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讓子彈飛」後,不少影評都把不少導演所拍的電影都會解讀為一些政治隱喻或者認為電影藏有不少的政治符號,以能滿足讀者自我認為的深層次分析並且自我獨到。
這次武俠又看見了一些影評認為同樣帶有政治符號,但真的這麼多政治符號嗎?
如果中國電影還是停留於意識形態的政治隱喻或者解讀,那就仍然走不出了一個限制,電影其實是多元,是可以正正經經的一套純商業電影。
武俠外裝好像是有政治味,但導演確實不帶一點用意,只是想故事來多眼光去看,並且以商業化的劇情表達,是純娛樂產物。
大家或者想多了。
見有影評(是微博轉載)指這是描述黨與人民的關係。指出故事有關「家」的描寫。一個不該的家是否應該連繫著。
如果就這樣說的話,那是可以無限放大,戲中的家可以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正家庭關係,甚至人類與大自然關係等等。
因為戲中所描述的家其實是很片面,甚至是流於表面和簡單,編劇和導演著墨並不多,只是將家的關係作為一個引子而並不是故事的主旨。
戲中並不認為有什麼大思想、大故事。反而這戲的拍攝是很娛樂性強為主軸,娛樂性並不是指為笑片,比起華語電影是較多新花款的手法去講故事。
首先是開頭以偵探形式手法講故事,金城武成為福爾摩斯,調查對象則是甄子丹。戲中多種形容事跡都較有劇情合理化,並加以「人體奧妙展」般解釋戲中打鬥場面,這是過往港式和華語電影少有,這樣便可以合理化了武打場面的真偽,即使知道這是誇張的描述,但是基於提供了理據支持,便可以把故事繼續說下去。
後段則是傳統的武打技倆發展下去,便走回傳統華語編劇手法當中。
這戲其實沒有什麼大意思,反之以影像來吸引觀眾,娛樂為上,教化為次。
這反而讓我感到舒服和更易接受。電影並不是政治任務,常常說教實在吃不消。因此商業電影並不有什麼不妥,過份解讀也無需要。
甄子丹保持一貫的武打水平,不過當中一些招式卻有點像葉問,或者是他是葉問太過深入民心了。而他的演技仍然幼嫩,當中假扮老實人和金城武對話則太過老土和造作。
題外話是甄子丹有點似陳振聰。
而金城武依然如一,發揮不多,但以他的魅力卻可以搭夠。
至於湯唯並非早前評論指她是花瓶一角,找她是因為她有一種外表樸實的形象外表,而不艷麗但屬順眼之選,這不會搶子另外兩位演員的氣氛。而她則交足功課演譯農村婦人的心態。這角色也不會找范冰冰或者潘霜霜做掛。
而另一大角王羽則多年沒有見不過仍屬稱職。
這戲宣傳說武俠改變武俠,結果當然並沒有改變,但是作為商業電影看待,武打、情節、畫面、人物關係,其實都交足功課,沒有欺場,而制作認真更是認為這戲的賣點。
陳可辛作為華語導演,他已經是去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因為他的優點知道自己的定位,而且是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仗才是他的成功之道。他理解市場變化,導演手法越見成熟,駕馭大片和描寫人物細緻已比起其他華語導演為佳,即小品又得,大投資亦得,這是並不是所有導演都做到,至少國內導演現階段沒有一位真正做到,張謀藝和陳凱歌只是大投資電影但沒有駕馭大片的能力,即使吳宇森如、徐克是。至少比起王家衛只賣名星和有型以及走不出「愛情故事」格局來得更為多元化。而且他願意用西方制度拍出東方電影更是一件改變華語電影制度的先行者,更是值得欣賞。
正如信報訪問陳可辛指這戲的得著,他的確沒有說錯是他的技巧又上了另一個地步,是技巧上升呢。
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2011年7月28日星期四
葛優與湯唯的假微博說起
因為內地高鐵出軌事情讓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回響,不論內地、本港甚至外國都議論紛紛。由於事情如此得到大量關注,連「微博」都關注起來。
首先是出現了造假的湯唯和葛優微博,兩者內容都是涉及有關對高鐵事件的發表意見並加以批評政權行為,這文卻瘋傳起來,因為是演藝名人如此高調批評是少有,但後來發現這是造假,當然有被騙成份,也是一種惡搞行為。
從普通眼光看,這些惡搞是一樁惡作劇,有娛樂成份,使人落於這圈套中,以為藝人如此高調和膽大,也因此大家便關注起來。表面看是普通惡搞和平常的假扮名人身份說三道四沒有太大分別。可是這次卻有不同的後果。
首先是即使知道是惡搞仍然有人擷取圖片並繼續瘋傳。
二是人民潛在期望會有反制度的領導人出現在社會上心態。
網民繼續瘋傳,一來是混水摸魚使這事情更有影響力而鬧大,另一方面是網民甚至是人民根本就是想這些批評的訊息透過這種影響力的瘋傳得到一種社會力量,從而達到當局面臨有壓力的期望結果。我說是期望是事實,因為在現階段,要使當局真心面對錯過是不能實現的期望,所以大家希望會有壓力的出現也只屬意願而不能成真。這是因為政權仍然是穩如泰山,動員能力仍然是壓倒性。
不過人民卻像電影「讓子彈飛」一樣,期望會有一個張麻子(姜文飾演)的出現,所以有個疑似的「湯唯」和「葛優」的說話都像平地一聲雷一樣,使大家好像找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姜文,能夠向強權說不,並帶領走出一條新方向。所以稍見的疑似便成為一種無形的威力展示出來並加以放大。
當然這次只是造假和很快便不會再有什麼大浪湧起,只能是一片小縺綺連浪花也沒有。
大家只能期待一次真正的張麻子出現。
何時?木宰羊。
首先是出現了造假的湯唯和葛優微博,兩者內容都是涉及有關對高鐵事件的發表意見並加以批評政權行為,這文卻瘋傳起來,因為是演藝名人如此高調批評是少有,但後來發現這是造假,當然有被騙成份,也是一種惡搞行為。
從普通眼光看,這些惡搞是一樁惡作劇,有娛樂成份,使人落於這圈套中,以為藝人如此高調和膽大,也因此大家便關注起來。表面看是普通惡搞和平常的假扮名人身份說三道四沒有太大分別。可是這次卻有不同的後果。
首先是即使知道是惡搞仍然有人擷取圖片並繼續瘋傳。
二是人民潛在期望會有反制度的領導人出現在社會上心態。
網民繼續瘋傳,一來是混水摸魚使這事情更有影響力而鬧大,另一方面是網民甚至是人民根本就是想這些批評的訊息透過這種影響力的瘋傳得到一種社會力量,從而達到當局面臨有壓力的期望結果。我說是期望是事實,因為在現階段,要使當局真心面對錯過是不能實現的期望,所以大家希望會有壓力的出現也只屬意願而不能成真。這是因為政權仍然是穩如泰山,動員能力仍然是壓倒性。
不過人民卻像電影「讓子彈飛」一樣,期望會有一個張麻子(姜文飾演)的出現,所以有個疑似的「湯唯」和「葛優」的說話都像平地一聲雷一樣,使大家好像找到了現實生活中的姜文,能夠向強權說不,並帶領走出一條新方向。所以稍見的疑似便成為一種無形的威力展示出來並加以放大。
當然這次只是造假和很快便不會再有什麼大浪湧起,只能是一片小縺綺連浪花也沒有。
大家只能期待一次真正的張麻子出現。
何時?木宰羊。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天橋看自由
或者這是一些老掉牙的說話,但卻是我們要珍惜。
今日是香港每年一度的書展開始,這一個星期,估計會有數十萬人次到訪書展,以人次計,一個星期有這麼多人入場,比起一套賣座電影觀眾人次還要多,可見書展人氣有多旺盛。
書展舉行地點是位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大部份人都是乘地鐵到會展,而必要經過一條行人天橋才能到達。今天我便看了一些情境想到香港還有其一兩毫子優勢。
今天是星期三,是賣旗的日子,早上上班時段在天橋上便有不少義工正在賣旗,有的是穿上校服學生賣旗,有些是貼上義工牌賣旗,沿途會有行人會有左閃右避過賣旗人士,但賣旗者卻不會阻礙對方,仍然會笑面賣旗,亦有人走到前放了錢然後就拿了一張貼紙,很隨意便離開,繼續往前行上班。
你會發覺大家視這事情並不是什麼特別,你有你賣,我有我走,他有他捐錢。各人不會認為互相有什麼懷疑,因為今天是星期三,是賣旗日,亦很放心捐錢給賣旗者而不覺得有防詐騙之嫌,從這看也能夠理解到社會還是有其安定的狀態持續。
這條天橋每日會有不同人士走訪,其中是有傳教的,有摩門教的西人穿上白領衣黑色西褲在傳單張,更有法輪功人士每日在橋上打坐,貼上橫幅大海報寫著反共標語等等,每天如是。
即使你不認同這些宗教或者理念,但這是解釋到香港還存有著其宗教自由。
從天橋走到會展,每年書展總是有不同的話題,今年的話題不是去年的模特兒話題點,反而是今年書展較多人會留意是會有興趣買華叔的回憶錄「大江東去」。香港書展其中一個特色是政治漫畫和存有諷刺時弊的書藉,可以買繁簡英不同語言種類,立場不同都可以出版,這就是我們香港極度重視,甚至視之為最後的一根草,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這足以使香港可以成為大中華最資訊流通量龐大的地區之一。
的確眼見近年以上的三種特質,多少在變,這種變是無形無色,但是卻是異常影響香港在全球社會上的角色和地位,要保持是需要警醒,是需要反思,是需要留意,是需要監察,是需要你和我,不是別人做就可以,不能夠假手於人,這是作為香港人的一種無形義務。
你有沒有做到?
今日是香港每年一度的書展開始,這一個星期,估計會有數十萬人次到訪書展,以人次計,一個星期有這麼多人入場,比起一套賣座電影觀眾人次還要多,可見書展人氣有多旺盛。
書展舉行地點是位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大部份人都是乘地鐵到會展,而必要經過一條行人天橋才能到達。今天我便看了一些情境想到香港還有其一兩毫子優勢。
今天是星期三,是賣旗的日子,早上上班時段在天橋上便有不少義工正在賣旗,有的是穿上校服學生賣旗,有些是貼上義工牌賣旗,沿途會有行人會有左閃右避過賣旗人士,但賣旗者卻不會阻礙對方,仍然會笑面賣旗,亦有人走到前放了錢然後就拿了一張貼紙,很隨意便離開,繼續往前行上班。
你會發覺大家視這事情並不是什麼特別,你有你賣,我有我走,他有他捐錢。各人不會認為互相有什麼懷疑,因為今天是星期三,是賣旗日,亦很放心捐錢給賣旗者而不覺得有防詐騙之嫌,從這看也能夠理解到社會還是有其安定的狀態持續。
這條天橋每日會有不同人士走訪,其中是有傳教的,有摩門教的西人穿上白領衣黑色西褲在傳單張,更有法輪功人士每日在橋上打坐,貼上橫幅大海報寫著反共標語等等,每天如是。
即使你不認同這些宗教或者理念,但這是解釋到香港還存有著其宗教自由。
從天橋走到會展,每年書展總是有不同的話題,今年的話題不是去年的模特兒話題點,反而是今年書展較多人會留意是會有興趣買華叔的回憶錄「大江東去」。香港書展其中一個特色是政治漫畫和存有諷刺時弊的書藉,可以買繁簡英不同語言種類,立場不同都可以出版,這就是我們香港極度重視,甚至視之為最後的一根草,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這足以使香港可以成為大中華最資訊流通量龐大的地區之一。
的確眼見近年以上的三種特質,多少在變,這種變是無形無色,但是卻是異常影響香港在全球社會上的角色和地位,要保持是需要警醒,是需要反思,是需要留意,是需要監察,是需要你和我,不是別人做就可以,不能夠假手於人,這是作為香港人的一種無形義務。
你有沒有做到?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避免把華叔神聖化
華叔走了,而他的回憶錄快將推出,但未推出先轟動。如果作為市場策略看,這種轟動的確是讓銷情上升。但作為政治生態看,這種轟動則實在無謂。
華叔年輕時要求入共產黨,有說使不少支聯會成員感到驚訝,並認為是一種陰謀論。當然亦自自然然有其他黨派不論左右派、前進派都走出來大為「抽水」(近期抽水這名詞在大小街巷都常出現。)可見本港政治派系是走在著數港仔思維,有著數當然不執輸,有得抽就抽。
司徒華從基本法草委到支聯會主席,這種轉變,其實是一百八十度,當一個曾經向國家和自己國土深愛的人,為何會突然轉變,必定是曾經面對一個極度的困難問題才促使這個逆轉,很明顯是六四。
現在有說華叔的早期事情,對他的聲譽有影響,那是對尊敬華叔的朋友實在是一種笑話。甚至真係當人傻。
倒轉想,一個原本是深信一件事情最後反而是最反對,當中一個因由是不認同或者知其不是才有這樣的結果,而華叔便是這個行徑罷。
反之這才是讓人值得深思為何愛黨的人最後要走如此呢?許家屯出走美國過他的晚年,華叔因六四與黨對立,實在不用再解釋。
如果生怕華叔名譽敗壞,這才是危險,華叔只是一個他認為做人應該要做的事,他是尊敬和偉大,但卻不是神聖,假若將人化作神聖的圖騰才是最為恐佈,否則只淪為如毛澤東的神聖化領袖膜拜。
這對民主自由才是最大的傷害。
華叔願意寫這事情,我認為他的胸襟實在廣闊,不怕別人說不是,只說出實情,這就是要你警醒大家。也是他真正的苦心。
華叔年輕時要求入共產黨,有說使不少支聯會成員感到驚訝,並認為是一種陰謀論。當然亦自自然然有其他黨派不論左右派、前進派都走出來大為「抽水」(近期抽水這名詞在大小街巷都常出現。)可見本港政治派系是走在著數港仔思維,有著數當然不執輸,有得抽就抽。
司徒華從基本法草委到支聯會主席,這種轉變,其實是一百八十度,當一個曾經向國家和自己國土深愛的人,為何會突然轉變,必定是曾經面對一個極度的困難問題才促使這個逆轉,很明顯是六四。
現在有說華叔的早期事情,對他的聲譽有影響,那是對尊敬華叔的朋友實在是一種笑話。甚至真係當人傻。
倒轉想,一個原本是深信一件事情最後反而是最反對,當中一個因由是不認同或者知其不是才有這樣的結果,而華叔便是這個行徑罷。
反之這才是讓人值得深思為何愛黨的人最後要走如此呢?許家屯出走美國過他的晚年,華叔因六四與黨對立,實在不用再解釋。
如果生怕華叔名譽敗壞,這才是危險,華叔只是一個他認為做人應該要做的事,他是尊敬和偉大,但卻不是神聖,假若將人化作神聖的圖騰才是最為恐佈,否則只淪為如毛澤東的神聖化領袖膜拜。
這對民主自由才是最大的傷害。
華叔願意寫這事情,我認為他的胸襟實在廣闊,不怕別人說不是,只說出實情,這就是要你警醒大家。也是他真正的苦心。
2011年7月17日星期日
支持維基百科申遺
記得初初認識維基百科網,其運作和理念並不明白,當時認為如何能夠決定內容的可靠性,這樣的內容便會有所偏差,但是當理解到這是互聯網的自由度和協作理念,這便漸漸地認同這種全新的資訊平台,說真的維基網是我常常瀏覽的網站之一,不論是中英維基,都覺得是一個的確很實用的網站。
而個人認為這是全球最成功的一個協作平台試範。
在莫乃光生先的facebook看見了維基要求申遺,看了即時的反應,是很支持。
人類得以能夠活存,當中知識是唯一的要點,過往知識的傳遞上,仍然是有阻隔,除了是文化、階級、種族、經濟上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使知識並不是完全地可以分享,古代用羊皮和竹片書寫,阻慢知識上的傳遞,到了紙張和印刷術使知識快速傳播,人類發展便進步神速起來,到了互聯網就更加快這種程度,當中維基百科網可以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作為一種人類知識上龐大平台,雖然不是最完美,但努力嘗試,讓每人都有權利可以使用資訊,這種傳遞知識的方法,過往是沒有出現,可以龐大發播資訊,共享、制作、多語言轉換,減低文化的區隔,這是一種大同理念。
我們人類是要好好珍惜。
申遺是對這種知識廣播的一種認同和支持,也是人們對平等的一種堅持。
伸延閱讀
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也申遺
而個人認為這是全球最成功的一個協作平台試範。
在莫乃光生先的facebook看見了維基要求申遺,看了即時的反應,是很支持。
人類得以能夠活存,當中知識是唯一的要點,過往知識的傳遞上,仍然是有阻隔,除了是文化、階級、種族、經濟上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使知識並不是完全地可以分享,古代用羊皮和竹片書寫,阻慢知識上的傳遞,到了紙張和印刷術使知識快速傳播,人類發展便進步神速起來,到了互聯網就更加快這種程度,當中維基百科網可以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作為一種人類知識上龐大平台,雖然不是最完美,但努力嘗試,讓每人都有權利可以使用資訊,這種傳遞知識的方法,過往是沒有出現,可以龐大發播資訊,共享、制作、多語言轉換,減低文化的區隔,這是一種大同理念。
我們人類是要好好珍惜。
申遺是對這種知識廣播的一種認同和支持,也是人們對平等的一種堅持。
伸延閱讀
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也申遺
如何在社群網絡上作出政治表態
大家會用facebook、twitter、微博以及近期推出的Google+作為你的網絡社群工具,當中要以facebook最為流行,可以說是成為一種網絡上的一種習慣,其次是twitter和微博,前者是美國產物,後者是內地複制版,在本港twitter多以政治題目較多,因為使用者不少都是關心時事和社會資訊,後者則較為優閒娛樂資訊,因為國內甚至香港藝人都開了微博,也是演藝人可以跳過傳統媒體直接向大眾作宣傳之效,因此這已經成為一種產業制,不少娛樂公司都會與微博公司簽了協議,讓旗下藝人於其微博發表內容,成為新的宣傳渠道亦使微博供應商吸引收看者。
這文則嘗試討論社群網絡的政治取向。
在香港,微博和twitter因為它的行徑其實已經劃分了用途,所以使用者已經可以在這些工具作出了自己的取向,發表社會民生或者政治議題甚至找相關資訊,用twitter,娛樂文化便找微博,此外這兩種功能多是以follow居多,發表意見較少,因此要看一些表態也相對沒有這麼複雜。
反之facebook和google+則是對個人的政治取態有較深的看法。這是因為這工具較貼近生活狀況,有如一種實體社交,功能上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可以發表文字、連結、視頻、圖片甚至是長篇文章等等。所以你假若表態,其內容是可以較有深和闊。
不過這問題便來,政治取態是很個人的,你可以身邊的朋友是保守但你可卻是自由派,過往傳統人物關係當中,你會很少表態,大家可能閒談間會說些事情,沒有太過詳細,但是有了這些社交網絡工具,你的表態便可以異常的深入,那麼與其他人的眼光便會有所不同。
我和朋友都有同一種的觀感,基於過往工作關係,所以會有傳媒朋友,這批朋友大多都傾向自由派,認同民主理念,或者可以統稱泛民類別,而也有一些從事金融、商業圈朋友,大多都會傾向保守但未必是建制,但會認為社會不需要急進和激烈。此外也有一些國內朋友,則對本港社會要求民主則並不認同,甚至是不需要。
如果你的態度同時在社群網絡上發表的話,但不同朋友在眼裡便發生了多少的異見,朋友的眼光便會有所不同。特別在facebook上,因為你一發表便所有朋友都知道。google+有可以劃分朋友的區隔,或者可以減少了異見的情況。好像可以避免了這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但是我們是不是這種劃分成為另一種的真實生活體驗,「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
我們是可以有選擇的權利,何種的方法都是你選擇的自由,你可以劃分,也可以不必要,這也是你的表態。
這文則嘗試討論社群網絡的政治取向。
在香港,微博和twitter因為它的行徑其實已經劃分了用途,所以使用者已經可以在這些工具作出了自己的取向,發表社會民生或者政治議題甚至找相關資訊,用twitter,娛樂文化便找微博,此外這兩種功能多是以follow居多,發表意見較少,因此要看一些表態也相對沒有這麼複雜。
反之facebook和google+則是對個人的政治取態有較深的看法。這是因為這工具較貼近生活狀況,有如一種實體社交,功能上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可以發表文字、連結、視頻、圖片甚至是長篇文章等等。所以你假若表態,其內容是可以較有深和闊。
不過這問題便來,政治取態是很個人的,你可以身邊的朋友是保守但你可卻是自由派,過往傳統人物關係當中,你會很少表態,大家可能閒談間會說些事情,沒有太過詳細,但是有了這些社交網絡工具,你的表態便可以異常的深入,那麼與其他人的眼光便會有所不同。
我和朋友都有同一種的觀感,基於過往工作關係,所以會有傳媒朋友,這批朋友大多都傾向自由派,認同民主理念,或者可以統稱泛民類別,而也有一些從事金融、商業圈朋友,大多都會傾向保守但未必是建制,但會認為社會不需要急進和激烈。此外也有一些國內朋友,則對本港社會要求民主則並不認同,甚至是不需要。
如果你的態度同時在社群網絡上發表的話,但不同朋友在眼裡便發生了多少的異見,朋友的眼光便會有所不同。特別在facebook上,因為你一發表便所有朋友都知道。google+有可以劃分朋友的區隔,或者可以減少了異見的情況。好像可以避免了這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但是我們是不是這種劃分成為另一種的真實生活體驗,「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
我們是可以有選擇的權利,何種的方法都是你選擇的自由,你可以劃分,也可以不必要,這也是你的表態。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韓國美女還有韓國手機
大家會睇kpop、追韓劇、買韓國化妝品,因為眼見韓國美女多(整容也多),所以都要為自己增值,看看人家如何成為亞洲前尖同埋個鼻更尖。
另一方面,韓國在出產手機已經是名列前茅,蘋果更視三星為最大勁敵。單看蘋果近年常與三星打官司便知道蘋果視它為最大的潛在對手。
無可否認,大家在買智能手機時,第一時間都會想起iPhone,特別在香港有如本土手機一樣,在地鐵上、在街上、在餐館上都見iPhone的痕跡。看看大家facebook用上載圖片是來自那種手機便知,十居其九都是寫著iPhone上載。
那不用iPhone的智能手機用家,又會用那種呢?大部份答案自然是Android手機,當中又以三星為最大的用家,還有是HTC,但以功能和及佔份額,三星的Galaxy有如Android中的iPhone。
在美國手機市場,Android和iPhone各佔客戶群,前者在市場份額早已成為大戶,只不過單一品牌來計,蘋果仍然是大哥,Android則以聯合不同手機品牌搶佔市場份額。當中三星是最多。
中長期看,智能手機會是Android中的三星和蘋果的iPhone對壘,而HTC、摩拓羅拉或者LG等都只屬於餘下的份額,但智能手機有打麻雀般,隨時是一家贏三家。三星一個獨食餘下Android手機份額也不定。
我們說到這兒,好像忽略了另外兩間大型手機公司諾基亞和RIM,後者是智能手機的始祖般,一部blackberry就是優皮上身和簡約辦公室的代號。前者則是曾經在手機市場上呼風喚雨但現在要食老本還生怕蘋果有日走進它的唯一最後陣地,低檔手機市場,而要與微軟做難兄難弟。
以前說個人電腦已經比大型主機更個人化,但到了這個年代,手機比個人電腦更加個人化,你會和你個女分享使用部PC或者MBA上網做功課,但你總不會和太太分享部iPhone罷。不然你走去看141咸網解悶時,你難辭其咎,唔通你話去做家訪咩,「而你不知道陳家偉是誰?」。
伸延閱讀
蘋果應該擔心誰會取而代之?
另一方面,韓國在出產手機已經是名列前茅,蘋果更視三星為最大勁敵。單看蘋果近年常與三星打官司便知道蘋果視它為最大的潛在對手。
無可否認,大家在買智能手機時,第一時間都會想起iPhone,特別在香港有如本土手機一樣,在地鐵上、在街上、在餐館上都見iPhone的痕跡。看看大家facebook用上載圖片是來自那種手機便知,十居其九都是寫著iPhone上載。
那不用iPhone的智能手機用家,又會用那種呢?大部份答案自然是Android手機,當中又以三星為最大的用家,還有是HTC,但以功能和及佔份額,三星的Galaxy有如Android中的iPhone。
在美國手機市場,Android和iPhone各佔客戶群,前者在市場份額早已成為大戶,只不過單一品牌來計,蘋果仍然是大哥,Android則以聯合不同手機品牌搶佔市場份額。當中三星是最多。
中長期看,智能手機會是Android中的三星和蘋果的iPhone對壘,而HTC、摩拓羅拉或者LG等都只屬於餘下的份額,但智能手機有打麻雀般,隨時是一家贏三家。三星一個獨食餘下Android手機份額也不定。
我們說到這兒,好像忽略了另外兩間大型手機公司諾基亞和RIM,後者是智能手機的始祖般,一部blackberry就是優皮上身和簡約辦公室的代號。前者則是曾經在手機市場上呼風喚雨但現在要食老本還生怕蘋果有日走進它的唯一最後陣地,低檔手機市場,而要與微軟做難兄難弟。
以前說個人電腦已經比大型主機更個人化,但到了這個年代,手機比個人電腦更加個人化,你會和你個女分享使用部PC或者MBA上網做功課,但你總不會和太太分享部iPhone罷。不然你走去看141咸網解悶時,你難辭其咎,唔通你話去做家訪咩,「而你不知道陳家偉是誰?」。
伸延閱讀
蘋果應該擔心誰會取而代之?
2011年7月14日星期四
特首選戰前哨
三名疑似特首候選人開始表態,可見這次選戰進入直路。在民意調查,以范太(唔寫花名,再寫都厭同無新意,除非再有新花名),民望最高,第二是梁家傑,但他只屬花瓶性質,屬觀賞價值,不能真正入選,其次分別是唐司長和梁先生。
除了梁家傑,因為他也知道自己是花瓶,講多同講少都不影響選情,所以不說也也沒有太大關係。其他三人則近日表態,范太常以親民冷靜說話來吸納民望,而梁先生則以裝扮勇敢直言勢頭讓港人以為有個有魄力特首,至於唐司長則仍依假扮低調以免講多錯多招失蹄。不過昨日司長在立會的戲實在有點搞笑,先找其家樸林大輝提問,再由司長親自回應,這場戲連林大輝身旁的劉皇發的表情都覺得交唔到戲。司長說到當房探訪,幸好他不是走到香檳大廈,否則與陳家偉碰正又比記者找中,真係水洗都唔清,到是香檳大廈必成為香港最有觀光的熱點。
三人分別表態,進入直路,單看牌面,民望當然以范太勝多個馬位,但是真正的屬選仍然不是在港人的眼光,而是在中央的取態,王光亞都開始說三要點如何成為特首條件,這三點其實都是阿媽係女人的道理,要如何禪釋和猜測實在無謂,也可見我們都開始慢慢潛而默化了中共的思維,就是需要湍摩上意,現在連主任說話都要過濾和分析種種而非其他,更甚是不是看候選人的政績和政策,而是像賭馬般貼中中央的意屬,實在感到可悲。是政府服務人民,還是人民服務政府呢?
「2012雙普選」這口號都已寫入歷史檔案,成為舊日足跡,唯有看來屆特首如何為2017的選舉作開路先鋒,要知道2017選情和來屆的特首有莫大關係,因為他是需要連任(除非腳痛),否則其他參選者必需要有更大的力量和當時任職的特首對決,以華人文化和中央態度,不是太差的話,多數都要連任的,所以2017又會是一種「模疑普選」,要到2022,即再十年後才是較俱有實際意義的「普選」。
三人前哨戰其實都各有娛樂性,梁就常常以說「實話」為賣點,所以近日常對政府唱反調,但他卻是行政會議成員首席,但會議卻是集體負責制的話,那他的說話是代表了什麼呢?
范太的太極套路開頭雖好,但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總要有表態和理念以及一些實際行動,否則只能有頭威無尾陣的聲勢。
而司長則少說話,多做事,免得招人話柄,雖然後台夠硬,但是近日「大江一去」的政治條件下,也不能太過定過台油。少點少爺仔,或者你真係搵日學人好似港台什麼「窮富翁大作戰」,做個加長版,住當房一頭半個月,或者會真係反彈到歷史新高都唔定,橫掂都話你十月退司長位,順勢十一月當放長假,去個體驗營都得架。
除了梁家傑,因為他也知道自己是花瓶,講多同講少都不影響選情,所以不說也也沒有太大關係。其他三人則近日表態,范太常以親民冷靜說話來吸納民望,而梁先生則以裝扮勇敢直言勢頭讓港人以為有個有魄力特首,至於唐司長則仍依假扮低調以免講多錯多招失蹄。不過昨日司長在立會的戲實在有點搞笑,先找其家樸林大輝提問,再由司長親自回應,這場戲連林大輝身旁的劉皇發的表情都覺得交唔到戲。司長說到當房探訪,幸好他不是走到香檳大廈,否則與陳家偉碰正又比記者找中,真係水洗都唔清,到是香檳大廈必成為香港最有觀光的熱點。
三人分別表態,進入直路,單看牌面,民望當然以范太勝多個馬位,但是真正的屬選仍然不是在港人的眼光,而是在中央的取態,王光亞都開始說三要點如何成為特首條件,這三點其實都是阿媽係女人的道理,要如何禪釋和猜測實在無謂,也可見我們都開始慢慢潛而默化了中共的思維,就是需要湍摩上意,現在連主任說話都要過濾和分析種種而非其他,更甚是不是看候選人的政績和政策,而是像賭馬般貼中中央的意屬,實在感到可悲。是政府服務人民,還是人民服務政府呢?
「2012雙普選」這口號都已寫入歷史檔案,成為舊日足跡,唯有看來屆特首如何為2017的選舉作開路先鋒,要知道2017選情和來屆的特首有莫大關係,因為他是需要連任(除非腳痛),否則其他參選者必需要有更大的力量和當時任職的特首對決,以華人文化和中央態度,不是太差的話,多數都要連任的,所以2017又會是一種「模疑普選」,要到2022,即再十年後才是較俱有實際意義的「普選」。
三人前哨戰其實都各有娛樂性,梁就常常以說「實話」為賣點,所以近日常對政府唱反調,但他卻是行政會議成員首席,但會議卻是集體負責制的話,那他的說話是代表了什麼呢?
范太的太極套路開頭雖好,但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總要有表態和理念以及一些實際行動,否則只能有頭威無尾陣的聲勢。
而司長則少說話,多做事,免得招人話柄,雖然後台夠硬,但是近日「大江一去」的政治條件下,也不能太過定過台油。少點少爺仔,或者你真係搵日學人好似港台什麼「窮富翁大作戰」,做個加長版,住當房一頭半個月,或者會真係反彈到歷史新高都唔定,橫掂都話你十月退司長位,順勢十一月當放長假,去個體驗營都得架。
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
蒙古與中共
在大學生時代,我讀了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除了是中學時期的中學課本外,這是我個人第一本的歷史書。當時看這書覺得很有趣,因為柏楊寫得中國的歷史極為生動,極有電影感橋段。即使後來有人認為這並不是真正歷史書,但我也認定這是不可多得的書本。
當中一節是講述元朝的歷史,說馬可勃羅所寫的中國,當時元朝的社會發展,其科技和人民生活的進步,比起當時的歐洲,話說早了二三百年。人民生活富足,揚州生活有如在天堂般。所以當時的歐洲人極度嚮往到中國生活。
但同時間柏楊卻描寫著當時真正中國人民的生活,由於被外族入侵和佔據,漢族人民生苦其實很苦,外國人眼中只是他們的表象,漢族人被視較低等民族,比蒙古人低就不用說,比起色目人更低。因此當時中國人有其反抗朝庭的思想,所以最後才有朱元璋的的明朝出現。
以上所寫都只是作者在反映一個史實的情形,往往是兩面觀,這是外人看一個當時的社會,要活在真實才知道如何。
今日看了一篇文章,是寫中國現在的國運如何興盛和進步,這刻我看後便想起我國蒙古朝代,在外人看同樣是國運興盛。而且外國人總會覺得這個地方的出色處。
但真正的人民又有否感覺得到?
貪腐、政策傾斜使人民的權利被嚴重剝削,城管土豪,商政混合式使商業形成不公平現像,言論被打壓形成標籤異族的搞事滋事份子。
這種種不是在我們的元朝時一樣的相類似遭遇嗎?
歷史總會是有似曾相識的地方。
伸延閱讀
中國和美國:誰才是發展中國家?
當中一節是講述元朝的歷史,說馬可勃羅所寫的中國,當時元朝的社會發展,其科技和人民生活的進步,比起當時的歐洲,話說早了二三百年。人民生活富足,揚州生活有如在天堂般。所以當時的歐洲人極度嚮往到中國生活。
但同時間柏楊卻描寫著當時真正中國人民的生活,由於被外族入侵和佔據,漢族人民生苦其實很苦,外國人眼中只是他們的表象,漢族人被視較低等民族,比蒙古人低就不用說,比起色目人更低。因此當時中國人有其反抗朝庭的思想,所以最後才有朱元璋的的明朝出現。
以上所寫都只是作者在反映一個史實的情形,往往是兩面觀,這是外人看一個當時的社會,要活在真實才知道如何。
今日看了一篇文章,是寫中國現在的國運如何興盛和進步,這刻我看後便想起我國蒙古朝代,在外人看同樣是國運興盛。而且外國人總會覺得這個地方的出色處。
但真正的人民又有否感覺得到?
貪腐、政策傾斜使人民的權利被嚴重剝削,城管土豪,商政混合式使商業形成不公平現像,言論被打壓形成標籤異族的搞事滋事份子。
這種種不是在我們的元朝時一樣的相類似遭遇嗎?
歷史總會是有似曾相識的地方。
伸延閱讀
中國和美國:誰才是發展中國家?
2011年7月11日星期一
從「真相」看本港劇集水平的「真相」
今日看信報占飛所寫的文篇文章有感而發。
近日在家中看了一套無線劇集叫真相,以劇集的鋪排形式,是仿效了外國的劇集,至少在編劇上是有點認真去討論才去拍攝出來,總好過花家姐的「真係唔簡單」的反智劇目。
上星期所播的強姦案劇情當中,在香港是一個較新的題材,至少涉及了種族、時下社會、文化、偏見觀點都在其中。要對比起外國劇目,基本上是不可能,即是叫美斯同油麻地官小學生踢草地波,然後看誰有較佳的表現咁解。
現在唯有以現行的觀眾,與「理應」進步的水平去對比。
這次算是有進步。
編劇最後仍然要編排律師楊怡看到真實的結果,其實當然不是要給律師看,律師都收左錢都唔理啦。其實是給我們香港社會大眾觀眾看,要畫公仔畫出腸解釋女星真的是屈了那位印度人。否則觀眾仍有一定的疑惑對案件的不信任。
倘若這劇在外國,如何解釋背後真相多數會以一種較為間接或者一種隱性的描述,如人物的眼神、旁敲側擊表達結果而不會如港劇的明示法。一來外國劇目常要給予觀眾有想像空間,還有是讓劇目多留一點後路。因為荷理活劇種久不久就拖下又第二季,否則X檔案莫探員都唔會死完又死啦。
對比港劇特別在一些專才及制服系列劇集中,香港在亞洲區都屬頭三位,當然以日本為先,其次可以是以香港和韓國。台灣劇集都只能以偶像可以壓倒香港,其他仍然有待改進。
劇集的提升,某程度是關乎於觀眾的接受性。編劇若太過前進,觀眾未必接受,輪流轉便是一個過於前進的例子,太過保守和計算市場需求,便流於行貨,現在港劇便是在太過保守和計算市場過份精準而缺少了一種創意。
韓劇、日劇都開始以政府官員為故事背景,而產生出偶像劇如「宮」、政治劇如「Change(其實有木村都好偶像下架)」等題材,香港能否可以做到?這是市場的憂慮和政治能否正確。
正因如此,所以無線最常拍便是制服系列和專才系列的劇目,一來可以長拍長有,二來減低風險,三來又是一種販賣中產意念故事,這便是市場精準上典範銷售手法。
近日在家中看了一套無線劇集叫真相,以劇集的鋪排形式,是仿效了外國的劇集,至少在編劇上是有點認真去討論才去拍攝出來,總好過花家姐的「真係唔簡單」的反智劇目。
上星期所播的強姦案劇情當中,在香港是一個較新的題材,至少涉及了種族、時下社會、文化、偏見觀點都在其中。要對比起外國劇目,基本上是不可能,即是叫美斯同油麻地官小學生踢草地波,然後看誰有較佳的表現咁解。
現在唯有以現行的觀眾,與「理應」進步的水平去對比。
這次算是有進步。
編劇最後仍然要編排律師楊怡看到真實的結果,其實當然不是要給律師看,律師都收左錢都唔理啦。其實是給我們香港社會大眾觀眾看,要畫公仔畫出腸解釋女星真的是屈了那位印度人。否則觀眾仍有一定的疑惑對案件的不信任。
倘若這劇在外國,如何解釋背後真相多數會以一種較為間接或者一種隱性的描述,如人物的眼神、旁敲側擊表達結果而不會如港劇的明示法。一來外國劇目常要給予觀眾有想像空間,還有是讓劇目多留一點後路。因為荷理活劇種久不久就拖下又第二季,否則X檔案莫探員都唔會死完又死啦。
對比港劇特別在一些專才及制服系列劇集中,香港在亞洲區都屬頭三位,當然以日本為先,其次可以是以香港和韓國。台灣劇集都只能以偶像可以壓倒香港,其他仍然有待改進。
劇集的提升,某程度是關乎於觀眾的接受性。編劇若太過前進,觀眾未必接受,輪流轉便是一個過於前進的例子,太過保守和計算市場需求,便流於行貨,現在港劇便是在太過保守和計算市場過份精準而缺少了一種創意。
韓劇、日劇都開始以政府官員為故事背景,而產生出偶像劇如「宮」、政治劇如「Change(其實有木村都好偶像下架)」等題材,香港能否可以做到?這是市場的憂慮和政治能否正確。
正因如此,所以無線最常拍便是制服系列和專才系列的劇目,一來可以長拍長有,二來減低風險,三來又是一種販賣中產意念故事,這便是市場精準上典範銷售手法。
2011年7月10日星期日
南蘇丹的艱難希望路
每個新建立的國家,總是百廢待舉,所以這個全球最年輕國家「南蘇丹」,也不例外。
如果一個國家有錢,有人,人民怎會想變,總會安於現狀,就是想變才會有新國家。
從資源看,南蘇丹其實是一個很有潛力國家,單是有石油這兩個字,已經足以在國際上取得相當大的援助。
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國家支持成立南蘇丹。
但是這個國家卻面對失業、低度國家建設、嚴重貪腐問題,這三問題並不是短期可以做到,國家發展仍要走漫長路。南蘇丹不同蘇丹,信仰並不單一,不是回教國家,多以當地自然宗教為主,因此在西方國家眼中其實是少了一個問題。
南蘇丹雖然有大量石油,但是石油建設和出口卻在蘇丹,所以要運輸到蘇丹才是賺取外匯,也就是在國家層面上被對手拿著頸項,也是兩國上的最大爭議,如何分配利益便是關鍵,南蘇丹又不可能短期內自行建設石油設施,所以現階段必然要對蘇丹有所依賴,不能作反抗。但另一方面蘇丹也知時日無多時,亦會向這新國家作出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條件,使獲取更大利益。
這個八百多萬人口的新國家,文盲是頗嚴重,也是該國發展的重大障礙,在全球化的年代,知識是讓一個國家長步的關鍵,因為在掠奪資源的歷史下,再不是以前古老的自給自足,沒有知識便容易給對手推倒。該國必需要利用現在的石油優勢來改革,首要是掃除文盲,否則只懂賺外匯和硬件建設而沒有專才管理,只又會淪為外國勢力的殖民年代。
這個第五十四個非洲國家,走的路不易,但年年戰禍的人民,現在終有希望的心願,總是一個好的開始。
如果從非洲的地圖邊界看,很可能未來又有新國家誕生也不定,因為現在的國界不是以種族和文化所劃定,而是人為,這是歷史留下來的爛攤子,也是人類文明上的一大錯誤。
如果一個國家有錢,有人,人民怎會想變,總會安於現狀,就是想變才會有新國家。
從資源看,南蘇丹其實是一個很有潛力國家,單是有石油這兩個字,已經足以在國際上取得相當大的援助。
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國家支持成立南蘇丹。
但是這個國家卻面對失業、低度國家建設、嚴重貪腐問題,這三問題並不是短期可以做到,國家發展仍要走漫長路。南蘇丹不同蘇丹,信仰並不單一,不是回教國家,多以當地自然宗教為主,因此在西方國家眼中其實是少了一個問題。
南蘇丹雖然有大量石油,但是石油建設和出口卻在蘇丹,所以要運輸到蘇丹才是賺取外匯,也就是在國家層面上被對手拿著頸項,也是兩國上的最大爭議,如何分配利益便是關鍵,南蘇丹又不可能短期內自行建設石油設施,所以現階段必然要對蘇丹有所依賴,不能作反抗。但另一方面蘇丹也知時日無多時,亦會向這新國家作出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條件,使獲取更大利益。
這個八百多萬人口的新國家,文盲是頗嚴重,也是該國發展的重大障礙,在全球化的年代,知識是讓一個國家長步的關鍵,因為在掠奪資源的歷史下,再不是以前古老的自給自足,沒有知識便容易給對手推倒。該國必需要利用現在的石油優勢來改革,首要是掃除文盲,否則只懂賺外匯和硬件建設而沒有專才管理,只又會淪為外國勢力的殖民年代。
這個第五十四個非洲國家,走的路不易,但年年戰禍的人民,現在終有希望的心願,總是一個好的開始。
如果從非洲的地圖邊界看,很可能未來又有新國家誕生也不定,因為現在的國界不是以種族和文化所劃定,而是人為,這是歷史留下來的爛攤子,也是人類文明上的一大錯誤。
2011年7月8日星期五
炫耀性的google+
記得在facebook起初在香港流行時,同樣有類似的感觀,因為facebook是屬於由美國流行的互聯網產物,而且還要是由大學流行起來,所以你越早有facebook,某程度是代表你有其優越性。
當然現在卻不再會有這類型,想法罷。
同樣地google+推出這個市場,都是有相類似的銷售手法,而且google另一產品gmail起初時也是一樣。那是以推薦的手法來推銷這個產品。
美其名是測試,以免有大量用戶大開始進入而使之服務度減低,但實際上則是使消費者的心理,越難擁有便越想擁有,越早有便代表著你俱有一定的能力如夠潮、夠in、夠tech、夠人面.....
科技雖然常說是先進,但是在行銷上,一樣有其古老和人性的一面,炫耀性消費。
gmail推出時,其實都是一個頗有趣,因為推出差不多兩年,都仍然以「beta」自居,但用家仍然樂於使用,當中賣點是用量大,也是當時的大膽推銷手法,現在就好像「冇咩大不了呀。好多都有啦。」但當時則很不同。
Google推出了搜尋器、Gmail、Google Map、Android都很受歡迎,唯獨是Google Wave和Google Talk卻是異常的失敗。可見Google開發社群產品時並不到家,這次Google+已算是較少成功的一次。
不過作為普通消費者,google+外觀設計就過於簡調,特別在用色上,實在很電車feel,並不精緻,這是google過往的賣點,是簡單,並以技術為先,可是社群服務卻人的感觀很大,太過單調會惹來屬少數人士使用,這便預計之外。
當然這麼快就對goole+決定生死,又太快,只是現階段對該產品首先的感觀。不過另一樣的不俗是可以提供視像會議,嘗試使用其功能和服務都仍屬流暢。
所以facebook和skype即時趕快地合作。這次合作,可以看到微軟開始成功拉到facebook做其長期的戰點伙伴,這不只是簡簡微軟入股10%,而是產品都嘗試作整合,要知道微軟下一步是期望skype可以整合xbox的。但拉長看,facebook可以玩xbox live,你話到時會點?
當然現在卻不再會有這類型,想法罷。
同樣地google+推出這個市場,都是有相類似的銷售手法,而且google另一產品gmail起初時也是一樣。那是以推薦的手法來推銷這個產品。
美其名是測試,以免有大量用戶大開始進入而使之服務度減低,但實際上則是使消費者的心理,越難擁有便越想擁有,越早有便代表著你俱有一定的能力如夠潮、夠in、夠tech、夠人面.....
科技雖然常說是先進,但是在行銷上,一樣有其古老和人性的一面,炫耀性消費。
gmail推出時,其實都是一個頗有趣,因為推出差不多兩年,都仍然以「beta」自居,但用家仍然樂於使用,當中賣點是用量大,也是當時的大膽推銷手法,現在就好像「冇咩大不了呀。好多都有啦。」但當時則很不同。
Google推出了搜尋器、Gmail、Google Map、Android都很受歡迎,唯獨是Google Wave和Google Talk卻是異常的失敗。可見Google開發社群產品時並不到家,這次Google+已算是較少成功的一次。
不過作為普通消費者,google+外觀設計就過於簡調,特別在用色上,實在很電車feel,並不精緻,這是google過往的賣點,是簡單,並以技術為先,可是社群服務卻人的感觀很大,太過單調會惹來屬少數人士使用,這便預計之外。
當然這麼快就對goole+決定生死,又太快,只是現階段對該產品首先的感觀。不過另一樣的不俗是可以提供視像會議,嘗試使用其功能和服務都仍屬流暢。
所以facebook和skype即時趕快地合作。這次合作,可以看到微軟開始成功拉到facebook做其長期的戰點伙伴,這不只是簡簡微軟入股10%,而是產品都嘗試作整合,要知道微軟下一步是期望skype可以整合xbox的。但拉長看,facebook可以玩xbox live,你話到時會點?
2011年7月7日星期四
大江一去
當年鄧小平逝,全球首間電視台報導是中天新聞,那時候是于品海主政。之後陸續便有相關報導。
昨日首間電視台亞洲電視台報導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去世的消息,其他電子媒體沒有繼續跟進,而網上則瘋傳這消息,但都仍然是以亞視消息為來源。
今天新華社否認江澤民去世。
你相信是那一個來源才對?
亞視新聞向來都是以傾中央為主軸,昨日在十時多晚上,ATV的LOGO更轉做灰色,但後來又轉為正常的紅色。可見這事情上已經出現了較為奇特的事情。
電視台向來都是較為有程序,因為是大氣電波,不能無事端改就改,必需要有上頭的指示才會做,但昨晚的又做又唔做,很明顯是內部事務上出現突發性的轉變。
今天中聯辦更大鬧亞視,王征走出來說話。
但王征背景和人脈,以這種極度重要事情,影響全球格局的新聞,新聞部高層和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必然是知道,但現在只是「看新聞才知」。
這即是新聞部硬食死貓,人頭要落地。
我們再從高一點看看。
同時地亦開始要留意整個中南海的事態發展,為何會有這個消息但又要否認?是中南海內部政治問題仍未決定如何定調才不向外界表示?
是不是外界常說的內部鬥爭?仍未知道誰真正渣旗。
好了,我們又再從再高多一點點去看。
為何一個國家,一個前國家領導人去世的報導,是讓政府和社會是如此關注,甚至是緊張?霍士新聞早前在twitter被駭客入侵然後說奧巴馬死亡,後來便澄清,事情很快就沒有什麼大不了,只是尷尬而已。
可是我們國家卻視之為重要,大江一去,理論上他只是一個前國家領導人,權責早已放下,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黨員,沒有權力,甚至是可以遊閒玩女都可以不用理。但事情嚴重和訊息混亂到這個地步,是否可以理解一個體制架構的不足。
所謂的順利過渡,平穩的政治環境,我們是不是太過天真爛漫?
說實話,作為居住在香港,以及是中國人,實在不想中南海有什麼政治嚴重鬥爭,文革的鄧小平、六四的趙紫陽,實在不想再次出現第三次,因為中國數千年來,真正的太平世代並不多,有兩餐安落茶飯,大家平安看看「誰頭灶頭無煙火」的你說我話,總好過走難、搶米、發國難財。
P.S.
但從今日股市,大家仍然是馬照跑,都算是好事。今日仲可以去睇下娜姐同JC最新上畫電影呢。但留意最搞笑是搞「地產霸權」架。睇波都要睇埋社會現像,都算做良心電影乎?
伸延閱讀
中 通 社 引 述 中 聯 辦 對 亞 視 報 江 澤 民 死 訊 感 憤 慨
王 征 : 看 亞 視 新 聞 才 知 江 澤 民 死 訊
亞 視 撤 回 昨 晚 有 關 江 澤 民 逝 世 的 報 道 並 致 歉
昨日首間電視台亞洲電視台報導前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去世的消息,其他電子媒體沒有繼續跟進,而網上則瘋傳這消息,但都仍然是以亞視消息為來源。
今天新華社否認江澤民去世。
你相信是那一個來源才對?
亞視新聞向來都是以傾中央為主軸,昨日在十時多晚上,ATV的LOGO更轉做灰色,但後來又轉為正常的紅色。可見這事情上已經出現了較為奇特的事情。
電視台向來都是較為有程序,因為是大氣電波,不能無事端改就改,必需要有上頭的指示才會做,但昨晚的又做又唔做,很明顯是內部事務上出現突發性的轉變。
今天中聯辦更大鬧亞視,王征走出來說話。
但王征背景和人脈,以這種極度重要事情,影響全球格局的新聞,新聞部高層和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必然是知道,但現在只是「看新聞才知」。
這即是新聞部硬食死貓,人頭要落地。
我們再從高一點看看。
同時地亦開始要留意整個中南海的事態發展,為何會有這個消息但又要否認?是中南海內部政治問題仍未決定如何定調才不向外界表示?
是不是外界常說的內部鬥爭?仍未知道誰真正渣旗。
好了,我們又再從再高多一點點去看。
為何一個國家,一個前國家領導人去世的報導,是讓政府和社會是如此關注,甚至是緊張?霍士新聞早前在twitter被駭客入侵然後說奧巴馬死亡,後來便澄清,事情很快就沒有什麼大不了,只是尷尬而已。
可是我們國家卻視之為重要,大江一去,理論上他只是一個前國家領導人,權責早已放下,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黨員,沒有權力,甚至是可以遊閒玩女都可以不用理。但事情嚴重和訊息混亂到這個地步,是否可以理解一個體制架構的不足。
所謂的順利過渡,平穩的政治環境,我們是不是太過天真爛漫?
說實話,作為居住在香港,以及是中國人,實在不想中南海有什麼政治嚴重鬥爭,文革的鄧小平、六四的趙紫陽,實在不想再次出現第三次,因為中國數千年來,真正的太平世代並不多,有兩餐安落茶飯,大家平安看看「誰頭灶頭無煙火」的你說我話,總好過走難、搶米、發國難財。
P.S.
但從今日股市,大家仍然是馬照跑,都算是好事。今日仲可以去睇下娜姐同JC最新上畫電影呢。但留意最搞笑是搞「地產霸權」架。睇波都要睇埋社會現像,都算做良心電影乎?
伸延閱讀
中 通 社 引 述 中 聯 辦 對 亞 視 報 江 澤 民 死 訊 感 憤 慨
王 征 : 看 亞 視 新 聞 才 知 江 澤 民 死 訊
亞 視 撤 回 昨 晚 有 關 江 澤 民 逝 世 的 報 道 並 致 歉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過渡一定要這樣?
今日看信報說吳康民話權霸面對這種過渡政府,自然是畏首畏尾,因此就面對群眾都要縮沙。
當年權霸首屆政府時,又話要連接,所以一些重要和敏感議題都是推到連任後才會做。
但現在到了連接,又說是準備給予接手下屆人,自己等放工格局。
這樣首屆同連接那屆,基本上都唔會面對任何大家認為敏感議題啦。
咁個政府其實係做緊乜?
記得權霸當年參選做特首時,佢話會「話明玩鋪勁既」。
當然這是口響響啦,其實是預左。
因為真正權不在此,此「權」只是得個名(曾蔭權),實際的權,仍然掌握在中央當中。何時放,何時收,由他們決定。
中央面對七一的遊行,數字多少和這種形勢,在中央估算是不想再有任何事端,基本上都是hea做,同港府一樣。如果有咩差池,港澳辦怎向中南海交代?
要知道內地這一年來都已經唔少煩事,久不久就有群眾行街拿木棍,出動多少公安呢?增城便是例子。
過渡其實不一定要這樣,只要你是為市民,何需怕?為何會有群情?民間智慧的腦袋,怎也會多一點腦根得幾個人的腦袋罷。
如果過渡的特首,心知這是他來生的最後一次任務,有如英國臨幾年在香港,的確人家真的玩到好大,否則就不會六十席直選啦,人家橫掂都走,不理後果好與否都做左先。
但特首沒有這樣做,因為特首仍然不是他最後一次的任務,還有政協、副政協主席、人大、子女群帶系統......這才是真正的任務。
那就明白了,這仍然不是過渡。
當年權霸首屆政府時,又話要連接,所以一些重要和敏感議題都是推到連任後才會做。
但現在到了連接,又說是準備給予接手下屆人,自己等放工格局。
這樣首屆同連接那屆,基本上都唔會面對任何大家認為敏感議題啦。
咁個政府其實係做緊乜?
記得權霸當年參選做特首時,佢話會「話明玩鋪勁既」。
當然這是口響響啦,其實是預左。
因為真正權不在此,此「權」只是得個名(曾蔭權),實際的權,仍然掌握在中央當中。何時放,何時收,由他們決定。
中央面對七一的遊行,數字多少和這種形勢,在中央估算是不想再有任何事端,基本上都是hea做,同港府一樣。如果有咩差池,港澳辦怎向中南海交代?
要知道內地這一年來都已經唔少煩事,久不久就有群眾行街拿木棍,出動多少公安呢?增城便是例子。
過渡其實不一定要這樣,只要你是為市民,何需怕?為何會有群情?民間智慧的腦袋,怎也會多一點腦根得幾個人的腦袋罷。
如果過渡的特首,心知這是他來生的最後一次任務,有如英國臨幾年在香港,的確人家真的玩到好大,否則就不會六十席直選啦,人家橫掂都走,不理後果好與否都做左先。
但特首沒有這樣做,因為特首仍然不是他最後一次的任務,還有政協、副政協主席、人大、子女群帶系統......這才是真正的任務。
那就明白了,這仍然不是過渡。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最大豬肉獎大紫荊勳章
以下只是估估下,唔好當真,亦唔好認真,更加唔好以為真。
七一當日大家都忙著行街,廿萬人、十萬人、五六萬人上街,還是每日都有過百萬人行街之際,今年大紫荊勳章便頒發。
得者是有盛智文和梁振英。
我想起他。
董建華腳痛要退休下台,撈個政協副主席安慰獎,算是國家級領導人,仲想點呀,東方海外幾年都升唔少啦。
梁振英不論是否成為下屆特首,相信今年會是他最後一任行政會會議成員。
任務完成。
好下台,有個安慰獎,來個大紫荊勳章。
最大豬肉獎?
還是挾威勢,直搗特首寶座?
唐唐有金紫荊勳章。
范婦人有大紫荊勳章。
振英哥剛獲大紫荊勳章。
唐唐拿得最少喎,唔通佢........
都係唔好當真,更加唔好認真,只能當天真。
你有權選都有權知咩?
七一當日大家都忙著行街,廿萬人、十萬人、五六萬人上街,還是每日都有過百萬人行街之際,今年大紫荊勳章便頒發。
得者是有盛智文和梁振英。
我想起他。
董建華腳痛要退休下台,撈個政協副主席安慰獎,算是國家級領導人,仲想點呀,東方海外幾年都升唔少啦。
梁振英不論是否成為下屆特首,相信今年會是他最後一任行政會會議成員。
任務完成。
好下台,有個安慰獎,來個大紫荊勳章。
最大豬肉獎?
還是挾威勢,直搗特首寶座?
唐唐有金紫荊勳章。
范婦人有大紫荊勳章。
振英哥剛獲大紫荊勳章。
唐唐拿得最少喎,唔通佢........
都係唔好當真,更加唔好認真,只能當天真。
你有權選都有權知咩?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上街的回報
政府決定押後遞補方案,並以7至9月作諮詢。
再次顯示人民力量的結果。
這次我想起當年七一。
上街並沒有白費。我想要的東西,終可以拿回,選舉方法是需要諮詢,並不要霸王硬上弓。
腳是可以代表了你的想法。
今年十一月會有區議會選舉,和上一次一模一樣。
那年區議會選舉泛民派是大勝,但到了後來立會卻打回原型。
以現在的形勢看,相信都是一樣。
政府押後表決遞補機制草案諮詢公眾兩個月
再次顯示人民力量的結果。
這次我想起當年七一。
上街並沒有白費。我想要的東西,終可以拿回,選舉方法是需要諮詢,並不要霸王硬上弓。
腳是可以代表了你的想法。
今年十一月會有區議會選舉,和上一次一模一樣。
那年區議會選舉泛民派是大勝,但到了後來立會卻打回原型。
以現在的形勢看,相信都是一樣。
政府押後表決遞補機制草案諮詢公眾兩個月
2011年7月3日星期日
香港示威遊行真空了五十年
是港英政府導致我們不能理解什麼叫示威遊行的中心思想,這是昔日港英政府的責任,中方是續繼承繼這個優勢方便。
讓我寫了這個總結先,然後才寫這個因由。
在六十年代,全世界是一個火紅的年代,不論是美國、中國、歐洲甚至香港,同樣是一個很特別的年代,甚至歷史過後,大家把這個時期浪漫了它。
六十年代,天星小輪事件、中文運動、保釣、六七年暴動等等。這是當年香港人成長歷史回憶,如果你是當年有參予示威遊行,那是年輕人的一位,到了現在,都有七十歲了,也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過往的四十年,或者你是一個普通平民,也或者是一些大公司的高層甚至已退休玩孫為樂。
你的經歷,已成了這代人的回憶,甚至是香港人的回憶到一種模糊影像。及後港英政府的麻痺施政方針使大家對人們示威反感思維。潛而默化和當年的洗腦式教化認定示威是對社會的不安造成不確定,使社會不穩而讓市民生活造成強大影響。當中以六七暴動成為一個典型經典反教材。
而一教便是五十年。
發展到今天,對示威人士便得出這個最典型心態的看法,從來都沒有看示威者的核心價值和因由。讓社會不安便是滋士份子和特意讓社會不安。
這就是過往由港英到今天的港中政府的教化。
我們沒有學習什麼是對政府有能力說不,這是權利予人民說不,我們過了這麼多年都沒有嘗試過,搞破壞沒有建設,這個思維模式成了一個定理般植入心中。
不是政府管人民,而是人民給予權力政府。這是我們要必需要認清楚。
讓我寫了這個總結先,然後才寫這個因由。
在六十年代,全世界是一個火紅的年代,不論是美國、中國、歐洲甚至香港,同樣是一個很特別的年代,甚至歷史過後,大家把這個時期浪漫了它。
六十年代,天星小輪事件、中文運動、保釣、六七年暴動等等。這是當年香港人成長歷史回憶,如果你是當年有參予示威遊行,那是年輕人的一位,到了現在,都有七十歲了,也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過往的四十年,或者你是一個普通平民,也或者是一些大公司的高層甚至已退休玩孫為樂。
你的經歷,已成了這代人的回憶,甚至是香港人的回憶到一種模糊影像。及後港英政府的麻痺施政方針使大家對人們示威反感思維。潛而默化和當年的洗腦式教化認定示威是對社會的不安造成不確定,使社會不穩而讓市民生活造成強大影響。當中以六七暴動成為一個典型經典反教材。
而一教便是五十年。
發展到今天,對示威人士便得出這個最典型心態的看法,從來都沒有看示威者的核心價值和因由。讓社會不安便是滋士份子和特意讓社會不安。
這就是過往由港英到今天的港中政府的教化。
我們沒有學習什麼是對政府有能力說不,這是權利予人民說不,我們過了這麼多年都沒有嘗試過,搞破壞沒有建設,這個思維模式成了一個定理般植入心中。
不是政府管人民,而是人民給予權力政府。這是我們要必需要認清楚。
2011年7月2日星期六
七年後的七一
在2003年和2004年我都有行七一。但往後我便再沒有行七一。
直到今天,七年後的今天,我再次上街。
正如曾蔭權說「活在七年的惶恐嗎?」為何今天再次走上街?
這是因為對一個體制上的不信任。
過往七年一直都沒有上街,當中是因為個人認為過往的同題主要是在一些政策和施政的出現錯誤而引起,只能夠在社會環境下的不同平台下仍然是可以解決得到。
當然最後並不見得很成功。但是都認為可以有彎轉。
但今次卻並不同意,因為這是一種體制上的嚴重扭曲才是需要走出來。
同樣是到了我個人的底線,情形就像當年反對二十三條立法一樣。
遞補機制方案是種扭曲民意的政制改動,由開始到現在修例,每樣都是非一種民意心態去執行,從來都不是以人民眼中去出發,而是以政府眼去看事件。自然是當局所認為的為反對而反對,而不是人民眼中不同意。
政制改革何解要如此地認真呢?因為一個社會是否能夠成熟和進步,關鍵便是在於當局能否代表到人民的意向和願景。假若一個在公平對待的政治體制發展出來的政府當局,包括議員、政府決策者和管法人都是人民所願的,向心力自然便能夠出現,共識可以形成,而不是「嘗試推向共識」的不同路線。
體制成熟和能夠發展良好,在一個良好的根基情況下便可以有能力去讓一個社會進步。
為何在這二三百年來西方社會為解能夠突然地進步,伊斯蘭文化、儒家中國社會不成功和後退,這都是因為原有的體制再不能夠向前向,再不進步。所以體制其實是異常重要,而不要以為這不關己,政治可以不理,但民生才是重要,反而因為有良好的政治體制,才可以有好的民生。
直到今天,七年後的今天,我再次上街。
正如曾蔭權說「活在七年的惶恐嗎?」為何今天再次走上街?
這是因為對一個體制上的不信任。
過往七年一直都沒有上街,當中是因為個人認為過往的同題主要是在一些政策和施政的出現錯誤而引起,只能夠在社會環境下的不同平台下仍然是可以解決得到。
當然最後並不見得很成功。但是都認為可以有彎轉。
但今次卻並不同意,因為這是一種體制上的嚴重扭曲才是需要走出來。
同樣是到了我個人的底線,情形就像當年反對二十三條立法一樣。
遞補機制方案是種扭曲民意的政制改動,由開始到現在修例,每樣都是非一種民意心態去執行,從來都不是以人民眼中去出發,而是以政府眼去看事件。自然是當局所認為的為反對而反對,而不是人民眼中不同意。
政制改革何解要如此地認真呢?因為一個社會是否能夠成熟和進步,關鍵便是在於當局能否代表到人民的意向和願景。假若一個在公平對待的政治體制發展出來的政府當局,包括議員、政府決策者和管法人都是人民所願的,向心力自然便能夠出現,共識可以形成,而不是「嘗試推向共識」的不同路線。
體制成熟和能夠發展良好,在一個良好的根基情況下便可以有能力去讓一個社會進步。
為何在這二三百年來西方社會為解能夠突然地進步,伊斯蘭文化、儒家中國社會不成功和後退,這都是因為原有的體制再不能夠向前向,再不進步。所以體制其實是異常重要,而不要以為這不關己,政治可以不理,但民生才是重要,反而因為有良好的政治體制,才可以有好的民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