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8日星期二

如何利用經濟誘因來減低排碳問題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德布爾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指出,美國和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的40%,沒有中美兩國的具體承諾,很難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達成任何協議。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是一個國際政治舞台的角力場,有說這是中美兩國較量的地方,這倒不如說這是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的一個對立較量,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與美國的成熟高度發展國家如何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上取得雙贏局面,實在是很難。兩國必需要有背後其他國家支持,因為全球化體制下,再沒有一個可以單一獨大,只說中美兩國,其實有點誇張。

此外溫室氣體排減解決問題是需要用錢去解決,而兩陣型在如何提供資助以及已發展國家如何補貼落後國家現在仍有很大的分歧,雙方都沒有較佳的妥協方式。

而且現行的經濟環境是難以讓國家有心去解決問題。一場金融風暴捲走歐美國家大量資產,英國、美國負債纍纍,肯比錢都幾難。

但這是需要政府推行和發起政策才可以實行,否則民間是沒有這個動力去做,除非有極大的經濟誘因,民間企業就會有這種動力去排減溫室氣體。

支付排減費用是一個方法,稅務優惠也是類同的行為,雖然早前說過有關排碳權是讓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挑放量,但是從交易數字看,好像是肥了那些炒賣份子多於真正成功實行到所謂的排碳權。

技術研發是必要的道路,新研發燃料、能源效益技術是長遠方案,太陽能、風能、可燃冰、地熱等都是未來發展路向,而技術發展則是需要人才培訓,過往數十年大量的人才都投向資訊科技,未來的人才也需要走兩路,當中能源研發和能源效益研發是方向,因為能夠有新技術取代現行的問題,才不會要支付較高的成本,企業方會願意使用產品和服務,不過這些技術是高投資也是高回報行業,因為凡事取得首先的技術,必然會有較佳的回報,不過真的要等很長時間,一百次甚至一萬次才有一次成功。

拯救地球是任重道遠,但又非常緊迫,正當我在寫blog的千多字時,所用的電力,其實也是正在排放溫室氣體呢,我也破壞這個地球,唉。

2 則留言:

  1. 去到2012套電影咁樣嘅時候,
    全世界大類才會有決心和真心去減排,
    不過己經太遲了,
    除非人類滅絶,
    否則都無乜計了!

    回覆刪除
  2. 我的工作同砍樹工人沒有分別...每日不知砍多少樹...唉...
    唯有努力使用紙張的另一面才碎掉(自己枱底也有三箱"環保紙"待用!!)及嘗試推行電子化...

    回覆刪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