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星期五
2023年12月14日星期四
2023年10月8日星期日
2023年7月17日星期一
2023年5月28日星期日
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
2022年9月26日星期一
2022年4月18日星期一
2020年11月29日星期日
伊朗核彈之父被殺後的中東路向
當大家關注武漢肺炎何時離開大家時,疫苗又能否有效,本港又再來跳舞群組引發的第四波,另一端地球卻發生了近期全球國家級政府都會關注的事宜,就是「伊朗核彈之父」法克里扎德محسن فخریزاده مهابادی 在伊朗德黑蘭附近遇襲身亡。他是伊朗在發展核武站其靈魂人物,所以這次被殺必然牽動整個中東整局以及全球局勢往後發展。
法克里札德是主導伊朗發展核武的領導人物,外界對他所知不多,但以色列方面則視他為頭號敵人,因為以伊兩國一直都是敵對狀態,而伊擁有核武便對這以唯一非伊斯蘭國家的中東國家便帶其潛在威脅,因此以色列一直視他為眼中釘,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在一個演講上說明此事。
近期以色列在中東收穫甚豐,拉攏了多個中東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並且設立航線,使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外交打破被孤立局面,反之伊朗和巴勒斯坦就卻有如摒於門外之中。中東勢力複雜,中東國家對以色列向來不友善,因為宗教與水資源之爭,但同時間中東各國自身卻又存在宗派問題及地緣權力問題之有嚴重分歧,甚至有時候比起以色列與中東國家關係更緊張,最明顯便是沙地阿拉伯及伊朗兩國。
這位伊朗核武靈魂人物一死,其實也是從今年初伊朗聖城軍頭目被殺後,今次再來多一次伊朗重要人物被殺,都使伊朗陷入苦戰狀態。因為戰爭並不一定要出兵,國勢及能力其實一樣可以足以被一些行動而被打垮。現在伊朗便陷入這個境地。
伊朗聲稱這次襲擊是以色列特工所謂,但是否完全內裡是以特工未必是全部,因為要在伊朗境內進行暗殺,要以色列特工卻有其一定風險,或者當中涉及與當地一些派別合作也有其理據。但以色列特工向來都是暗殺技倆高超著稱,當年為了一報慕尼黑慘案之仇,而進行了一次長達七年的復仇計劃,名為「上帝的復仇行動」。
伊朗現在必然懷恨在心,等待時機,但短期內在國際形勢上不能會有任何動作,因為一有舉動,必會引起美國強勁反彈,到時被美方再進一步就更為危害其伊朗國家自身利益。而美國這次相信必知其內情,至於是否有參與已經不是重點,但重點是美以兩國在中東再次給予該地區國家一個強烈訊息,就是該地區的主導者和控制者,仍然掌握在美國手中,至於其他國家如俄羅斯、中國等所謂與伊朗兄弟盟之約,也只是過眼雲煙,兩國不會為這事上有什麼協助,正正式式Silent Partner,只會在生意上有共同利益,一涉及到軍事與政權,卻只會做花生友。
不過伊朗不出手,並不等於靜下來,其他與伊朗有緊密關係的盟國、組織,卻可以界外身份參予其中,即使第三方出手絕對有理由出現,也間接使以色列本身國土有一定風險存在,這是需要留意。
伸延閱讀
2020年9月23日星期三
伊朗釋善意換取國際空間
美國再次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當中不只是伊朗國家,還和伊朗有關聯的政治人物,如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嘗試以此制裁息訊給予國際社會知道美國並不是空談,同時間伊朗似乎真的面臨巨大壓力,因為其伊朗外長表示願意與美國交換全部囚犯,當中政治含意更大,是釋出善意的訊號。
美伊雙方都存在有對方的國民囚於監中,而且雙方亦曾經互相交換囚犯,其中包括中國裔的美藉學者王夕越,他曾於2017年被指在伊朗間諜行為,判監有期徒刑十年,而他於2019年獲釋,而美國亦同時間釋放一名伊朗生物學家。
自從美國在伊拉克空襲殺死了伊朗軍方要員蘇萊曼後,雙方陷入谷底,伊朗揚言要報復,而同時間美國就實施更嚴格的制裁行動。這制裁對於伊朗來說是百上加斤,再到今年的武漠病毒在伊朗肆虐,對其經濟及政治都帶來很大壓力。
雖然伊朗是一個中東國家,但並不是阿拉伯世界的國家,其波斯文化與阿拉伯其他國家都頗大分別,即使大家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特別與沙地阿拉伯,更是非對敵對狀態,當中宗教、地緣和經濟實力有莫大關係。近期中東再有其他國家與以色列建交之際,對於伊朗來說是異常被動和孤立。必需解決外交問題換取其經濟活動。而解除制裁一直是伊朗期望的交外政策。
現在伊朗外長札里夫在聯合國表示願意交換囚犯,雖然是雙方,但是誰釋出善意,也是代表著該方明顯是有求於人。對於伊朗這類型國家,人道主義向來不是政治首要考慮,必然是有利益主導才會作出外交決定,還要在聯合國上發表,即是一種確實承諾而不是彈弓手的借口。
相信美國會向伊朗表示同意,但同時間會要求更多籌碼。勢頭和主動權不在伊朗,該國現在是需要生存,國內民生壓力已經爆標,看其早前多次大型民間示威,可見國內的政治壓力有多大,不解決其經濟民生問題,對其國家現行的體制會有動搖的警示。現在伊朗釋出善意,看美國的回應,同時間是想歐洲方面也會幫口。
現在美國近幾個月來在中東的收穫甚豐,進一步鞏固自身在中東的勢力及重新規劃當中的勢力佈局。這對於美國來說有利回歸亞太區,也是對今天中美博弈上多了子彈,可以放手一搏。
伸延閱讀
2020年8月15日星期六
以酋還是未進
以色列與阿聯酋建交,可謂是近期國際社會最大的外交新聞,多年來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入面,只有埃及和約旦有外交關係,其他視之為敵對狀態,你去伊朗旅遊,如果你的護照有以色列簽証,是會拒絕入境,可見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有幾唔妥,可見一斑。
但突如期來的建交,當中以色列表示會暫停吞併西岸計劃,美國認為是是次重大的外交勝利,因為這次建交,是由美國拉攏而成,美國做其媒人,深信有助區內和平發展,對中東局勢有所幫助。
這是從經濟利益角度,或者是會對整體各方有經濟利益,但是從政治局面,這未必是真正可以做到建交後所期望的和平開係,因為當中巴勒斯坦政府並沒有參與其中,是局外人,易地而處,有其被背叛的感覺。
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和平交易,過去都出現過,最經典莫過於1995年當時美國總統克林頓、以色列總理拉賓與巴解主席阿拉法特三人在美國白宮見面的經典一幕,他們在奧斯陸簽了和平協議,並確認巴勒斯坦立國,和以色列分享土地,及後拉賓和阿拉法特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大家都以為這真的會讓中東有和平的日子,但事實並不然,協議沒有真正落實,以巴在過去二十五年關係一直沒有改善。
所以這次以色列和阿聯酋建交並在巴勒斯坦問題上交換條件,立意雖好,但到頭來,但預期不會這麼順利實現。不過站在阿聯酋和以色列兩者之間,純粹的利益關係卻是一大進步。因為以色列可以在阿拉伯世界少一個敵人,而且阿聯酋在中東區內是大國及俱強大實力時,以國交了這個新朋友,真的是很大收穫。雙方未來經濟肯定會有極大的潛力,單是打關航空運輸這環,都已經非常有利雙方。還有科技、能源等,真的是大生意。
而美國這次無疑是利用這次建交再次彰顯他在中東實力的一次示範作用,也是對任何對手表示「我仍然是話事人」,的確這次如此突然的建交,無疑對其他國家如俄羅斯、伊朗、中國等,是措手不及。甚至看到美國依然在中東區內掌控最大的管治能力,並非如外間想像般,勢力被削弱。
以巴問題之複雜,其實是涉及三個層面,國際層面上主要關注在石油利益,全世界的石油依然有很大的依賴時,以巴和平,即是中東和平,也意味石油安全輸出。第二是宗教關係,以色列在一個中東地區但又不是信奉伊斯蘭教但卻擁有伊斯蘭眼中的聖城耶路撒冷,這卻是千百年來一直「未解決」。第三就是地綠關係,以色列正掌握了中東地區其中一個重要的水資源地區戈蘭高地,使敘利亞及黎巴嫩在水資源上被以色列握著頸,所以中東地區不只是關乎經濟和宗教,其實還涉及到人的性命,也理解到多年來敘、黎兩國如此敵視以色列便是這個理由。
以色列和阿聯酋建交,美國表示還會有其他國家加入,以酋還是未進,因為好戲還在後頭。
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
今天是多極政治而不是多元政治
2020年1月13日星期一
伊朗反政府示威對中共的啟示
在伊朗,總統並不是真正最高的領導人,而是俗稱伊朗精神領袖,即是伊朗最高領袖,這個職位並不是首元或者政府首腦,但這職位卻是伊朗在憲法上的最高統帥,並且是終生制,第一任是高美尼,現任則是哈梅內伊。
哈梅內伊在伊朗可謂是政壇最高人物,操控著政軍兩界,他任伊朗最高領袖任期比高美尼更長,至今已超過三十年,在這三十年,伊朗經歷多個總統,但最高領袖卻只有他一個,這可以看到他的地位是何等堅實。
伊朗自高美尼改變了伊朗政局後,這個國家由原本中東最開放型走進保守國度,現行體制也屬專制政權,基於多年來各國對其制裁以及國內體制的腐敗,人民生活明顯下降,在經濟下滑,政治又不堪的環境下,人民自然甚為不滿,去年因調高燃油價格五成而引發的示威持續擴大,國內十多個城市爆發騷亂,當時甚至出現斷網,外界未能夠利用互聯網與伊朗連繫。近期因為聖城軍主帥被殺,伊朗當局以為可以透過這次轉變民心,團結一致,反抗對外,但意想不到是當日伊朗發射導彈襲擊伊拉克美軍基地同時,卻誤中擊下烏克蘭航機,但更加不該是當局起初將此事忍瞞,最後紙不能夠包火而曝光,國民深痛國家的無恥和不負責任,引政近日各地暴發示威,而不滿的情緒原本只是對政府高層到發展到直指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認為他專制獨裁,人民需要自由選擇,都是對伊朗當局近年來的震撼彈。
從伊朗今天當局的體制和能力,理論上是可以控制得到,因為伊朗當局控制著全國的大部份資源,當中軍隊能力對人民的力量,絕對是壓倒性,而且在專制政權下,軍隊對手無寸鐵的人民可謂不予理會,必然進行切底打擊,人民能力有限下,示威活動很快會減退下來。
除非連國內政權當中的改革派也願意放手一搏。
可是伊朗「藍絲」群也不少。從支持政府人士走到英國駐伊朗大使示威,就知道當地「藍絲」群眾也不少,這類群眾和政府的口吻是一致,他們背後透過政府及建制的脈絡去支持政府,而這群眾為數不少,其保守勢力有能力保住政府的政權。
伊朗示威和世界各地示威都有類同處就是學生發起運動,他們的初心俱人民精神,少利益掛帥,本著初心做事,因此能夠號召到其他人走出來。但另一方面,當局往往是專制或者獨裁政權時,生怕這種道德高地異常難以被打低對方時,便需要兩把手的方法,一是強硬制止,另一方法是抹黑,前者自然利用軍隊暴力制止社會運動發展,後者則常說外國勢力作為借口來抹黑群眾等等。
今天伊朗情況對中共其實是一次借鑑,因為這次事態發展,其實是中共對未來潛在可能的人民反抗運動作為參考,成功與否,都是中共的一次課堂。同樣地,大家也可以在這次學習,從而進化,你懂時。
題外話,近日連寫幾篇有關伊朗文章,當中發覺有人認為瑣羅亞斯德教和明教是一樣,其實這是誤導的,這是兩個不同的宗教,後者明教(即摩尼教)是把瑣羅亞斯德教(祆教)與基督教、佛教混合而成的哲學體系。相信是因為大家對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而有所誤會,以為明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為同一宗教,而演變今天普遍華人社會的誤會。
伸延閱讀
打倒騙子獨裁者?伊朗「誤擊客機」謊言激起的反政府大抗爭
2020年1月10日星期五
淺淡伊朗與香港的淵源
今天的伊朗是信奉伊斯蘭教,國民主要是什葉派的教徒,但其實伊朗古時的國教並不是伊斯蘭教,是有其本身國教,就是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在華人社會會稱為拜火教、祆教、白頭教,但拜火教名稱其實是比較貶義,所以還是建議稱瑣羅亞斯德教。瑣羅亞斯德教有三千年歷史,比猶太教、基督教更悠久,其二元論甚至認為是影響了這兩個宗教的教義,可見該教的文化和歷史之深和廣。
瑣羅亞斯德教最鼎盛的時期是在古波斯時代的薩珊皇朝,也是當時的國教,薩珊皇朝卻是伊朗最後一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的皇朝,因為及後被阿拉伯帝朝侵佔而滅亡,隨著阿拉伯帝國管治波斯後,國教也從當時的瑣羅亞斯德教轉為伊斯蘭教,起初瑣羅亞斯德教的信徒並未受到迫害,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瑣羅亞斯德教信走開始被當期時的阿拉伯帝國管治的政權迫害,信徒開始遷離波斯,四散各地,當中有的到中國,而遷移到印度更是主要的一群,也成了這個教派的一個伸延,並發展為一個獨特群體,就是今天的帕西人,也就是和我們香港人莫大的關係。
帕西人在種族上是古波斯人的後裔,而他們今天主要居住於印度以及巴基斯坦,而帕西人很多是從事商業活動的商人,估計是由於當其時他們遷移到印度,不是本土居民,沒有土地權益,行商便是他們為生的出路。而帕西人從事商業貿易,自然會到其他國家,當中香港便是他們當期時的一個聚居地。香港開埠初期,也有不少帕西商人,例如麼地,他便是早年著名的帕西商人,他也是創立香港大學其中一個主要的捐贈者,而麼地道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還有天星小輪的創辦人米泰華拉也是帕西人,而匯豐銀行創辦時,多位股東也是帕西人。其他在香港著名的帕西人還包括、律敦治、羅旭龢、碧荔等也是帕西人。而中國解放前,上海也有不少帕西人,但解放後,這些帕西人都離開,其中一些則來到香港,跟其他西方人士一樣生怕共產黨而離開中國。
今天仍然有帕西人居住於香港,而且還有一些文化和建築我們還可以見到,如銅鑼灣的善樂施大廈以及港島祆教墳場的,瑣羅亞斯德教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一個符號是天使有翼的圖案,在善樂施大廈便可以看得到。
帕西人全球人口其實不斷下降,最多帕西人的印度也只有七萬人左右,當中其宗教信奉的承繼問題也是使人口下降的其中理由。現在伊朗仍然有人信奉瑣羅亞斯德教,主要是在亞茲德,這圖就是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廟宇,內有其不滅之火。

香港早前也有一些節目是講述帕西人和瑣羅亞斯德教,是ViuTV,也值得一看,也可以理解我們香港一些少數族裔及其文化。
2019年7月15日星期一
林鄭「你死好過我死」下的港版六四
星期六上水已經出現嚴重的警民衝突,到了沙田一役,情況更為嚴重。雙方明顯超出了大家想像中的情況,警方嚴密的佈防,即使遊行人士在既定的時間進行示威,亦仍然被搜捕,甚至走入商場內搜捕,當中警力是龐大和警方的極嚴重的粗暴行為,除了你在看TVB新聞外,相信你一定會看到真實的境況,整個沙田商場以及附近街道,是血浴與搜捕的痕跡。
這個情境和當年六四,沒有兩樣,大家都在清場。你說這次沒有人死的話,那之前以死明志是什麼呢?這次運動,已經有死人,不是講玩笑,但政府的行徑,沒有停止,甚至是變本加厲,從民陣收到「不反對通知書」寫上612是暴動外,再加上林鄭說「不會出賣警隊」,這些行徑,其實已經向警方endorse左一個訊息,「你做什麼也可以!!」這個情形就像當年李鵬發表講話,稱北京陷入無政府狀態,將學運定性為「動亂」,宣布北京部分地區實施戒嚴及新聞封鎖,那時軍隊開始進城,六四屠城開始。現在基本上沒有兩樣,林鄭就是這個手法,她的說話,其實已經給予了警方最明顯的訊息。
昨晚示威人士逃亡,有如當年學生逃亡一樣,這種情境,試問你認為九七前會想像得到發生在香港嗎? 昔日警隊被受人尊敬,今天居然連一個路過的女市民因為受傷而強調不敢向警方報案,這種警民不信任,達到歷史新低。市民對警方的不信任,只會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貪污盛行時才會有,但今天再次呈現於香港市民眼前。
英國金融時報說林鄭說辭職但中央政府不准,這個訊息有其可信性,但是卻沒有後面一句話,就是中央要林鄭搞到爛攤子時,搞不好會人頭落地。當一個已經被奴化的典型政務官,這種奴性再加上技術官僚心態,站在這個位置上,如何自處,其實很簡單。
就是「你死好過我死」的心態。奴化已有,即是只會向最高權力低頭,其他旁邊的事,也不會理會,因為只會聽命於主子,亦深知主子是她唯一的權力支柱,沒有主子的支持,她什麼也不是。再加上她是技術官僚體系出身,卸責是其中一個要學習的主要生存方式時,那麼將所有問題推給其他人便可以脫身。這樣為求自保,利用高壓手段對付市民,是讓自己保得住位置甚至其性命,而如何高壓,在香港當然是需要靠警隊來作為重要工具。警隊在香港是等於軍力,即利用軍力來鎮壓市民,達到清算的作用,企圖讓所有市民完全地噤聲。昔日嚴鎖資訊,今天則反其道而行,用fake news和輿論製造社會對立面,使反對派塑造成恐佈社會份子的一群,這些情景和影像,就如當年六四逃亡的民運人士一樣,被指為反革命份子,危害社會安寧。
但是社會並不是一面倒,社會還是會有良知的一群。從昨日所見,即使沒有遊行的市民,在居於室內屋村的市民,都有提供協助予遊行人士,這種守望鄰舍的情感,這就是香港的人情味與良知的表現。昨日在沙田文化博物館對出,有「香港媽媽」的街站,她們放了一批香港媽媽自製的涼茶,沿途旁邊有回收站,也有加水站,也有人派退熱貼,見到有老中青,也有修女。昨晚商場警方搜捕示威人士,情況混亂,如果在其他地方,商場可能早已被毀和破壞,但看到的情境,示威人士完全沒有作出何破壞,這是「正常暴徒」嗎?會這麼斯文有品?
今天林鄭利用警隊的軍力對付市民,這種無恥行為,她自稱作為有宗教信仰的人,理應會內心悔疚,但是從她所有的行徑,她一點都沒有,還要繼續和更加強硬時,請她不要再說自己的信仰,因為是極度侮辱了宗教和人的基本信念與良知。
2019年7月14日星期日
遊走高加索之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是世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已有一千七百年歷史之久,事實上該國以基督教為國教是避免當時受薩珊皇朝(古波斯)祆教所同化而作此決定。多年來亞美尼亞人直堅守信仰,從地理位置看,除了格魯吉亞外,亞美尼亞所有鄰國都是信奉伊斯蘭教,可見這個國家多年來即使被不同政治勢力所統治,仍然不忘初衷。相中的教堂是葉里溫大教堂,是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的教堂,也是全球最大這教會的教堂。亞美尼亞使徒教會是全球最古老的國教會,和最早被認定合法的基督教團體。這是一個獨立教會,但與埃塞俄比亞和埃及的科普特正教會同宗,非東正教,要留意。這教堂建於2001年,正是亞美尼亞定基督教為國教的1700週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也曾參觀這教會。

到亞美尼亞必然會到離首都葉里溫車程約兩個小時的塞凡湖,Lake Sevan 塞凡湖是位於亞美尼亞境內的一個湖泊,是高加索地區最大的湖,這湖曾經因為上游河流起發電廠關係而出現水位驟降問題,但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從新引入新水源才得以保存湖水面積。亞美尼亞的教堂和一些歐洲的教堂有點分別,他們很多時都是石製而成,沒有華麗堂皇的設計,感覺較為原始和平實,但再細心留意便看到當中美感,其中一些石製教堂更是人手開鑿,可見當時的工技超凡,而現在的亞美尼亞教堂仍然喜歡用石製人手雕刻一些十字架石雕,在街上也見過一些工匠人手逐一鑿製,可謂每件也是藝術品,而相中這教堂則有七百年歷史,堂內仍然有不少當年留下來的十字架石雕。

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因此其文化受聖經所影響甚大,他們認為自己是挪亞方舟後第一代的人類,這是因為阿拉臘山Mount Ararat,這山現時已經在土耳其境內,但是亞國人仍然認為這山是屬於他們,從國徽更有亞拉臘山的山峰在內,便知道這山對於他們在其心中的地位。阿拉臘山Mount Ararat主要有兩座山峰,分別是Masis和Sis山峰,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為傳說聖經記載的挪亞方舟(不是馬灣那個)便位於此地。而相片中的一坐修道院則是霍爾維拉普(Khor Virap)修道院,這修道院仍未建成時從前是一座監獄,囚禁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啟蒙者Gregory the Illuminator,他在此的一個深入的細小地下洞穴足足囚禁十三年之久,好明 顯是一個當時的異見份子,後來亞美尼亞國皇梯里達底三世被感動而釋放他並且同時將基督教正式改為國教,因此亞美尼亞成為世上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但從當時歷史看,可能國皇是面對當時波斯薩珊皇朝要求改其當時鎖羅亞斯德教的壓力而出現的一個政治決定。由於Gregory the Illuminator曾囚於此,後來在公元七世紀在於此地興建這個修道院。這個修道院其地理位置近神聖的阿拉臘山外,還有Gregory the Illuminator的光環,所以這修道院是不少基督徒都會來到此地,不限於亞美尼亞使徒教教徒,當日便見到一批天主教修女在此。

亞美尼亞人人口不多,只有三百萬,海外則七百萬,但身份認同凝聚力極強,當年亞美尼亞大屠殺時,他們進入集中營,不同程度的虐殺以及人體實驗等等,土耳其不只是屠殺他們,還要嘗試摧毀其文化,包括要求他們伊斯蘭化,除去其亞美尼亞教徒的身份,這種行為就是要將一種文化砌底摧毀,但亞國人卻異常堅強,到現在每年四月二十四日是其國家既定的大屠殺紀念日,連一些海外的亞美尼亞人也會回國悼念。回說土耳其當時滅族行為可謂典型的民族主義的極端,當時不只是只有土耳其人對亞族人進行屠殺,當時還有庫爾德人也是幫兇之一。現在庫爾德族人又被土耳其迫害,是如此諷刺。而當時土耳其對亞美尼亞人的文化摧毀手法,近年相信也會似曾相識。
亞拉臘山Mount Ararat,有兩座山峰,大的叫Masis,小的叫Sis,由於地勢險要,因此現時對這山的地理資訊仍然並不豐富,因此大家對這山仍然存在挪亞方舟有頗大爭議,或者叫做神秘感。

2019年7月13日星期六
遊走高加索之格魯吉亞
拍攝這照片是位於一個修道院上,有修士在生活,由於需要駕車上,沒有公共汽車到,所以遊人不多,但到這地應該要較有禮貌和守規矩,始終是人家學習和隱修的地方。修士他們很友善,其修道院的很多設施都是他們自己興建。


第比利斯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已經存在,其舊城區則在十九世紀左右建成,相中右邊很光的教堂是當地的聖三一主教堂,是屬於格魯吉亞教會,也是全國最大的教堂,建於2004年,但建這教堂時頗有爭議,因為這兒原是亞美尼亞墓地。

格魯吉亞這地區有深遠高加索人歷史,很早時期已經有人在這兒生活居住,這兒叫烏普利斯Uplisikhe,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這是一個洞穴區,差不多有三千年歷史。這兒從前是一個讓旅客經商的地方,是昔日絲綢之路的路線之一。洞穴中讓商旅休息,也有釀酒、存酒的地方。有德國學者認為高加索人是歐洲人的原型,也即是原種白人。不過近年也很少再用高加索人種來描述白人人種。而高加索人的其中的一些特徵是高鼻樑和鼻呈勾狀。

第比利斯舊城環境頗為美觀,當中是因為有河流經過,再加上兩旁建築物,更添一種古色古鄉的美態。

哥里距離第比利斯約一個多小時的行程,所以參加當地的旅行團是必到的景點,其理由當然是看斯太林博物館及其居所,其博物館就是設在他的故居旁。我問導遊當地人對他的評價如何,他說普通,但是基於旅遊價值,所以也會帶遊客到此一遊,所以昔日共產主義的獨裁者,走後才感受到資本主義的味道來,此圖是斯太林的故居。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遊走高加索之阿塞拜疆
這是在舊城區的Maiden Tower少女塔,有八百年歷史,同樣是世界文化遺產,這塔在該國人眼中很重要,因為這塔的外觀也有印在該國的紙幣上,這塔由鎖羅亞斯德教到今天的伊斯蘭教都有其作用,每年的納吾肉孜節(伊朗曆的新年),則會在塔頂上燃點火盆以示慶祝。

這國文化歷史貌似年輕,不能和鄰國伊朗古文明相比,但其實亦有極深厚歷史,如著名的戈布斯坦岩石藝術文化景觀(Gobustan National Park)的岩石繪畫,有超過二萬年歷史,當中可以看到古時人類的生活習性,是一個戶外大型的歷史博物館。這是古代在岩石上雕出來的畫象,明顯是見到動物的畫像。

阿塞拜疆在波斯語意思是火之國,可見這個地方與火的關係何等密切,這都是因為這地方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馬可勃羅來到阿塞拜疆時見到地上的水能夠著火也嘖嘖稱奇,這是因為石油所賜,亦因為這樣這個地方多年來都俱有極強的經濟價值,也使多年來被不同強盛國家入侵和佔領。阿塞拜疆仍未信奉伊斯蘭教時,曾經被古波斯帝國統治過,所以當地有不少波斯文化存在,如納吾肉孜節便是。還有鎖羅亞斯德教也是其中之一。這是從前鎖羅亞斯德廟,這教特色是拜火,所以又稱拜火教(較貶義),也可以稱為祆(音牽)教。試想當年祆教教徒到這兒見如此多「火頭」,一定感到不可思意,亦所以在當地建廟和居住。這廟是建在十七世紀,雖然當時阿塞拜疆人巳轉信伊斯蘭教,但仍有一些帕西人在當地生活和做生意。
注:近期電視播《倚天屠龍記》講明教,很多時以為是祆教,其實明教是借用祆教教義發展出來另一個宗教體系。不過金庸的力量之大,自然大家就因為這故事而混淆起來。

當地為了發展,興建了不少新型建築,如有已故世界著名建築師伊拉克人,人稱曲線女皇Zaha Hadid在巴庫建築設計的文化中心(Heydar Aliyev Center),可謂新與舊在這個國混和當中。

另外最為特別是一個數千年不滅的火團,阿塞拜疆是著名出產天然氣和石油,古時的當地人已經利用石油做燃料、武器等,這個火團不論在任何時候,極為寒冬或者夏天,依然是不滅之火,也成為當地的一個旅遊景點。不過近年該國的石油開採幾近枯竭,所以開始轉向巴庫這城對開的裏海大陸架開採能源。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
不要忽視印巴衝突
印巴兩國多年一直不咬弦,當中地緣政治外,還有是宗教的分歧,巴國是伊斯蘭教為該國主體,而印度則以印度教為其主流信仰,雖然印度也有百分之十五的國民信奉伊斯蘭教,是全球最多人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卻不是主流宗教,這種錯綜複雜關係的地理和宗教關係,使兩國關一直存有敵對狀態。巴國時常認為印度打壓當地伊斯蘭信徒,印則說巴常在挑釁並且支持印度的伊斯蘭國民,企圖擾亂印度社會。
兩國邊境衝突時有發生,但近日兩國關係再次緊張起來。事緣印度政府指出在克什米爾的一起恐怖襲擊導致40名印度准軍事人員死亡,印度指責這是由巴基斯坦國內的一個組織所為,而該組織是巴國政府支持。所以印度派出戰機空襲巴國邊境,指這些設施為恐佈組織設施。而巴國當然否認,並且擊落了印度的空軍戰機,並且俘虜了兩名印度軍人。
自從1971年以來印度首次空襲巴基斯坦,巴說明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應付戰爭。國民隨時準備開戰。
過去兩國雖然時常發生不同程度零聲衝突,但很多時都是打嘴炮居多,又或者雙方提出嚴厲外交詞令,但最終都是不了了之,這次居然突發地出現大型軍事衝突,是非常少有。
從歷史上看印巴兩國,可謂同一個文化圈,但兩國自從因英國撤出印度支那半島後,各自獨立,從此便出現了對立狀態。多年來可謂沒有和好過。巴國以軍事強國自居,印國則以經濟發展自豪,雙方都俱有核武能力,在國際政治平台上,大家也可以Show hand,正因為雙方俱核武,在政治博弈上便暫時大家會不會進一步迫緊對方,也可以說是因為雙方俱實力而沒有互佔雙方勢力範圍,似和平,實屬無聲對立。
不過近年全球國際關係緊張,各自的地緣政治也出現變化,平衡點有所變動時,擦槍走火便會因此而出現。
雙方有核武,但在現階段不會去到使用核武境地,因為代價太大。不過背後各自的勢力則在因此而角力,嘗試取得上風。印度與美國,巴國與中國,或會是背後雙方交量的國際政治勢力推演當中。現在關鍵是如何處理巴國捉回來的印度軍人,國際社會一定先會叫大家冷靜,然後會派出一些特使為雙方找下台階。那個國家能夠促成到雙方和解,便是大贏家。當中特使不一定是中美,隨時是歐洲國家如法德英,甚至日本也可能會參與其中。
南亞衝突對全球經濟暫時不會有太大影響,股市如常運作,始終兩國在國際經濟實力未足以左右大局,但是長期緊張下,會影響到南亞和東南亞經濟卻可以預見。股民如何對此作出選擇,也是股民顯出判斷力之時。
伸延閱讀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回應克什米爾恐襲
Pakistan-India: Pakistan 'shoots down two Indian jets' over Kashmir
2019年2月15日星期五
土耳其為維吾爾人發聲所為何事
以往中國政府對新疆人士進行的壓迫,伊斯蘭國家似乎不聞不問?好像隱形似的,這些國家元首、政府都沒有對中國的行為作出多少的批評。外間認為當中理由有二。
一、大部份伊斯蘭的國家在人權上紀錄明顯有差距,甚至可謂劣績斑斑,對一些異見人士、非同宗教族群、女性的權利,一直被指違反普世價值觀,但這些國家另一方面卻說這是傳統文化及宗教規條等等,其意識形態和文化異差下,眼見即使中國政府同樣有這種行為,他們也不好意思指罵人,因為一隻手指指著人,另外四隻指著自己。
二、利益關係龐大,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其路線圖有一個較特別的就是很多國家都是信奉伊斯蘭教,而這些國家的國力上無疑稍弱,屬於經濟滯後或者需要發展的國家。外資便是這些國家和政府最需要,中國在過去對這些國家進行了投資,對他們來說這位金主的行為,自然會有所考慮,斷不會斷自己的財路。
所以土耳其有這個舉動,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有人說這是美國背後策劃的一個舉動,另一個是認為土耳其對此可以威脅中國政府,從而獲得更大利益。以上這種估計,或者都成立,但是另一個想法,是否又合理呢?
土耳其近年與美國不咬弦是眾所周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時常發表皮美言論,認為美國是打壓伊斯蘭文化,奪取他們的固有價值。該國大學最近做了調查,土國國民認為美國是土耳其最大的威脅,當中美國支持庫爾德人,土耳其又與北約在軍事基地上常有磨擦。早前土耳其被美國提高關稅,使該耳陷入經濟邊緣線,這些種種跡象,很難會認為土耳其突然會與美國行同一路線。這麼快會和好嗎?
至於威脅中國政府,同樣是一個疑問,土耳其憑什麼可以威脅到中國政府呢?大地還是有堅實的資源呢?土耳其向來不是產油國如沙地,又不是科技大國如以色列,吸引力對中國來說其實不會高,最多就是土耳其有其地緣政治的重要性,身處歐亞要塞,是兵家悉爭之地。但是今天中國的地緣政治需求,土耳其價值不高。那麼土耳其憑什麼可以向中國做威脅或討價還價?
如果看近年土耳其的國策,或者會有多一點啟示,該國自埃爾多安上場後,由世俗化的土耳其轉向伊斯蘭化的新國家,昔日土耳其是伊斯蘭世界中最自由開放的國家,其電視節目頗受伊斯蘭教國家歡迎,認為他們是新時代伊斯蘭國家的一個範例,屬於可以能夠與西方國家或者普世價值接軌,但近年該國態度轉變,也開始變得保守。而埃爾多安不只是在宗教上作出一些變動,還在民族上進行一次大改革。
就是希望土耳其成為泛突厥民族的領導者。土耳其也算是一個半中亞國家,雖然位置偏遠較西,但是泛區域來看,中亞國家他們都有一個相類似的共通點,就是泛突庾民族,由東起哈薩克到西至土耳其,中亞地區還有古國鳥茲別克,否油國土庫曼,吉爾吉斯等,雖然這些國家的民族是多元,不同民族,但是其起源或者說是相類似的文化就是突厥的血統。新疆維吾爾人也屬於突厥民族的一支,其文化和語言,與烏茲別克是相類同。
而土耳其一直希望成立一個泛突厥聯盟,並以自己為首,帶領這些國家建立一個伊斯蘭宗教、泛突厥文化的體系,有如當年鄂圖曼帝國一樣,能夠領導伊斯蘭世界。
倘若土耳其有這種想法,那麼對聲援新疆維吾爾人的舉措便不難想像。因為這種感召,對於不少突厥民族地區的人士都會有身份上的認同感。再加上不只是維吾爾人受到壓迫,在新疆的哈薩克族人,同樣有此遭遇,這些都是對於突厥民族來說,也是一種不能原諒的行為。因為中國政府的打壓行為,是宗教與種族打壓時,對方的反感便倍增。
至於耳土其這個算盤是否打得響,實在難以確定,始終該國的影響力在國際社會上不高,但是土耳其近年的行事方式,無疑是走出了美俄兩條路的第三條路,土國深知自己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文化深厚之國,意識形態上是頗大的政治籌碼,因此土國近年時常游走於這兩大國之間,甚至有反抗行為出來,以顯示自己的重要價值。
無論如何土耳其的章法,對於近期頭痕的中國,是又多一重的不友善關係,是不必要和不利中國發展「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現在要同時間應付多個戰線,由中美貿易戰外,還要順帶的歐美日對中國科技盜竊問題上的態度,還有新疆集中營的人權問題,巳經不提新、藏、台、港獨的困擾。中國政府有沒有這樣的能力處理如何高度複雜的政治倫理問題,實在是頗大疑問。
伸延閱讀
美國土耳其關係崩壞 新仇舊恨事件簿
民調:8成土耳其人視美國為威脅 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