

2017年8月1日星期二

從MC Jin翻紅看到港人的跟紅頂白性格

近日有人久不久會說句「有沒有Freestyle呀?」又或者「Yo Yo」之類,然後網媒播著MC Jin在旺角鬧市的Po,之後大家便瘋傳大叫MC Jin好正呀。

想問下MC Jin其實一路都好正,唔係依家先知呀?

係呀,依家先知,因為MC Jin上左大陸音樂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戴著面具唱rap,然後爆紅左。

但港人就取笑話「一望就知係MC Jin啦,扮咩野呀。」中國節目又造假。

喂喂,係呀,依家人地擺明就係一個編排好的娛樂節目,有預定劇本,連嘉賓的對白都係設定左,但依家因為MC Jin在人家個節目一下Rap,就彈起來,爆紅,但更好笑的因為MC Jin這次回到大陸做節目,又紅返來香港。而不少香港民眾又突然大捧他,大叫他Rap得好之類。

其實MC Jin一早就Rap得很好,好有勁,記得當年在Youtube同外國人Battle時,不知幾勁,嬴了不少黑人Rapper,是有實力的,他回到香港發展,但換來的是只做TVB的綜藝節目《兄弟幫》,做TVB劇集二線角色《潛行狙擊》、《雷霆掃毒》,但他在港推的唱片卻未成功,其實他與陳奐仁的《買一送一》其實很好,但是換來什麼呢?

只會說MC Jin Rap得幾好呀,就係咁多。

香港人對音樂的種類一直都是窄頻,從來都不是寬頻速度,仲係14.4K的時代,香港歌手種類單一,你說市場細,倒不如港人不大接受新事物,特別是在音樂方面,來來去去都是愛情主題,近年更死是大部份都是慢歌,多一點其他類型就歸做小眾非主流,跳舞曲種或者多一點節奏強勁歌曲是少數。那麼要有MC Jin的Rap就更難入屋。

不過現在人家紅了,港人的跟風心態又來了,一方面笑人大陸造假,港人不懂珍惜MC Jin的才華,使他無心戀戰回美國,現在人家紅又說好野。

香港其實沒有什麼獅子山精神,有的是跟紅頂白,見風駛艃,只追潮流,沒有自我,這才是香港人。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