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2011年是抗爭者之年

以往抗爭常常在新聞上看到,示威、維權、街頭抗爭、反對派抗議等,並不是新鮮事,但是今年的抗爭者卻是最讓整個國際局勢起了極大的變化。

透過互聯網的威力,引發了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政治運動。

當中阿拉伯地區的茉莉花革卻是引發點,從而引起全球性的不同形式的抗爭,由對執政者說不到對制度上剝削者說不。都可見這一股風潮的直捲整面世界。而且這個風潮仍然繼續打滾到下一個年度。

今年阿拉伯地區的確是特別的一年,過往這個地區是保守、古老神秘,但一下子成為全球焦點,當中埃及穆巴拉克執政者被推翻更是最為矚目,這位在位最久的埃及總統,以伊期蘭地區是很有影響力,但是發展到今年人民卻要他下台,這都是拜其政治不果和貪污之禍。再到利比亞獨裁者下台。從這個地區的政局大變,當中並不一定是世俗國家或者傳統伊斯蘭國家,其共通點是該國執政者的腐敗行為所致,所以不論是親西方或者反西方,都會出現茉莉花革命,只要是不該的政權,都是要被拉下馬。

而這影響力更吹到國內,年初國內曾嘗試出現中國式茉莉花革命,但國內的當局重兵駐守和嚴陣以待,最後沒有出現這事情,但是人心卻種下了,維權活動被壓迫、年尾的塢坎村事件,這些催化作用其實埋下了人民對當權者的不信任種子,當局也知道事態嚴重,否則也不會在汕頭電廠事宜會盡快解決以息民憤,當局其實應該從這個革命風潮作出一些改動,不要用硬法去解決,洩洪其實是一個好方法,也是讓國內有效地保持社會穩健的狀及,否則日日都會出現抗爭日子,公安必會疲於奔命。

而抗爭也不只是在落後和第三世界上發生,佔領華爾街更受到阿拉伯革命者的引發出來。資本主義社會的定義亦在今年需要重新檢討。

是否賺盡成為了資本家是不是一個良心商人的一個指標。賺盡成為現今資本家的另一個身份,社會上對這些商家都感到討厭,99%成了今年的全句之一。政府和商界的關係亦有如歷史書上,重複出現這些勾結關係。執政者若想保持執政和拿到選票,亦是時候做出一種實際行動,否則選民的選擇也有權向當政者說不。

抗爭是漫長,甚至是無盡頭,但卻可讓人民有一個思考的時候。

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

天與地多謝廣電局

在這個網誌當中,天與地都是少有常提及的電視劇集,而這次最新的是天與地不能在國內播放,被國家廣電總局禁播。

據稱該局認為這劇有隱喻六四意味,平心而論,這個隱喻的確很隱。

說實話,這劇的編劇是有心但無力,他很努力嘗試新東西但是拍到出來的效果卻是強差人意。從鏡頭、配樂到造形等,都仍然是逃不過TVB的是旦劇含量。唯一可取處這劇的心態,的確是有其野心。

但現在廣電局一禁,這劇可以即時變為典堂級劇目,如果這劇都可以被禁,那麼以前不少劇集都要禁播,如亞視的還看今朝,直頭是說明文革的恐佈和六四的明喻。輪流轉的歷史以及香江歲月所提及六四,這些劇都不可以在國內播出了,再擴大下去的話,連笑聲救地球都不能鳥。

其實這劇實在不需要禁播,因為這劇知名度不高,坊間喜歡的仍屬於小數,正如大家說「師奶不喜歡」便少了收視,很快被遺忘,但是現在出了這通告,明顯是幫了這劇一把,現在這劇還到結局篇,更加多謝廣電局了。

想深一層,現在廣電局連這些劇都要禁的話,可見當局對國內的形勢上的評估是有所憂慮,因為中共向來認為媒體的影響力是極大,生怕這些隱悔劇的潛而默化下成為民眾的一種心態,這便對當局執政能力的質疑。倘若要怕到這個情形,維穩度會越大,但反響也會越大。

有時候這些官員是不是如此無知和愚蠢呢?這些劇可以不用理會,很快會自然流失,但是現在你卻捧起來,自然更多人想看是什麼的劇,然後更會引發觀眾重新對六四的探究,最後是適得其反,更會使成為反效果,更加不會消音而是更響亮。

天與地劇組人員真的多謝你,也多謝你讓人民更加會有心地知道六四的真相,謝謝。

伸延閱讀
內地 20年來首封殺港劇隱喻六四天與地 is dying

公德

今日坐地鐵,由於假期,所以人特別多,乘車途中,有兩位年長的婆婆,剛剛入到車,這時坐在坐位的人便叫婆婆坐下,其中一位是港人,另一位是印尼人。

地鐵近年常會在車廂上標貼廣告鼓勵乘客讓坐予孕婦、老人家、傷殘人士或者帶著小朋友的婦女。並且在坐位最則邊的一兩個會顯示著讓坐的標語。平日有孕婦或見老人家,乘客都很禮讓予他們坐下,這種舉手之勞其實是一種公民美德,實在應該鼓勵。因為真的有需要讓坐予他們。

在這方面,香港和台灣及日本則有點不同,台灣和日本會有一些特別坐位,是顯示出專門給予這些有需要人士坐下,顏色上更有標記,而且有位而沒有需要人士坐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坐下。或者大家的心態是,萬一有需要的話,便可以即時坐下而不需要讓坐,但香港則有點不同。可能是港鐵的非繁忙時間也很繁忙罷,所以有空位坐下反而是一種利用資源的概念,免得更擠迫。不過也建議港鐵那些位置其實可以用一種特別顏色來顯示,這樣便更能清楚地反映出有需要人士的服務要求,而且也不是要需有坐位,只是一兩個,也不為過。

下車後,到銅鑼灣,見到一對情侶正在很大聲地鬧交,但我望一刻秒,我便知道很假的吵架,男的說話語塞,明顯想著背台詞,女又交不到戲予男。這時我再望地下,又是那些戲量之類的街頭實況劇。

這些劇目,在旺角、銅鑼灣很多,而且持續了好幾年,真的感到討厭和可笑。

可笑是所謂的創意,都幾年啦,這些吵架罵港女還有市場價值?能否再想一些創意互動的劇目呢?如果這些叫藝術,那每天每日周圍都有吵架而不見得有什麼藝術含量價值,實在不需要重複又重複還要是無戲味的戲量。

討厭是這些所謂的反映現實,美其名是想看途人的反應,但這些反應有何社會反映?如果是起初的一兩年,還說得過去,因為當大家不知道時,可以作為一種行為藝術的態度,但是現在都過了好幾年了,這些反映都其實在youtube、口傳、真實體驗地見過,已經見怪下怪,實在很難成功地行為藝術,是有點阻礙藝術似些。

此外也是一種變相狼來了,途人見得多變麻木,以為每每是這樣必定是做戲時,那真的出現真實的情況時,又可能錯過了一些潛在解決問題的契機,更甚是磨滅了人們的同情心和關心。當然這些街頭劇是可以自由地表達,因為這是言論自由的地方,他們怎做,也不應該阻止,但是作為一個創作人,是不是開始想想新思維呢?很悶罷。而且也是檢討時,因為這種藝術已沒有作用。

2011年12月27日星期二

全球最年輕的領導人金正恩

外界對金正恩的資料少之有少,連自己國家北韓的百姓也不清楚,可見這個國家的封閉程度和古時相差無幾。

北韓是爛仔國家,手法是無賴但確俱有頭腦。這次金正日逝世也再次表現出來。

北韓要求聯合國為金正日悼念,聯合國其實很為難,但最後都做了。而戲肉便來,西方國家和日本都杯葛這次悼念,對於這個無賴和無恥領導人,這的確不值得悼念,對比起同樣近日去逝的捷克前總統哈維爾才真正值得悼念。但是這一來西方和日本的拒絕,這便中正北韓下懷,北韓便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向國民展示出,連聯合國這為金正日悼念,可見這是偉大領袖是值得被尊敬,而那些西方邪惡國家的反對,便是北韓的敵人。這樣北韓官方便可以利用這種國際社會回應來洗腦向國民宣傳,這永遠地西方都是他們的永遠敵人,對他們的先軍政治定了更堅實的荒謬基礎。

亦利用這機會,承繼人金正恩便自然利用這次大抽油水,說什麼為父報仇之類的口號便可以大派用場,在他的眼光,對外實在不用理會,反而對內才是他們的著眼點,現在便可以更鞏固金家在北韓的英雄烈士地位,可見金正日連死都有其利用價值。國際社會抽水的經典手法,莫過於此。

這位新誕生的全球最年輕的八十後領導人,外界所知不多,這種神秘亦讓西方社會對該國的策略更為煩惱。站在中國立場,這是有點著數,因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西方國家討價還價,當然北韓日後是否願意繼續做中國的緩衝區則要視乎這位八十後的治國心態,但從這種無恥與自私的領導層,並不會有大轉變,仍然會是以爛仔角色在國際社會上的丑角遊走。而中國也同樣願意讓這丑角成為他的棋子,兩者互相利用。

但最受苦卻是北韓的人民,仍在水深火熱當中。

伸延閱讀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見韓國吊唁團

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

戈爾巴喬夫再次展現出他的偉大

當年六四,戈爾巴喬夫在五月時份到過北京。他必定知道當時中國的政局情況。最後屠城,專制獨裁政權仍然存在,但是改革的種子雖然是由中國這片土地誕生但沒有發芽,反之卻在東歐發芽,最後蘇聯也解體。

戈爾巴喬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沒有他,蘇聯仍然在這個世界存在,仍然是鐵幕國家,也不會有現在的俄羅斯。雖然他在管理國家的技巧上功績不高,但他絕對是人類歷史上的偉人,因為他的確解放了人民在專制國度上的苦難。他是少數願意真真正正改革的共產政權領導人。

近日俄羅斯人民對普京有強烈的反對聲音,其早前國家議會杜馬被指嚴重的舞弊,但是政府卻仍然沒有回應,只是仍視為選舉正常操作,結果沒有問題。

人民對普京再次要做下一屆總統有極大的反感,反對派連日來進行抗爭,不只是西部的俄羅斯,連東邊的威海也同時有抗議示威,可見這些示威其實已經覆蓋了整個俄羅斯領土而不只是零聲少數。統一黨必定會極為重視這問題。

在此際戈爾巴喬夫卻在電台發表講話,呼籲普京下台。

以現在的政治權力,戈爾巴喬夫當然沒有什麼影響力,在其政壇力量大不如前,甚至說是沒有什麼剩如能力,但是他所說的份量,在這一刻,卻是異常的重要和極大的感染力。

因為他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說話,並且是身體力行的行動,如此有份量的人向當權者說項,當權者真的很難不作回應。

戈所說的話正展現出一個政治領袖的尊嚴和遠見。普京權傾朝野,他的執政能力的確是無人能及,在他的領導下,俄羅斯的確是由谷底反彈到昔日沙皇時代的光輝。理應人民是很擁戴他,而的確他也曾是人民最喜愛的總統。但是為何人民現在卻討厭他呢?這就是因為他的貪戀權力,使現有的政局慢慢地惡化,再下去俄羅斯又會走回頭路,專制政權又再次誕生。

戈的說話所帶來的壓力不是權力壓力,而是一種無形和人民的壓力予當局,老實說他的份量說話,很難有其他理由反駁。普京預料不到這位前輩成為他近日最大的弱點。

現在戈爾巴喬夫在其歷史所做的事,就有如普京所做的事的一個完全相反動作。

現在中共心想會很留意俄羅斯的政局,因為這個革命的帶來的無形影響,比阿拉伯茉莉花革命來得會更加震撼。不論這次俄羅斯人民成功與否拉下當政者,對中共管治上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參考課堂。

伸延閱讀
戈爾巴喬夫呼籲普京下台

Mikhail Gorbachev calls for Putin to resign

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

「輪流轉」與「香江歲月」的港式歷史劇

「輪流轉」和「香江歲月」這兩套戲都是八十年代的電視劇集,前者是無線開拍,由甘國亮監製,後者是港台製作。以時代的比較,這劇的劇力和張力,的確是更有深度和誠意。前者更是當時期最大膽的嘗試以歷史觀的電視劇。

八十年代的本港是香港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年代,這時候正值香港起飛的年代,經濟慢慢地向上,國內和台海甚至是韓國這些地區仍屬保守和封閉,國內仍在改革初期,台灣和韓國仍然是專政年代,相比起這些地區,香港便較有一個良好的優勢,就是言論是較為自由,正因如此,本港的媒體事業便可以和這些地區有較佳的距離。

「輪流轉」是當時無線傾盡全力的電視劇,先是甘國亮監製,他的劇目比其他當時的老式監製創意和大膽,但是卻又有一種文化氣式,黑色幽默如執到寶、懷舊喜劇山水有相逢等。而輪流轉更找來全劇的花旦與小生,戲中還有陳百強。

這劇是講述的香港的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香港故事,這戲在當時正如現在的「天與地」一樣,有口碑但衰收視,最後被對手當時的麗的「大地恩情」擊敗而要腰斬,是少有無線被腰斬的電視劇。 當時有人認為這戲太過超前,故事深遠,難以配合當時的社會大眾的接受能力,八十年代港人教育水平並不高,不如現在,大量都是新移民,本土意識只是剛剛冒起。因此大眾未必喜歡這個劇種。但是論劇目來看,並以當時的水平,這劇的張力和故事的深入性,是很可觀的,單是人物的多元化和複雜,已經是其他劇難以比較,的確是同地區比較起來是更為先進。

至於「香江歲月」則沒有這個腰斬憂慮,一來是港台劇目,不會腰斬,二是這劇是每星期一集,也不多,而且是斷斷續續地播,所以不會有太大被淘汰的命運。此劇更是當時港台首套長編劇集,動用人力也多,有梁家輝、柯俊雄、米雪、岳華等演員。這劇對比起輪流轉是較為後期,約1984年左右,這劇拍出,也是正值香港的最大的改變時代,這是正值香港的前途問題,移民潮開始湧現,中英聯合聲明等等,鐵娘子仆街都有這劇出現過。這戲把日治時期到八十年代的香港歷史故事都描寫下來,例如上海富商如何在港建立紡紗業,亦有家道中落的上海富商等等。這個劇種來形容香港的歷史和政治含意,都不多。而這戲口碑亦佳,主題曲是關正傑所唱。

這兩套劇集都是香港八十年代開拍,也是當時電視媒體最興盛的時期,當中原因除了是經濟起飛力,家庭購買力仍然不高下,電視便成為當時最佳的娛樂服務,電視行業便有更大的資源投放來生產電視劇。而當時的創作人亦敢於創新,或者大家真的未試過什麼可以發生,所以便真的把創作上無限的發放。

但更重要是當時的風氣相對比其他地區是開放的,不會受到太大的限制,因此以當期時的社會環境,便能夠拍到這些經典劇目。

對比起現在本港的電視產業便有很大的差落,如果以現在的眼光看,當時的製作明顯落後,拍攝也不會流暢,但要試想這是三十年前的電視劇。但現在看2011年的電視劇,卻停留於90年代的劇種、拍攝鏡頭畫面,這就是退步的表現。韓國、台劇、國內拍攝技巧已經追過了香港。

其中有數個因為由,以國內為,一些大型劇集是由於市場龐大因此投資豐富,所以便可以有更佳的拍攝效果,而且需求大,所以劇種路線多,但不竟有限制,因為留意國內較佳劇種都以清裝劇為佳。時裝劇則差,這便是編劇在審批上的走位所致。

韓、台劇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的開放和政治環境的改變,九十年代韓國的政治開始改變,社會風氣亦不同,市場開放後便創意有如八十年代的香港一樣,創作力便澎拜起來,經過多年的努力,其製作水平便大幅提升,因此電影、電視都篷勃起來。而台灣則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其中八九十年代地下有線電視台(後來正式成為受規管的有線電視服務)則孕育出不少創意產品,而製作的流程亦不同香港只集中於一間電視台,透過多方的競爭下,便出現了現時大眾都喜歡的偶像劇、綜合性節目。而台灣解禁後,文化的開明也是關鍵所在。

回看本港,其實在九十年代中期電視行業已開始走下坡,不只是九七後。因為一台的獨大下成為致命傷之一,到了九七後,創作能力更慢慢下降。

早前看過胡恩威在亞視其中一個節目(應該是我要做特首),他說本港媒體產業近年落後其中一大因由是文化根基薄弱,這點是很認同,一如墨水下足,胸無半點墨,如何寫到好劇本。以前對手如其他地區受到限制,本港仍然有點能力和賣點贏到對手,但是現在人家都已經鬆綁,不再受限制時,對手有長期的文化培養(台灣讀書風氣、韓國教育水平)都成為很好的基礎下。但本港的薄弱文化環境下便成為了現在的問題核心之一。此外近年制度的限制,如怪獸家長的投訴、政治環境的限制都難以發展出一些俱有創新的劇目出現。



2011年12月23日星期五

差不多水平的「天與地」

按我分享

近期在網上流行,但收視慘敗的無線電視劇「天與地」,在坊間大部份說些劇的不濟是因為這不是師奶劇,所以師奶不會看,又說劇情深奧難明,所以港人不會喜歡,以此證明這劇不行是因為有人不懂欣賞。

如果認為「天與地」是近期佳作的話,或者大家真的看得港劇太久,要求水平太低,而更甚是創作人實在有點自命清高而自以為是。

作為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GDP水平是極俱成熟發展的地區,並以號稱本港為亞太地區的媒體樞紐,那是不是應該以更高的水平去看待一套稱為「高品質」的劇目呢?而不是「差唔多啦」係咁架水平無什麼要求來看待此劇?

看這劇有個好處,就是不看三集,你仍會估到和知道這故事的發展情形,因為劇情拖得很慢,報導說編劇特意這樣是因為期望戲中的味道濃郁,能夠慢慢慘透出戲味,但說話回來實質上是說來說去都是三幅皮,把人食人的價值無限地放大而說影響了戲中人物的生活形態。

有評論這劇能夠導出近年香港的社會問題。這點是對,但作為一套戲劇,是不是應該有點手法去表達呢?若有留意,這劇每每要說到一些政治議題的話,戲中的表達手法都是「同一種」技巧,就是平鋪直敘式對白說出來,多是在一個很平靜的場合,如戲中的工會會所,或者車內,演員就將社會時事如新聞報導說出來。從來都不會以戲劇描述如生活演繹來表達。如果直述的話,那就找方健儀報導就可以,實在不需要找林保怡罷。今天一集說地產霸權和國內工運維權便是一例。

但為何要直敘而又不生活化地表達呢?有三個可能,一是編劇怕觀眾難理解,直敘是簡單和直接,二是編劇並不能消化政治議題事情,只能以新聞式表達手法才能夠最精準說出其意圖,三是資源所限無意用戲劇手法來表達。

這劇常用意識流或者間接來表達思想,所以又說「師奶」不會明白,剛剛看了一集是講述金燕玲在金融公司見到一個小妹妹而感到驚訝,以帶出原來她曾經有過小孩但沒有生下來的一段故事。這段的間接手法實在難以引導出所謂的間接。以平情而論,平日周圍都會見到小朋友,何以要認為在金融公司見到才感到驚訝?若要以這個場口的表達,那不是應該說這間金融公司實在很狼和無恥,以賭黑期指的,有小女孩在此這意味著連阿嬸師奶都賭,即推人落火坑可見這公司的無恥和喪心病狂。但是以金燕玲所說的兇狠的女強人,這並不認為有什麼問題,因為搵錢為上,實在不用驚訝。除非故事說她是老實商人和厚道,但戲中的角色又不是,這顯然這幕和戲中的角色是存在矛盾。

這戲嘗試努力地製造出所謂的「品質」和「認真製作」,但是故事中那四位年輕人的「假髮」就真的很認真製作。還有電台那兩位閒角的假髮,實在扮潮但實質很out,如果電台主持人的品味如此,那這間電台真的可以提早歸還牌照予政府了。

還有這四位年輕人原來真的懂音樂和樂器演奏,但戲中這四人的演出就像完全不懂,只是為演戲扮出來似的,這明顯地是導演捉到鹿也不懂脫角。

或者說為何如此mean去批評這劇?看戲而已,但如果說到這劇這麼高水平,那就應該要以一個較合理眼光去評審這劇。

八十年代,韓國、東南亞還是看港劇的,港劇在亞洲除了日本未能越過外,其他國家的劇集都望期背後,現在港劇淪為二三線之流。韓劇雖然都常常哭哭啼啼橋段,但是人家真的製作認真,一套大長金都夠,還有其他如秘密花園、IRIS等,台劇痞子英雄的製作水平也不差,單看這些地區製作的認真和外觀包裝的品質都比天與地好多多倍。

當然這是因為製作資源限制而沒有這個能力拍攝製作品質較高的劇目,但是以本港這個國際城市,無線是全球最大華語電視劇供應商,市值可達二百億元(其實多年沒有增長過),可見這公司真的沒有進步,理應有能力拍攝高水平劇目。

這劇平情而論只能是比平日港劇多了「意識」少許而已,但要說到口碑上佳,實在難以認同。只能是平日耙糞太多,無端端有日少了一點以為就是奇芭。我們對這些「差不多」的意識來讚譽這劇。心態就是「比平時好好多,你仲想點呀?你有得睇,免費架」。但回看韓國四大電視台,三間是公營,一間是私營,都是免費的,但人家的製作水平好得多,高清劇就真的高清華美的畫面。只是十多年時間,已經能夠成功輸出韓風文化到整個亞洲地區,直迫日本。隨之而來是韓國明星和偶像以及周邊相關產品。在國內林保怡、陳豪、林峰多人喜歡還是玄彬多人喜歡呢?

正如戲中Dr Dylan所說,就是大家睇同一種電視節目而麻木,看到大家都差不多的感觀,才認為這劇是好劇。Dr Dylan在諷刺所謂其他的無線劇集時,其實同時間都在諷刺自己的作品。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