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

政客有千奇百怪參選理由

在香港,政客不論參選特首、議員,都有很多千奇百趣的理由,當中最經典自然是林鄭選特首時,說受神的感召而參選。近日又到另一位說參選立會議員是因為颱風「山竹」過後看到市民齊心而參選,她就是高永文嫡系的前政助陳凱欣。

林鄭受神感召其理由早已引人話柄,因為每每將神連繫是否正確,十誡其中一條是不可以妄稱神。林鄭身為教徒卻說這番話,是否恰當,正如林鄭話齋「不言而喻」。這些理由,其實都是一種市場策略,如何包裝去說服大家為什麼她會有這個舉動。她不想說「為權囉」,想做特首更上一層樓囉,想做首位女特首之類。她不可能說這些真話,唯有假話,但這種假話卻讓人討厭。

到這次立會補選,陳凱欣一早已有計劃參選,看看早兩個月前,傳統建制派九龍社團聯會找陳凱欣做健康大使。以陳的知名度,為何突然會找她做這個宣傳大使呢?而且不是一個簡單的宣傳,甚至是花費不菲,地鐵可以見到她的廣告,紅磡有大廈掛上大大張戶外海報。這些目的何在呢?。但從這些舉動,她一早有部署,而非「突然感動」。

但她卻說因為天災過後,見市民的舉動而感動,決定參選。從過去日子,大家可以有跡可尋陳凱欣為何會出現。那就看看上一次補選鄭泳舜選舉時間,他選舉期間,前食衛局局長高永文站台,及後有傳他會參選,但卻因民意或者想保住自己名聲而放棄為建制出選,最後就派出其嫡系即前食衛局政助陳凱欣出戰,為建制派出選,陳凱欣現已獨立候選人身份,但從站台人物,其實已經不是獨立,有九龍社團聯會加持,有鄭泳舜雖說以個人名義支持但實際卻是民建聯系統之內,還有昔日高官高永文,說沒有政團聯系,實在是笑話。

但用「山竹」做借口,實在有點那過。

為何不好好地正正經經說參選呢? 可以說明自己早有這心態,為何不可,找山竹借口就以為市民感受到她的感染力嗎? 只會覺得是連「山竹」都要被抽水而感到討厭。

陳凱欣的丈夫邱文華在去年早已經加入林鄭月娥的特首競選辦公室,可見陳凱欣的關連人物派系、人脈是如何,可謂一清二楚。

陳和邱兩人都是新聞記者出身,理應有對社會輿論的觸覺,但是從邱上次為林鄭獻計的選舉工程到陳這次的「山竹感動」,都看到他們倆人在處理輿論以及社會脈搏可謂非常離地,或者是脫離群眾。並非所謂她自己強調在新聞工作和政府工作過的經驗給予其能力,並自認能夠解決到問題,其自身的盲點更嚴重。

去參選找理由千奇百怪已經讓人生厭,已經質疑其誠信,但能力又沒有時,為什麼要選你呢?

伸延閱讀
陳凱欣「山竹啟示」 宣布積極考慮參選
陳凱欣涉助電視台記者「打尖」睇急症 高永文:政助向醫院傳達求助完全正確
何時受上帝感召? 林鄭:沒特定時間
港大民研:林鄭月娥評分創新低

2018年9月19日星期三

發呆的崔世安與發悔氣的林鄭

一個天鴿,一個山竹,看到兩個特區政府首長的表現,他們的表現如何,市民的日子也必如何!!

去年颱風天鴿來襲期間是澳門人最傷痛的日子,相信是澳門人畢生難忘的回憶,一個號稱全球人均生產值最高的地區之一的地方,可以被一個颱風吹到體無完膚,人命攸關的時候,政府卻無能為力。能夠起全球最美的酒店,但地方的渠道卻異常落後,不少地方水浸,原來美麗的外觀只在建築在一個浮沙之上。

澳門特區政府首長崔世安及後出來面對公眾,他的表現更可謂慘不忍睹,完全是手足無措,發表講話完全跟稿讀,但連篇稿是否有沒有他參與都成問題,因為他表現有如「事不關己」,只是讀稿機的樣子一樣。說話重覆又重覆,其回應根本接不上記者的提問。

澳門的問題是發展的規劃不完整,是由當年殖民政府到澳門特區政府一直沒有面對問題,因此一到這些大災害時,表面的風光便一掃而空。而崔世安的表現亦完全地露底。他不只是普通話不靈光,連才能也不靈光,只等著發呆。

到今年,輪到香港,山竹威力不比天鴿低,甚至更強。香港政府深知問題嚴重,而港人亦眼見去年澳門的經驗,亦作出準備,政府制定跨步門小組協調防災,無疑這是特區政府做得不錯的舉動,這亦是拜香港政府多年來行政制度以及殖民政府留下來的優良文化體制。當中在2009年保安局制定了一個天災應變計劃,這是曾蔭權年代制定下來,這就是傳統政務官對一些預防措施一直有一定的認知,為什麼政務官在政府架構上異常重要就是這個理由。

正因如此在颱風時,沒有出現嚴重和重大的人命傷亡,政府助低漥地帶的居民撤離,天文台提供準確數據予市民,好讓大家有足夠準備。山竹來臨時,的威力的確嚴重,建築物、道路上損毀其實也是預料之中,包括大樹倒下,也是無可避免,這是天災,是不能夠控制得到。

我們有預防,是因為有制度,但我們的領導卻沒有突發情況的應變能力以及領導的決心。天災過後,道路的損毀,基本上全港特別是新界地區是面臨癱瘓狀態,而且港人最重要的集體交通運輸港鐵原來是有嚴重的損毀,這些資訊政府當局是掌握得到。這個情況是突發事情,是關鍵決定的時刻,如何判斷一個領導人是不是真正俱有領導的能力和決心,便是在這一刻。

林鄭深知這情況(根據她在發表講話時),但卻沒有作出一個重大決定,如暫停非緊急服務,或者暫停公務員上班,以援解壓力。當然說暫停全市工作是最理想的做法,讓有關機構能夠作出對應的解決方法,包括順利清除道路障礙,以減低通勤壓力。可惜這些動作,政府沒有做到。

這並不是政府部門的問題,因為這些超乎常理的事故,所有制度其實都不能夠控制之內,當這一刻,領導人便是最關鍵的人物,領導人如何決定,足以改變整個局面。林鄭有傳統公務員,以及政務官的才能,包括制定政策、預防政策的能力,但是卻沒有真正領導才能的能力(或者嚴格說是沒有領導一個城市的能力)。她生怕面對其他壓力會影響運作,主要是經濟的壓力,但是卻沒有留意到經濟壓力其實遠遠不及整體民生真正需要及重要性,民生的需要才是核心,才是一個經濟體推動的來源。民生不佳,社會和經濟也不會好。這次表現足以看到林鄭的不足。

更加不足是她風災及後的表現,還沾沾自喜,更甚是將自己的過失委過於人,留意片短她耍的官腔是典型官僚制度下的最不知所謂的態度。她的傲慢,心情在發悔氣。她心想自己已經做左咁多,點解市民仍然不「感恩」呢。拜托,感恩不是在這個情況下,當天上班的苦況,混亂的場面,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和解決得到,但你沒有,卻反過來要人向你感恩嗎? 這句「特首可以比人鬧」這句如果套用在一個正常的工作環境下,試問你老闆是何種回應,大家都心照啦。

一個發呆,一個發悔氣,都是國家欽點的特區領導人。那麼如何避免出現這種人物,是制度問題,還是最高的領導問題,相信國家自己都要好好反思一下。


2018年9月14日星期五

5G打開陽關道與獨木橋

5G雖然未正式開通,但全球電訊公司、設備公司以及一眾相關科技公司,其實一早已經部署中,無線電服務由3G開始大爆發,3G是2G的一個伸延,其制式也由歐洲主導,所以當年3G由歐洲帶起,也使歐洲成為當時電訊服務的龍頭如出現Vodafone便是例子之一。到了4G由美國公司主導,再另一次資訊科技風潮再現。現在5G準備起跑,誰能夠領導5G,就會成為下一個世界科技十年的龍頭。

沒有4G,現在使用很流行的app是很難成功的,如Instagram、Facebook、youtube等等,甚臸iPhone以及智能手機也不會如此入屋,都需要極大的圖片上載分享、下載閱覽,倘若沒有4G,只停留在3G甚至GPRS年代,這些App基本上是不能發圍。正因為4G的高速傳輸,便可以流暢地使用這些App服務,亦帶動了這些創新公司的創新服務和概念。

現在5G正準備明年上市,各國亦深知道這又是另一次新的商機,以及主導國際形勢操作的機會。今次5G可謂由美國和中國主導,因為制式都主要由這兩國的公司提出,高通和華為更是主要參與者。5G的速度之快,幾秒可以下載一整套高清畫質電影。對於多媒體的服務來說,無疑是一大突破,甚至有可能改變了現今大眾媒體使用流串服務的想法。那麼傳統的電子媒體如電視、電台等,如何面對這種新局面,相信會有頗特別的對策。

不過這些高速傳送事實上也不只是限於多媒體上,而是物聯網,才是各大企業、以至國家層面最想看得到的未來。物聯網今天雖有一個很細的面貌,但距離真正完整的物聯網環境還有頗長的路要走。不過相關企業亦早已著手在這方面的制定政策以及投資。汽車導航、遠程醫療、以及傳統消費物流運送等都將會以物聯網的基礎上進行。

在國家層面上看,5G比4G更俱戰略值和經濟價值。5G起初投資必定不菲,一如當年投3G、4G一樣大,但是技術總會進步,往後成本便會快速降低時,回報相信會是極大。正因如此,各國如何捷足先登便是關鍵。現在中美必然是兩大電訊市場、資訊科技市場,美國不會讓中國奪去市場份額,所以先下手為強是合理套路,禁對手進其市場發展,一來對其國家安全上合理,二來也可以拖慢對手的發展路向。不過中國今天的電訊發展再不是3G或者世紀初時,倘若在中國大陸生活,便會發覺當地大城市的電訊服務傳送速度絕對不差,甚至是頗佳。因為當地的手機服務之多及其需求,促使電訊網絡供應商會提供更好的服務,這種良性循環,也造就了今天中國大陸的無線互聯網發展。

當年5G開始建立時,從今日的國際形勢發展,基本上會有兩大陣型,就是以美為首的電訊聯盟,如歐美、日韓,使用以愛立信、諾基亞等設備商,而中國為首的包括香港(必定納入,因為香港是最佳的示範舞台)、中亞、一些經濟較差的歐洲地區如南歐等地,則用華為、中興設備,主要針對落後發展國家,當然也有混合式的電訊盟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

這次較勁是看那一種技術和設備商可以做到快速擴展服務、系統穩定性高以及投資回報高,亦因為出現兩種陣型時,其應用服務亦可以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轉變,物聯網發展會成為電訊技術上的分叉路。

由於5G是國際組織制定,在速度上,基本上分別不會太大,只是應用上可能有變。那時候會有各自的發展路向,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從范冰冰被失蹤學國情

范冰冰(俗稱范爺、國際范) 離開了公眾視線有一百日,其微博沒有更新,廣告、劇集、商演不再或者下架。突然之間人稱最美的古裝美人范冰冰無影無踪。正常看,影藝人不見,正常的大眾廣播媒體都會報導,但是看看大陸的電視、香港的電視台,什麼《東張西望》有沒有提及過嗎?

只有在微博上,一些人會零星講兩句,似真還無講其近況。

是不是很詭異,基本上是人間蒸發。

范冰冰這次被失蹤,是報導說是因為其陰陽合同所累,陰陽合同指合同得簽的酬勞是面的一浸,但底還有其他卻沒有寫上,被指是瞞稅之嫌。在大陸,影藝圈聲稱片酬之高,其實已經早已超越日本,可以和荷里活演藝人體齊。動軋數千萬,而電影票房又可以數十億,更稱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但同時間,影藝圈被指是洗黑錢嚴重,把票房篤數並且乾淨洗清,便成為合法利潤,當中有否涉及權貴錢銀交易,則有待調查。

正因如此,政府、群眾便要釘上這個產業鏈。

但范冰冰為何會被打壓得體無完膚? 連中國社科院都要參她一本,指在《中國影視明星社會責任研究報告》評分中,她被評為零分最低的分數。

這要看中國的國情。

在中國,媒體是一個機器,即是代表著一個俱有功能性的服務單位,並不是有自我意識的產業,是需要服務於群眾(其實即係國家和執政者),正因如此,任何相關的人和事,由媒體公司和人物,基本上是需要貼跟路線。但同時間因為媒體俱有強功的輿論功能,便需要將此有「打扮」。如描述媒體有何影響力,演藝人如何愛國、為國為民,以作榜樣。人民為將這些作為崇拜,但其實亦同時間潛在著監視一舉一動。

當社會出現一些不穩定因素,這些在台前的人和事,便可以作為一個發洩渠道作擋箭牌。現在范就是可作為發洩的工具。透過在網上、輿論的批擊、打壓、鞭屍等等。因為范擋了這一刀,可以舒援群眾壓力,群眾的視線轉移到她身上,發洩渠道得到洩洪,是減低社會壓力的有效方法。但往後再有更多批評范時,然後會將之消音,群眾得知這個信號,便知難而退,事件淡化,洩洪完畢。

這就是國情。工具就是工具,可以利用、棄用以及重用。可以捧你上天,亦可以賤過泥。明白到這一點,便知道如何在這個地方生活,活下去。

伸延閱讀
范冰冰消失百日後 中國娛樂業的寒蟬效應

2018年9月13日星期四

點解寧願睇魏瓔珞都唔睇賀天生

首先聲明,唔好話無睇《延禧攻略》就代表自己有taste,其實唔一定,當然睇左也不一定有品味。

《延禧攻略》可以在兩岸三地都成功入屋,自然有其一定的理由,你唔見其他大陸劇成功,點解淨係佢呢套先?而且大陸劇也不一定差,甚至近年已經早早超越港劇,特別係古裝更係一早超越左九年。但現在TVB出那套《再創世紀》都可以難看到不堪入目,寧願睇魏瓔珞都唔睇賀天生(再創世紀入面郭晉安個名)。

老實講,兩套劇其實都有一定共通點,就係「鬥」一個字。如何「鬥」得好睇,《延》劇是宮廷鬥爭,《再》是商業鬥爭,雖然是不同種類,但說到尾其故事都是「鬥」人。老實會說大陸人寫內鬥最耍家,原於歷史文化,喜歡鬥,但這並不等於《再》的鬥就一定要比下去,根本問題是《再》劇的劇情早巳經脫離了時代感。

《延》有人喜歡除了是服飾外,是故事可以捉到觀眾心理,每集有一定起伏位,有一點機算之類,因此會讓觀眾有追看性。但《再》劇的追看性卻可以是零,因為這種時裝劇情的描寫方法,已經很脫節。

《再》又是講富豪家族爭權奪利,香港拍這些劇的經驗大大話話都有三四十年,由《狂潮》到《巨人》以及所謂經典《創世紀》,到今日翻炒冷飯《再創世紀》,模式居然可以是一樣樣,沒有進步過。《再》甚至是可以倒退中。時裝劇其實可以有點吸引,但編劇卻不敢去拍一些新思維以及貼近現實。

《再》標榜是香港回歸二十年為主題的故事,但從劇中根本就不是一個香港。故事說香港四大富豪陷於危機,但香港歷史上看這香港真實四大富豪根本從沒有危機,依家坐穩江山,地產霸權。當年所謂身家縮水只是賬面,實際上其雄厚實力不足以讓其企家倒下,甚至當時李嘉誠更是成功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現在身家比當年更多。那麼要拍一套所謂的回歸劇,是不是理應要有一些較為基於事實去寫呢?

劇集只用一些片面財金術語就代表故事很深奧的劇情,Come on James,現在還是《大時代》年代嗎? 拍商業劇是要有紮實的故事基礎才好拍,否則就像讀對白和鸚鵡學舌的畫面了。敬請編劇們看日劇《半澤直樹》如何拍有真實與虛構劇情的混合模式。人家認真地描述銀行體系運作,而不是《再》劇講兩句中環口吻就是現代商業劇種。

我們香港的編劇就是未能夠做到細緻的劇情編排,特別在一些行業上,只懂最後又是愛情、鬧交、殺人之類的片面劇種。這個商業社會年代,其實不用殺人都可以死人的,但為了所謂有效果甚至懶得去有心思,來來去去都係殺人同癱、中風就算數。事實上香港社會,要你仆街仲慘過死呀。

而所謂回歸劇,就要政治政確,大部份社會議題,又不會捉碰,貼地故事又不會提及,難道會講官商鄉黑嗎? 會講政界的飯局嗎? 香港這十年多最吸引的社會劇情必然是官商關係,但會拍嗎?

香港是一個國際商業城市,理應拍這類型故事一定很有說服力,但結果卻差強人意。現在講「鬥」的劇情又不及大陸劇,講商業又脫節,那還剩下什麼可以吸引人家呢?

係零。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