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

杜蘇苪讓我想起蘇苪

按我分享

七一將至,除了是有三日假期外,還有是香港回歸十五週年,國家領導人來港,七一遊行,狼英將上場管治五年甚至是十年染紅計劃。

原來還有一樣,就是颱風杜蘇苪來港作探訪,這一刻,正掛上一號風球。
杜蘇苪這個颱風名,是由韓國提供,意思是老鷹。不知是否代表這位狼鷹?(抽水時間)

臨近七一,也可以寫一些題外話,可以說說這個杜蘇苪,這個名字特別,甚至在出這個風名時,一些報字特意在苪字旁邊加上(),並寫上(音銳)。可見這個字並不多見,而且不多人知道怎樣讀。或者一些年輕人不知怎樣寫這個字,但是如果你是七十後左右前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怎樣讀這個字,因為大家在八十年代時,都曾經聽過「蘇苪」這位台灣歌手。

看見這個颱風名字,我便想起蘇苪這位歌手,亦想起她的歌聲,然後想起八十年代的香港娛樂事業的興盛,也是人們常說我們香港的黃金時代。

蘇苪走紅,是因為一首「酒干倘賣無」成為港台甚至是華人社會上紅極一時的歌手,這歌是來自一套台灣電影「搭錯車」的主題曲,這戲是當時少數能夠賣座的台灣電影,因為在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可以是式微來形容,金馬獎大多領獎都是香港演員,那時需要香港藝人來撐場來能說是星光熠熠。可見當時香港是個繁華的代名詞。

蘇苪紅了,來了香港,為了遷就市場,她唱廣東歌,現在想起,或者很難想像華語歌手唱廣東歌了,但當期時確實是這樣,甚至是很流行,她唱了兩首著名的廣東歌,兩首都是電影的主題曲,一是龍的心的「誰可相依」,另一首是群龍戲鳳的「憑著愛」。

兩首都是經典,但個人喜歡「誰可相依」,因為還喜歡電影「龍的心」,回看這戲或者感覺到粗製濫造甚至多了一份催淚感,但是當時是賣座電影,而且以動作故事加上有感情戲的橋段去發展,洪金寶作為導演與演員,是一大突破,當中金牌 編劇黃炳耀應記一功。

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之業成功,能夠被譽為東方荷理活,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當時整體社會環境形成,當時兩岸的政治制方嚴重殭化,創作力嚴重失態,只有香港「相對地」有自由的創作力去表達作回,當中港英政府和那時保守的台灣政權以及閉關的中共政權,算是進步和先進,正因為這種子培養了這個自由土壤。

及後不同的發展和經濟環下,香港的娛樂事業到今天的地步,也不需要再多討論,至少大家也不會想著會有台灣歌手或者國內歌手因應香港而造一首廣東歌。台灣電影的創意力急速轉型有賴其原有的文化土壤培育了強力的創作人文基礎外,更重要是社會和政府的開放,使創作人得以自由發展空間。香港實在很久沒有一套讓大家成為一種話題、共嗚、有回憶甚至是自我肯定的港產電影或者香港歌曲。

回歸十五年,事實上我們並不是沒有白過,當中的人和事必然是引起了大家的一些想法,一種思想在當中,但是某程度上自由創作上的空間正在收窄,為了遷就市場的監管,變相自我閹割,雙手奉送主權創作,少了自我價值,或者沒有自我價值向來都是香港人的心態,由港英殖民時代的過客心態,到回歸的服務主人的心態,都是這種模式去存在,也許是大家不想講出口,但內心深處的核心價值。

2 則留言:

  1. 佢重有一首同夏韶聲合唱的「車站」,係「富貴列車」的主題曲。

    回覆刪除
  2. and more...

    一樣的月光, 請跟我來, 是否 -- all classics

    I miss her voice!

    回覆刪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