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現在要KAL而不是KOL

這幾天網上很多人討論什麼KOL(Key opinion leader),一下子原來有很多不同類型的KOL,由扮靚、吃喝玩樂、旅遊甚至愛情都話有,當然政治也有不少KOL,但是今天KOL其實已經很多。

我們現在最需要是KAL(Key Action Leader),不要只講,現在要做。

但自己戴定頭盔先,首先自己不是KOL,也不是KAL,只是花生友一名。

咁你就無謂出聲啦。但人人有權講野。

過去幾年,大家想說一句話,依家等緊一個tipping point爆,佔中曾經出現過,但79日就過去,雙學未能夠掌握到民情而浪費了非建制主流的意志,今年年初一都有,同樣地因為青政宣誓問題而被一筆勾消。起初以為這股力量可以持續發酵,但因此一事上原有的集氣很快就急速消散。

無可否認人民不能夠有長期的意志是理解,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孫中山,個個是毛澤東,意志力薄弱是大眾的主流,如果主流是有強力意志的話,根本不用國師、梁天琦的人出現,自己一早就已經推倒了政權。正因為群眾是缺乏意志,才需要一些人去堅守意志去推動社會運動和改革。

執政者擁有強大的資源,即使他們政治意志薄弱,受人操控,但有資源下也可以填補了空位,說白些就是利用利益去麻痺群眾,從而獲得政治勢力,單看幫港出聲能夠上天庭面聖就足以說明今天的政治道德敗壞到一個點。

港人沒有自主權力,聽命於中共指揮,而主流缺乏群眾的抗爭心態,逃避負任,無可否認這是眾人的責任,但是要找責任去揹在今天的環境下已經不是最需要,今天最需要是有人願意做行動領袖。

意見領袖已經很多,現在連政客都當自己只是意見領袖而不是帶領群眾,是一個嚴重問題,即是政客不做只吹,說等民意基礎才作決定,這種倒果為因是不少政治決定上的錯失良機。

政治人除了需要集氣的民意,但同時是需要帶領民意,而帶領民意就是透過行動去開拓民意基礎從而讓政治資本增加,最後的目的就是獲得政治成果。

現在土共明顯不只是針對港獨,而是整個非建制,由國師早已被拉下馬沒有續約教職到今天泛民、政青甚至專業界別的姚松炎都要說要下馬,其實就是足以証明,土共不只是拉單一針對者,而是整個香港的反對派,但可是反對派還各自為政,政客各自吃花生,國師等城邦忘記了當日被學校停教職嗎?這不是打壓嗎?現在其他受害者不是一同被打壓嗎?

今天意見領袖係時候轉型做行動領袖,而不只是坐在鍵盤只講不做,或者說要教化世人之類,拿出勇氣和意志,相信必定有人跟著行,必會真正勇武而不是口說勇武。因為香港並不是沒有試過,只是集氣期短,而不持續,又或者是互拉下馬。

行動領袖之難處是在於如何保持群眾的耐力,當中有客觀因素,但是主觀意願卻的確有人站出來,近年領袖不論是誰,由泛民、城幫、自決、港獨等派系都未有見一位真正俱保持群眾力量凝聚力的一位,當大家以為有的時候,但因一兩件事就消散,領袖就很快被打低而消沉,常缺乏起身的意志,我們今天香港人就是這種能夠起翻身的意志。

跌過再起身,很難,但都要做。

2016年11月29日星期二

劉小麗被覆核看政團吊詭思維

雙青被DQ的結果,城邦派說做得好,開香檳慶祝咁款,人家不知道以為五區公投大勝咁。

到今日劉小麗再被覆核,相信又會有人說叫好。

這是一個什麼的概念?

還記得當年毓民宣誓的時候嗎?他咳、咳、咳,當然這個誓詞不被接納,最後他要重新來過。那時候有沒有人鬧他誓詞不該,搞壞制度嗎?當時還有人叫好,說他很勇敢云云。

龍門如果是可以搬的話,今天香港基本上所有政黨都在搬,不分左中右,建制與非建制都搬龍門而面不改容。

現在DQ小麗老母你估好著數嗎?國師說不出來選,老實講,是好事,因為他勝算根本就不高,而且他不是一個前線的戰場勇士,只能幕後,熱普城說不選,現在不知道是否真確,只能從他們日日在叫生叫死說抵死的口吻,比起葉劉想做特首但仍未受祝福的葡萄一樣酸,現在還在踩多兩腳再落井下石是很有道義? 當然他們會說對這些人不需要講道義,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永遠總是對。

但是今天小麗被入稟覆核真的對城幫沒有影響嗎? 國師自從輸了立會議席後便在臉書上還說準備執政,不知這是曲還是圓,不得而知,只知道這種所謂的願景不切實際,因為他的願景到今天都不再說過什麼實際路線給予他的弟子,你不懂和不同意的話便說話你沒有慧根,這種虛浮說話昔日可以增強士氣,但落到今天的環境,其實是幻象。等於你說一千年後大家可以坐星際旅行回到過去一樣,你話得唔得? 自己想想。

自決又好、獨立又好、城幫都好,今天你的對手根本不是圍內,而是強權,已經一次選舉上輸得切底還在自high真的是有點天真嬌。不好好反醒還埋怨,那這種政治理想是不能立足於人,試想共產黨當年奪權時被追趕追殺有沒有因為輸了而埋怨?孫中山如果有你們所謂的城幫之士日日在怨,日日在吊,相信大家還在紮辮。

劉小麗是否玩大,到今日其實已經不是重要,重點是人家早已開戰,非建制還在以為自己食花生,不好好整合陣型,相信連特首選委選戰上都如無意外輸了,到時梁先生繼續執政多五年,那時候不要再說習正在助城幫清黨又或者城幫在幫助習清黨之類。

不過到時又會有另一個借口,不論梁勝還是輸,到時國師都會說「我一早講左架啦,係你地唔聽。」

今日張德江還在出席接見幫港出聲的團體,你說習正在掃黨?還是大家巳經傾掂數,坐低一齊搵真銀,非建制一點都沒有份兒呢?!

如果今天還繼續在踩多兩腳劉小麗的話,實在無用兼無品,甚至沒有政治智慧,以為借人把刀殺了,自己沒有事,其實把刀根本是一刀過正在殺大家。

2016年11月28日星期一

請不要把光環放落卡斯特羅身上

有政治領袖逝世,總會有人說可惜或者懷念,近日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逝世,這個現像又走出來,當中本港一些評論甚至說他是反抗美國強權的象徵主義,抗拒霸權主義,是位值得敬重的英雄,當這些文章倘若充斥在香港對一個所知甚少的國家時,而將這些資訊當真相,真的可謂多得你唔少。

這時你說古巴不好,便有人走出來說古巴的醫療和識字率是先進國水平,所以並不是差的共產主義國家。那請你走一趟古巴才說。

古巴過去數十年來,不計今天勞爾領導的古巴(即使計也不見得真正在改善中),過去被卡斯特羅管治的古巴,其經濟和發展簡直是倒退,當中不至經濟,還有人權和言論自由。

自己基於家人關係,曾經到過古巴探親,那時候是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後期,這時蘇聯解體,中國還未好,仍然不是今天的強國,古巴再沒有強力的後台支持,人民生活是極困苦,那時候剛剛開始嘗試承包制和個體戶,但是物資仍然短缺,社會嚴重封閉,社會對外的認知是極為貧乏,街道上仍然像上世紀一樣,倘若王家衛要拍一套《阿飛正傳II》的話,毫無疑問一定要到古巴,因為由樓宇、電器、家庭用品,都是停留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那時住在當地親人的家所用的風扇,和張國榮用的沒有兩樣。汽車是缺乏,但是所用的汽車卻是六十年代舊式汽車,你要找美式汽車古董,就到古巴去罷。

當地人民不喜歡領導人,但從不會大聲開口說,因為有麻煩,昔日古巴還未解放時,是美國的中美洲重要盟國,因為當地的經濟極為繁盛,夏灣拿是著名的渡假勝地,也是不少有錢人和富裕階層,這時古巴仍有大量華人,橋領很多都是來自台山和四邑一帶的華橋,他們從事很多行業,洗衣、酒店和其他買賣都有。但是到了解放,全部收歸國有,大量華人逃離古巴,所以今天的古巴華人少之有少,其後代也與當地人結婚,其下一代早已同化為當地的古巴人,你試問一個當地商人,突然之間被收歸國有的資產,你問這是一個什麼的概念,即是今天香港你層樓值兩千萬時,無端端因為話2047年,所以收歸國有時,你的心態是如何想像?

請那些人云亦云的評論員好好去接觸一下古巴或者理解一下古巴才說話,不要單看中國大陸的評論或者資訊然後就搬字過紙說古巴如何的好。

如果真的是好,就不會有數以萬計的古巴人偷渡到美國,連卡斯特羅的親人都會反對他,如果不是獨裁,為何仍然選他的弟弟為今天古巴總統?這不是欽點和世襲麼?還跟大家說這是共產主義?世襲主義就差不多。

如果因為今天的資本主義有缺失而調轉認為共產主義是行得通的話,那些人真的是沒有讀過歷史,也沒有經歷過什麼共產國家,共產主義其實已經在多個實驗過,証明是人類浩劫,倘若還在歌功頌德一個獨裁者,真心覺得可恥。

伸延閱讀
《華爾街日報》刊發的卡斯特羅訃告

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點解D人成日要人請食飯

你身邊總有這類人。

嘩,升職加人工,請食飯啦。

嘩,溝左條女,請食飯啦。

嘩,中左六合彩,四獎,請食飯啦。

嘩,今日咁好天,請食飯啦。

嘩,今日放工,請食飯啦。

其實以上還有一千幾百萬個借口,這類人,一定會叫人請食飯。

點解硬係要人請你食飯呢?真係好想問

一、你好肚餓?
二、你冇飯開?
三、你好窮?

定係你好貪心?

會有人話,其實都係口頭禪而已,講下又不一定要咁,只係開場白,唔駛咁mean嘅,放鬆下啦。

但無原無故做咩要人請你吃飯呢?這些開場白真的比恭喜、祝福來得好嗎?

一個人真心請你吃飯,並不是迫,而是自願,心甘命抵去請你吃飯才是一餐好吃的飯。人家不願意但見你硬要死chur,吃了也背脊骨落啦。

倘若這是口頭禪,那這是一種沒有禮貌的習慣,要人家的東西,不問由來,不是聽過無功者飯餸不留嗎?如果人家高興是有喜慶日子,想和大家分享,自然會願意去做,而不是迫人去做。

如果人家升職,想緊大家開心分享自己的喜悅,又或者是一種職場上禮貌的話,自然會去做,其地理由也是,實在不需要這樣去抓爛塊面去討一餐飯。

況且人家請你一餐飯,你會肥左同靚左?其實只會在背後說你又係度貪小便宜。

如果你有子女的話,千祈不要教他們這樣,當然以身作則其實已經夠,因為父母的行為就是最好的課程。

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

中共對中聯辦無符還是同流

張曉明四個字就可以籌到1800萬,比起國學大師饒宗頤還要勁,如果他如此受歡迎,不如下星期六東華籌款,找他飛個吻,一億都籌得到喎。

1800萬是一個什麼的數字?幾多個罐頭?但可以比一個簡單概念是近日有賊偷金,價值2200萬元,賊人高風險去偷,隨時坐牢,都係得2200萬,仲要幾重下,但四個字重量都不過幾百克但已經1800萬,足以証明洛陽紙貴呀,身嬌玉貴。

亦可以証明香港今天真的走到昔日上世紀六十年代貪腐橫行的地步。

今天的中聯辦,無疑是權傾一時,西環是香港的核心,比起政總班官員、禮賓府那位都要高級和大權力,否則不會有人願意比一個天價予人籌款。

青年軍建立不久就可以向政府拿3000萬,又有校舍,其他社團等十世都等不到,劉江華左右交右手,唐青儀做這個團的領導,關係如何?

當然會話公平公開同公正,這些口號你和我都識背,但政府沒有給予實際理據,而輿論、政黨亦不會向政府施壓提問,香港庫房比淘寶更易淘到寶。

成報今日說要反梁和中聯辦,但是到今天似乎人家半點頭髮毛也動不到,依然穩如泰山,坊間常說習主席正在向張德江反擊,但是到現在真的成功在反擊嗎?現在中聯辦不單沒有末落或者失權,甚至近期形勢大好。

這刻當大家期望習主席真的可以撥亂反正,是否有點天真嬌?還是根本人家從來都沒有什麼權鬥,只是權力正在分享?

倘若這個想法是成立的話,那麼中共不是對中聯辦沒有辦法,而是在合作,將香港同城化的速度提升,以能夠全面對香港有更大的管治權力,這樣有利中共對香港作為窗口轉運中心的便利,香港所謂的一國兩制化便提早落幕。

這樣香港以往所謂的專業可以不再專業,醫生輸港、律師輸港、會計師輸港、老師輸港、專才如專科博士生大量進入,這些專才架空香港中產,今天的中產還以為安享食盡利潤,無疑是天真嬌。中共只需要牌頭掛名,入面的內容全面更換,現在中聯辦和港府便一直在做。看看審計署對大陸生來港讀書的數字其實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五年來梁先生在這方面可謂超額完成,你話佢沒有功勞?從這個角度看,直頭是中共人才,你話中聯辦做不到事?簡直是豐功偉績,名留中共青史。

期望習主席所謂的清黨,或者只是大家的FF。

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

雙重國藉跟包二奶是同一道理

CCTVB近期播映的《幕後玩家》入面阿波司高有家室有個女仲有個靚老婆,但仍然偷食去包左年紀細佢差不多成個cycle既劉佩玥,比人篤爆左包二奶(不寫小三),之後就扮同情話自己好愛老婆,好忠心,只係出來玩下,這些橋段在真實中時常見得到,身邊朋友甚至你自己都隨時遇過都唔出奇。口裡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

不過這些想法其實不只是在於包二奶這種性慾情感關係上,其實人格忠心的問題一直存在著,舉例便是近期大家時常聽到國藉雙重效忠的問題。

在香港的雙重國藉,主要都是一個理由,當時大家認為97是大限,人人想移民,由英國到加拿大、美國甚至太平洋偏遠島國都有,這些港人移民會真正在當地落地生根,從此沒有回來,但同時亦有大部份人回流香港,又做返香港人,當中不少權貴,巴拿馬文件便被爆四叔一家有英國藉,近期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同樣擁有英國藉,這些都是香港的歷史因由而產生。

有時候擁有雙重國藉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一些人卻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一方面聲稱自己很愛祖國,但另一方面持有外國護照卻不願意放棄,然後還要說一些人不愛國行為,這種只有自己著數,別人就是不對的心理,今天充斥著香港。

他們有如一個男人在包二奶,但還要理直氣壯話自己其實我好忠心,對自己老婆很愛,但是叫他斷纜,卻說不會,然後只會說二奶只是逢場作興不會留戀,更甚是還要鬧人去滾是不道德但自己包二奶卻面不紅耳不赤。眾所周知一個男人為什麼包二奶,都是貪其慾念,難道會是為了社會公義?正如擁有雙重國藉還說愛國但只說另一國藉是旅遊証件,不想放棄,同包二奶不願斬纜真的是異曲同工之妙。

而且不少人權貴包二奶都會金屋藏嬌,意即將最好的都是留給二奶,大婆喎,都是門面野做戲,個心同個人都係個二奶度,只是在一些大場面要見人時,便拿來大婆說大家很恩愛。正如移了民賺到的錢、買間大豪宅都在外地,養老安享晚年都是另一個地方而不會是香港或者中國大陸,但搵錢卻在香港、找著數仍在香港和中國大陸,而且一到關鍵時刻就會同大家說我很愛國以表忠誠,只限於口號但是實際行為上根本是另一面。

對於這些道貌岸然的行為是偽善,真實是大婆是用來利用,二奶才是最想要的。權貴視香港中國是用來賺錢搵銀,外國藉才是他們的逃生門,有什麼事都即走。

至於盧先生說那個英國護照只是旅遊証件,不存在效忠問題,今天特區護照能夠去的國家多如繁星,是否真的如此不方便。正如召妓和包二奶不同是前者是一次過,明買明賣,不相往還,但是二奶卻是長期持有,盧先生的護照則是長期持有使用,不是一次過用完即棄那種。

雙重效忠是否真的可以同時出現呢?正如大家會認為又愛大婆同時間又愛二奶嗎?怎樣都會有分別,不要騙大家,問題是你愛二奶時就不要扮無辜或者我都唔想咁款,吃得咸魚抵得渴。

包二奶是否錯,很大程度上是道德觀問題,你肯認不要扮清高,又要威又要戴頭盔,又要做妓女,又要拿貞節牌坊,是很讓人討厭和毫不真心。所以那些口口聲聲很愛國的人,請放棄其他國藉,重回自己的國土,你要去其他地方,香港的特區護照絕對提供到你所需要的要求。另一就是理直氣壯說自己有雙重國藉但並不是什麼愛國愛港,人家不會再對你說多半句。

2016年11月22日星期二

美國退TPP日本很受傷

特朗普說當他第一日就任,會退出TPP,對於外界來說雖然是有點預料之中,但是真正實行依然是一杖重力炸彈,無疑是打亂所有亞太地區盟國對於TPP的期望和部署。TPP是自北美貿易自由協議後最大的協定,由經濟實體力量到地域疆界,都是極大,可謂是超級大項目,比起「一帶一路」更俱戰略意味,這是美國牽頭,日本做助力,以企圖重奪亞太地區的主導權,因為亞太地區可以肯定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歐洲高峰已過,美國要尋找新的經濟商機,自然視亞太地區為目標,而且亞太地區不只是亞洲,還有南美洲等,這是何等大規模。

現在特朗普話會縮,及後的細節相信會有一段時間的拉鋸,因為美國國內輿論、國會甚至特朗普自己內閣都有可能需要討論如何善後或者有沒有另一個方案去解決。

不過一退,對於一些國家是有點擔憂,當中日本是首當其衝。

日本經濟低迷多年是不爭事實,人口老化,投資萎縮,工業生產不及對手等等,都使這個經濟大國成為失落國度,雖然日本的條件其實仍然有一定實力,但是過往的內部過度經濟封閉,使投資的吸引力減低,大大失了很多機會,現在重新轉型,也需要一定時間。

TPP是給予日本一次契機,打開東南亞、亞太地區以及北、南美洲,論實力,緊次於美國,而日本也深知這個定位,做二哥其實早就足夠,不需要扮強國,因為地緣與國力,有美國保護其實是最好不過,經濟便可以穩定發展。二次戰後,日本成功都是美國的助力才成為今天第三大經濟體的理由。因此日本視TPP是另次翻身機會,重拾日本一美譽。

但是美國退TPP,日本的算盤便很難響,因為其他國家會重新計算權衡利弊,會否加入這個聯盟要多番考慮,因為沒有美國,吸引力大減,其他成員會認為投資力度吸引力減慢,條數又要另計,只有一個日本,不足以成為帶頭作用。

而更慘的是日本不同另一成員國韓國可以和中國有多一點商量,其他東盟以及南美諸國又可以同中國靠攏之際時,這便是日本對TPP心急求成和期望成功的誘因,這樣一來一回,日本便與中國有更大的經濟差距,也使日本的經濟方向有憂慮。

當然不會所有事情是一團糟,總有解決方法,日本自然會自已尋找出路,如與加拿大、東南亞、印度等合作,各自建立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協議,不過過程的難度會大增,日本近年積極與印度合作其實已經是一種方向,日印雙方在政治和經濟其實是互補和有互相的吸引力,甚至有共同的假想敵,自然會走在一起。至於東盟與日本交往,相信亦會是未來日本集中的拉攏對象。

美國一退,無疑是日本受傷,但是國家和人都是一樣,總是要上路,不可能停下來等運到,一個戰敗國人口只有一億多但卻可以成就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這不是說笑靠運氣,以日本人的耐力,應該會找到出路。

伸延閱讀
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將退出TPP
日本仍力挺TPP 呼吁其他簽約國完成批準程序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