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星期二

由「田雞過河」走到「兄弟爬山」

倘若你是七十後出生之前的一代,相信一定會聽過「田雞過河 各有各撐」這句香港地道的歇後語,當年正值九七,香港社會很繁榮,大家搵錢很容易,只要你肯努力,很多時都會有一定的回報,同時間炒樓炒股的風氣亦很盛,因為這些都能夠搵到快錢的方法。那為什麼要搵快錢呢? 那很自然是因為九七臨近,又面對八九民運,社會對九七後沒有信心,沒有社會的保障,只有認錢不認人,認為錢才能保住自己。同時間,大家亦很想移民,離開這個地方,那時移民這一詞,無論上流社會的有錢人,到中產家庭甚至低下階層,都會有討論這個議題。所以便出現這句歇後語,其實就是大家各自搵食,最後各自尋找自己想要的地方。

那種心態,是很自我中心,你可以說是很自私,但也很現實,一個人到了很絕境的谷底,需要尋找生存空間,便會想到不同模式的解決方法,各有各撐便是各修行的自我境界。沒有對與錯,只有能否達到目的。

時至今日,這句話當然都可以套用不少香港人的心態,不過近年或者近期卻多了一種心態,就是「兄弟登山 各自努力」這句話對比起「田雞過河 各有各撐」,多了一份熱血感覺。

那是不是看不起那代人田雞過河的心態呢? 那不一定,只是每代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但兩者其實都為自己的理想,不過一些人有自我的想法,一些人有共同的願景,沒有什麼對與錯,是與否,而是成不成功。

今天的兄弟爬山,這種概念,多了一份宏觀性,這都是拜香港社會的不斷變遷,港英年代,這代人沒有教你什麼叫 做「熱愛這片土地」,頂多是「香港是我家」。九七後,這個家對很多人來說,正在改變,不像從前的家,但同時間卻唱了「香港地」的感覺。是什麼讓大家多了這份情,相信是將心比己,人心肉做的心態。

九七後,港人經歷了很多不同程度的社會改變,九七金融風暴、沙士、23條、金融海嘯、國教、831、雨傘、魚蛋到今天的反送中,這些經歷,對一個人口細小的城市,所承載的壓力不輕,如果要拍一套劇集,長篇劇一百集也不夠。但港人卻經歷了不只一百集的生活,可想而知這種心路歷程是有多大。

亦正正這個心路歷程,港人便對自己的地方,多了一份感情。正因為這份感情,你會更加對這片土地,大家刻骨銘記。

雖然當年Edison首歌,倘若今天由他唱出來,是有點諷刺,但是歌唱者不會改變了這首歌的義意,因為載體已留在香港人的DNA中。

今天大家都是兄弟爬山,終點相信大家都只有一個,但方法卻可以是很多種。無論你是想默默支持,不作出回應,是前鋒打頭陣,永不回頭,卻最想同大家講一聲最老土,卻是最真摯的一句。

香港人,加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