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傾倒核廢水引來中港大力反彈,日中交往再次陷入低谷,民間對此事有不少聲浪,特別是在中國,這情形要小心處理,否則火燒到自己而不自知,到時弄巧反拙,影響社會穩定。--- Patreon
2023年8月28日星期一
2023年5月22日星期一
2023年1月11日星期三
2022年11月20日星期日
2022年11月14日星期一
2022年7月8日星期五
2022年3月30日星期三
2022年3月3日星期四
2021年11月26日星期五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
人口大國變人口萎縮國?
今日中國中央政治局發表新政策,就是推出「三孩政策」,此話一推,相關股票即時彈起,其中錦欣生殖升兩成,可見市場反應之快。
中國是全球人口大國,官方聲稱現今中國人口達到14.1億,但出生率則有所下降,因此政府對人口增長表示憂慮,亦所以今天要推出這個「三孩政策」。
文革時代,國家曾鼓勵人生育,說人多好辦事。但去到改革開放,又認為中國人口過多會危及國家發展,糧食不足,所以1979年中國推出一孩政策,至今四十二年,當年若果有人超胎,罰款又有、打胎亦有,影響深遠。早幾年又開始多生一胎,到今日甚至鼓勵三胎,實在有點諷刺。
中國是人口大國,當然有其好處,就是消費力和生產力,人口紅利是過去改革開放的一個其中助力,但是同時間因為一孩政策下,人口開始老化,所面臨人口壓力便開始越來越龐大。因為人口老化意味著生產力下降但同時間對資源需求有增無減,日本便是一個例子。中國眼見不想步日本後塵,甚至不想成為人口老國,便要推出此政策。
其實一些國家也曾經懷疑中國人口是否俱有十四億人,俄媒曾懷疑中國人口只有八億左右而已,認為報大數,大數旨在引進資金和顯示國力強大云云。姑勿論是否報大數,但中國面對人口老化的確是事實,而人口老化對生產多壓力外,還有醫療、養老金供款、軍力等等問題。
但人口增長不是有錢就可以解決,不是可以買,有人願生才可以解決問題,近日中國年輕人出現「躺平主義」便是今天中國年輕人對國內社會現況作出一種新型態控訴。即使這些只能是口號,但是也反映出現今年輕人面對中國生活的壓力,要他們生育並不是說說口號、強推政策就一定成功。
這次由中央政治局發表的人口政策,是重中之重,所以各級單位必然會極為重視,不能hea,必定要理,稍後等看一些省、城市、縣、鄉等地方政府有什麼政策出台,也等看一些意想不到奇怪思維政策,一定很花生。
伸延閱讀
2021年4月30日星期五
六十年前《花樣年華》與今天香港
《花樣年華》是2000年在香港首次上畫,97年之後三年,香港經濟其實不景氣,香港電影也開始慢慢萎縮,九七年後風光不再,這電影上畫,但正值係千禧年,而且梁潮偉亦憑此電影獲得康城影帝,是首位華人獲此獎項,這刻香港人覺得挺光榮,所以上畫時也有一定的輿論焦點,但當然以王家衛的電影類型,香港人是不會叫座的,所以票房都是一般,但是這戲的吸引力,在過去二十年來,一直沒有減退,近日推出4K版再次在香港上畫,再次入場觀看,感覺仍然很好。即使這電影是二十年前拍攝,但手法、拍攝風格、演員的演技,在今天看,仍然是上乘之選,沒有過時。一齣能夠二十年後仍然沒有過氣,這電影便是經典。
重看這戲,仍然充滿王家衛的味道,同時間亦多了一份歷史感去看這電影。這並不是因為這戲所描述的歷史感,而是香港的經歷讓這戲變得有歷史感。電影《花樣年華》故事是在上世紀60年代,距離現在已經有六十年,是一個花甲。故事雖然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是戲中仍然有一些歷史故事,例如戲中提及到著名的杭州飯店「天香樓」,今天仍在,又有出現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親王還未被驅逐於國家時接見法國領導人。而未段則說到張曼玉的包租婆潘迪華準備移民,故事她說香港很亂,女兒接她去美國處。潘迪華角色是典型中產上海人,家境不俗,有工人,生活無憂,但上世紀六七暴動時,正值是第一次香港人的移民潮。不少一些俱有資金的,原本從上海生怕共產黨的人逃到香港,以為可以安享晚年,怎知又怕共產黨再次來港,又再讓這班上海人(當然不只上海人)也離開香港,到歐美地區,潘迪華角色其實是不少人的寫照。
六十年後今天,香港再次出現第三次移民潮,有趣的是三次移民潮的理由,同樣是生怕共產黨。上世紀六十年怕共產黨打到來,九七就怕共產黨接管,到今天怕共產黨管治,這是一個進程。
補充
《花樣年華》入面的蘇麗珍作為一個秘書,點解咁多旗袍,收入與職業不相稱。但從社會現象看,蘇麗珍算係成功向上流一群,《阿飛正傳》蘇麗珍只係在南華會賣飛,但去到《花樣年華》居然可以做秘書又識打字,尾段仲有能力獨力租大屋唔靠男人仲可以有工人同養埋個仔,係知識改變命運範例。
故事發生係1962年,差不多60年,唔知蘇麗珍依家打科興定復必泰?還是佢個仔庸笙叫佢唔好打呢?
當年周慕雲去新加坡之前對蘇麗珍話「如果有多一張船飛,你會唔會同我一齊走?」
今天同一番話唔知蘇麗珍會點諗呢?
2021年3月23日星期二
被圍堵的美國
2021年2月16日星期二
WTO換人美國再失主導權
WTO世界貿易組織秘書長塵埃落定,決定由尼日利亞藉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任新秘書長,她是首位非洲人做秘書長,也是首任女性任此職位,在今天「政治正確」下,她任此職位,相信在主流輿論必然會稱興並加以讚賞云云。
報導說美國最終決定支持伊衛拉任此要職,可謂是再顯出美國政策正在調整重回傳統美國政治格局的老路,並非特朗普嘗試的新外交形勢,因為拜登一上場,風向慢慢轉,認為減少國際政治磨擦和其他國家友好才能打好國際關係,可重拾國際老大哥地位。但政治是很現實,形勢此消彼長下,美國這步棋正正行錯,逐漸失去主導權。
無論係聯合國又好,WHO又好,WTO都好,是西方陣型在二次大戰後的產物,一直是西方國家 主導,遊戲規則由他們定下,過去數十年來西方國家深信是可以在此制度下,世界會是由他們主導下而美好。但是一次金融海嘯變了格局,西方國家資產從此下滑,可謂窮過鬼。但另一方面新興發展國家卻乘著全球化下經濟急速增長。當中最成功並且成功抓著此勢自然是中國。
伊衛拉一直是中國支持的WTO秘書長候選人,她亦獲得非洲聯盟所支持,歐洲和日本也支持,唯一是美國不同意,並且同時是推薦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因此去年十月在競選時陷入疆局。不過早前俞明希己退選,相信是因為美國改變決定而出現此結果。
政治就是複雜和多變,日本不想一個韓國人選為秘書長因為日韓一向不和,因此日本傾向非洲候選人,而且近年非洲聯盟亦成為不少國際政治組織上的新勢力,其票數和足以可以左右選舉決定。而非洲聯盟近年亦和中國有密切關係,在WHO早年在選陳馮富珍、譚德塞便是這種政治關係下的產物。今次也不例外,中國是全力支持這位非藉候選人。
WTO比WHO影響力更甚,因為這是涉及到經濟利益,其影響力不下於聯合國。現在中國這手牌可謂極佔上風,WHO已有譚德塞,現在WTO再有伊衛拉,可謂如虎添翼。而美國呢?再次失去主導權,甚至是把主導權拱手讓給人家。香港已經向世貿投訴有關產地來源証問題,現在新秘書長上任,美國相信會再輸一仗。
中國又贏。
美國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地位無人能及,今天當然其霸主地位依然是很穩,但是能力和勢力亦隨著對手懂得玩國際牌以及國力力追下,此消彼長情況下,美國是面臨立國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其地位是直接受到挑戰。十年河十年河西,美國要面對的問題比想像中更大,其體制受到不同的自由開放理念的意識形態挑戰,反觀中國正正利用專有體制來控制著政權的穩定性,來發展國家。也同樣是利用這種概念來輸出海外,武漢肺炎便是中共政權一次示範並借此以軟實力輸出其他國家,聲稱專有體制的好處云云。
現代人的民主自由價值觀正在被挑戰,也搖搖欲墜。西方社會在沒有能力反抗時,便會被打敗,接受新的意識形態,重回古代社會的專有、封建文化和政治模式。
世界正在走回到從前。
伸延閱讀
Nigeria's Okonjo-Iweala confirmed as WTO DG
China says has 'full confidence' in Okonjo-Iweala as next WTO head
2020年12月29日星期二
螞蟻金服拆骨是為數碼人民幣作準備?
螞蟻金服今年不能上市,相信是今年國際財經界其中一件大事,涉及國際金融、市場信譽、國家體系、人民需求,都可以話停就停,相信只此一家。而未來一年,該公司是否能夠上市,都似乎凍過水,近日該公司更被監管機構嚴重譴責,還加上國家輿論批評,馬雲可能是有生以來面對最黑暗的時刻。其公司命運如何,明年便可以有所答案。
中國電子支付的盛行,是造就了中國在全球互聯網發展走在前列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還未有電子支付,互聯網仍然主要是提供一種「資訊服務」,內容豐富,包羅萬有,但並不是「交易服務」,但是中國成功建立一個電子支付平台,卻成了另一個境界,互聯網不只是用來上網找資料、學習,還可以做生意,這個誘因,便爆發了整個中國國內互聯網的生態,電商、網劇、直播帶貨,甚至網上金融都成了事,都是因為電子支付平台出現的商機。
中國主要的電子支付是支付寶和微訊支付,兩者基本上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生活的一部份,連雷鼎嗚也說召妓也是電子支付可見一斑,是何等入屋。雖然成功,但國家有也其考慮,發展到這個規模,便認為需要「管治」一下,不能無限擴大,見你馬雲早前這麼囂張批評國家金融制度,不夠創新和不夠制度化,那麼國家便創新和制度給你看,數碼人民幣,看看電子支付的新第三勢力。
雖然中國強調數碼人民幣不是取代現行的電子支付,因為支付寶是個銀包,但數碼人民幣卻是真真正正的金錢,不過事實上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倘若真的實行數碼人民幣而國民受落,卻是可以真正取代其電子銀包。因為直接使用,便少了一重服務關卡,其成本便可以再降,對人民在消費上便是方便和便宜。
近期國家計劃推出反壟斷法,之後便開始向阿里埋手,同時間數碼人民幣的推行也加快速度,這些國家策略,都可以預見到未來數碼人民幣將是中國另一個重點發展的經濟政策,並且期望成為世界龍頭,因為當規模規應成形時,其他國家便需要接受,這便可以打破中國近年被圍堵的國際關係上。
而數碼人民幣另一關鍵是能夠掌握得到人民的資金流向,可以防走資情況出現(當然走資永遠都會存在,只是程度而己)。當資金流向能夠理解及預見的話,其計劃經濟便可以達成,也可以對國家發展有所部署,有望可以協助宏觀經濟的操控。
但是數碼人民幣卻改變了個人私財觀念,你買個橙都可以解讀時,那你的私隱被知道得一清二楚。上世紀有一套電影《Demolition Man》由史太龍主演,故事便描述一些人沒有電子貨幣便不能夠生存,活在貧若環境當中,數碼貨幣會否有這種負面影響,是需要時間証證。
數碼人民幣推出是事在必行,其他國家必然會看其發展情況,因為各國都想推出,因為仍然想「中央化」,但諷刺的是近年火熱的比特幣價值屢破頂,而該幣卻是以「去中央化」為己任。那麼西方國家期望那種電子貨幣成功呢? 頗值得細讀。
伸延閱讀
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中共開始明白國際舞台如何操作
正如葉劉早前係紐時寫的一篇章的標題「不管你喜不喜歡,香港都屬於中國」,這是一個政治現實,現階段不會改變,將來如何,不會知道,只能看走勢。同樣地,喜歡與否,中國現在的確是大國的體制和能力,也是不能否認。而且中國在過去一直被認為不惜得如何玩國際政治舞台,現在中共開始明白如何操作,甚至倒轉過來,西方國家現在仍然沒有醒覺,只能怪自己。
中國和俄羅斯入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這是代表著中國在此會上可以有左右的能力,而且有趣的是能夠入選已下是值得討論。中俄兩國在人權問題上一直被外界認為有問題,而且情況沒有改善,甚至更為嚴重,如藏、疆、港三個地方的人權便是近年最常被國際輿論所關注。但是沒有因為這樣而不能入選人權理事會,當中聯合國會員的政治角力便是可圈可點。各國的利益如何互相交易,而獲得大家所需的,便是國際政治,近年中國在亞洲和非洲落了重藥,現在也開始有其回報,人權理事會便是之一。
再看近日有指聯合國簽了意向書會在中國建立一個全球最大的聯合國數據中心,用作有關聯合國成員的數據,而數據中心會址則落戶到杭州,聯合國居然選址中國的意向書,其妙絕處是兩位都是中國藉官員,一個代表中國,一個代表聯合國。
這便是顯出中國今天明白國際政治舞台得遊戲規則,朝中有人。以往聯合國主要官員都是西方國家的人員主導,但近年世界鼓吹公平、平等,而且亞洲、非洲國家等的國力也開始增加,要求話語權也提升,所以再不一定是西方國家人員作主導,最明顯便是近兩屆的WHO,陳馮富珍和譚德塞。中國知道想在國際社會有輿論能力,在一些關鍵位置便開始安插要員,即使沒有要員,但也要打通門路與其他國家有話說,而避免帶來政治壓力,舉例國安法找來多個國家力撐便是這些技倆,指出國際社會都有支持中國的呢,中國不是弱者外,便重要是中國並非外界所說的專制、獨裁或者無朋友的國家,都有唔少FANS架。
再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未來這會的取向會是那條路呢? 是以一些基本生存權為主導還是以民主、人權為主導的討論焦點呢?因為前者一直是中國提倡的真正人權,後者則是西方國家的普世價值。倘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選前者,那明顯是中國成功達陣,而往後的輿論便有機會改變,因為即使有人認為這個理事實會的公信力沒有之時,但始終都是有聯合國加持下,其份量便有所不同,也是中國一直最要得到的東西,爭取話語權,採取主導。
西方國家開始要明白一件事和面對現實,中國再不是你以前牛屎仔,人家開始識玩政治來反過來操控你的媒體、你的企業、你的政黨,西方國家二戰後的天堂夢,也是要醒,要面對現實,否則連夢也沒有得發,仲柒下柒下。
伸延閱讀
2020年9月23日星期三
伊朗釋善意換取國際空間
美國再次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當中不只是伊朗國家,還和伊朗有關聯的政治人物,如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嘗試以此制裁息訊給予國際社會知道美國並不是空談,同時間伊朗似乎真的面臨巨大壓力,因為其伊朗外長表示願意與美國交換全部囚犯,當中政治含意更大,是釋出善意的訊號。
美伊雙方都存在有對方的國民囚於監中,而且雙方亦曾經互相交換囚犯,其中包括中國裔的美藉學者王夕越,他曾於2017年被指在伊朗間諜行為,判監有期徒刑十年,而他於2019年獲釋,而美國亦同時間釋放一名伊朗生物學家。
自從美國在伊拉克空襲殺死了伊朗軍方要員蘇萊曼後,雙方陷入谷底,伊朗揚言要報復,而同時間美國就實施更嚴格的制裁行動。這制裁對於伊朗來說是百上加斤,再到今年的武漠病毒在伊朗肆虐,對其經濟及政治都帶來很大壓力。
雖然伊朗是一個中東國家,但並不是阿拉伯世界的國家,其波斯文化與阿拉伯其他國家都頗大分別,即使大家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特別與沙地阿拉伯,更是非對敵對狀態,當中宗教、地緣和經濟實力有莫大關係。近期中東再有其他國家與以色列建交之際,對於伊朗來說是異常被動和孤立。必需解決外交問題換取其經濟活動。而解除制裁一直是伊朗期望的交外政策。
現在伊朗外長札里夫在聯合國表示願意交換囚犯,雖然是雙方,但是誰釋出善意,也是代表著該方明顯是有求於人。對於伊朗這類型國家,人道主義向來不是政治首要考慮,必然是有利益主導才會作出外交決定,還要在聯合國上發表,即是一種確實承諾而不是彈弓手的借口。
相信美國會向伊朗表示同意,但同時間會要求更多籌碼。勢頭和主動權不在伊朗,該國現在是需要生存,國內民生壓力已經爆標,看其早前多次大型民間示威,可見國內的政治壓力有多大,不解決其經濟民生問題,對其國家現行的體制會有動搖的警示。現在伊朗釋出善意,看美國的回應,同時間是想歐洲方面也會幫口。
現在美國近幾個月來在中東的收穫甚豐,進一步鞏固自身在中東的勢力及重新規劃當中的勢力佈局。這對於美國來說有利回歸亞太區,也是對今天中美博弈上多了子彈,可以放手一搏。
伸延閱讀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花木蘭》票房收得証明要靠自己
《花木蘭》在亞洲上映,反而係其他地方如加拿大、澳洲、美國就以網上串串流技術Disney+上播放。而台灣、馬來西亞、泰國等地上映,都成為當地票房冠軍,可見這個亞洲題材的電影,仍然有其市場,即使有不少團體說抵制,但消費者仍然身體卻很誠實走入戲院,口裡所說的反抗,都只是講而已。這個現象,可以証明一些事情,是需要面對現實,單靠期望和一廂情願,只會帶來回望。
《花木蘭》上畫不久,已經有網上盜版,而且還要很清晰的簡體字幕版。撇除政治觀點,以戲論戲,以及其成本製作,今次算是迪士尼近期大片之中的一部失敗作,這是因為導演和編劇未能夠理解華人文化,硬套入西方思維去這戲中,最後會變得不倫不類。不過因為《花木蘭》這個家傳戶曉故事再配上是迪士尼,普通家庭必然入戲院看看,當作一件娛樂事宜看待。
正正只是看作一件娛樂事宜,便明白為什麼即使有人發起杯葛這戲,市場依然接受。因為主流人士其實對政治和娛樂並沒有直接聯想作關連,你看王晶電影如《賭城風雲》,因為有發哥、劉華大卡士,即使知道王晶的爛片保証,又是深藍人士,仍然有不少黃絲人士會說「新年一年一次,又唔駛計較咁多啦」便輕輕帶過進入戲院。
《花》片在馬來西亞收得,其實也可以用同一種概念去理解,特別是對當地華人,不少當地華人其實很支持中國,因為感覺近年中國成功,對於其海外華人來說是一種光榮和地位提升,即使中國政策有多大問題,但對於遠在他方的華人來說,其實感覺不到,反而感覺到華人社會地位提升,便使其對中國有強烈好感。在過去一年反送中運動,馬來西亞華人常認為港人不知足,理應感恩中共對香港的好處,而華橋卻盲點只視自身的利益而不會易地而處。
台灣人在過去一年很支持反送中運動頗為支持,但這很大程度上只限於年輕一輩,家庭、長者未必很投入時,即使劉亦菲的立場支持香港警察,但對於台灣人來看,感受未必很深,這樣便明白到消費者對政治取態並不如大家期望的這麼有深厚的理解和實踐能力。
事實上社會大部份人都係一種順民、少思考,只求「Not in my back yard」心態去看待每件事。等於華人圈也不會每個都會明白美國黑人種族問題、東歐移民在西歐歧視等問題,可能會知,但未必感同身受。
當明白到不是所有人都會對人家有設身處地、將心比己、易地而處的心態看待事物時,就知道每樣事只能夠靠自己,人家肯做,只是Bonus,靠自己改變才是腳踏實地。
伸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