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星期二

失衡的市場機制

近日本港最常討論的除了黃國健眼中的「幾醜下」既梁熊爭拗外,便要數奶粉何價。

本港是一個自由市場機制的經濟社會,只要有需求,便會有供應。而價格會隨著需求高低起跌而定價,這種市場機制多年來是本港最優秀的營運模式,也促使本港的從貨物到價格都俱有競爭能力。

可是近年由於自由行關係,國內同胞到本港購物,其需求是反映著國內所需,即是國內對貨物的需求折射到本港,而本港的經濟體系所承受的能力遠遠不夠國內需求的服務,因此需大過供的情況下,並且已超越了承受,達到「超買」價值時,需求失衡便出現。這並不是給高價便可買,而是即使高價都買不到。

這種情形其實除了奶粉外,各樣服務都有類同的情況,樓價便是其中之一。國內同胞到本港購買房產,其實和現在奶粉短缺以及搶購奶粉的情形都很相類同,不同是金額更大,需求更大,並且所涉及的商業關係更為複雜。

奶粉只是實體產品,嬰兒吃完便沒有,簡單和直接。但房產除了是一種實體商品更是一種商業服務關係,當中所涉及的金額之多是天文數字,此外關連交易也可以很複雜,黑錢流入可以是其之一的一種洗黑錢方法。國內富豪高官購買房產來把錢送出中國境外,這些方法巳是公開秘密。

正因為這種不同模式的大需求,房產價格以及凡是國內大需求的服務都可以高居不下,連益力多都可以給人搶購一空的,這便可以看到市場機制失衡所出現的問題。

回看奶粉情況,有說大家可以透過配給制以確保有足夠供應奶粉服務,但這種本末倒置卻是難以理解,從解決方法去看,好像是挺有力和即時效用,但這種其實是「限制」港人購買力的一種剝削。在本港出售的服務,從合理原則也應該是以港人購入才是考慮,否則也不會在港出售,但是配給制卻是限制了港人的需求,但是反過來卻不給予境外人士的限制,這是因為生怕市場自由經濟的美名以給予反面形象。這又對居住於本港人士公平麼?

舉一個例,到國外一些大型著名景點,如泰姬陵,當地印度國民的入場費是很便宜,反之國外人收費是較高,這是因為才是給予當地人應有的主客服務之舉。而不是早前工展會港人入場是收費,境外人士則免費的倒轉想法,還要說是好客之道來解話。

當本地人士還沒有得吃時,還要給予別人吃先?這是充闊佬還是自我閹割?

至於國內同胞們常說「施捨救港」就更是難以認同,購買服務是一種公平交易,沒有分什麼誰欠誰,世上也沒有免費午餐,不能當作一種無私的奉獻作借口來解釋這種歪理行為。旅遊購物本是一種開心和高興的事情,但事以至此實在感到說話有人涼薄於此,也感到可惜之極。

同胞大量購買奶粉和日常生活並且進出境外而不需報關,對國內的商業經濟也不見得有著數,當地代理自然叫苦,而囤積居奇炒賣情況亦可以出現。除非本港可能建立成一個無限量供應專屬服務予國內同胞,並能夠保証這種供應是不會斷層,否則這種吸納胃口只會越見嚴重,甚至成為社會問題。

配給制度、登記表面上是可以解決問題,但實制上否定了港人日常生活的習慣常態,這是說明了你被壓迫時,用另一種所謂的技巧來避過,這是一種「靈巧的聰明」還是「甘於受壓」?

再想一層,為何國內同胞要來港買奶粉而不吃「中國人自家製作的奶粉」?當你想到這刻,就顯得更加無奈,為人父母當然想給予最好的,但可惜國內的手執權力、金權人士卻無視人民的需要以及失去良知,這導致迫到同胞來港甚至全球掃奶粉,這種荒謬角度才會出現於神州大地之上。

國歌上的所說的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原來只是叫買奶粉的悲滄無助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