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3日星期三

Verizon收購AOL看互聯網企業起跌

如果你在2000年時問,全球未來的互聯網企業霸主會是誰,相信不少人都會話AOL Time Warner,當時全球最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全球最大的媒體公司合併,是天價合併,達到1830億美元,大家都認為新舊媒體合併和大融合是大勢所趨,他們是先行者,成功是必然。

當時AOL可謂如日方中,倘若你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出世的,很少會用modem這個數據機,當年9600、14400、56k modem仍然是市場主流,寬頻是高價甚至是未見普及的科技產品,而且當時互聯網內容亦未有今天般豐富如大量多媒體,當時文字與圖片為主。AOL以提供互聯網服務以及內容供應來留住客戶,Garden Wall形式,即不用客戶出外找,AOL自會有內容提供為己任。但企業仍然不了解互聯網之大,就是不要單一內容,多元甚至無限四方八面內容才是真正皇道。

所以到2009年決定分手,因為經過十年間這個合併是完全失敗喜終,AOL用戶下降,傳統媒體未能注入內容到互聯網服務當中,兩者並不成功地磨合,反之是更見疏離,因為互聯網所要求的東西並不如想像般放將傳統內容放上網就成。而且AOL的弊端是客戶基礎,是撥號用戶。到了2000年代中期,寬頻服務已經成熟,AOL昔日的龐大戶客群已經失去,取而代之是電訊網絡和有線網絡取得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主導權。

時代華納與美國在線分家,前者顯然有較佳的前路,走回自身的本領,電影與電視,專攻內容,終擺脫多年衰運。後者轉型互聯網技術服務供應者,甚至收購新媒體公司Huffington Post,但是已經再不是昔日互聯網霸主,其撥號客戶在美國只餘下二百萬戶左右,雖然數字上大,但其實在美國市場基數上看是微下足道,而且會續步下降。

AOL最終被收購命運來臨,美國最大流動電訊服務供應商Verizon以44億美元收購AOL,當中並不是看中其撥號客戶,而是看中他們的數碼媒體內容,以能夠補Verizon自家只供電訊服務的不足,希望可以能夠以一站式,既提供電訊服務亦有內容供應。44億美元,其實並不是大買賣,對比近年互聯網多項收購,只屬普通。

互聯網風潮是由2000年開始,之前其實是屬於史前時代,萌芽期,2000年後才正式開始大爆發,期間不同公司湧現,有起有跌,併購失敗如AOL與時代華納,轉型失敗如雅虎,也有捕足時機如Google,看準需求以及創造需求如蘋果,也有繼續在市場打併但嘗試轉型免被淘汰如微軟。

當中成功與失敗,關鍵其實只是得一樣,就是用戶基礎,不論在何種開發的產品、服務,用戶多寡是至勝關鍵,不論同用戶開頭的價值不高,但只要基數龐大,便成為一種規模效應,便形成市場需求再轉化,成商業務式,當中成功的便是捕捉到這機會,失敗或者轉衰的就是失去客戶基礎。

互聯網並不只是一種科技,而是一種群體生態環境,所以大陸能夠後發先至,成為近年全球其中成功的互聯網應用國家,都是靠基數龐大的客戶群,從投資角度看,的確是吸引,而中共亦深知這是一個極大的利潤市場,所以到今天,也不是所有海外公司都真正在大陸落戶,近期Uber在大陸碰一鼻子灰便是例子,利用政策傾斜促使本土互聯網產業被推上位,當然有一定技術而非沒有實力,但是推上一把是肯定。

不過正如上述所說,互聯網不只是科技,而是群體生態環境,所以這種有機化的環境下,要完全管制是不可能,因為人就是不能夠預知與操制,只要有外來因素轉變、突發環境變質,也可以很快地有新的模式出現。AOL的沒落,Google的出現,Facebook的改變生活模式,好明顯是會有下一樣東西正在發生而大家也正在等待另一個大潮。

伸延閱讀
Verizon Agrees to Buy AOL for $4.4 Billio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