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並不是要求一個專業聲線歌手能夠唱出CD入面的歌聲,因為要這種品質,回家聽CD也可以,演唱會的特點是感受唱者的音韻如何能夠在氣氛觸動你的心靈。
這次林憶蓮2011香港站是做到這一點。
這並不是零暇疵,但是卻是引到觀眾的共嗚。
開場是枯榮,是她今年首隻廣東歌,也是她近年的廣東歌,這歌的旋律迷離,以她的歌聲的確引人入勝。但個人的感觀,這並不是她近年佳作,當中咬字有點奇怪,反而2005年的本色較出眾。
此演唱會的優點是把她過去的歌曲重新編排,不少歌都以另一種的方式重新演繹,所以作為觀眾便有一種新的體驗和感受,如加入Latin Reggae使歌曲便來得一種新的樂韻感受。而這亦是林憶蓮多年來最成功的因素,她能夠把一首歌曲作出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從而感到這首歌如新曲般去聽。這是少數歌手能夠做得到。
不少耳熟能詳的歌都在此次的演唱會上聽到,傾斜、為了你受冷風吹、灰色、破曉等等。亦有一些冷門和新的歌曲入選,而令歌迷投入當然是以她的快歌為主力,這亦是林憶蓮多年來能夠成為一種icon的其中叫座力。因為以廣東歌能夠可以節拍強勁歌曲不多,而當年能夠有廣東歌入到disco都只見林憶蓮一個。
而這演唱會有兩個能令觀眾吸引是她把一種互動感情投進這個演唱會當中,當她唱名歌「至少還有你」時,要求觀眾嘗試擁抱身邊的人,把珍惜眼前人訊息給予觀眾,然後把一些情侶上或者友人上台,其中有男男、男女都有上,特意把一種無分情感界限的訊息予觀眾。而且觀眾熟異常投入當中這個互動關係上,她亦落到台下和觀眾一起歌唱時,這是比過往其他歌手在演唱會是較少見,因為最多只是握手,很少到台下,亦這樣使演會高漲起來。
另一個高潮位是她演繹三位過世的巨星名曲,包括張國榮的赤裸的秘密、陳百強的我和你、Beyond家駒的海闊天空(據知第一晚還有梅艷芳的蔓珠莎華),她向這四位歌手致敬是賣點外,更讓人佩服是她的唱功和演繹能力,她沒有直敘式模彷原唱者的歌藝,而是她以自己的技巧和手法去演繹,還有另一種味道起來,更是一種演唱會才能感受。
尾段以「依然」作結尾,也是她作為歌者和向歌迷的一種說話。
音樂總監倫永亮仍然保持他的水準,雖然是過往的舊歌,但在編曲方面的確給予觀眾另一個新感受,所以梅艷芳和林憶蓮都要找他做音樂總監的確是有其道理。
演唱會完結,燈也亮起,連主辦單位都說大會已完滿結束,但觀眾仍然沒有走,甚至認為會有再次encore的情況會出現,這和在2005年演唱會一樣,觀眾仍然不肯離開,當然最後Sandy沒有再走上舞台上。但可見其歌迷對她的忠誠度和期待有多高。
此演唱並不是沒有暇疵,如聲音有時大時小的問題出現,使她在演出上有少許不入音的情況,不過大體上仍屬上乘之選。
如果留意到Sandy在唱串燒快歌時,她沒有入咪時但仍然有她的歌聲入咪,這是因為她的和音跟她的原聲極似,這是現在不少歌手都是這種手法,是有和音歌手作為歌手的底聲,這在現今演唱會上常見,這不論是本港或者是國際級歌手都是有這種手法演唱。所以要聽原聲,慢歌便較為真實地反映歌手的功力和演出水平,而她亦沒有讓觀眾失望,都是「依然」很到位。
2011年9月25日星期日
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今次是金融冰河期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使整個亞洲陷入嚴重經濟衰退。
2008年美國引起的金融海嘯使全球陷入經濟黑暗期。
2011年歐洲國債引起的金融危機則使經濟進入嚴冬。
每每有經濟危機,總有一個天然災害為一個形容詞。這次我說這金融危機叫「金融冰河期」。
歐債危機仍未明朗,歐盟找不出一個方法解決成員國自身的政府債務問題,而連帶其相關的國家銀行同樣牽連,由於世界經濟已經是全球化,所以歐洲有事,同樣地全球都有問題,美國嘗試利用扭曲操作來維持低水平利率,讓投資者願意重新投資而使經濟引擎再次開著。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系,它的影響力比其他國家為大,所以必定會著視,而歐盟亦需要美國這個北約成員國幫忙,事實上在文化和理念都是同氣連枝,但是連自身的不好,實在難以為歐洲提供什麼協助。
過往兩次嚴重的經濟衰退,中國都總有能力渡過,這都拜中國在發展中的經濟起飛的時候,內部有一定的市場需求,而且封閉的金融體系避過了這些危機,但是今次卻有不同,因為過了這麼多年,經濟的關系已經越緊密切,再不能獨善其身,而且中國自身的四萬億的投放是要還的,再不是可以再加大四萬億,更甚是再加大四萬億的經驗原來只是出現了大量的浪費投資和大白象工程,更甚是加速了通脹,倘若再推國內人民都未必會認為有效,基於維穩心態,要投放則是需要異常的謹慎,否則禍延政權。
所以國內經濟體只能放慢步伐。嘗試軟著陸,等待市場經濟的自然洗牌,等待另一個東風。
而從市場的反應認為「扭曲操作」能力有限,市場先生已經在股市場給了答案過大家。
事實上過去幾年維持低利率來嘗試引領投資者重新投入經濟,效果並未顯彰,反而造就了更多的游資。如坊間名句「市況淡薄,不如賭博」。實體經濟這架動車不行,不如走到股市賭鋪,以大博小,橫掂有人給賭本。所以投行過去海嘯後仍然賺錢甚至狂發花紅。
現在的問題不是利率拉低就行,現在是沒有人肯開動這架經濟動車,嘗試推出不同措施,這架車仍然不聽,停下來。
經濟將會面對一次較長的冰河時期,經濟活動被冷卻。
如何尋找新的經濟活動引發來推起這部經濟引擎是各國的關心,有說是科技引領,看看蘋果、電訊服務等。原則上這股力量是不能忽視,但同樣地科技經濟所帶來的效益往往是集中在某類人的身上,這和金融經濟有類同。
嚴冬是要過,但自然界都有春夏秋冬四季,這是一種循環,經濟也不例外。當然我們不知道這次冰河期要持續多久,但是總要向前看,春回大地必然出現,而下一次的春回相信是一次歷史上最大的春回。因為人類是進步,這是事實,只是停,社會發展是持續向上,斷不會大家用回馬車代步,這即是春回後,經濟的基礎是建設於原有大家共同已經開發的經濟平台下走路時,這種春回必然更強。
伸延閱讀
華爾街預計聯儲扭曲操作提振經濟概率僅15%
2008年美國引起的金融海嘯使全球陷入經濟黑暗期。
2011年歐洲國債引起的金融危機則使經濟進入嚴冬。
每每有經濟危機,總有一個天然災害為一個形容詞。這次我說這金融危機叫「金融冰河期」。
歐債危機仍未明朗,歐盟找不出一個方法解決成員國自身的政府債務問題,而連帶其相關的國家銀行同樣牽連,由於世界經濟已經是全球化,所以歐洲有事,同樣地全球都有問題,美國嘗試利用扭曲操作來維持低水平利率,讓投資者願意重新投資而使經濟引擎再次開著。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系,它的影響力比其他國家為大,所以必定會著視,而歐盟亦需要美國這個北約成員國幫忙,事實上在文化和理念都是同氣連枝,但是連自身的不好,實在難以為歐洲提供什麼協助。
過往兩次嚴重的經濟衰退,中國都總有能力渡過,這都拜中國在發展中的經濟起飛的時候,內部有一定的市場需求,而且封閉的金融體系避過了這些危機,但是今次卻有不同,因為過了這麼多年,經濟的關系已經越緊密切,再不能獨善其身,而且中國自身的四萬億的投放是要還的,再不是可以再加大四萬億,更甚是再加大四萬億的經驗原來只是出現了大量的浪費投資和大白象工程,更甚是加速了通脹,倘若再推國內人民都未必會認為有效,基於維穩心態,要投放則是需要異常的謹慎,否則禍延政權。
所以國內經濟體只能放慢步伐。嘗試軟著陸,等待市場經濟的自然洗牌,等待另一個東風。
而從市場的反應認為「扭曲操作」能力有限,市場先生已經在股市場給了答案過大家。
事實上過去幾年維持低利率來嘗試引領投資者重新投入經濟,效果並未顯彰,反而造就了更多的游資。如坊間名句「市況淡薄,不如賭博」。實體經濟這架動車不行,不如走到股市賭鋪,以大博小,橫掂有人給賭本。所以投行過去海嘯後仍然賺錢甚至狂發花紅。
現在的問題不是利率拉低就行,現在是沒有人肯開動這架經濟動車,嘗試推出不同措施,這架車仍然不聽,停下來。
經濟將會面對一次較長的冰河時期,經濟活動被冷卻。
如何尋找新的經濟活動引發來推起這部經濟引擎是各國的關心,有說是科技引領,看看蘋果、電訊服務等。原則上這股力量是不能忽視,但同樣地科技經濟所帶來的效益往往是集中在某類人的身上,這和金融經濟有類同。
嚴冬是要過,但自然界都有春夏秋冬四季,這是一種循環,經濟也不例外。當然我們不知道這次冰河期要持續多久,但是總要向前看,春回大地必然出現,而下一次的春回相信是一次歷史上最大的春回。因為人類是進步,這是事實,只是停,社會發展是持續向上,斷不會大家用回馬車代步,這即是春回後,經濟的基礎是建設於原有大家共同已經開發的經濟平台下走路時,這種春回必然更強。
伸延閱讀
華爾街預計聯儲扭曲操作提振經濟概率僅15%
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
「喜愛夜蒲」與地產霸權
年輕人總愛夜蒲,因為有的是青春,青春就是可以讓你浪費。
電影「喜愛夜蒲」簡單些就是新一代的「晚九朝五」的高檔平民化版,故事同樣圍繞著一班年輕人在的夜生活故事。這些故事總會有,只是不同年代的,總會有人去蒲。論故事品質看,其實比起當年「晚九朝五」更貼近真實社會。當中社會價值更是其中一個重點,同樣說夜生活的青春無敵精彩,但晚九朝五故事浪漫化了一點,嘗試為這種生活加了一點優雅。而「喜愛夜蒲」則平實而少了點綴,反而未必是觀眾所喜歡。
戲中留意是故事人物角色都是在蘭桂坊這個全球知名地,夜蒲的朝聖地。但說回現實,香港夜蒲的地方真的少了,劈酒場多了,而且連Clubbing都兩極化,回望十年前,娛樂消場的Clubbing地方以蘭桂坊為最高點,打到尖沙咀也有跳舞大場如Cyber,再落佐敦也有348(無間道傻強問陳永仁保鐮個字點寫的場地),直到旺角也有間100 feel,甚至荃灣都有CoCo duck,這類娛樂場所能夠容納不同階層的消費者。但近年中低檔場所已少有,即使存在也沒有昔日的大場能容納過千人的地方。由於少了舞池,便只能有細少地方,便只可以劈酒猜杖。即使有些場但只是細而且是上樓。
這和近年租金成本有莫大關係,租金上升,夜場成本也隨之而上升,酒水利潤也敵不過金鋪名錶,看尖沙咀的酒吧都紛紛走上樓上避貴租便能理解,利潤也不及茶餐廳,人家可以二十四小時,但酒吧、Clubbing地方只能在晚上營業,利潤自然相對地低。
因為出現兩極化,高檔場仍然存在,因為高消費者持續可以高消費支付較高的費用的服務,中低檔便不能維持業務而結業,而且在香港能有大地方給予娛樂場所不多,也付不起高昂租金。而且鋪主也寧願分相拆細做更高利潤的店鋪。
另一方面北上成為另一種趨勢,單是Clubbing地方之大,香港便難以抗衡。不論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東莞江門都總有極大的娛樂場所。港人消費能力便可以在此發揮,因為「相對地」消費較低。可是這樣便成另一種隱性問題,如濫藥。
事實上現在樓上酒吧或改頭換門的私人會所其實變相加大了非道德市場的出現,如毒品、性工作者交易場所。過往大場因為要領牌而且警方較易看管,但現在間間樓上店,巡查複雜度也較難,即使做,人力資源也相對地大。
地產霸權其實並不只是涉及蝸居的升斗市民,其實一樣影響到娛樂消費生活模式,甚至是社會問題。來屆特首還不重點解決,這對市民不論是生活、娛樂、消閒都影響深遠。
電影「喜愛夜蒲」簡單些就是新一代的「晚九朝五」的高檔平民化版,故事同樣圍繞著一班年輕人在的夜生活故事。這些故事總會有,只是不同年代的,總會有人去蒲。論故事品質看,其實比起當年「晚九朝五」更貼近真實社會。當中社會價值更是其中一個重點,同樣說夜生活的青春無敵精彩,但晚九朝五故事浪漫化了一點,嘗試為這種生活加了一點優雅。而「喜愛夜蒲」則平實而少了點綴,反而未必是觀眾所喜歡。
戲中留意是故事人物角色都是在蘭桂坊這個全球知名地,夜蒲的朝聖地。但說回現實,香港夜蒲的地方真的少了,劈酒場多了,而且連Clubbing都兩極化,回望十年前,娛樂消場的Clubbing地方以蘭桂坊為最高點,打到尖沙咀也有跳舞大場如Cyber,再落佐敦也有348(無間道傻強問陳永仁保鐮個字點寫的場地),直到旺角也有間100 feel,甚至荃灣都有CoCo duck,這類娛樂場所能夠容納不同階層的消費者。但近年中低檔場所已少有,即使存在也沒有昔日的大場能容納過千人的地方。由於少了舞池,便只能有細少地方,便只可以劈酒猜杖。即使有些場但只是細而且是上樓。
這和近年租金成本有莫大關係,租金上升,夜場成本也隨之而上升,酒水利潤也敵不過金鋪名錶,看尖沙咀的酒吧都紛紛走上樓上避貴租便能理解,利潤也不及茶餐廳,人家可以二十四小時,但酒吧、Clubbing地方只能在晚上營業,利潤自然相對地低。
因為出現兩極化,高檔場仍然存在,因為高消費者持續可以高消費支付較高的費用的服務,中低檔便不能維持業務而結業,而且在香港能有大地方給予娛樂場所不多,也付不起高昂租金。而且鋪主也寧願分相拆細做更高利潤的店鋪。
另一方面北上成為另一種趨勢,單是Clubbing地方之大,香港便難以抗衡。不論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東莞江門都總有極大的娛樂場所。港人消費能力便可以在此發揮,因為「相對地」消費較低。可是這樣便成另一種隱性問題,如濫藥。
事實上現在樓上酒吧或改頭換門的私人會所其實變相加大了非道德市場的出現,如毒品、性工作者交易場所。過往大場因為要領牌而且警方較易看管,但現在間間樓上店,巡查複雜度也較難,即使做,人力資源也相對地大。
地產霸權其實並不只是涉及蝸居的升斗市民,其實一樣影響到娛樂消費生活模式,甚至是社會問題。來屆特首還不重點解決,這對市民不論是生活、娛樂、消閒都影響深遠。
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特首選舉少了網絡戰?
記得近年不論大小選舉,甚至是遊行,網絡輿論戰是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其中03年的七一遊行是一個重大分水嶺,讓互聯網成為一種政治發放平台,由於那時還沒有facebook、twitter,所以當時大家總會收到電郵反對立二十三條,然後便是討論區辯論到面紅耳熱。
到了近年情況更見普及,特別是社民連成立後,互聯網成為一個政治公開平台,當中各路人馬都會在這個地方嘗試佔到一個大席位,即使你說你是五毛黨,總有其生存空間。因為大家都知道網絡的威力是可以讓一件事情有能力上的改變。
過去的七一,到近期的反對遞補槭制,網民力量是不能忽視。
這是因為政府的管治能力是有所畏懼,知道人民力量的確不能夠忽視。
即使到了今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都看見各路人馬在網絡上的競爭,單看大家討論facebook的選舉問題便知道網絡的重要性,因為網民(即市民)是真正有能力選擇誰的心目中的區議員,即使是人家財雄勢大,但並不是沒有得打的。
可是今屆特首選舉,網民的力量好像完全地發揮不到作用。感覺到網民力量像首次見面對一次紅燈。
這些疑似特首,當然有做其表面夫,如開設網誌,或者找下屬開個自己都不用又不看的facebook戶口,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立場,讓大家都覺得他們很潮似的,知道什麼是與時並進而不是垃圾被棄掉。但可是這種工作卻不見得有意圖或企圖地真正地嘗試吸納網民的支持。
而更甚的是大家又好像買花生似的,只是旁邊觀看賭誰能勝出,而沒有投入地甚至支持助選者,連五毛黨都嫌費事搞助選一樣。
因為大家都明白而接受這個現實的政治格局,怎樣的聲斯力竭,都不會有任何改動,因為真真實實的權在中央,中央給多少,你便有多少。
你想有普選,你要有普選,第一關也是唯一的一關是中央。中央不批,誰也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是網民力量。
這是一個政治現實。
因為決定權是在於中央取信,以及那這些選舉團象皮圖章。
現在建制派出選兩人(定局?),這比較真實過建制對泛民,正如田北俊說這才是較有睇頭,因為泛民對建制,只能是花生格局,空中樓閣的討論價值,但建制對建制才是有現實的可能。此外如中央所說的2017普選真的能實行的話,那麼這屆是熱身賽,雖然是圍內玩,但都叫是疑似競選。
我們網民是不是真的沒有資格嗎?從現今的政制以及國際形勢,網民仍然是只能夠做個局外人,等待那位儲君特首。
到了近年情況更見普及,特別是社民連成立後,互聯網成為一個政治公開平台,當中各路人馬都會在這個地方嘗試佔到一個大席位,即使你說你是五毛黨,總有其生存空間。因為大家都知道網絡的威力是可以讓一件事情有能力上的改變。
過去的七一,到近期的反對遞補槭制,網民力量是不能忽視。
這是因為政府的管治能力是有所畏懼,知道人民力量的確不能夠忽視。
即使到了今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都看見各路人馬在網絡上的競爭,單看大家討論facebook的選舉問題便知道網絡的重要性,因為網民(即市民)是真正有能力選擇誰的心目中的區議員,即使是人家財雄勢大,但並不是沒有得打的。
可是今屆特首選舉,網民的力量好像完全地發揮不到作用。感覺到網民力量像首次見面對一次紅燈。
這些疑似特首,當然有做其表面夫,如開設網誌,或者找下屬開個自己都不用又不看的facebook戶口,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立場,讓大家都覺得他們很潮似的,知道什麼是與時並進而不是垃圾被棄掉。但可是這種工作卻不見得有意圖或企圖地真正地嘗試吸納網民的支持。
而更甚的是大家又好像買花生似的,只是旁邊觀看賭誰能勝出,而沒有投入地甚至支持助選者,連五毛黨都嫌費事搞助選一樣。
因為大家都明白而接受這個現實的政治格局,怎樣的聲斯力竭,都不會有任何改動,因為真真實實的權在中央,中央給多少,你便有多少。
你想有普選,你要有普選,第一關也是唯一的一關是中央。中央不批,誰也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是網民力量。
這是一個政治現實。
因為決定權是在於中央取信,以及那這些選舉團象皮圖章。
現在建制派出選兩人(定局?),這比較真實過建制對泛民,正如田北俊說這才是較有睇頭,因為泛民對建制,只能是花生格局,空中樓閣的討論價值,但建制對建制才是有現實的可能。此外如中央所說的2017普選真的能實行的話,那麼這屆是熱身賽,雖然是圍內玩,但都叫是疑似競選。
我們網民是不是真的沒有資格嗎?從現今的政制以及國際形勢,網民仍然是只能夠做個局外人,等待那位儲君特首。
2011年9月20日星期二
香港地質公園不是地產項目
今年夏天是到過一次香港地質公園,看到六角柱型的石頭,這種天然建築真的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早兩日香港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為世界地質公園,對於香港的保育發展上,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使這個地質公園成被認真的看待,要知道本港社會和政府沒有這些牌頭,是沒有人理會的。
但這消息發佈後,看了一段新聞便即時搖頭嘆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說地質公園鄰近市區,可以發展生態旅遊,可以帶大經濟效益。
地質公園的目的就是為了帶來經濟效益嗎?
這是一個保育的行動,保護大自然環境,環境社過度開發其實已經對我們的地方帶來了很大的災害,我們真的好好擺脫這一種思維。
邱騰華就是犯了這種錯誤思維。作為一個環境局局長,並不是有這種思維,你不是商務部局局長,你不是財金官員,你不是金管局。你的角色是平衡社會與自然的環境上發展,而首要並不是以經濟去掛帥,經濟由其他局長去做罷,你是需要有一點堅持和堅守的。
如果以邱局長這樣思維,那麼地質公園旁邊應該要開發一條高鐵,可以直達地質公園,方便遊人,更好是能夠和港珠澳大橋或高鐵相連,這樣便可以吸引更多遊客。再來是有二十四小時,商場售賣不同類型的地質公園紀念品。
其實這些都只是前菜,最大的賣點是興建超頂級地質公園低密度超豪華豪宅,望向六角形石柱,遠望太平洋,意向呎價一百萬美元一呎都得。這到時地質公園不單是世界級地質公園,更是世界級豪宅地標。
社會每每向經濟為效益,那麼社會只會越見單一和思想退化,因為所有行為都是向錢看和以錢作思維,再沒有其他的方向發展,社會不會退步而是倒退。
為什麼西門子放棄核能業務?經濟是主因,但背後也是因為人為的考慮對社會的衝擊遠遠成本大於真的要建核電,同樣道理再不斷以經濟掛帥的社會投進到香港當中,只會帶來更大的反感,到時商業所帶來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到社會成本。這個負擔,最後也是落在我們市民身上。
邱局長的思維,套用到現今的官員當中,其實都並不為過,往往認為可以利用經濟效益為前提,認為市民必然認同,而忽略了經濟以外的需求,一個真正發達國家,並不是寫著你有多少儲備第幾位,不是交易所市值有多大,而是你所住的市民的心中是否可以安逸地生活而不無保留願意自己的後代可以世世代代在這個地方落地生根而不感到丁點惶恐,而很樂意成為自己的故土。
各位局長,請你想想。
伸延閱讀
邱騰華稱地質公園發展潛力大可帶來經濟效益
這片應該給邱局長看看
HOME
早兩日香港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為世界地質公園,對於香港的保育發展上,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使這個地質公園成被認真的看待,要知道本港社會和政府沒有這些牌頭,是沒有人理會的。
但這消息發佈後,看了一段新聞便即時搖頭嘆息。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說地質公園鄰近市區,可以發展生態旅遊,可以帶大經濟效益。
地質公園的目的就是為了帶來經濟效益嗎?
這是一個保育的行動,保護大自然環境,環境社過度開發其實已經對我們的地方帶來了很大的災害,我們真的好好擺脫這一種思維。
邱騰華就是犯了這種錯誤思維。作為一個環境局局長,並不是有這種思維,你不是商務部局局長,你不是財金官員,你不是金管局。你的角色是平衡社會與自然的環境上發展,而首要並不是以經濟去掛帥,經濟由其他局長去做罷,你是需要有一點堅持和堅守的。
如果以邱局長這樣思維,那麼地質公園旁邊應該要開發一條高鐵,可以直達地質公園,方便遊人,更好是能夠和港珠澳大橋或高鐵相連,這樣便可以吸引更多遊客。再來是有二十四小時,商場售賣不同類型的地質公園紀念品。
其實這些都只是前菜,最大的賣點是興建超頂級地質公園低密度超豪華豪宅,望向六角形石柱,遠望太平洋,意向呎價一百萬美元一呎都得。這到時地質公園不單是世界級地質公園,更是世界級豪宅地標。
社會每每向經濟為效益,那麼社會只會越見單一和思想退化,因為所有行為都是向錢看和以錢作思維,再沒有其他的方向發展,社會不會退步而是倒退。
為什麼西門子放棄核能業務?經濟是主因,但背後也是因為人為的考慮對社會的衝擊遠遠成本大於真的要建核電,同樣道理再不斷以經濟掛帥的社會投進到香港當中,只會帶來更大的反感,到時商業所帶來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到社會成本。這個負擔,最後也是落在我們市民身上。
邱局長的思維,套用到現今的官員當中,其實都並不為過,往往認為可以利用經濟效益為前提,認為市民必然認同,而忽略了經濟以外的需求,一個真正發達國家,並不是寫著你有多少儲備第幾位,不是交易所市值有多大,而是你所住的市民的心中是否可以安逸地生活而不無保留願意自己的後代可以世世代代在這個地方落地生根而不感到丁點惶恐,而很樂意成為自己的故土。
各位局長,請你想想。
伸延閱讀
邱騰華稱地質公園發展潛力大可帶來經濟效益
這片應該給邱局長看看
HOME
2011年9月18日星期日
由「寶萊塢」到「瑙萊塢」
近日不少人在facebook都會說句「All is Well」,這便知道這位朋友看了什麼電影,便是印度最賣座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3 idiots)」,以印度電影而能夠在本港成為一個小熱潮可見這戲功力非凡。當我們認為寶萊塢的一種意想不到的另一種文化涉獵時,原來世上也有其他不知道的創意文化正在成長。
昨日在網上遊走,見到一個名詞叫「瑙萊塢Nollywood」,這時我在想這是什麼意思,我以為估計時「多瑙河的荷理活」罷,意即歐洲電影產地之類。但我再從維基網頁看,這個瑙萊塢原來全球第二大電影生產大國,這個國家並不是在經濟發達國家如歐洲或者美洲,也不是印度的電影大國,而是一個非洲國家「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這個國家,我們會想起足球和石油,最近期便是知道該國把人民幣為其該國的外匯儲備,但想不到這個國家原來是全球第二大電影產量國,每年差不多有一千二百套電影製作。
從成本看這個國家的電影仍屬於非常土炮,每套戲成本平均也是一萬多美元左右,而每年的電影票房也只約兩億多美元左右,相比起印度、荷理活和其他國家都不能媲美,但是這個國家第一套電影在1960開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電影業慢慢發達,只是二十多年便有這個產量,這個驚人奇跡也是不能夠勿視。這個國家以往都是以石油為主要收入來源,石油是該國的經濟命脈,但可是這國家貧富仍然不均。經濟近年起飛,當中不同產業開始成長,其中電訊業也是發達產業,不過怎也不及當地的電影行業,電影行業已經成為該國第二多的勞動力行業,能夠僱用這麼多人,這絕對不能三看。
這國家的電影仍屬低端,該國最大投資的電影也只是二十萬美元,可見量高但質少(這是很現實,電影仍是高投放產業,雖則是創意工業)。不過以這種量式出品,其實假以時日,不難會發展為一種龐大成熟的文化產業,寶萊塢都是經過這麼多年才有這個成就。而且非洲這個大陸市場仍未完全形成,有待開發,能夠早著先機,對這個國家文化創意工業提供一個有不俗的土壤。
電影是一個娛樂產品,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文化象徵,因為當社會進步和經濟有增長時,人民便是需要娛樂,所以古時便有傳統曲目,到現在的電影甚至youtube這些多媒體產物,「瑙萊塢」的興起,其實是反映著這個國家以及這地區上的一種發展的指標。
現在這地區的電影品質仍屬落後,這是很正常,因為資源和智識是需要學習和成長,但早晚也能成大器,是預料之中,而且當人民生活水平再不只限於一些平傭品質時,製作人便需要再次進化才能夠存活下去。
作為外方人看這不同地區的電影,都可以理解當地的文化和風俗,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過程,寶萊塢常有舞蹈在電影中,瑙萊塢便是節拍輕快的音樂在其中。
這戲叫BlackBerry Babes,下次或者有iPhone Girls或者Andriod Men都唔奇。
昨日在網上遊走,見到一個名詞叫「瑙萊塢Nollywood」,這時我在想這是什麼意思,我以為估計時「多瑙河的荷理活」罷,意即歐洲電影產地之類。但我再從維基網頁看,這個瑙萊塢原來全球第二大電影生產大國,這個國家並不是在經濟發達國家如歐洲或者美洲,也不是印度的電影大國,而是一個非洲國家「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這個國家,我們會想起足球和石油,最近期便是知道該國把人民幣為其該國的外匯儲備,但想不到這個國家原來是全球第二大電影產量國,每年差不多有一千二百套電影製作。
從成本看這個國家的電影仍屬於非常土炮,每套戲成本平均也是一萬多美元左右,而每年的電影票房也只約兩億多美元左右,相比起印度、荷理活和其他國家都不能媲美,但是這個國家第一套電影在1960開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電影業慢慢發達,只是二十多年便有這個產量,這個驚人奇跡也是不能夠勿視。這個國家以往都是以石油為主要收入來源,石油是該國的經濟命脈,但可是這國家貧富仍然不均。經濟近年起飛,當中不同產業開始成長,其中電訊業也是發達產業,不過怎也不及當地的電影行業,電影行業已經成為該國第二多的勞動力行業,能夠僱用這麼多人,這絕對不能三看。
這國家的電影仍屬低端,該國最大投資的電影也只是二十萬美元,可見量高但質少(這是很現實,電影仍是高投放產業,雖則是創意工業)。不過以這種量式出品,其實假以時日,不難會發展為一種龐大成熟的文化產業,寶萊塢都是經過這麼多年才有這個成就。而且非洲這個大陸市場仍未完全形成,有待開發,能夠早著先機,對這個國家文化創意工業提供一個有不俗的土壤。
電影是一個娛樂產品,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文化象徵,因為當社會進步和經濟有增長時,人民便是需要娛樂,所以古時便有傳統曲目,到現在的電影甚至youtube這些多媒體產物,「瑙萊塢」的興起,其實是反映著這個國家以及這地區上的一種發展的指標。
現在這地區的電影品質仍屬落後,這是很正常,因為資源和智識是需要學習和成長,但早晚也能成大器,是預料之中,而且當人民生活水平再不只限於一些平傭品質時,製作人便需要再次進化才能夠存活下去。
作為外方人看這不同地區的電影,都可以理解當地的文化和風俗,也是一種不錯的學習過程,寶萊塢常有舞蹈在電影中,瑙萊塢便是節拍輕快的音樂在其中。
這戲叫BlackBerry Babes,下次或者有iPhone Girls或者Andriod Men都唔奇。
2011年9月15日星期四
唐司長由「欽點特首」變成「老點特首」
相信近兩日大家都在自己的Facebook上看到沈旭輝的分享照,就是有人將電影桃姐的海報改成范太和唐司長,這幅畫面的確有趣和應景。
在選舉工程上,策略是異常重要,這不論是一個普選如美國,或者是沒有認受性可言的特首選舉,競選手法是會影響最後的選舉形勢,即使認為是被欽點的祝福,能夠成為特首,但是因為民望高持續度下滑,這是對候任特首成為首要的困難。
九十年代美國總統選舉克林頓能夠入主白宮,除了是當時老布殊贏了波斯戰但輸了內部經濟下滑問題而不能連任,另外一點是克林頓的領袖魅力,與其說魅力,也可以說是他「靚仔」討好,形象上拿分。
套用到現今香港的選舉形勢,唐陣形的選舉策略則完全不對題。當然靚仔沒有唐司長份,也沒有振英份兒,那麼便打成平手盤之際,感覺形象便是一個關鍵。
何謂感覺?這是難說,也可以易說,因為是個人感觀,不過感觀都會因為客觀提供的資訊而能夠左右大局。振英現在一派進取、果勇精神為他現在的勢頭,很旗熾鮮明地要以進入禮賓府為他的終身目標。他磨刀差不多三十載,由當年中英談判到現在。他的特首夢眾人皆知。他的行為從來都是二分形勢,有人他如臬雄般陰險,下地黨員,正如曾偉雄的評估手法看,他對本港風險極高,上任最易同化港人。即使是行政局會議成員,民望也不高。但另一方面卻大有人認為他可以利用果斷的形勢,使本港回歸多年來的問題切底解決(CEO特首從來都是中招居多,看看李明博便知)。
再看唐司長,多年來縱使在官場游走,但見樹不多,曾蔭權做清潔大隊長都叫有其政績使公屋有效地實施扣分制度,至少有條例可依。但唐司長卻未見過一次有正常和成功的行政政績。銷售稅不成功、樹木管理一事又做不到、西九又不湯不水。沒有一樣見得人。
這樣平平安安做司長都算數,當你是個庸人,平平災淡過日子,其實都可以勉強說是「無為而治」,但是卻不要有負面情緒。他的陣型現在就是幫倒忙的負面情緒。先有胡定旭的「腳頭好」論,這種中國坊間街市阿嬸娶老婆夾八字般,毫不理性與科學化的理由都可以作為特首的條件,都已經讓人發笑,再來是容永祺的神的感召以為自己摩西過紅海乎?
聖經的十誡其中有說是
「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字」
「不可作假見證」
容永祺理應知道宗教是神聖,是嚴肅的,不能以這些說話作為政治油水和借題發揮。並不是輕易就說出來的話。
眼看兩位護駕代表都沒有說出唐的實際優點,只能說他的奇怪與無稽的理由作為挺唐的理由,可見他的政績是如此的不濟。
選舉工程即將開始,還有半年給你去洗底,唐家族家財萬貫,理應找一個專業的策略團隊並不難,自知自己實力已不如人時,形象便是另一關鍵。文膽、師爺、副手甚至是公關都是時候改組,首先是改善他對自己的行徑有一個貌似認真而非閃避的龜縮行為,其實可以如死狗認錯事實上並不是什麼問題和困難。否則「欽點特首」都會變成「老點特首」。
但是我還是支持唐司長做特首,因為他上任後,絕對可以成為港人的共同目標dart,打小人都唔需要搵多幾個,這樣較易凝聚社會力量。
伸延閱讀
容永棋胡定旭挺唐
在選舉工程上,策略是異常重要,這不論是一個普選如美國,或者是沒有認受性可言的特首選舉,競選手法是會影響最後的選舉形勢,即使認為是被欽點的祝福,能夠成為特首,但是因為民望高持續度下滑,這是對候任特首成為首要的困難。
九十年代美國總統選舉克林頓能夠入主白宮,除了是當時老布殊贏了波斯戰但輸了內部經濟下滑問題而不能連任,另外一點是克林頓的領袖魅力,與其說魅力,也可以說是他「靚仔」討好,形象上拿分。
套用到現今香港的選舉形勢,唐陣形的選舉策略則完全不對題。當然靚仔沒有唐司長份,也沒有振英份兒,那麼便打成平手盤之際,感覺形象便是一個關鍵。
何謂感覺?這是難說,也可以易說,因為是個人感觀,不過感觀都會因為客觀提供的資訊而能夠左右大局。振英現在一派進取、果勇精神為他現在的勢頭,很旗熾鮮明地要以進入禮賓府為他的終身目標。他磨刀差不多三十載,由當年中英談判到現在。他的特首夢眾人皆知。他的行為從來都是二分形勢,有人他如臬雄般陰險,下地黨員,正如曾偉雄的評估手法看,他對本港風險極高,上任最易同化港人。即使是行政局會議成員,民望也不高。但另一方面卻大有人認為他可以利用果斷的形勢,使本港回歸多年來的問題切底解決(CEO特首從來都是中招居多,看看李明博便知)。
再看唐司長,多年來縱使在官場游走,但見樹不多,曾蔭權做清潔大隊長都叫有其政績使公屋有效地實施扣分制度,至少有條例可依。但唐司長卻未見過一次有正常和成功的行政政績。銷售稅不成功、樹木管理一事又做不到、西九又不湯不水。沒有一樣見得人。
這樣平平安安做司長都算數,當你是個庸人,平平災淡過日子,其實都可以勉強說是「無為而治」,但是卻不要有負面情緒。他的陣型現在就是幫倒忙的負面情緒。先有胡定旭的「腳頭好」論,這種中國坊間街市阿嬸娶老婆夾八字般,毫不理性與科學化的理由都可以作為特首的條件,都已經讓人發笑,再來是容永祺的神的感召以為自己摩西過紅海乎?
聖經的十誡其中有說是
「不可妄稱耶和華的名字」
「不可作假見證」
容永祺理應知道宗教是神聖,是嚴肅的,不能以這些說話作為政治油水和借題發揮。並不是輕易就說出來的話。
眼看兩位護駕代表都沒有說出唐的實際優點,只能說他的奇怪與無稽的理由作為挺唐的理由,可見他的政績是如此的不濟。
選舉工程即將開始,還有半年給你去洗底,唐家族家財萬貫,理應找一個專業的策略團隊並不難,自知自己實力已不如人時,形象便是另一關鍵。文膽、師爺、副手甚至是公關都是時候改組,首先是改善他對自己的行徑有一個貌似認真而非閃避的龜縮行為,其實可以如死狗認錯事實上並不是什麼問題和困難。否則「欽點特首」都會變成「老點特首」。
但是我還是支持唐司長做特首,因為他上任後,絕對可以成為港人的共同目標dart,打小人都唔需要搵多幾個,這樣較易凝聚社會力量。
伸延閱讀
容永棋胡定旭挺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