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星期三

貝加爾湖下的一帶一路的旅遊產業

中國發展「一帶一路」目標其實很明確,就是想重建昔日中華朝代在世界的影響力,近年中方與西方國家陣型雖然有明顯分歧,會有阻礙推展一帶一路,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面對阻礙。如俄羅斯在經濟合作上,其實是很緊密,從這次到貝加爾湖旅遊看到當中的一些景況。

發 展貝加爾湖旅遊資源其實是頗為配如中國和俄羅斯的共同利益。由於旅遊資源豐富,其景色的壯觀無疑是引人入勝。冬天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甚至車可以在湖面駛過,也是一個頗獨特的體驗。還有一些奇特的自然景觀如藍冰同樣頗吸引旅客。




因此這些豐富旅遊資源吸引了不少中國遊客並且在當地發展相關的商機。當中主觀與客觀條件這造就了這個一帶一路的旅遊產業。

主觀情緒,不少中國人視貝加爾湖是昔日中國領土,也是「自古以來」心態對這地方的情意結。所以要一睹這湖的面貌。

而且客觀條件下,更加適合很多中國遊客到這處旅遊。地緣關係,中國即使南方如廣州到貝加爾湖的最大城市伊爾庫茨克也只是約五個小時旅程,減低長途旅程壓力。而且當地消費指數低,也使中國旅客更願意到當地消費。而更剛巧的是到貝加爾湖冬季時,正值中國人的春運假期,一家大細便趁放假便到這兒旅遊,即使不是歐美日本,也算是出了國。

住在奧爾洪島民宿時的經理說這村已經有兩家中國人經營民宿,自己眼見也有一些中國餐館,標明提供中國菜色,可見是主要服務中國旅客,因為中國旅客喜歡在海外吃家鄉菜。民宿經理說冬季主要是中國人生意,夏季則是歐洲人。而在跟當地團旅遊時,有超過十架八人車的車隊中,全部都是中國旅客,意即每日有七八十人以上中國旅客到訪奧爾洪島,可謂是這島的主要旅遊收入來源。從車上的廣告就看到誰是鸗要服務對像。



此外在伊爾庫茨克一樣看到當地的旅遊業主要是中國人,歐洲人可能因為地緣距離而不是主流。由教堂到街道旅遊地標提示都看到簡體字的蹤影。


俄羅斯一直想西伯利亞可以發展起來時,如何改變當地的經濟結構和提升經濟產業鏈,而外匯收入是最快見效,所以中國和俄羅斯在這方面可謂一拍即合,互惠互利。不過凡事都有兩面,當貝加爾湖近年受中國旅客帶動了經濟同時,當地人也有微言,如旅客使這裡的物價指數提高,影響民生,還有認為中國投資者在當地大興土木,對環境和當地居民生活也會帶來影響。這情形有如港人視內地客的茅盾心態。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平衡旅客對居民和生意的滋擾,相信是當地政府要正視,否則會形成兩面不討好,賺了錢蝕了人心,長遠不是好的社會發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