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星期六

#今晚食咩 VS 食鹽多過你食米

網絡是多元向來都知道,即使你是一個普通人也可以成為眾人的KOL,在臉書上近期很流很#Hashtag,這種社交功能當初流行是在Instagram,再到Facebook,而內容可謂變化多端,有生活的、笑話的、情感的、娛樂的、政治的,你講得出都可以,因為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正是互聯網的可貴。

而政治議題的#Hashtag,近期有一些挺流行的,如#今晚食咩、#冇咩野我返出去、#岸鳩唔想狸(大概個名,多到唔記得),這些#Hashtag看似與政治議題無關,但是留意一些網友寫這些#Hashtag之前,其實是必然會有一段實際有關的政治議題,如近期最常討論是取笑曾俊華支持者,又或者原本同是有合作空間的本土與城邦之間的爭論關係等。當中這些議題是網友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然後再加以禪釋,但是基於看這些事情的睇法俱帶有一些不屑、或者不想與人為爭吵,甚至當中其實是帶著很大的厭惡和恥笑,但是同時要帶定頭盔,不過亦有網友是曲線特意之類,總之加上一個#Hashtag,成了一種近期形態。

不知道加上#Hashtag的用意,當中或多或少其實是對事情的一種反抗,並不認同,比別人看得更清楚等等。

這刻又想起一些長者挺喜歡講一句「食鹽多過你食米」。

每當長者說一些他們認為的理據,如佔中冇用,柒警打人合理,反政府必定是有外國勢力等等,以上會有一輪對事情的描述,並加以自己的觀點,而最後的結尾必定加上「細路,食鹽多過你食米」,這一句也成為萬能key,使接收者好像會覺得「叮」了一聲似的。

兩種態度,其實有點相似,就是對自己的觀點加以肯定,並且嘗試以一種超然的視界來作一種總結。

是好是壞其實是沒有定義,因為這些#Hashtag並不是重點,反而重點是前文的內容是否真的能夠有理據,即使寫十萬九千個#Hashtag,又或者每句都加多食鹽多過你食米,而內容沒有養份,都是沒有用,亦都難以讓接收者認同。

但是總有人會挺喜歡用這種方法去發表。

#咪扮看透世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