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小米上得山多終遇虎

市場預計小米手機今年全球出貨量當中達到六千萬部,當中全球主要是中國市場,而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是一哥位置,壓倒三星,更因為這樣三星在其業務需要大為改革以面對小米的激烈競爭,從這些新聞或者會感覺得到小米很厲害,無堅不摧,連國際手機大哥都被打敗,為國爭光。

這個故事或者只能夠寫在祖國市場當中,但走到國際市場,明顯是另一回事。

過去小米手機成功,當中是性價比是關鍵,因為這些因素都比起其他對手為佳,當中因由其實是毫不含糊,抄襲是關鍵,從手機外型到核心的設計等等,小米一直都被外國的手機公司以及電訊設備技術公司投訴,認為是有抄襲和侵權行為,但是在大陸對於知識產權仍然在嬰市階段或者「特意」是嬰意階段的時候,侵權並不可怕,最怕是打不敗對手,只要贏,什麼手段都行,山寨、A貨充斥市場,而小米是一個成功地包裝得極佳技巧的山寨手機商,亦利用這些傾斜市場環境底下,成為規模市場做大,這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結構底下最難看的地方。

小米一直有意走出去,打進國際市場,但是多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或者落後國家,他們對市場說是因為這些國家手機滲透率低,或者低端市場需求大,適合小米這種公司發展,利用平靚正產品打進當地。

無可否認他們所說是正確,但是同一時間也有一個更為合理的理由,是因為這些國家都是對知識產權要求甚低的國家。這樣小米進入去便可以低門檻,風險也較低了。

不過這種如意算盤發展到今天並不一定成功,也會有碰璧的一天,小米上年開始大力瞄准印度市場,因為該市場跟大陸有相類近的地方,電訊市場龐大但滲透率有仍待發展,低端客戶需求高端服務,那麼以小米手機來看,Copy大陸模式到印度便可以成功,的確起初的回報也不俗,有數十萬訂單。

但是他們沒有留意或者有留意只是想搏一搏唔多覺的關係,就是海外以及國際的電訊技術商正式向小米提出訴訟。愛立信便是其中之一,現在小米亦因為這樣而要暫停出貨到印度。

印度在資訊科技市場當中一直是全球其中一個領軍之一,當中後勤以及研發是一個極之成功的地方,印度硅谷美譽,當中是由於語言環境以及印度早年對科技興國的策略成功所致,軟件開發十分發達,不少國際級大型科技公司如外包公司、客戶服務、研發等等都會在印度做中心。所以印度政府必然會對這些公司有關注,如優惠以及照顧。

現在小米被提出訴訟,印度當中自然要受理,不可能像大陸一樣,拖拖拉拉扮無事發生,或者研訊無期等等。因為印度不可以因為小米一間外來公司影響他們的真正大生意,而且印度自身都有低端手機市場,也未必想小米成功,自然順水推舟。

近年金磚四國都有自家研發出不同的低價格但高端服務的手機,以應付本身本土龐大的市場需要,如俄羅斯研發雙屏幕手機YotaPhone便是之一,印度也有Micromax等等。他們自身看中本土龐大市場以及低端客戶的需求,便研發有關智能手機,並以本身的成本做賣點推出市場。

小米在國內的確是一條猛龍,但走到海外便得步步為營,這除了是因為不同的營商環境外,自身的技術限制也是問題。亦有指出小米為何不揮軍美國或者歐洲等地區,都是因為有關知識產權問題所致,生怕到這些地區,比人告到褲甩。

或者你會說這是外國勢力握殺我國公司的技倆,但是試問人家動用數十億美元(不是人仔或者港紙)研發一種技術,給你一個唔該就抄過來?你說這是公平嗎?而且知識產權並不是人家擁有你不可以用,你也可以買人家的專利但是你就不做,只是「靈感上身」便如此一模一樣地搬字過紙,你開發成本低,自然售價亦低,但這是一種不公平的銷售和營商手法,實在是近期政府常講的所謂「有法不依」,更有趣是說自己如此「創新」就更加感到不知醜。

不否認小米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是成功,但這種成功是建基於別人的努力但這些努力卻沒有Credit比對方,怎樣也是說不過。

除了電訊市場(如華為)有這種情況外,近年大陸以這種營商模式成為國際市場的話柄,如鐵路基建便是一例,指出大陸的高鐵技術被指是抄襲外國如德國、日本的高鐵,然後以自家研發就包裝做大陸自身產品輸出海外,亦因為少了一大截研發成本便可以以低價格與對手競爭,這種模式的確是贏了很多合同,但是卻壞了自家的營商品牌。這種「走出去」並不光彩,但依然是中國邏輯取勝,讓人感嘆更見無奈。

情況倘若繼續的話,早晚會碰到大璧和大鐵板,因為這是正在服糖衣毒藥,也不是什麼中國夢,而是中國惡夢。

伸延閱讀
小米推空氣淨化器 手機可遙控
小米宣布暂停在印度销售手机
爱立信"追杀" 多国或叫停小米
Hugo Barra 宣布小米手機在印度停售,更壞的事情可能還在後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