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到台灣訪問,他參觀誠品書店,然後他說希望台灣的文化產業可以來港投資。
這時我想是香港要有個貨環境讓這種產業誘因來港才行,否則仍然不能成功。
香港其實並不是沒有試過有一些大型台灣甚至內地書店來港,新華書店曾經在銅鑼灣開店,佔地幾層高,地方又大又舒服。台灣城邦書店都有來,一樣在港島灣仔找了一個地餔開幕,有三層,雖然地方沒有新華大,但都算是有規模的書店。但是前者已經關閉,後者則要找另一地點變成樓上鋪。
為何這些書店不能夠在本港繼續發展下去?相信最大的壓力是成本問題。香港的地租實在不能夠適合文化產業長期生根,否則就不會樓上鋪書店,甚至以往的二樓書店,現在因為成本問題,發展到三、四、五樓書店,越開越高。
其實本港不是沒有閱讀市場,每年書展人流之多,是同區之冠,這顯示到需求是有,而且是龐大。但是地租貴,書店要開在人流旺地,租金自然要高,但書店銷售價格又不能夠高,利潤利成本高的情況下,書店已經很難經營。能夠一些書店可以經營在大型商場上,往往是售賣價格較高的英文高級書藉,三聯不會進駐IFC罷,不過相信IFC也不想三聯進駐。
高地租情況下,只可以有較利潤較高的產品和服務才可以接受到高租金,時裝、金飾店、珠寶店等便是可以負擔得起。而書藉向來都不是高純利產品,只能被邊緣化。
誠品書店是我到台灣必經的地方,每到誠品的舒式度,真的是樂而忘返的感覺,大、靜、多是吸引消費者長期進駐,但更重要的是當地的租金相對地可以負擔得到,早前到101大樓吃了一餐日本餐,但價格只是香港的一半或者三分二。那麼便可以給予不同服務、產品於市場上出現。
誠品在當地成功,除了是創意文化外,另一更重要是成本的控制,而租金便是考慮之列。
如果IFC、Time Square、The One、iSquare租金沒有這麼高昂的話,誠品不用邀請,都會上門呢。
如果在iSquare有間二十四小時書店,那可以九點看完電影,十二點到書店打書釘,二點再去唱K或者落酒吧消閒,或者調轉都仲得呢,再晨早飲早茶,這種晚九朝五都夠潔靜罷。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
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
親愛的大佬
親愛大佬
一年冇見,大家都掛住你,希望你在遠方仍然開開心心,世界盃西班牙贏左,估唔到呢。
我們都安好,不用掛心,我們每星期依舊會在我家吃飯,一起說笑,一起看無線的師奶劇。
大家姐都好,你不用掛心,我們會好好照料她,她一如以往美貌如昔,仍然是你心中的最靚那位,靚過英國女仔。上年我們還去了埃及遊覽,當然她要照顧我這位長不大的細佬啦,當中坐車的笑話,可見她仍然視我如小孩,遲些說給你聽。
你的兒子工作了,原本他繼續讀書進修,而且是間很好的學校,我們都很支持,不過想不到他有另一個更有趣的機會,就是進了一間頗有規模的科網公司做設計,現在他是位品牌設計師呢,早幾個月前他還跟同學開了一個小型展覽,頗為成功呀。他長大不少,當中思想和肥肉都長了頗多,真的大個仔。公司的高層都讚他,希望他會努力為他的前途進發,他一定不會令你失望,他必然成為你的驕傲。
而你的女兒也畢業,現在繼續進修唸碩士,是不是想不到呢?哈哈。她還很勤力,除了進修,還會教琴,是個不錯的教琴老師,收入甚豐,還很慳家,有你的真傳。早前她更教了一班小朋友的一個音樂課程,教材全是她自己製作,連琴行都想羅致成為全職老師呀。
有日我夢見你,還穿上西裝,想不到你穿這個著法,哈。你真的不用掛心,我會必定好好對待家姐和我的外甥仔女,因為他們是你的心干寶貝。
祝你開開心心。
你的舅仔敬上
一年冇見,大家都掛住你,希望你在遠方仍然開開心心,世界盃西班牙贏左,估唔到呢。
我們都安好,不用掛心,我們每星期依舊會在我家吃飯,一起說笑,一起看無線的師奶劇。
大家姐都好,你不用掛心,我們會好好照料她,她一如以往美貌如昔,仍然是你心中的最靚那位,靚過英國女仔。上年我們還去了埃及遊覽,當然她要照顧我這位長不大的細佬啦,當中坐車的笑話,可見她仍然視我如小孩,遲些說給你聽。
你的兒子工作了,原本他繼續讀書進修,而且是間很好的學校,我們都很支持,不過想不到他有另一個更有趣的機會,就是進了一間頗有規模的科網公司做設計,現在他是位品牌設計師呢,早幾個月前他還跟同學開了一個小型展覽,頗為成功呀。他長大不少,當中思想和肥肉都長了頗多,真的大個仔。公司的高層都讚他,希望他會努力為他的前途進發,他一定不會令你失望,他必然成為你的驕傲。
而你的女兒也畢業,現在繼續進修唸碩士,是不是想不到呢?哈哈。她還很勤力,除了進修,還會教琴,是個不錯的教琴老師,收入甚豐,還很慳家,有你的真傳。早前她更教了一班小朋友的一個音樂課程,教材全是她自己製作,連琴行都想羅致成為全職老師呀。
有日我夢見你,還穿上西裝,想不到你穿這個著法,哈。你真的不用掛心,我會必定好好對待家姐和我的外甥仔女,因為他們是你的心干寶貝。
祝你開開心心。
你的舅仔敬上
2010年8月27日星期五
講仍然是天下無敵
相信這篇文不會是挾持事件即時出街,而是過了數天,或者過了很多天後才出現。這是因為希望將事情靜下來,我們再想一天,但今天是第二天,即時有一種感觀,因此需要及早寫下來,免得自己忘記這種觀察。
港人不時會有一些獨到的句語,如「又要威,又要帶頭盔」。不過這次事件,大家會看到「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
這次並不是說政府,而是一些政評人或者一些評論者。說句話,這次港府所做的事情,雖然永遠不可以是足夠,因為每事件永遠可以做得更好,但確實地港府是符合了應有要做的事情。但很可惜大家在一種情緒化的環境下,每每都會說政府做得不足,甚至說是廢柴之類的悔氣話語。外交層面,港府可以說是不能做到什麼,因為先天下足,香港只是一個行政地區,一些國家不會看在眼內,而且碰著菲律賓,港府派員當中一些醫護人員是人道做法,也是符合國際人道行為。如果要再派其他法律專才、警務人員進行執法,那根本是越界行為,倒轉反問,外國法律和警察到港又是否合適呢?每件事總要將心比己,不能必要以自家的中心為目標,那是很嚇人。港府可以做是給予壓力予該國,當中是可以透過外交途徑、經濟方法等,這些行為過往在一些傳統外交博弈中也常見,而且功效更高,因為利益所在,必然會有回應。
抽水總有處處,當中抽水不只是向政府,還有團體及個人,有人會落井下石,有人說當局慢半拍,然後可以意正嚴詞地說當局不是,但卻從來沒有提出一種可取的方法,只能在說口號式叫喊。
今日是第四日,加拿大CTV電視台寫曾蔭權是tour operator,在facebook上不少人留言用恥笑來形容他。為何會倒轉過來想呢?那不是加國電視台的錯誤和沒有專業嗎?居然可以寫上一個錯誤的官職,是新聞來的。可笑是回應的沒有人認為這樣不妥,我們對政府的態度可以如此不理性。
對一個政權、政府鬧,的確是可以,甚至是必需,但鬧都要有點理據。現在批評其實是一種情緒而非理性。
怨和批評的確是很容易,但建設卻很難。自己曾經接觸過這類事情,其實政府當局每每是很快回應的,而且支援也很足夠,只是這些執行的工作往往很少在媒體上報導或者跟進,因為相關的機構是不會每每做了工作就如公關公司這樣大鑼大鼓發表,只會是傳媒要求跟進才會發表進度。
還有不少政黨對這次事件可以抽盡油水,當中不理左中右派都出來,發表意見,左派搵中聯辦,泛民就抗議,其他事情就不沒有做什麼。真的是關心他們嗎?香港的政黨現在變得利益掛帥,選票為目標,凡得選票或者可以拿曝光率及民意,便會不理任何事,都拿了著數,但真正提供服務,卻不見影,只見逢星期日不論建制或泛民就是出來遊行,交差了事,未見過有政績,但卻常常說成功爭取。不要以為是建制,泛民也不少。
這篇文章都是帶有批評,但唯一的建議是鬧人時,請提供理據而不是只得情緒批評,只會落得虛偽的表現。
港人不時會有一些獨到的句語,如「又要威,又要帶頭盔」。不過這次事件,大家會看到「講就天下無敵,做就無能為力。」
這次並不是說政府,而是一些政評人或者一些評論者。說句話,這次港府所做的事情,雖然永遠不可以是足夠,因為每事件永遠可以做得更好,但確實地港府是符合了應有要做的事情。但很可惜大家在一種情緒化的環境下,每每都會說政府做得不足,甚至說是廢柴之類的悔氣話語。外交層面,港府可以說是不能做到什麼,因為先天下足,香港只是一個行政地區,一些國家不會看在眼內,而且碰著菲律賓,港府派員當中一些醫護人員是人道做法,也是符合國際人道行為。如果要再派其他法律專才、警務人員進行執法,那根本是越界行為,倒轉反問,外國法律和警察到港又是否合適呢?每件事總要將心比己,不能必要以自家的中心為目標,那是很嚇人。港府可以做是給予壓力予該國,當中是可以透過外交途徑、經濟方法等,這些行為過往在一些傳統外交博弈中也常見,而且功效更高,因為利益所在,必然會有回應。
抽水總有處處,當中抽水不只是向政府,還有團體及個人,有人會落井下石,有人說當局慢半拍,然後可以意正嚴詞地說當局不是,但卻從來沒有提出一種可取的方法,只能在說口號式叫喊。
今日是第四日,加拿大CTV電視台寫曾蔭權是tour operator,在facebook上不少人留言用恥笑來形容他。為何會倒轉過來想呢?那不是加國電視台的錯誤和沒有專業嗎?居然可以寫上一個錯誤的官職,是新聞來的。可笑是回應的沒有人認為這樣不妥,我們對政府的態度可以如此不理性。
對一個政權、政府鬧,的確是可以,甚至是必需,但鬧都要有點理據。現在批評其實是一種情緒而非理性。
怨和批評的確是很容易,但建設卻很難。自己曾經接觸過這類事情,其實政府當局每每是很快回應的,而且支援也很足夠,只是這些執行的工作往往很少在媒體上報導或者跟進,因為相關的機構是不會每每做了工作就如公關公司這樣大鑼大鼓發表,只會是傳媒要求跟進才會發表進度。
還有不少政黨對這次事件可以抽盡油水,當中不理左中右派都出來,發表意見,左派搵中聯辦,泛民就抗議,其他事情就不沒有做什麼。真的是關心他們嗎?香港的政黨現在變得利益掛帥,選票為目標,凡得選票或者可以拿曝光率及民意,便會不理任何事,都拿了著數,但真正提供服務,卻不見影,只見逢星期日不論建制或泛民就是出來遊行,交差了事,未見過有政績,但卻常常說成功爭取。不要以為是建制,泛民也不少。
這篇文章都是帶有批評,但唯一的建議是鬧人時,請提供理據而不是只得情緒批評,只會落得虛偽的表現。
2010年8月24日星期二
港發黑色旅遊警告,是無聲抗議
這是悲衰的一天,每位港人都會很傷心,這會是很理解。望被害的家人保重,堅強面對。過世的人得安息。
香港發出這個旅遊警告,或者大家說,「發來做咩?」
發來抗議,是無聲的抗議,而且亦足夠對一個旅遊國家帶出一個強烈訊息。
權霸由四點打比菲國總統,但仍未得到回覆,重這事情,可以看到兩個觀點。
一、香港的地位,在國際社會上仍未得到認同,仍然只是一個經濟地區,並沒有任何政治功能地位。
二、菲國的總統實在頗無恥,作為脅持事件,而且是遊客,已經去到國際新聞層面,居然可以沒有回應,人命來的,居然可以沒有回應,這是一種什麼的總統身份,不用無恥,都無話可說。如果說權霸無用,那只能說香港未去到一個level人家的總統會接聽電話。試試由溫影帝打去,睇下佢接唔接?
這次特區政府基本上有做足要做到的事情,包機到菲國辦事情,亦去到保安副局長到菲國,顯示到當局是很重視這事件,並不如上次在泰國示威那次這麼慢半拍回應。
平日好少說權霸做樣似番個人的事,但這次記者會上的一個回應,是對。記者問有關撫恤金之類的事情,作為這個時間,而且是一個第一個記者發報會,是否首要問這問題呢?權霸說現在不是談這個問題,的確是正確回應。記者在發問理應要處理先後次序和輕重。
這事件在twitter、facebook所更新的資訊,比網站新聞更快,電視仍然是最大發放廣播資訊的平台,到現在仍未有任何一種平台可以取代,因為在物力、人力和發放功能,都可以在這次事件上看到,網站和電視的功能的長處和融合度,可以在這事看得到。
香港發出這個旅遊警告,或者大家說,「發來做咩?」
發來抗議,是無聲的抗議,而且亦足夠對一個旅遊國家帶出一個強烈訊息。
權霸由四點打比菲國總統,但仍未得到回覆,重這事情,可以看到兩個觀點。
一、香港的地位,在國際社會上仍未得到認同,仍然只是一個經濟地區,並沒有任何政治功能地位。
二、菲國的總統實在頗無恥,作為脅持事件,而且是遊客,已經去到國際新聞層面,居然可以沒有回應,人命來的,居然可以沒有回應,這是一種什麼的總統身份,不用無恥,都無話可說。如果說權霸無用,那只能說香港未去到一個level人家的總統會接聽電話。試試由溫影帝打去,睇下佢接唔接?
這次特區政府基本上有做足要做到的事情,包機到菲國辦事情,亦去到保安副局長到菲國,顯示到當局是很重視這事件,並不如上次在泰國示威那次這麼慢半拍回應。
平日好少說權霸做樣似番個人的事,但這次記者會上的一個回應,是對。記者問有關撫恤金之類的事情,作為這個時間,而且是一個第一個記者發報會,是否首要問這問題呢?權霸說現在不是談這個問題,的確是正確回應。記者在發問理應要處理先後次序和輕重。
這事件在twitter、facebook所更新的資訊,比網站新聞更快,電視仍然是最大發放廣播資訊的平台,到現在仍未有任何一種平台可以取代,因為在物力、人力和發放功能,都可以在這次事件上看到,網站和電視的功能的長處和融合度,可以在這事看得到。
2010年8月20日星期五
吉卜賽人成為薩爾科齊的棋子
兩個歐洲國家意大利和法國,前者居然溝個女的朋友,又濫用權力玩女人貪污搞到民望插水以及接受審訊機會,後者就只識同老婆玩,一如以上早朝都唔上的法國皇帝一樣,法國總統薩爾科齊亦不懂管治,當地經濟未見有起色,為了轉移視線,早前對回教徒已經不友善,近日又向吉卜賽人開刀,法國當局出於國內安全考慮,於上月底出台多項規範吉卜賽人等「旅居者」居留情況的措施。近日上演「自願遣返」一幕。
看到四字詞語,讓我回想當年越南難民,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越南船民事務,讓香港成為當時英國前朝被要求最大的國際政治任務,這個人道工作一做便二十多年,直到回歸後才解決,不過聯合國還有十多億元欠香港政府。
吉卜賽人是人類歷史來其中最漫長的遊牧民族,到現在都並未見到他們正式有安定的地方可以落腳,或者可以說是以後都不會,因為原來的根都不知那兒,只知他們發源地是印度北部,可惜吉族人沒有猶太人的特質,否則回到印度建立吉卜賽國,反而吉族人一路向西移,成為歐洲甚至全世界的遊牧民族。
法國想說自由平等,其實每一個國家,當到面臨難題,特別是經濟問題,總會向一些少數族裔開刀,吉卜賽人便成為開刀對像。所以世上有真正的公平和公義,還是只有天堂上去。因此法總統召見達賴,並不是因為支持什麼宗教自由、種族自決之類的堂而皇之的說話,只是為了選票和撈油水,政客每每陰險之計,盲目人士總會認同。
國際上的雙重標準,不難找到。
吉族人在歐洲一直都被視為二等公民,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被認定的居所和根,而種族和生活習性又不同,所以便難以和西方社會共處。我們的感觀,只記得吉族人的神秘、水晶球、占卜星相、波希米亞形式衣服等等,其他只能在報章得知,話什麼小偷、人販等等,但事實如何,我們是一無所知。但總不會是所有的吉卜賽人都是這樣罷。
歐洲在進行一體化時,說要成為一個統一政治實體的國家,那理應是當地人是可以自由走動,但為何又要求遣返這種行經呢?人身自由不是由個人自決嗎?說與做,往往都是不同。
伸延閱讀
France starts removing Roma camps
看到四字詞語,讓我回想當年越南難民,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越南船民事務,讓香港成為當時英國前朝被要求最大的國際政治任務,這個人道工作一做便二十多年,直到回歸後才解決,不過聯合國還有十多億元欠香港政府。
吉卜賽人是人類歷史來其中最漫長的遊牧民族,到現在都並未見到他們正式有安定的地方可以落腳,或者可以說是以後都不會,因為原來的根都不知那兒,只知他們發源地是印度北部,可惜吉族人沒有猶太人的特質,否則回到印度建立吉卜賽國,反而吉族人一路向西移,成為歐洲甚至全世界的遊牧民族。
法國想說自由平等,其實每一個國家,當到面臨難題,特別是經濟問題,總會向一些少數族裔開刀,吉卜賽人便成為開刀對像。所以世上有真正的公平和公義,還是只有天堂上去。因此法總統召見達賴,並不是因為支持什麼宗教自由、種族自決之類的堂而皇之的說話,只是為了選票和撈油水,政客每每陰險之計,盲目人士總會認同。
國際上的雙重標準,不難找到。
吉族人在歐洲一直都被視為二等公民,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被認定的居所和根,而種族和生活習性又不同,所以便難以和西方社會共處。我們的感觀,只記得吉族人的神秘、水晶球、占卜星相、波希米亞形式衣服等等,其他只能在報章得知,話什麼小偷、人販等等,但事實如何,我們是一無所知。但總不會是所有的吉卜賽人都是這樣罷。
歐洲在進行一體化時,說要成為一個統一政治實體的國家,那理應是當地人是可以自由走動,但為何又要求遣返這種行經呢?人身自由不是由個人自決嗎?說與做,往往都是不同。
伸延閱讀
France starts removing Roma camps
Intel收購McAfee的未來報告
在二十幾年前,大家仲用緊floppy碟時,電腦病毒其實都已經出現,但是規模並不大,因為要中毒的方法是需要透過floppy去傳染,爆發屬於「地區性質」,毒性也不太強。
不過經過多年的轉變,電腦病毒已經是無處不在,毒性和感染的方法是幾何級數的散發開去,而且影響所及是很大,特別是「商業性病毒」,不只是惡搞破壞,而是可以拿取資訊作販賣用途。所以電腦病毒可謂今時唔同往日。以前是為了惡搞,因在是為了賺錢。
晶片巨頭Intel決定以76.8億美元收購電腦全安系統公司McAfee,成為該公司的旗下一員,這可以意味著電腦安全不只是為未來資訊科技作為「重要部份」這個層面,而是「核心的一環」,可以列作最高級數的核心業務和重要性。
試想個人電腦、手機、一些電子裝置,慢慢會統一整合,數據是可以互相通用和溝通,透過互聯網的傳輸,這即是電腦病毒和駭客的攻擊不只是在於單一類的領域上,可以同時你部手機中毒、電腦中毒然後再來你部iPad和itouch都中毒,不是癱瘓是什麼?這並不是靠嚇,由於系統的兼容性和漏洞,必然可以發生。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資訊科技是由人所編寫,怎樣高技術的編寫程式,總會有缺陷和遺漏,因此系統上的安全市場,永遠有其價值。
Intel業務仍然是硬件晶片為主,那對McAfee日後的方向會有何影響,還是它影響Intel,未來的晶片將會可以內置防毒技術,不只在作業系統上做功夫,晶片上、bios上都可以多做功夫,以防止駭客的入侵云云,此外雲端運算慢慢被市場接受時,多緒執行和多核晶片便有龐大需求,而基於保安理由,亦需要電腦保安技術的支援,這種依存的技術,Intel購入McAfee是為該公司未來的發展策略上修橋築路。
另外便是銷售上的綑綁形式,日後使用Intel的晶片時,個人電腦商是否需要搭單使用McAfee呢?這樣的業務策略又會否踢走了對手如Symantec、Trend Micro等防軟件呢?以上不只技術層面觀看,是涉及商業策略和部署,反壟斷或傾銷行為可能會及到,商業大型官司隨時可以開始。
伸延閱讀
英特爾將以76.8億美元收購McAfee
不過經過多年的轉變,電腦病毒已經是無處不在,毒性和感染的方法是幾何級數的散發開去,而且影響所及是很大,特別是「商業性病毒」,不只是惡搞破壞,而是可以拿取資訊作販賣用途。所以電腦病毒可謂今時唔同往日。以前是為了惡搞,因在是為了賺錢。
晶片巨頭Intel決定以76.8億美元收購電腦全安系統公司McAfee,成為該公司的旗下一員,這可以意味著電腦安全不只是為未來資訊科技作為「重要部份」這個層面,而是「核心的一環」,可以列作最高級數的核心業務和重要性。
試想個人電腦、手機、一些電子裝置,慢慢會統一整合,數據是可以互相通用和溝通,透過互聯網的傳輸,這即是電腦病毒和駭客的攻擊不只是在於單一類的領域上,可以同時你部手機中毒、電腦中毒然後再來你部iPad和itouch都中毒,不是癱瘓是什麼?這並不是靠嚇,由於系統的兼容性和漏洞,必然可以發生。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資訊科技是由人所編寫,怎樣高技術的編寫程式,總會有缺陷和遺漏,因此系統上的安全市場,永遠有其價值。
Intel業務仍然是硬件晶片為主,那對McAfee日後的方向會有何影響,還是它影響Intel,未來的晶片將會可以內置防毒技術,不只在作業系統上做功夫,晶片上、bios上都可以多做功夫,以防止駭客的入侵云云,此外雲端運算慢慢被市場接受時,多緒執行和多核晶片便有龐大需求,而基於保安理由,亦需要電腦保安技術的支援,這種依存的技術,Intel購入McAfee是為該公司未來的發展策略上修橋築路。
另外便是銷售上的綑綁形式,日後使用Intel的晶片時,個人電腦商是否需要搭單使用McAfee呢?這樣的業務策略又會否踢走了對手如Symantec、Trend Micro等防軟件呢?以上不只技術層面觀看,是涉及商業策略和部署,反壟斷或傾銷行為可能會及到,商業大型官司隨時可以開始。
伸延閱讀
英特爾將以76.8億美元收購McAfee
2010年8月19日星期四
你願意出本Facebook回憶錄嗎?
一些高官名人退休後,很多時都會寫本回憶錄作為自己的一個歷史,讓自己寫進歷史當中,永留後世,這些回憶錄,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粉飾,寫自己的是而不會有太多的不是,即使有都會以一種「錯中有因」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歷史。
寫回憶錄並不是個個人都會,而且成本也不少,除非自己有寫日記習慣,否則寫回憶錄都會有些遺漏。
最近Facebook推出了一種新功能叫 Facebook Places,根據Zdnet所說「Facebook Places不僅會收集你的位置,同時還可根據這些位置來做訊息、回覆與照片的整合,組合成一個類似「集體記憶」的東西,在實體世界裡加上一層Facebook所出版的歷史故事。」
Facebook用戶必然會使用這個功能,即使生怕私隱,但都會試試。不過說實話,若果用得Facebook,基本上放得上Facebook都沒有什麼秘密可言,都是公開為主,私事為副。所以有人說會影響個人私隱,不用facebook就是最有效得保戶個人私隱。當然有人Tag你,則無話可說。
不過使用這個功能,真的可以拍套「跟蹤」了,假設你是個facebook的活躍用戶,去邊個拍下然後upload到網,你的生活片段必定成為你的回憶錄,甚至成為人類歷史的集體回憶。可能全球的人類歷史行 將會在Facebook上誕生也不定,不一定只可能江澤民有回憶錄,溫影帝有得寫或者貝利雅可以做到,橫頭磡黃太以及太古城李仔都可以輯錄寫本回憶錄,還可以圖文並茂,有片有動畫都仲得。
不過個人行徑如何則由你自己把關,事關以往回憶錄可以自己修改,但是所謂上了網,基本上是不能刪掉,正如「陰公男孩」的說話,永遠在網上成為他一生的公開回憶錄一部份。你日後在老蘭笑著攬女或界仔,行街吐啖或者微時在街邊吃魚蛋感有趣,還是有日和前度溫馨地點又拍幅照片,又可能在日落西斜時與前度說句肉麻語句放於facebook上,都可以一一記下。
這些可以是你晚年時的無限回憶,但亦有可能使你「永世難忘」甚至說是「不能磨滅印記」的可能。
或者有日商務書局寫上「XXXFacebook回憶錄熱賣登場」,或可賺一筆版稅都唔定呢。
伸延閱讀
Facebook Places:鄉民口述歷史總成?
寫回憶錄並不是個個人都會,而且成本也不少,除非自己有寫日記習慣,否則寫回憶錄都會有些遺漏。
最近Facebook推出了一種新功能叫 Facebook Places,根據Zdnet所說「Facebook Places不僅會收集你的位置,同時還可根據這些位置來做訊息、回覆與照片的整合,組合成一個類似「集體記憶」的東西,在實體世界裡加上一層Facebook所出版的歷史故事。」
Facebook用戶必然會使用這個功能,即使生怕私隱,但都會試試。不過說實話,若果用得Facebook,基本上放得上Facebook都沒有什麼秘密可言,都是公開為主,私事為副。所以有人說會影響個人私隱,不用facebook就是最有效得保戶個人私隱。當然有人Tag你,則無話可說。
不過使用這個功能,真的可以拍套「跟蹤」了,假設你是個facebook的活躍用戶,去邊個拍下然後upload到網,你的生活片段必定成為你的回憶錄,甚至成為人類歷史的集體回憶。可能全球的人類歷史行 將會在Facebook上誕生也不定,不一定只可能江澤民有回憶錄,溫影帝有得寫或者貝利雅可以做到,橫頭磡黃太以及太古城李仔都可以輯錄寫本回憶錄,還可以圖文並茂,有片有動畫都仲得。
不過個人行徑如何則由你自己把關,事關以往回憶錄可以自己修改,但是所謂上了網,基本上是不能刪掉,正如「陰公男孩」的說話,永遠在網上成為他一生的公開回憶錄一部份。你日後在老蘭笑著攬女或界仔,行街吐啖或者微時在街邊吃魚蛋感有趣,還是有日和前度溫馨地點又拍幅照片,又可能在日落西斜時與前度說句肉麻語句放於facebook上,都可以一一記下。
這些可以是你晚年時的無限回憶,但亦有可能使你「永世難忘」甚至說是「不能磨滅印記」的可能。
或者有日商務書局寫上「XXXFacebook回憶錄熱賣登場」,或可賺一筆版稅都唔定呢。
伸延閱讀
Facebook Places:鄉民口述歷史總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