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我話」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我話」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1月20日星期一

新年將至,給為香港的香港人

我並不認識你,但在電視上、在Facebook上、或者在街上,曾經見過你,因為你頭破血流、血流披面,你被帶上手扣。有時候你蒙著面走過,我也不知道你是誰,我只知道你是香港人。

甚至你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個媒體畫面,亦沒有被人知道你的存在,但你卻被困於警局當中,走進了黑洞。

新年將至,如果說「你好嗎」,是否有點諷刺或落井下石,但真心希望你會好好過活。

過去七個月,你為了這個地方,所付出的,衷心感謝,感激不盡,沒有你,送中條例早已過了。因為這樣,也打開了一個潘朵拉的盒子,見到一個無恥的政權狠狠地摧毀著我們的家。香港人見到,必定反抗,捍衛香港。

我不知道你能否回家吃年夜飯,可否能夠一家團聚,但因為你,團結了香港人對自己地方的感情,但這個代價很大,你的勇,你的堅毅,不知用什麼的形容詞來描述你好,我只知道,我真的欠了你。

我怎樣還,我會努力還,多少也會去還,知道我還不完給你,因為我欠你實在太大。

兄弟爬山,這句,銘記於心。

2017年8月30日星期三

HK01點解係要用亞氏保加症做𠝹刀男標題呢?

昔日一些報紙於出頭條時的文字取向以煽情、誇張手法來吸引大眾,但是市民看完覺得有問題而難以投訴,但是基於以前資訊不流通和不對稱,市民難以再透過其他渠道投訴,最常見可能是透過電台鬧這些報紙如此低俗云云,但是始終時限性,不能即時對事情作出反映,而且已經出了紙,想改也改不了。

但是今天互聯網的出現,這個遊戲規則一早可以改變,但是仍然不少網媒還是如此低俗,或者人的本性根本沒有改過。

好像今天HK01報導一篇有關一名持有𠝹刀及疑似有長槍物體男子在圖書館內查閱ISIS新聞上,其條題強調該名男子有亞氏保加症。

而標條題在臉書上是這樣寫的


深知今天大部份網媒在客戶來源主要是透過Facebook的這個中轉站才到網媒的網站閱讀新聞,亦深知今天做網媒是競爭激烈,因為網民的注意力可能只會得三兩秒,不看內容,看題定生死,所以網媒便認為夠爆夠juicy就吸到眼球,然後Draw到注意力,廣告便有機。

但是如何吸引眼球也應該有其底線,這條新聞的題目很明顯是利用這個病症來吸引眼球,但是為何要用這個病症做題?會夠爆嗎?HK01的編輯以為這樣夠吸引。

但如果你是認為你的讀者是有知識,有用腦的話,這條題是他媽的不知所謂。因為題不符實,患病男與要看ISIS資訊或者認為有恐佈襲擊有何關係?患有此病就一定是俱有恐襲的傾向嗎?為什麼要將恐襲與此病關連在一起?有什麼証據是可以支持亞氏保加症是俱有暴力傾向呢?

在看內文,根本就沒有指出關連所在,只是說明該男子有此病,其他沒有連繫上任何暴力傾向,更沒有說明他有前科之類,然後未段則說明此病是與社交上出現問題,兩毫子暴力、恐襲都沒有。但是條題的引導性卻明顯有意,再看看那些Facebook的編輯再加多句「又槍又刀,想想當時場面都驚到震…」,這是什麼的意圖呢?

亞氏保加症主要病症是在於與人溝通出現問題,在社交關係上較其他人為弱,但是沒有任何醫學上顯示他們有任何俱有暴力傾向。HK01這種有意無意的引導輿論過往在不少文章都出現過,名聲已早有問題。我當你是因為政治立場,要什麼Spin,要護主子之類,但是在人倫關係上你也應該有點報格,而不是如此低莊去為了這樣吸引眼球。

可能你認為你的讀者是一些聽了就信,沒有獨立思想的無知婦儒,然後見到就係Whatsapp share開去,就話這病得人驚呀,以病毒式散佈,有人落搭,之後視這病為洪水猛獸,增加誤解。

要知就是這些興論累死人。

我認識這些病症的人,他們雖然在社交上可能不合群,但是並無惡意,只要你真心對待,絕對可以做朋友與知己。

HK01號稱自己新聞準確、中立、有報格、又中產云云,但是從這新聞上看,以上的條件,一樣都沒有。

2017年8月20日星期日

你身邊總有這類人

其實好怕有些人,但總有一個係左緊。
一、話好愛國家,然後拿著外國護照,得閒就話返自已美加澳紐屋企好開心
二、成日叫人去認識自已國家,但原來從來都冇返去過自已的國家
三、成日話愛國,但唔去自己地方但就成日去歐美日旅行,話自己包容,但自己屋企附近有自由行卻反對嘈生晒
四、平時好喜歡讚國家,但當每逢六四、中國政治異見人士、李波出事,總係好似失蹤咁,一粒聲都唔出
五、聲稱中立,但其實只是將別人的理據提出,但又沒有把自己的理據作支持
六、唔願意說自己是保守建制,但其實行為言論就明顯不過,但話自已中立沒有什麼真正站在那一方
七、建制不恐佈,扮中立才是最恐佈
八、常說討厭政治,以為就是好看透世情一樣。

其實仲有好多、數之不盡,這些人虛偽是最討厭,令人非常嘔心。

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

從地底主權、阿鼎辭任到HJ2Q看香港一日的變化

其實是一個很普通的一個星期五TGIF,和平日一樣,都會有很多事發生,不過普通日子也有普通的說法,但正正因為很普通,我們都習以為常,變得麻木。

今朝一早起身,新聞就有專業的法律界人士胡漢清先生提出的偉大的地理理論,指出香港地底沒有寫明是香港主權,所以中國可以使用地底做一地兩檢,咁就解決左啦。這種偉論在今天的香港,其實是扭曲常理與邏輯,但是套在香港卻又真的見怪不怪,因為今天香港歪理處處,並不稀奇,一如黃子華說香港發生所有事都唔會奇怪,因為見怪不怪。

當然見到這事都會有人認為感到氣憤或者認為歪理當道,紛紛發表意見,但是不到兩到三小時約中午時段,另一事情又再發生,就是立會議員周浩鼎辭任立會調查UGL事宜的委員會,人人吃著花生叫好,認為他的行徑讓立法與行政混亂,使香港的制度受損,因此他辭任無疑是正確行徑,因為他已經損害了立會獨立性,是失職。

不過當以為這事成了香港今天最需要討論的事宜時,到了旁晚時份卻來了另一單新聞,就是HJ2Q的消閒趣事,一個家長群組出了一段較成人尷尬的話題,這話題比今天兩件新聞更俱爆炸性,絕對火速傳送,由臉書瘋傳到Whatsapp討論,再到出了指名導姓,到晚上更出了家長心聲。大家有如看連續劇,比起《不懂撒嬌的女人》更多人暢談討論,相比起今早午兩件事,大家早已拋諸腦後。

都唔關我事。

港人的抽離感和花生態度近乎一種病態,每人事都好像唔關自己事一樣,個個用所謂的中立心態看待事物,因為中立就好像一種萬能模式,凡每件事看待都已中立態度處理,便感到你是如此超然與智慧,但正正所謂中立就變得冷漠,一地兩檢是涉及到法制與法治精神,不只是過關這麼簡單,但是大家都視之為「無所謂啦」,周浩鼎的失職是毀了立法會的尊嚴與職能,卻可以當不是什麼一回事,但是到HJ2Q就變得興高采烈,花生滿地,你一言我一言。

但我們很多身邊關切自己的事情卻不聞不問,鄉郊邊垂地要起樓唔覺是什麼回事,兩部選舉事務處電腦藏有三百萬選民資料不翼而飛大家早已忘記一乾二淨,一年前城大塌樓的事情沒有追究,種種問題其實是很貼身關乎你自已生活,但大家會用抽離方式去看待,超脫的中立,「無敵超級無所謂啦Super」曾志偉式思維原來深深紮根於我們香港人心中。

所以今天星期五一天的變化好像很多,但是其實不過如此,因為呢度香港,事情過眼雲煙,大家只會關心自己層樓何時供完,供完又何時再買第二層樓,無樓的就想如何買第一層樓,這才是港人的核心觀,其他的事情都不再重要。

唔好討論啦,無所謂啦。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從背囊看自己潛而默化的奴性

首先自己真的要利申,自從早兩日地鐵的一個廣告,我居然覺得孭背囊原來是一種罪。

直到有人再提出質詢後,我先覺得原來係咁。

早兩日地鐵賣廣告,叫人唔好在地鐵車廂孭背囊,放低佢,等大家方便。電視廣告所描述的背囊怪,好得人驚仲好衰格,那時候我便想著自己係咪咁呢?因為我都是孭背囊一族,我那個是一個很細小,很薄的一種,並不是電視上那種龐然大物,所以我沒有為意。但廣告出街後,我便想是否真的很阻掟呢?這刻我有點內疚,罪孽心重。我有細心想為何廣告要這種宣傳呢?我想不是有其他更加阻礙大家的東西嗎?水貨客的大型物品不是嗎?速遞員的大包二包呢?即使再不說這些,放低個背囊真的解決到問題嗎?地鐵這麼擠迫,你放同唔放,你一樣迫到抖不過氣,還要聽到阿姐、曾志偉叫人等多陣的聲音,這些聲音仲難聽過粗口。

但我居然是逆來順受,我沒有覺得反感,只覺得「乜係咩?」「原來咁架!」「咁好啦。」

我是這麼順民,從沒有一種抗逆想法?

今天地鐵那個廣告,被不少人投訴和怒罵,有人認為應該遵守這些禮儀,但亦有人不同意,指出更大的問題都沒有解決,為何居然指責背客,為什麼不將水貨客的一言一行在到電視廣告上呢?這些問題更嚴重。每次乘火車,就會覺得住北區的朋友真的很為難,每日拖篋踩你對腳無數次,明顯阻塞甚至一早是違反地鐵條例,但是地鐵說加緊執法,但是仍然未得到改善。

但是孭背囊被地鐵醜化,拿著大提琴入地鐵卻要領牌。

這是香港走進奴性年代,欺善怕惡的一個寫照。

你去鬧水貨客,有人走出來說,人地都係搵食,所以包容下。正如柒警入罪,然後有人說人家的家人很慘,所以要照顧他們有安家費。然後有不論來自那個界別的都捐款,即使是特別人士都照捐,然後會說這是愛港愛國行為,不要分得那麼細。

原來你夠惡便可以為所欲為,你可以大聲說任何事都可以做,即使有違常理。還記得早前有間麵店被水貨客搞嗎?他們怕到要搬了。這是一個什麼的社會?不是說有公僕維持治安嗎?但唔係捉這些阻街違法的,卻是讓這些人繼續擾人正常生意。

你不出聲,便有人向你繼續施壓,繼續打壓,讓你習慣成自然,好像每件事都要受到所謂的「規範」但是真正違反的因為是既得利益的一群便可以為所欲為,你打壓的一群逐漸化為奴性心理,不斷壓迫你而不自知,還要讓你有一種罪惡感加持你身上,再要向你同伴落手,形成一種群體奴性,最後沒有反抗能力,真真正正港豬,任人宰割。

今天你的背囊被視之為惡習,下一次到你的所有,你的一切。

2016年2月25日星期四

曹Sir一路好走與香江黃金歲月

香港一代老報人,信報首席顧問曹志明(曹仁超)走了,享年68歲。他的走了也同時帶走了香港的經濟輝煌年代的印記。

自己有幸曾經和曹Sir共事,雖然短短的日子,但絕對是人生寶貴一課。那時曹Sir在信報仍舊上班,負責投資版,每日的曹日超日記更是不少信報讀者的必讀文章。我雖然並不是直接跟他工作,但卻可以從他身上見了一些什麼叫做骨氣。信報向來敢言,他也不例外,他的文章得罪了不少地產商,廣告會有多少實在心中有數,但他依然不怕,照舊鬧可也。

他雖然是長者,但他卻很喜歡年輕人的玩意和心態,所以能夠和年輕的記者打成一遍,他中氣十足,每到收市後總會從房間出來跟同事傾偈打牙交,但可能一傾就半個鐘,下屬有時都會怕被他招喚,但是他的說話,又的確可以落到你袋。至少一些人生閱歷,你是可以學到。而他的風趣幽默,在長者當中是少有,因為他心境依然年輕。但同時他卻很有禮、念舊。

他的投資眼光,讓他在投資回報上很可觀,而且他願意把這些經驗與讀者分享,他的文章啟發了不少香港人,使他們對投資、金融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可謂是對香港金融發展一個重要無形推手。他與林行止,無疑是信報的最大資產,也是金漆招牌。

從他的成功,其實是看到香港的光輝黃金歲月,就是只要努力,你的確是會有回報。曹Sir並不是富二代出身,但他白手興家獲得可觀財富。他沒有什麼背景,但他的社會地位卻可以向上流。他說話沒有附勢,堅持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也是他的形象及其價值觀。

以上好像是很合理,正常不過,但是看看現今香港的社會,其實已經不是曹Sir當年成功發大達的環境及其制度。你要複制曹Sir的成功?不是沒有,除了你是富二代,有成功的起跑線,願意附勢,說話要過濾,你便能夠發達。

很佩服曹Sir沒有離地,每次訪問他,你總會看到他對現今社會的情況有深入了解,而且更了解年輕人的想法,甚至是少有會認同年輕人的思維,他從不小看年輕一輩,不做指指點點的老頑固,這是與不少他同輩的人不一樣。因為他沒有自恃自認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今天的成功,他的確知道除了努力,也有環境的造就了他獲取可觀利益,時勢使上一代香港能夠向上流,有生活上的成就。

曹Sir是代表著香港的黃金盛世,他的走或者也帶走了香港的黃金歲月,一去不復返。

曹Sir,謝謝你的下午茶,謝謝你的利是,謝謝你的歡笑聲,一路好走。

2015年5月9日星期六

隱世良心粥店

這個標題好像很誇張,點樣隱世法呢?用阿GEM mode話事解,駛唔駛呀? 咁hard sell呀?可能個人覺得這店挺特別有趣。

有日放工很累,想吃點東西才回家,走到灣仔譚臣道,這條街是一條食街,因為這條街仔細細但已經有多間名食店,例如數十年老字號的華南粉麵,又有越南粉火車頭,仲有高檔的蟹膳,一條街仔只有一百米左右都已有三間名食店,都咪話唔特別。

但當晚我沒有走到這三間店,反而是走到一間粥店,名字叫「合記粥店」,我想進入這店並不是知道好不好吃,而是當時店裡很少人,夠靜,還可以坐係街外,靜靜地吃碗粥,舒舒服服都幾好呀,我就這樣坐低。

我叫了一碗生滾牛肉粥,同一碟油炸鬼。

粥底很有家的味道,並不糊口的漿糊粥,是綿綿的,而且還是爆花的真正有米粥,而牛肉亦很入味。雖然是晚上,但油炸鬼並沒有油益味。而且還見老闆正在做腸粉,即叫即做。我當時心想,你咁認真既?
因為我見這店我未去過,所以我便問開幾點,佢話早六至晚十一。香港地要這樣做先可以維持,租金貴,冇計。
日做十七個鐘!!
埋單只是三十四元,二十六元生滾牛肉粥,八蚊油炸鬼,你要記住係生滾喎!!
而印象最深刻是老闆很斯文,並不粗魯,態度很友善。
咁既價錢係灣仔,當然要記低啦!!

第二次去,我原本是想吃黃鱔粥,但老闆好唔好意思咁話今日冇,咁我就叫碗鮑魚粥豪一豪啦,順便我要多碟炒麵。而鮑魚粥都同樣係二十六蚊,駛唔駛咁抵呀?老闆佢真係比左原隻鮑魚仔過我,再另一隻是剪細等我易入口,一碗粥兩重吃法,如此細心實在佩服,而炒麵成個山仔咁,仲要好味夠香。


吃完後我周圍望望,見到有寫著待用飯券,原來這店有提供待用餐服務,當日記得是寫著3個,數目並不多,我問老闆幾錢一個餐,他說二十四蚊。我便買了個待用飯券。期間有位老婆婆入來買粥,老闆好細心問佢要咩,之後又叫佢小心熱,同埋要唔要配料之類,可見老闆為人友善又客氣,對老人家亦好尊敬。

當時我覺得這店既有人間情,亦有營商之義,實在佩服。


過左一排又去這店,終於可以食到黃鱔粥,真係好正,因為粥底再加黃鱔新鮮,上乘之選。埋單當然又是例牌買了待用飯券,這次我便問了待應阿姐佢地點用,阿姐就話有時會派比人,有時會比一些老人院。

昨日我又去,又買待用飯券,這次阿姐問我不如拿這張待用餐單走,等我自己派比人,但我怕自己唔知點派法,無端端走去比人好像好唐突咁,所以我最後還是將待用餐單留在粥店內。

每次我買待用飯券,老闆同伙記都很熱情笑著多謝,那種感覺並不是虛假,其實我真的想說其實我要多謝你們才對,因為你願意行這一步,其實是好人好事,二十四蚊並不多,但是足夠人溫暖一餐,這一餐除了是給人溫飽,還給了一種愛的關懷,同樣是暖在心頭。


其實我想拍下老闆的容貌,但是我想我已不是記者,這樣拍下人家好像又不大有禮,而且也不知道他是否願意「出鏡」,所以便拍低他工作的一雙巧手。

近日見新聞有關一間在勝利道食店的待用飯券的問題,讓我想起大家可能停一停諗一諗,香港雖然是一個發展成熟的大城市,但是仍有為數不少的階層人士搵兩餐都是有困難。

或者你有日經過灣仔,剛巧又經過譚臣道,或者可以吃碗粥,買多張待用飯券,其實不一定要買好多張,大家只要你又買一張,我又買一張,積少成多,受惠的人就可以更多。

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就是這樣傳出去。你所做的事並不是什麼好偉大,不會有人前呼後湧去稱讚你,但幫到人卻是實實在在,是真實而不虛假。

或者下次我買下待用飯券,嘗試自己給予有需要的人,開始行第一步。

合記粥店:灣仔譚臣道8號威利商業大廈地舖

2014年9月22日星期一

論罷課

以下只是個人經歷
25年前六四當時自己就讀的學校其實都有罷課的情形,六四後回到學校,當日全體學生沒有上課,師生都很嚴肅,在禮堂討論這件事情,有位高中生很激動說要找李鵬算賬,老師則教導他要以法治「李」,高中同學今天成為急症室醫生。

一批中五同學則到各班級的班房,跟同學為犧牲的同胞默哀�,數學老師在堂上則給予同學空間在做璧報板標語。

當時音樂課老師要同學做有關六四的project,有同學更創作了一首歌以自由為主題的歌,曲詞包辦,這個過程基本上是整個學年都是討論此事。歷史老師解釋當時中國歷史問題,亦有老師講解中共體制及架構。

這一代的人,或者或多或少都有相類似的經歷。這些經歷不會抹去,回想當年,當日要做的事情並不是什麼讓人感到負面、驚怕甚至有違校規或者什麼政治中立,反之是保持開放而尊重,而不會被扣上帽子的學生生活。

2014年9月8日星期一

感恩的一天

舊同學找我寫感恩的一天,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寫,因為一天當中感恩可以很多,但亦可以很少。個人而言,相比其他地方,或者住在香港總算感恩,只少能夠看醫生而不用給利是。看不同的書藉而不會說什麼禁書。你可以瀏覽任何網站又不用翻牆,至少你現在還可以看到我在臉書上久不久的呃Like。這些在今天還可以擁有的確是值得感恩。
活在當下是有點過時用語或老土,但卻是事實。從前那位財爺說過賺的錢不是你,用的錢才是你的。在感恩的一天,同樣可以應用當中,能夠活過一天,你已賺到,這個回報還很高,二十四小時全是你的,誰人都不可以在你身上拿走,好抵呀!!
而感恩當中不只是擁有,還有付出,給予溫暖別人,施比受更有福也是感恩,也是更完整的感恩。
今天中秋節,能夠和家人吃個晚飯,賞下月,這些利潤是無價。在此祝大家有個愉快又開開心心的中秋節。
https://www.facebook.com/video.php?v=10200521855916463

2013年11月24日星期日

緊急呼籲尋找半歲嬰兒

請留意圖片中的嬰孩




現在大家請留意身邊周圍可疑人物抱著嬰兒時請特別留意。

相信大家有看新聞都會知道有嬰兒在11月23日於九龍城一名嬰兒被拐走,現緊急呼籲尋找半歲嬰兒,如有任何發現,請報警求助。

請大家敬請留意。

伸延閱讀
九龍城六個月大女嬰疑被人抱走
半 歲 女 嬰 九 龍 城 被 拐   警 籲 目 擊 者 提 供 資 料

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閱歷童黨與老黑閒話

自小是在公屋地區長大,不是富二代,讀書也是一些屋村學校,也不是名校,認識的朋友和同學的類型都不少,乖的見過及後長大成人成為專業人士,壞的也不少,長大後則誤入歧途亦有。

小時候最喜歡和一班同學打乒乓球,和其他人猜台,贏了可以有台甚至和乒乓球、球拍也有。這些球場波地,自然少不免會有一些黑社會人士出現,當中主要是以街童居多。他們會是八、九、十歲,正值讀小學,然後多是跟著一個十四五歲的較長後生仔。主要會以一些社團名號做背後撐腰,說什麼數字K,什麼和以及什麼安,懂背什麼字頭或者背兩首詩便會可以招搖撞騙,向一些沒有背景小朋友問候,盤問,然後就要拿什麼費或者趕他們走,自己劃地為王。而最常見就是叫你帶東西,至於什麼東西,不問而知。他們時常說唔妥邊個邊個,開口要打埋口要打,但真正打其實是少數,除非是蝦細路的則極度之多,如嘲笑大叫、恰人、推撞人最常見的技倆。遇到警察是會即時面青,然後扮乖當唔知,因為他們外表是很細,所以當細路實屬正常,但轉頭後便會說自己什麼如何威風跟「差佬」對壘等「小學雞」行為。這時每次見到有這些童黨,當時己覺得他們很幼稚同無知。

另外一個有趣奇觀就是他們不會過某一座大廈,因說是另一幫的地頭,不會過,但同時另一幫人也不會入來自己那座。最與來來去去一句是「你邊度架?」呢句真係經典中的經典。頭先係第七座走出來,你仲問我邊度?咩叫煩膠就是這種。但當你面對這些人,的確是不能惹,除非是有一定「實力」,所以才會什麼叫做煆煆霸霸。而這些人最喜歡做就是鬼崇,不論是年輕還是年長的,說話總是很扮有料,那年代運毒是最常有,凡有人行路時鬼鬼崇崇拿報紙之類便知身有屎。但最慘是他們在公共廁所追龍,這些黑社會也會自己上了毒癮,當毒癮上身根本不知廉恥,在洗衣房(水房)上上電也不會理會別人,自己的醜惡行為,其實是很可悲。

當中曾經認識這些同學或者朋友,那時正讀小學,本身雖是一名街童,也懂分寸,即使有多百厭,怎樣也不會跟他們混在一起,只會認識,從不交深,這時會有一些較年長的人跟你說話,他們多是很客氣的,跟你好像很要好,有時還以為他會幫你出頭的行為,但每次一見這些情形,我總會跟另外幾個朋友走,避免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即使是所謂的幫,也說不用,只好走了算。可能這是一些膽小街童的行為,但從沒有會誤入歧途,跟這些所謂的黑社會人混在一起。

但總會有一些朋友是錯了,混在一起,原本他很健碩,運動百厭星,還很醒目,計數是校中之最,可惜就是為貪玩,跟了所謂的什麼安,以為很威風但不知後果,跟人劈友,還吃了毒品,二十多歲已沒有牙齒,每日混混噩噩都不知自己在什麼,欠債一身,神憎鬼厭。

童黨可佈之處是他們沒有經歷,以為做任何事是威風,只要有人崇勇便會去做,從不計後果,但結果是罪就自己上身,甚至自己也以為不夠足歲數便可以為所欲為所以便不理後果,但他們的所謂大佬總會離他們而去。

2013年7月24日星期三

網上新聞媒體所缺乏的東西

網上新聞媒體雨後春旬,這些媒體都有不少讀者,當中讀者的質量都屬高消費的一群,因為他們大都有一定的學歷,其職業的分佈自然會相對地較高。當中這些媒體主要是提共政治、社會新聞分析為主,其次是經濟和文化生活類型,其供稿者來自不同的範疇,分佈亦廣泛。

這些網上媒體填補了一個傳統媒體的空間,當中是意見的選擇,傳統報章都會有一個定調,特別在現今的社會氛圍,而且在於傳統媒體受制於財團的左右,從而受到政治力量的影響,新聞內容往往受到左右甚至是消音。

網上媒體便提供了多一種的選擇,而且受到睛睞,發展有不少空間。

但是網上媒體卻有一定的缺陷,當中資源是一個問題,這樣對於需要用時間去發掘或者實質上執行採訪的方法,那對於網上媒體便較大的困難。筆者在十年前訪問過獨立媒體的編輯記者,相信自己是最早一批訪問他們,當時獨立媒體是本港少數的網上新聞媒體,可以是社會上的邊緣,時代的轉變,這個媒體的影響力逐漸擴大,而且他們的供稿質量亦更見深入報導,是少數網上新聞媒體所缺乏的。

網上新聞媒體基於資源關係以及網站的營運結構,要供稿者做如正式記者專業採訪是較難的方法,因此分析便是一個方向。例如主場新聞往往是以傳統媒體出現新聞後便相對應地跟進,並再以加入分析資料作報導,很少是以第一身的新聞報導方式,所以較少「媒獨」。

所以爆料者往往仍然是依靠傳統新聞渠道。當中收入更是一個誘因,由於傳統媒體仍然是有一個穩定的收費方法,因此提供資源或者收入予記者仍然是正常的渠道,站在經濟誘因時,記者寫稿都會自然地放於傳統報章或者電子媒體之中,很少會把這些新聞放於網上媒體中,另一方面本港的網上媒體的規模仍然細少,資金並不龐大,現階段仍然屬摸索期和萌芽期,而且背景亦不是以俱有財團或者基金所發展,這並不同於海外或者一些夕谷的公司,在發展時有一定的資源支持時,便俱有一定的能力聘請專業記者作採訪,唯有依靠業餘和有心人提供資訊,這便有別於傳統新聞業務的營運方法。

但幸好也是互聯網上的優勢是資源的發掘是可以靠網絡上的尋找從而做到應有的報導。網上有不同來歷和不同形式的資訊可供參考,這些資訊對於網上媒體的供稿者無疑是一個big data,所以便可以在此抽絲剝繭,而且網上媒體另一好處是文章可以更長盡而沒有報紙的版面限制或者電視上的規範化,內容的覆蓋面亦能夠放大,也是新媒體下的優勢。

當然老句話是只要內容能夠做到好的話,讀者自然會進來,從而提升讀者基礎數目,這樣網站服務的議價能力便可以提高,向基金或者投資者尋求注資或者以開發新收入如收費、廣告等便有更容易做到。但這個過程卻是異常的困難,因為能夠堅持與維持營運確實一件不易之事。

所以在此向網上新聞媒體的營運者以十萬分的致敬,希望你們能夠繼續做到社會監察角色以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守護者。

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大導拍出「衝上雲霄III」意境

如果王家衛拍「衝上雲霄III」,應該會...
一、Captain cool葉問上身話「飛機,兩個字,一升,一降,駕駛得穩嗰個先啱晒,係咪咁話!!」
二、Sam哥話重慶森林上身「如果係感情上對ZOE加上一個限期,我希望係愛你一萬年。」然後Zoe戴上金色假髮係機場候機室發呆兩分鐘鏡頭。
三、何年希變左蘇麗珍會穿上旗袍係機場大堂係咁走,來來回回!
四、Issac旭仔口吻會對住空姐話「你望住個錶版,認住呢個錶版一分鐘,我地做左一分鐘既同事。」

如果成龍拍「衝上雲霄III」,應該會...
一、Sam係機場跑道上係咁走追住架飛機準備上機。
二、Captain Cool會見到條好索既女然後話「我做錯了全世界好多男人都做錯了的事」
三、Sam突然對乘客話「中國製造既飛機係會爆架!!」

如果吳宇森拍「衝上雲霄III」,應該會...
一、好多白鴿係機場跑道上飛...
二、周潤發飾演Sam會轉身飛入機艙,仲要係慢動作...
三、機場個油庫由頭爆到完場以顯示大製作!!

如果王晶拍「衝上雲霄III」,應該會...
一、連名都改埋,衝上雨雲霄
二、不是叫天頌,是叫大空航空
三、空中小姐扣少粒扭然後彎低身送餐,陳百祥演乘客並淫笑

如果杜琪峰拍「衝上雲霄III」,應該會...
一、根本不是拍飛機司故事,而是拍機場特警
二、找劉華代成為新一代的Captain Cool
三、由盲探演化出來演盲機司

2013年7月1日星期一

人的心思

今日三號風球,都是那句老土話,風雨冇阻港人對民主訴求的熱血,對公義社會的追求,今天你出來行,你預計會整濕全身,但你仍走出來行,那是明白當中的重要性。

過往七一上街,我多是個人行,一來方便,二來遊行是自己的選擇並不是一個娛樂節目,要想真才去,因此很從都不會向朋友說要求一起,始終政治眼光各有不同,是不能迫的。

但今次反而有點出奇,我身邊有幾個朋友都不約而同說要遊行,還約了一起行,這是意料不到,因為他們都是一些平日不是對社會環境有很大的評價,但這次卻要說要上街。

大雨當中,遊行雖然有點不便,但一直在街上,圍遭感覺便揮之而去。在臉書上不少人會將遊行的相片上載到臉書上,的確是洗版感覺。直到看到一句話。

當然有人會認同遊行,也有人反對,但反對也不要有點合理與良知。如果說要落雨落大點,然後說不要在啟德那邊不要落雨,這是一種什麼的心態?

老實說啟德騷繼續開的確是不對,因為是危險,地方空曠,天文台還說有雷暴,那就不要說笑,主辦單位還要繼續,其實是很危險。和維園不同,那邊相對安全,要避雨也有地方,但啟德很難,要搞演唱會在大雨時是有一定困難。

另一邊廂,人們繼續遊行,或者你說單位同樣不理安全繼續,但單位的地理位置是兩回事,而且遊行中也不一定是維園,插隊也可以,同樣是遊行和爭取他們想要的東西。

警方說三萬多,是指在維園出發,我也費事再理這些數字,每次這些數字都是錯誤對焦,警方沒有說明整個遊行所有人也有他們背後的計算和考慮,所以只說維園出發便算,因此不再提。

只是覺得一個社會為什麼會有人將一種公義和要粉飾太平而不去理人身安全,TVB對Rubber Band台上說話都消音是不知所謂和無恥,還說是友愛和平的音樂,陳淑芬還要搞這次騷是對政府訴求搞建巨蛋。實在是可笑兼幽默,如果連一個演唱會都可以沒有原有演唱者想表達的行為,那音樂是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其實是對音樂事業以及對媒體行業的一種侮辱,媒體行業是廣播與公眾社會建立最大的關係,為一些政權發聲無可厚非,而且騷是自由的,但是對發表者和參予者作出這種剝削,是可悲。

人的心思是很特別,總會有人做出違背良知的事,但只要你不做,就很足夠。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世上冇焗賭但有焗讓之地鐵篇


今天放工乘地鐵回家,在旺角轉車時,前面見到一名上了年紀的婆婆和她的家上轉車,這時這個時刻和這個時期,必定會有人讓座但如何讓座呢。這會是一個很社會現像的議題。

入到車廂,一批低頭族正坐在座位上,明顯不太多有人留意,期後我見到一位太太和一位先生見到婆婆,他們倆人是正準備上叫她讓座位給婆婆坐,但是婆婆行開了到另一邊,很難再叫到她,這時婆婆在另一邊的時候,她正前方有一個妹妹一直是低頭望著手機,很明顯她是很最焦會神望著手機,外界的環境基本上是沒有理會,甚至是自我封閉,這時側邊有一位拿著iPad的中年女人,拍了那個妹妹,然後指示讓座,這時妹妹即時整個人彈起並且立刻讓座,並走到另一邊,然後便繼續她的精神世界。

那位iPad女士便很沾沾自喜還很冷眼地細聲說了一句「不知所謂」,然後她便繼續打開iPad繼續煲劇。

這就是近期地鐵的眾生相。

社會是很奇怪的,起初大家都不懂讓坐,直到一有將一些照片放上網或者拍下post到facebook,指著這些人,然後加句「不知所謂的年輕人」、「無禮貌的八十後、九十後」,又或者「唔係人大肚婆都冇位坐咩世界」之類的caption放上網,這刻每人都立時變成道德撚,個個走出來聲討,個個正義化身及標童,對不讓的人加以批評。正因為這個風氣,今天地鐵氣氛變了,一見有大肚婆、是年長者,都會讓坐,的確這是一個不錯的轉變,因為知道什麼叫尊卑。

但這並不是代表每每要以自已的道德標準去判斷別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利,況且情況也不能相同,可能別人看不見,她身體比其他人更差,想休息一下也不定。

這位妹妹其實都很快即時讓坐,也不是沒有禮,也罪不至「不知所謂」,其實以為是正義之師才所需要自我檢討。用自己的尺去判斷而不問因由。

現在讓座成為一個peer pressure,只是被迫,並不是我們原意期望的公民教育那一種尊卑,大家只是怕有日被「上網照顧」而焗讓座位。

我早年到東京探日本同事,我們一起乘JR,正在有兩個位置,但沒有人坐,但仍有人站著,我問為什麼不坐,他說這是文化,因為不會有人坐的,是給老人家或不方便的人坐。這時我仍然不明白為何會這樣,我以為真的很有禮。回想起,可能同樣是peer pressure。

如到國內,你會見到另一個現像,就是有人讓座,但並不是讓老人家,而是讓給小孩。他們認為小孩才應該要坐,但在我們眼中卻覺得奇怪,因為老人家身體不適,大婆婆易累,所以才尊敬予他們坐,但小孩活力四射,根本不需要坐,而且小孩回氣快,一會兒其實已經不累。或者這是現在中國社會的人口結構使然,小孩是萬人之寵,在一孩政策底下,小孩是寶的概念才是他們眼中的合理情況,老人家才是次要。

不同社會文化之中,總有不同的環境使然到出現不同的社會行為。

公民教育理應是學習自醒的態度去處事,而不是被迫去做一件事,倘若有這種情況,當一種現像是扭曲的話,但因周圍的迫著你時,這種是並不健康,甚至是危險的行為,這會很易容造成不良的群眾壓力後果。

當你有一天讓坐時,請你回想問心,是出於自身的心理還是別人的所謂道理才讓坐呢?停一停,諗一諗。

2013年3月11日星期一

全力支持陳淨心

我是認真的,全力支持陳淨心時常上媒體讓大家看看她的「水平」有多高,如何看這批人士所說的看法,再看看他們的目的,理解背後,這便知道做人應該是怎做,她絕對是一個經典的範例。

她就是支持梁先生、支持中共政權,就是這種人。

請她繼續上不同類型的節目,十個支持。

2012年12月16日星期日

「心燒食堂」有心人老闆

星期五看完戲肚子挺餓,在銅鑼灣正想著吃什麼之時,我便走到一座大廈,這座大廈主要都是食店來的,香港由於近年租金高昂,地鋪給予珠寶、名食、賣金的店扯高租金,食店都往向上發展,走到大廈上面開店,這便可以減省鋪租的壓力。

原本我只是想到這大廈的那間日本店鳥羽,但當我準備按電梯的按扭時,見到有一間新店叫「心燒食堂」,想不到這麼食字日本著名漫畫和電視劇「深宵食堂」,所以我便試試不知有什麼新地方。

走到這食店時,一望便知道是一間日式串燒店,橫看沒有什麼特別,這時一位帶著眼鏡的員工(一望而知必是老闆)便帶我到坐位。這時我才靜靜地看這兒的裝修,原來店上在牆上掛了很多貓兒的插畫,很漂亮,然後店還會用投影機播放可愛貓兒的相片,挺有趣。

還是說說食店的內容,就是串燒,我選了牛舌、蝦干釀雞翼、燒飯糰、燒粟米以及清酒煮花蛤。牛舌肉汁肥美、雞翼香口、粟米甜、飯糰則有點散、花蛤香濃清酒又肥厚內質。

當中牛舌和煮花蛤確實是推介。很多地方燒牛舌味道不佳,很難有肉汁,又沒有肉味和燒的質感失去,但這店則俱備牛舌應有的感覺,厚切、肉味濃厚、多肉汁、燒香味濃才是有串燒的風味。加上檸檬汁更是必然之選。

至於花蛤可說是很好的菜色,首先是清潔,由於花蛤有泥沙,若浸不夠久的話,花蛤便仍有沙時,吃時便很差的感覺,但這次花蛤又厚又清潔,這已加了多分,還很新鮮,加上大蔥和濃郁的清酒煮上,味道更細緻,其實很多說的名店酒煮花蛤都很差,但這次卻吃到好東西。

這兒開到深夜二時,那對夜貓子來說是個新地方。

吃到一會兒,食店老闆便問我味道如何,我便照這個意思說,閒談之間,原來牆上的畫作是他自己畫的,他說將會每星期都更新畫作,讓大家吃東西之餘更可欣類藝術,老闆Paul平日是從事計設工作的,工餘時還會做社會服務義工,他說早前更為長者搞了一個晚餐會,免費設安款待長者,常常為長者服務,是個有心人。說到這兒,剛巧我想起有朋友正常做一些長者服務,所以我便跟他討論,一拍即合,希望日後可以一起為長者做一些有義意的服務。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