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年七月,一到升中派位和DSE放榜之日,各大媒體除了講一下一些激勵人生、發奮圖強的故事,還有一些如果逆境向上,更有讀失意但也有成功例子的感人故事外,現在還有加插一個指定動作。
政治審查制度,因為夠Juicy。
每年的狀元同學,問了這些學術問題外,大學讀什麼科後,多數會問。
「你對佔中有咩意見」
「你覺得政府有咩問題」
「有冇參加遊行」
「林鄭、CY評語」
真係多不勝數,一定會以當年的政治議題,問下一班同學仔,美其名是看看現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外,但實際上就是要向一班年輕人開刀。唔通你要班學生話,「我有去發夢呀!!」「我支持港獨呀!!」「再唔係就唔好搞亂香港啦。」「黑社會都有好人」
你想佢地點答呀!!
講真,佢地答咩,其實都死,死唔係佢地嘅立場,死嘅係點解要迫人表態。
每個人都有其政治取向,深藍到深黃甚至咩都唔係只是一名on9仔,咁又點呢? 學生點樣,都唔應該要人表態,這樣只會得來一個無形的壓力,支持政府的又比班黃屍吊,支持非建制的又比班藍屍鞭,兩樣買晒仲死,兩邊都比人吊。現在更甚,連小學都會走去問,係咪真係要每個人都要表態呢?
何況佢地只係一個學生。
或者會話,係咪對學生過於偏袒,唔比人問。但反問就是為什麼一定要問學生呢?學生一樣有權利可以答同唔答,但現在問題是迫你要答。
如果咁樣,每年十大傑出青年選舉的得獎者,上台都要答一個指定問題,就是當年最俱爭議的政治議題作出表態,咁又好唔好? 每年什麼十大衣著獎,全是城中名人,都要問一問佢問題,問下佢地對政府、民生、社會議題都問一問,咁又好唔好?
媒體問問題,唔係問得,等於媒體更是有天職去問一些社會大眾需要知道和影響到社會的議題去問。一兩個學生的答法真的是對整個社會有一個影響嗎? 唔通佢地一定係代表現今的學生嗎?
事實上記者向學生發這些問題,根本不是為反映一個社會,而是想利用學生被作為一種社會發洩對象,我當你當日第一次提問,其出發點可能是好。但是發展至今,個原有出發點已經變左質,再唔係其初衷。
明年再訪問同學仔,媒體不如問下佢地大個想點,問下佢地人生想點,其實已經很足夠。或者問下今晚食咩好,都好過再問佢「有冇去遊行」,人地發唔發夢,真係唔關你事。
政治審查制度,因為夠Juicy。
每年的狀元同學,問了這些學術問題外,大學讀什麼科後,多數會問。
「你對佔中有咩意見」
「你覺得政府有咩問題」
「有冇參加遊行」
「林鄭、CY評語」
真係多不勝數,一定會以當年的政治議題,問下一班同學仔,美其名是看看現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外,但實際上就是要向一班年輕人開刀。唔通你要班學生話,「我有去發夢呀!!」「我支持港獨呀!!」「再唔係就唔好搞亂香港啦。」「黑社會都有好人」
你想佢地點答呀!!
講真,佢地答咩,其實都死,死唔係佢地嘅立場,死嘅係點解要迫人表態。
每個人都有其政治取向,深藍到深黃甚至咩都唔係只是一名on9仔,咁又點呢? 學生點樣,都唔應該要人表態,這樣只會得來一個無形的壓力,支持政府的又比班黃屍吊,支持非建制的又比班藍屍鞭,兩樣買晒仲死,兩邊都比人吊。現在更甚,連小學都會走去問,係咪真係要每個人都要表態呢?
何況佢地只係一個學生。
或者會話,係咪對學生過於偏袒,唔比人問。但反問就是為什麼一定要問學生呢?學生一樣有權利可以答同唔答,但現在問題是迫你要答。
如果咁樣,每年十大傑出青年選舉的得獎者,上台都要答一個指定問題,就是當年最俱爭議的政治議題作出表態,咁又好唔好? 每年什麼十大衣著獎,全是城中名人,都要問一問佢問題,問下佢地對政府、民生、社會議題都問一問,咁又好唔好?
媒體問問題,唔係問得,等於媒體更是有天職去問一些社會大眾需要知道和影響到社會的議題去問。一兩個學生的答法真的是對整個社會有一個影響嗎? 唔通佢地一定係代表現今的學生嗎?
事實上記者向學生發這些問題,根本不是為反映一個社會,而是想利用學生被作為一種社會發洩對象,我當你當日第一次提問,其出發點可能是好。但是發展至今,個原有出發點已經變左質,再唔係其初衷。
明年再訪問同學仔,媒體不如問下佢地大個想點,問下佢地人生想點,其實已經很足夠。或者問下今晚食咩好,都好過再問佢「有冇去遊行」,人地發唔發夢,真係唔關你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