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中國情人節,稱為元宵節,在古代時,是溝女的日子,花燈會讓男女互界,可說是種情根,開情花的時候。記得在八九十年代,港人對這節日並不留意,但是不解近年卻重新熱鬧過來。當中是不是因為回歸效應?還是商人找多個新商機,則實在需要再了解一下。
不過可以發覺連元宵節以往港人並不注重到近年復古興起,當中商人把這個轉型方法,都是值得作有價值參考。
而昨日對於台灣政局,又起了新的變化,就是四個立委補選,原本這四個立委當中,三個是藍營,一個是綠營擁有,最後選舉結果是倒轉藍營只能保住花蓮縣席位,反過來綠營成功奪取三席。
這次敗北,國民黨都輸得頗嚴重,小馬哥領導的國民黨可謂面臨極大壓力,這是拜去年八月八水災不力所致,而蔡英文則成功領導民進黨擺脫阿扁負面包伏,成功轉型。
說八月八水災,當然國民黨執政政府是不力,但是從沒有想過為何台灣南部如此不濟,北部卻無事無幹?當中是發展滯後,而另一方面當地政府其實是負上極大責任,但當地政誰負責呢?綠營。但從來都不見有人說他壞話。
蔡英文和馬英九都是李登輝時期統治下的精英人物,最後兩人各走兩端,前者現在形勢大好,「小英」的魅力不下於「大英」,甚至有蓋過有之。她很成功為民進黨洗底,擺脫民進黨長期被阿扁、四大天皇所控制的局面,現在蔡絕對有能力問鼎台灣總統。
如果2012大選,馬英九對蔡英文,兩者是極大的勢均力敵,甚至可以說是真正台灣新生代的選舉,再沒有什外省味或者悲情情意結味道可言,而是真真正正本土文化的台灣總統選舉。吸引力大過過往任何一次總統選舉。
國民黨早前由馬英九成功轉型使該黨重返總統府,但可惜後勁不繼。但可幸是馬英九仍然有其清廉氣派,這對於台灣長期黑金文化實在有不能倒下魅力所在。蔡英文短短一年多成功為民進黨轉型,再次顯示出該黨應變能力很多時都比國民黨強,當中黨員的質素必定有其過人之處。
本港政黨發展歷史大大話話都有二十多年,但發覺他們從來沒有成功轉型,泛民派一路都是反對派,每事都以陰謀看政府,建制派一路都是中共門口狗,聽聽話話。泛民仍然食著老本如六四和七一,建制則同樣食老本包括阿公的祝福。兩者雖然理念和意識型態是完全不同,但是兩者都同樣不思進取。
泛民沒有想過如何與北京示好,建制派則從來沒有向過主子說不。
台灣的政治文化,本港政黨實在是需要學習和參考。唔好只學台灣造勢晚會就等於成功理解人家的政治理念和文化。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女星事業線看假道德
今日上班時搭地鐵,廣告牌是我時常觀看的,因為有時有些得意又好奇的廣告吸引著你,而今日則是今期三月號Cosmopolitan封面,是內地女星范冰冰做封面,她穿著一襲碎花Deep V長裙,以我這種麻甩佬行為,當然留意得到,而這時是電梯往下走,頸部亦隨著方向往下而需要轉動。
這刻,我眼望往後時,同樣地另一位男士有一樣的舉動。可見這個封面成功打動了不少男士。
到了中午,又和另一位男性朋友吃午飯,又行過報攤,這位男士又見到范冰冰的雜誌封面,又是被她的「事業線」吸引著,停左大約三秒左右。
可見這次范冰冰的「事業線」的確成功擄了不少男士眼球。
女星不論任何年代,其「事業線」都是舉足輕重,是否「事業線」越深和其事業成正比呢?則很難說,但是有「事業線」總好過無,相信是大眾男士都會認同之感。
其實這次范冰冰的封面,她顯示出的「事業線」並不很深,至少不是face今期那個封面,或者平時周秀娜的線這麼厲害,但由於整體感觀及其容貌,便加強了效果。
演藝人是夢工場,是讓人有fantasy的地方,所以特別效果是很正常,但是近年本港成名女星很少表現出其「事業線」於人前,如果出現的話,便說這女星走下坡,要露肉博反彈云云,然後久而久之本港女星成為一種禁慾般演員,如不意願拍大膽尺度電影,認為什麼「不能過自己關」之類的借口,因為生怕形象受損,演出得來的片酬收入不能彌補其演出以外的補貼如廣告收入。
這種文化是畸型,港人既喜歡人家性感,但又要說人家cheap,反映大家口不對心,但又著重人家心口的態度,是道德文化扭曲。
反而其他亞洲地區都沒有這樣,台灣、日本、韓國甚至中國等地女演員都可以因應市場的要求而作出調整,才讓近年這些地區女星變化到多元化的局面。
香港又不是原教旨地區,何解要大家扮道德佬,但回家到又上咸網,每每精神分裂。
這刻,我眼望往後時,同樣地另一位男士有一樣的舉動。可見這個封面成功打動了不少男士。
到了中午,又和另一位男性朋友吃午飯,又行過報攤,這位男士又見到范冰冰的雜誌封面,又是被她的「事業線」吸引著,停左大約三秒左右。
可見這次范冰冰的「事業線」的確成功擄了不少男士眼球。
女星不論任何年代,其「事業線」都是舉足輕重,是否「事業線」越深和其事業成正比呢?則很難說,但是有「事業線」總好過無,相信是大眾男士都會認同之感。
其實這次范冰冰的封面,她顯示出的「事業線」並不很深,至少不是face今期那個封面,或者平時周秀娜的線這麼厲害,但由於整體感觀及其容貌,便加強了效果。
演藝人是夢工場,是讓人有fantasy的地方,所以特別效果是很正常,但是近年本港成名女星很少表現出其「事業線」於人前,如果出現的話,便說這女星走下坡,要露肉博反彈云云,然後久而久之本港女星成為一種禁慾般演員,如不意願拍大膽尺度電影,認為什麼「不能過自己關」之類的借口,因為生怕形象受損,演出得來的片酬收入不能彌補其演出以外的補貼如廣告收入。
這種文化是畸型,港人既喜歡人家性感,但又要說人家cheap,反映大家口不對心,但又著重人家心口的態度,是道德文化扭曲。
反而其他亞洲地區都沒有這樣,台灣、日本、韓國甚至中國等地女演員都可以因應市場的要求而作出調整,才讓近年這些地區女星變化到多元化的局面。
香港又不是原教旨地區,何解要大家扮道德佬,但回家到又上咸網,每每精神分裂。
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合拍電影不是香港電影式微的因由
「歲月神偷」在柏林影展水晶熊獎「新世代」最佳影片,是值得高興。得獎凱旋而歸,張婉婷和羅啟銳都說是要拍出香港情懷,這是值得鼓勵。
但是指出香港電影人不應該一窩峰拍內地「合拍片」,應該留港拍「港式電影」,則值得商確。
香港電影之死,港產電影之死,並不是合拍導致的死因,而是港產電影並沒有與時並進和創意缺乏。
「歲月神偷」得獎,就說是成功,實在難以定奪,因為還未正式上畫,還有得獎是當地德國的年輕觀眾,他們所認知的「懷舊」和我們所認知的「本土情」,是會相距很遠,這是文化差異有關,這次得獎未必是我們所認為的「本土情懷」有關,但會有「特色情懷」而吸引觀眾文化好奇則有可能。
合拍電影並不是十惡不赦,「有時候」請把政治和文化分開,不要每每都將所有不好的事情推到內地、政府身上。首先要問問自己。
那看看張婉婷過往的電影看看,她最成功和賣座又吸引的電影,是她的「移民三部曲」,當中包括「非法移民」、「秋天的童話」以及「八兩金」,三部都是引人入勝,到現在依然是很好看的也影,「秋」更是百看不厭的愛情經典電影,這是她的最佳的作品期。
及後的電影則可謂每況越下,如大製作的所謂歷史電影「宋家皇朝」,以及嘗試描述港英年代情懷的「玻璃之城」都是失敗之作。這些電影都不是近年的合拍年代,甚至是香港最輝煌時期的電影時代,但票房和劇目內容都可以說是差勁。
這不是合拍片的結果,而是電影本身問題。宋是一套沒有歷史觀但又嘗試拍出有歷史價值的電影是難以成為經典大片,這是顯出導演在處理大型製作沒有駕馭能力,而玻片則更是失敗中的典範,因為拍愛情加舊式情舊居然失手,真的是讓人感到老土,而又把歷史圍繞愛情則更梗硬和不配合,都顯示出導演未能真正理解政治和文化融合的技巧。
可能只有許鞍華這位港產女導演真正有能力拍出含有政治意味又有人情味的電影,上海假期、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千言萬語都是可觀之作,這些都是合拍或者獨立製作,但同樣是好電影。
事實上合拍片又好,非合拍片都好,電影可以說是沒有一定的方程式可言,也沒有必勝或必輸之道,葉問可以好好看又賣座,但家有喜事卻很不知所謂,都是合拍,倒轉頭本土電影也不見得是一定是佳作一樣,因為電影的核心是創作,而創作是很隨著時代和文化的改變而因應市場,市場還是主導電影成功與失敗。
近日報章甚至網誌都說合拍累死港產電影,真的很搞笑。十年前未有合拍都死架啦,關咩事。不如說香港電影人在拍攝沒有創意和缺乏文化土壤才使香港電影不滯。
「歲月神偷」未必會大賣,因為非主流電影,但相信會是不俗的小精品故事,但要做到當年秋天的童話的票房,相信是很難做到,因為卡士和現今的觀眾都不會促使有強勁票房可言。
香港電影最佳的出路就是多元化,和市場主導,尋找觀眾喜歡的故事,可以是從俗如屎尿屁,但亦可獨立文藝同樣可以成為好的香港電影,或者引伸的華語電影、廣東話電影等,因為資金、文化來源都可以是crossover,限死一種制度都不是好出路,因為香港電影生存之道就是「變幻才是永恆」。
浪漫情懷,多年來依然好看。
順帶一提這戲也有內地資金。叫「大地時代文化傳播」,該公司是有投資「孔子」
但是指出香港電影人不應該一窩峰拍內地「合拍片」,應該留港拍「港式電影」,則值得商確。
香港電影之死,港產電影之死,並不是合拍導致的死因,而是港產電影並沒有與時並進和創意缺乏。
「歲月神偷」得獎,就說是成功,實在難以定奪,因為還未正式上畫,還有得獎是當地德國的年輕觀眾,他們所認知的「懷舊」和我們所認知的「本土情」,是會相距很遠,這是文化差異有關,這次得獎未必是我們所認為的「本土情懷」有關,但會有「特色情懷」而吸引觀眾文化好奇則有可能。
合拍電影並不是十惡不赦,「有時候」請把政治和文化分開,不要每每都將所有不好的事情推到內地、政府身上。首先要問問自己。
那看看張婉婷過往的電影看看,她最成功和賣座又吸引的電影,是她的「移民三部曲」,當中包括「非法移民」、「秋天的童話」以及「八兩金」,三部都是引人入勝,到現在依然是很好看的也影,「秋」更是百看不厭的愛情經典電影,這是她的最佳的作品期。
及後的電影則可謂每況越下,如大製作的所謂歷史電影「宋家皇朝」,以及嘗試描述港英年代情懷的「玻璃之城」都是失敗之作。這些電影都不是近年的合拍年代,甚至是香港最輝煌時期的電影時代,但票房和劇目內容都可以說是差勁。
這不是合拍片的結果,而是電影本身問題。宋是一套沒有歷史觀但又嘗試拍出有歷史價值的電影是難以成為經典大片,這是顯出導演在處理大型製作沒有駕馭能力,而玻片則更是失敗中的典範,因為拍愛情加舊式情舊居然失手,真的是讓人感到老土,而又把歷史圍繞愛情則更梗硬和不配合,都顯示出導演未能真正理解政治和文化融合的技巧。
可能只有許鞍華這位港產女導演真正有能力拍出含有政治意味又有人情味的電影,上海假期、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千言萬語都是可觀之作,這些都是合拍或者獨立製作,但同樣是好電影。
事實上合拍片又好,非合拍片都好,電影可以說是沒有一定的方程式可言,也沒有必勝或必輸之道,葉問可以好好看又賣座,但家有喜事卻很不知所謂,都是合拍,倒轉頭本土電影也不見得是一定是佳作一樣,因為電影的核心是創作,而創作是很隨著時代和文化的改變而因應市場,市場還是主導電影成功與失敗。
近日報章甚至網誌都說合拍累死港產電影,真的很搞笑。十年前未有合拍都死架啦,關咩事。不如說香港電影人在拍攝沒有創意和缺乏文化土壤才使香港電影不滯。
「歲月神偷」未必會大賣,因為非主流電影,但相信會是不俗的小精品故事,但要做到當年秋天的童話的票房,相信是很難做到,因為卡士和現今的觀眾都不會促使有強勁票房可言。
香港電影最佳的出路就是多元化,和市場主導,尋找觀眾喜歡的故事,可以是從俗如屎尿屁,但亦可獨立文藝同樣可以成為好的香港電影,或者引伸的華語電影、廣東話電影等,因為資金、文化來源都可以是crossover,限死一種制度都不是好出路,因為香港電影生存之道就是「變幻才是永恆」。
浪漫情懷,多年來依然好看。
順帶一提這戲也有內地資金。叫「大地時代文化傳播」,該公司是有投資「孔子」
2010年2月19日星期五
超級人頭梁伯韜心源「意馬」
早前寫過意馬旗下的動畫部要清盤,公司冇咩資產淨,以為遲早接之際,紅籌之父梁伯韜入股,股價即時反彈。
梁是否借該公司「jit」入新資產,現在不得而知,因為都是剛剛入股,仍未有任何大動作,但從今日信報所說梁是有意將意馬的動畫製作加大發展,成為多媒體創意產業,發展內地市場,這些動向,其實任何一間公司的新老闆都會這樣說,能否成事,都沒有一定指標,正如亞視搵旺旺入股,又話大陸概念又台灣概念,最後又要易手又搵內地投資者,又再玩這些大陸資金引進發展內地「龐大」市場的憧景畫面。
但說起梁伯韜這人,真係很勁,可謂超級人頭,一些上市公司頭頭,雖說是主席,但是背後還有其他資金支持,名銜只是個樣,所以俗稱人頭,當然現在的梁伯韜不是人頭這麼簡單,而是有實力的deal王,李嘉誠不少融資都是由他負責,曾經李澤楷賣盤,梁伯韜話會買入其股份,成為大股東,外表只梁做阿頭,其實都是「超級人頭」,因為背後資金是人家老豆李嘉誠。
梁對意馬如此厚愛,肯注資,相信是看中該公司有兩毫子資產背景,然後引伸發展相關行業,這便較為方便,當中所謂的「創意產業」便是其價值當中。
話雖如此,成事與否,都是「錢」字行頭,因為動畫、遊戲(高品質),都是資本頗高的項目,不是兩三億買個殼就掂,還有是銀行願意提供資金,如果肯的話,易話圍好多,只少可以加大投資來換取高回報。
未來意馬明年的重頭戲是「神勇飛鷹俠」,這戲真的很「七十後」的兒時回憶,如何讓新一代年輕人走到戲院看,關鍵不是在於這個動畫本身的品牌效應,而是故事內容能否俱有創意,因為年輕一輩都不知這戲時,便會當全新電影去看,那麼故事勝於大家想起的情意結。
網友Ebenezer都說近期相關的動畫上市公司亦有點異動,如星爺持有的帝通國際(8220)說會有動作搞相關的電影產業,內地對電影為十一種扶持產業項目之一,當中是軟實力的關鍵,因為中共眼見荷理活文化能夠捲全球,就是証明軟實力的成功處。希望可以成為另一種心寨翻版,把中國電影推到各地。
不過中共是否又想想人家成功,背後的理念呢?言論自由呀,老細。
想起「神勇飛鷹俠」,小時會扮佢,就是穿起「膠雨衣」而雨衣有配上頂帽,仲唔似個「男煮腳」?這就是沒有NDS、PSP時代的無聊,但想起好好笑的童年回憶。
梁是否借該公司「jit」入新資產,現在不得而知,因為都是剛剛入股,仍未有任何大動作,但從今日信報所說梁是有意將意馬的動畫製作加大發展,成為多媒體創意產業,發展內地市場,這些動向,其實任何一間公司的新老闆都會這樣說,能否成事,都沒有一定指標,正如亞視搵旺旺入股,又話大陸概念又台灣概念,最後又要易手又搵內地投資者,又再玩這些大陸資金引進發展內地「龐大」市場的憧景畫面。
但說起梁伯韜這人,真係很勁,可謂超級人頭,一些上市公司頭頭,雖說是主席,但是背後還有其他資金支持,名銜只是個樣,所以俗稱人頭,當然現在的梁伯韜不是人頭這麼簡單,而是有實力的deal王,李嘉誠不少融資都是由他負責,曾經李澤楷賣盤,梁伯韜話會買入其股份,成為大股東,外表只梁做阿頭,其實都是「超級人頭」,因為背後資金是人家老豆李嘉誠。
梁對意馬如此厚愛,肯注資,相信是看中該公司有兩毫子資產背景,然後引伸發展相關行業,這便較為方便,當中所謂的「創意產業」便是其價值當中。
話雖如此,成事與否,都是「錢」字行頭,因為動畫、遊戲(高品質),都是資本頗高的項目,不是兩三億買個殼就掂,還有是銀行願意提供資金,如果肯的話,易話圍好多,只少可以加大投資來換取高回報。
未來意馬明年的重頭戲是「神勇飛鷹俠」,這戲真的很「七十後」的兒時回憶,如何讓新一代年輕人走到戲院看,關鍵不是在於這個動畫本身的品牌效應,而是故事內容能否俱有創意,因為年輕一輩都不知這戲時,便會當全新電影去看,那麼故事勝於大家想起的情意結。
網友Ebenezer都說近期相關的動畫上市公司亦有點異動,如星爺持有的帝通國際(8220)說會有動作搞相關的電影產業,內地對電影為十一種扶持產業項目之一,當中是軟實力的關鍵,因為中共眼見荷理活文化能夠捲全球,就是証明軟實力的成功處。希望可以成為另一種心寨翻版,把中國電影推到各地。
不過中共是否又想想人家成功,背後的理念呢?言論自由呀,老細。
想起「神勇飛鷹俠」,小時會扮佢,就是穿起「膠雨衣」而雨衣有配上頂帽,仲唔似個「男煮腳」?這就是沒有NDS、PSP時代的無聊,但想起好好笑的童年回憶。
2010年2月16日星期二
全城熱戀熱辣辣期待真愛來臨
要說新年有多套大片、多套喜劇,在心目中,其實真的沒有太大的吸引力,除了是這些所謂的大片題材沒有吸引力外,卡士也不見強勁。甄子丹成為了新年首選,有時真的是時也命也,他是很好的武打演員,但放在新年檔期,仍有點距離。
橫看多套片,只能夠較讓我想多看就只有夏永康的「全城熱戀熱辣辣」,當中是因為演員戶吸引外,是想試看香港以這種顯材單元愛情故事來拍出的愛情小品是如何,當然這題材其實港片都有不少,早年有套叫愛情萬歲的港產電影其實是不俗,但礙於卡士極流所以沒有人留意,但其實該片是近年溫馨小品中單元故事最好的一個。
而這次「全」卡士之勁,相信是愛情小品中是較小見,特別是近年,若放這級數的卡士,可能在八九十年代港產電影極盛才會開拍。所以這次是難得一見。
說話回來,這卡士雖不至少鑽石級,但也屬「貴金屬」級,兩岸三地的當紅靚仔靚女。這次戲中其實讓我較有吸引力是兩位,一個是張曼玉和楊穎(Angelababy),容許有兩毫子Bias。但是愛情片就是要你有點Fantasy,所以畫面美麗的確是絕對的賣點,所以「情人眼裡高一D」只能視「喜劇」而不能視為愛情片,人是很表面的。
這戲是夏永康首套電影,個人而言,並不是一鳴驚人,屬於考試過關,可以給予投資者下次再拍而已。沒有太大驚喜,但不會讓你感到失望。因為劇目內容是很傳統的,走正常的愛情溫馨路線,找到一定觸動人心的位置,但是缺乏創意。
而個人而言最不創意是謝霆峰和大S的一對,又是野蠻女友,又是絕症,又是小子遇著一個奇妙無厘頭女孩的故事,郭在容的影響力真的影響了大中華不少創意人和編劇。伸延這個調子不下多少套。
這戲是由五個故事連串起來,並以「熱」來去貫穿這條愛情線,但是很難找到熱與愛的關係,這是一個頗嚴重的問題,因為名不對題,只能說這故事常在熱天發生而已,其他不大關連。
張曼玉的出現在是讓觀眾來了驚喜,表情絕對交足,讓了即時想起他在「甜蜜蜜」望著豹哥背的時候一幕,實在難有多一位女演員再做出這個表情,或者梅姐、柏芝、Isabella可嘗試得到。不過Maggie還是首選。
而張學友和劉若英理應可以發展得最好,但可惜描寫不足,可能是時間上的問題,不能繼續發揮。
而楊穎的演出,其實是仍幼嫩,這是不能否認,但是當中一幕是所有演員在表達熱的感覺時候,導演全部演員都以Close-up拍法,當中楊穎的外表和格調,是最為突出,近年少女演員難以找得到,畫面是極有吸引性,當中不只包括美貌,還包括型格上的吸引,即時國內新女演員都不可以找到,香港更甚(stephy、theresa、janice man等雖後生,但實在說不上style)。
所以楊穎的演出,是幫了此戲一把,而她的村姑feel亦讓人討好,還有當中她與男角的關係其實是可以加多一點喜劇效果,因為他倆是屬初戀之感去描述,故事是可以多一點歡喜和清新的感覺,如何「溝女」的橋段是加多一點會更為可愛。
看完此劇,又讓我想起擱了一旁的一個愛情故事,這是我很想寫的一個故事,但只能寫了數千字便停筆,一來是沒有靈感可言,二來是文筆極差,沒有技巧,三來想找的一些資料缺乏,不能繼續開筆,還有沒有勁兒,更是重點題。
所以每次看完一些愛情劇目,都讓我想起這個衝動去寫,但第二天便沒了.....
其實每次看完這類型的愛情電影,都是讓你有多少的感覺,就是對愛情多一點幻想,嘗試找著真正的愛情來臨,又或者回想你曾經有段刻骨銘心的片段,期望來了一個天緣的關係走到你面前,紅線纏著自己手指末端,綁著你心上人的同樣的小手指,成為月老的第一兆零一的愛情配對。
大家想想你的一半,正在等著你,回家吃飯,坐在遠處,正在身旁,望著你的瞳孔,伴著你睡,苦思著你,等待你的一句話.....
在此祝大家虎年真心相愛,事事如心。
橫看多套片,只能夠較讓我想多看就只有夏永康的「全城熱戀熱辣辣」,當中是因為演員戶吸引外,是想試看香港以這種顯材單元愛情故事來拍出的愛情小品是如何,當然這題材其實港片都有不少,早年有套叫愛情萬歲的港產電影其實是不俗,但礙於卡士極流所以沒有人留意,但其實該片是近年溫馨小品中單元故事最好的一個。
而這次「全」卡士之勁,相信是愛情小品中是較小見,特別是近年,若放這級數的卡士,可能在八九十年代港產電影極盛才會開拍。所以這次是難得一見。
說話回來,這卡士雖不至少鑽石級,但也屬「貴金屬」級,兩岸三地的當紅靚仔靚女。這次戲中其實讓我較有吸引力是兩位,一個是張曼玉和楊穎(Angelababy),容許有兩毫子Bias。但是愛情片就是要你有點Fantasy,所以畫面美麗的確是絕對的賣點,所以「情人眼裡高一D」只能視「喜劇」而不能視為愛情片,人是很表面的。
這戲是夏永康首套電影,個人而言,並不是一鳴驚人,屬於考試過關,可以給予投資者下次再拍而已。沒有太大驚喜,但不會讓你感到失望。因為劇目內容是很傳統的,走正常的愛情溫馨路線,找到一定觸動人心的位置,但是缺乏創意。
而個人而言最不創意是謝霆峰和大S的一對,又是野蠻女友,又是絕症,又是小子遇著一個奇妙無厘頭女孩的故事,郭在容的影響力真的影響了大中華不少創意人和編劇。伸延這個調子不下多少套。
這戲是由五個故事連串起來,並以「熱」來去貫穿這條愛情線,但是很難找到熱與愛的關係,這是一個頗嚴重的問題,因為名不對題,只能說這故事常在熱天發生而已,其他不大關連。
張曼玉的出現在是讓觀眾來了驚喜,表情絕對交足,讓了即時想起他在「甜蜜蜜」望著豹哥背的時候一幕,實在難有多一位女演員再做出這個表情,或者梅姐、柏芝、Isabella可嘗試得到。不過Maggie還是首選。
而張學友和劉若英理應可以發展得最好,但可惜描寫不足,可能是時間上的問題,不能繼續發揮。
而楊穎的演出,其實是仍幼嫩,這是不能否認,但是當中一幕是所有演員在表達熱的感覺時候,導演全部演員都以Close-up拍法,當中楊穎的外表和格調,是最為突出,近年少女演員難以找得到,畫面是極有吸引性,當中不只包括美貌,還包括型格上的吸引,即時國內新女演員都不可以找到,香港更甚(stephy、theresa、janice man等雖後生,但實在說不上style)。
所以楊穎的演出,是幫了此戲一把,而她的村姑feel亦讓人討好,還有當中她與男角的關係其實是可以加多一點喜劇效果,因為他倆是屬初戀之感去描述,故事是可以多一點歡喜和清新的感覺,如何「溝女」的橋段是加多一點會更為可愛。
看完此劇,又讓我想起擱了一旁的一個愛情故事,這是我很想寫的一個故事,但只能寫了數千字便停筆,一來是沒有靈感可言,二來是文筆極差,沒有技巧,三來想找的一些資料缺乏,不能繼續開筆,還有沒有勁兒,更是重點題。
所以每次看完一些愛情劇目,都讓我想起這個衝動去寫,但第二天便沒了.....
其實每次看完這類型的愛情電影,都是讓你有多少的感覺,就是對愛情多一點幻想,嘗試找著真正的愛情來臨,又或者回想你曾經有段刻骨銘心的片段,期望來了一個天緣的關係走到你面前,紅線纏著自己手指末端,綁著你心上人的同樣的小手指,成為月老的第一兆零一的愛情配對。
大家想想你的一半,正在等著你,回家吃飯,坐在遠處,正在身旁,望著你的瞳孔,伴著你睡,苦思著你,等待你的一句話.....
在此祝大家虎年真心相愛,事事如心。
2010年2月10日星期三
如此陰濕政權從「譚作人案」說起
今天是中共當局最沒有Guts的一日,是最沒有廉恥的一天。因為維權人士譚作人被判五年監禁。
而所判的罪,是因為當年寫了一篇對六四事件評價的文章,以言入罪,癲覆政權,因而判監。這條罪實在可笑和無理。
六四過了二十年,因為二十年的長時間,國內的深化教育和國家大量洗腦式的教育使六四事件的真實一面完完全全被埋在泥土下,而且八十後的內地一代,對六四是極少認知,而且大部份人認為「歷史」離我們很遠,已經不覺一回事。中共正正利用這一點,來入罪許作人,好樣大家認為許作人錯是這個罪行。
國內開始對六四真的是「開放」,因為居然可以作為一種手段,可見對六四已經成功「去化」和「同化思維」,從今日劉迺強的無恥人物在信報說什麼「走出六四悲情」的淡化式口號,實在讓人氣憤,六四是絕對的錯,何來什麼「走出悲情」。連香港都可以淡化,所以國內更為成功。
正因為這樣便可以用六四來作借口對付譚作人。國內人士便以為譚的所謂錯誤(事實也沒有錯)是來自六四罪行。而不是關他對四川豆腐渣工程調查的問題而入罪。
這是因為汶川地震是近十年中國最觸動人心的災難,就連章子怡因為少交十六萬元捐款,作大扮野,然後惹來群攻而要作出道歉,便知道汶川地震在國內人心目中的悲慘和情意結地位,是現今政權碰不得。若果譚作人的罪是以汶川事故而要入罪,必定引來國民極大的反響,所以便正如劉銳紹所說的「轉移視線」。
但當局如此陰濕入罪真的非常之醜陋,一個政權都如此不願面對人民,錯誤也不改,還要迫維權人士和百姓到牆角,實在氣難下。
諷刺的是,現今中共政權未來會有大量的事件是碰不得,而且可能是每十年就一遇。文革(三十年),六四(二十年),汶川又遲早(十年,已過兩年),耐不耐中共就要面對一鑊大野,然後就這些事件碰不得,而且會越來越來多,那麼這麼多不能碰,國家的運作如此整理呢?
今日眼見香港新聞從業員被四川成都公安阻止採訪,動手動腳。那最受歡迎的民建聯、葉劉淑儀請如何處理在國內的港人生命安全呢?現在你們如此好心要幫華叔拿回鄉証,現在記者們正正就是在國內,你絕對有能力「即時」做野,不用等中聯辦回應呢。請這些「抽水王」幫幫手。
重點伸延閱讀
谭作人 :见证:1989 —— 一个目击者的广场日记
而所判的罪,是因為當年寫了一篇對六四事件評價的文章,以言入罪,癲覆政權,因而判監。這條罪實在可笑和無理。
六四過了二十年,因為二十年的長時間,國內的深化教育和國家大量洗腦式的教育使六四事件的真實一面完完全全被埋在泥土下,而且八十後的內地一代,對六四是極少認知,而且大部份人認為「歷史」離我們很遠,已經不覺一回事。中共正正利用這一點,來入罪許作人,好樣大家認為許作人錯是這個罪行。
國內開始對六四真的是「開放」,因為居然可以作為一種手段,可見對六四已經成功「去化」和「同化思維」,從今日劉迺強的無恥人物在信報說什麼「走出六四悲情」的淡化式口號,實在讓人氣憤,六四是絕對的錯,何來什麼「走出悲情」。連香港都可以淡化,所以國內更為成功。
正因為這樣便可以用六四來作借口對付譚作人。國內人士便以為譚的所謂錯誤(事實也沒有錯)是來自六四罪行。而不是關他對四川豆腐渣工程調查的問題而入罪。
這是因為汶川地震是近十年中國最觸動人心的災難,就連章子怡因為少交十六萬元捐款,作大扮野,然後惹來群攻而要作出道歉,便知道汶川地震在國內人心目中的悲慘和情意結地位,是現今政權碰不得。若果譚作人的罪是以汶川事故而要入罪,必定引來國民極大的反響,所以便正如劉銳紹所說的「轉移視線」。
但當局如此陰濕入罪真的非常之醜陋,一個政權都如此不願面對人民,錯誤也不改,還要迫維權人士和百姓到牆角,實在氣難下。
諷刺的是,現今中共政權未來會有大量的事件是碰不得,而且可能是每十年就一遇。文革(三十年),六四(二十年),汶川又遲早(十年,已過兩年),耐不耐中共就要面對一鑊大野,然後就這些事件碰不得,而且會越來越來多,那麼這麼多不能碰,國家的運作如此整理呢?
今日眼見香港新聞從業員被四川成都公安阻止採訪,動手動腳。那最受歡迎的民建聯、葉劉淑儀請如何處理在國內的港人生命安全呢?現在你們如此好心要幫華叔拿回鄉証,現在記者們正正就是在國內,你絕對有能力「即時」做野,不用等中聯辦回應呢。請這些「抽水王」幫幫手。
重點伸延閱讀
谭作人 :见证:1989 —— 一个目击者的广场日记
2010年2月8日星期一
由「阿童木」到「花田喜事2010」見証港人high tech揩野low tech撈野論
昨日看「花田喜事2010」途中,在iPhone上看新聞,見到一段有關勞資新聞,是本港上市公司意馬國際(585)倒閉清盤,欠下員工一千多萬港元薪酬。
這間公司,是本港暫時能夠拍出電腦動畫電影的公司,該公司除了拍過「阿童木」外,還拍過「忍者龜」,大約四年多前時,忍者龜正準備上畫,我見當時是首間香港公司拍的電腦動畫公司,我便電郵到該公司找他們做訪問,被訪者是該公司的COO,那次還有機會在該公司的試片室看片頭,看他們的製作部,亦看到這公司是有能力製作高水平動畫。最後該戲票房不差,但扣除成本,相信只能夠打和。
這公司前身是做全球最大聖誕樹製造商,兒子接棒最後變身成為動畫公司,起初這公司股價的確是爆上,但後來則後勁不繼。
現在「阿童木」上畫則嚴重蝕本,稱蝕五億港元,即約七千萬美元。若以一間國際動畫公司如pixar的話,當然不是大錢,但是以本港資本公司,的確蝕入肉。
昨晚看了花田喜事2010,老實說,的確是頗為垃圾,這並不是因為胡鬧。因為胡鬧也可以好笑,想當年的「阿諾豬華生力啤」和何里玉的經典笑話同樣是胡鬧,但是卻可以讓觀眾得到共鳴的笑聲感覺。不過這次的花田卻沒有這個共鳴感,去年2009在內地年過億,當然食過翻尋味,而去年知道這戲是對準內地市場,故事的娛樂性也以內地口味,不過個人覺得今次是否一準內地口味,有點礙問,不過內地市場龐大,而且是新年,賀戲片總有市場場,要看看是花田喜事贏還是七十二家租客贏了。
至於唯「2010」較為吸引是楊穎(Angelababy)和熊黛琳。
前者所製作的公司意馬國際出產高資本投放電腦動畫阿童木要清盤,後者成本不高(高只是來自演員薪酬)但也不會是五億製作,但卻可以刀仔据大樹大賺。這是典型香港商家的俗語說法,就是「High Tech揩野,Low Tech撈野」營商結果。
或者我們可以看出如何在營商時找到一個定位以能夠成功吸引消費容群,阿童木成本和品質雖高,可惜捉錯消費者的心態,拍出一些不是現有客戶喜歡東西,阿童木雖是經典,但已是老一輩(60後甚至非70後人物),都不是入看戲的一群,後生一輩又對這故事不認識,很難找到共鳴,在日本票房也不成功,更成為重要敗因。
而花田喜事則明知故事不佳,但可以捉觀眾心理,垃圾卻成功。低成本卻可以高回報。
說起意馬國際,現在要清盤,我便想起美國有破產保護,香港則由執達吏負責清盤事宜,以變賣資產。香港能否有類似如破產保護模式,讓企業重組或尋找資金入股以能夠渡過難關。
本港是否如香港商家的民間智慧真的「High Tech揩野,Low Tech撈野」論呢?還是我們對高科技營商仍然沒有足夠的能力駕馭,反之傳統營商卻一樣有把握。或者我們的營商文化當中,短線投資是很有能力,但長線投資則沒有這麼好的經驗,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電腦動畫是高投放長期投資的電影產業,需要用較長時間才能夠有明顯的回報增長,但是本港公司或者投資者則不大願意,甚至銀行都未必願意借錢,所以才會有這個下場。
這間公司,是本港暫時能夠拍出電腦動畫電影的公司,該公司除了拍過「阿童木」外,還拍過「忍者龜」,大約四年多前時,忍者龜正準備上畫,我見當時是首間香港公司拍的電腦動畫公司,我便電郵到該公司找他們做訪問,被訪者是該公司的COO,那次還有機會在該公司的試片室看片頭,看他們的製作部,亦看到這公司是有能力製作高水平動畫。最後該戲票房不差,但扣除成本,相信只能夠打和。
這公司前身是做全球最大聖誕樹製造商,兒子接棒最後變身成為動畫公司,起初這公司股價的確是爆上,但後來則後勁不繼。
現在「阿童木」上畫則嚴重蝕本,稱蝕五億港元,即約七千萬美元。若以一間國際動畫公司如pixar的話,當然不是大錢,但是以本港資本公司,的確蝕入肉。
昨晚看了花田喜事2010,老實說,的確是頗為垃圾,這並不是因為胡鬧。因為胡鬧也可以好笑,想當年的「阿諾豬華生力啤」和何里玉的經典笑話同樣是胡鬧,但是卻可以讓觀眾得到共鳴的笑聲感覺。不過這次的花田卻沒有這個共鳴感,去年2009在內地年過億,當然食過翻尋味,而去年知道這戲是對準內地市場,故事的娛樂性也以內地口味,不過個人覺得今次是否一準內地口味,有點礙問,不過內地市場龐大,而且是新年,賀戲片總有市場場,要看看是花田喜事贏還是七十二家租客贏了。
至於唯「2010」較為吸引是楊穎(Angelababy)和熊黛琳。
前者所製作的公司意馬國際出產高資本投放電腦動畫阿童木要清盤,後者成本不高(高只是來自演員薪酬)但也不會是五億製作,但卻可以刀仔据大樹大賺。這是典型香港商家的俗語說法,就是「High Tech揩野,Low Tech撈野」營商結果。
或者我們可以看出如何在營商時找到一個定位以能夠成功吸引消費容群,阿童木成本和品質雖高,可惜捉錯消費者的心態,拍出一些不是現有客戶喜歡東西,阿童木雖是經典,但已是老一輩(60後甚至非70後人物),都不是入看戲的一群,後生一輩又對這故事不認識,很難找到共鳴,在日本票房也不成功,更成為重要敗因。
而花田喜事則明知故事不佳,但可以捉觀眾心理,垃圾卻成功。低成本卻可以高回報。
說起意馬國際,現在要清盤,我便想起美國有破產保護,香港則由執達吏負責清盤事宜,以變賣資產。香港能否有類似如破產保護模式,讓企業重組或尋找資金入股以能夠渡過難關。
本港是否如香港商家的民間智慧真的「High Tech揩野,Low Tech撈野」論呢?還是我們對高科技營商仍然沒有足夠的能力駕馭,反之傳統營商卻一樣有把握。或者我們的營商文化當中,短線投資是很有能力,但長線投資則沒有這麼好的經驗,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電腦動畫是高投放長期投資的電影產業,需要用較長時間才能夠有明顯的回報增長,但是本港公司或者投資者則不大願意,甚至銀行都未必願意借錢,所以才會有這個下場。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