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星期一

李小龍與歲月神偷看社會流動性問題

看完李小龍,這戲故事是說出李小龍一家的故事,而某程度上,也是講述四五十年代華南社會以及當時影圈的一個小縮影。

這文章並不是什麼影評,而是透過這戲說明當時的社會局勢和現在社會其實是有點相似。

如果說「歲月神偷」是描寫出六七十年代香港的浪漫情懷與社會溫馨的年代話,那麼「李小龍」其實是反影當時社會的不平衡和貧富懸殊的社會生活照,「歲」一片是現今社會的一個反照的話,那「李」一片則是現今社會的一個對照。

四五十年代的香港是百廢待興,香港是移民的社會,南來港人大量,也是剛打完二次大戰但同時面對國共內戰,人民的生活很苦,而那時候英政府持有的社會資源是絕對,英人是當時的高等社會階層,失學童是大量,所以電影中的李小龍一定絕對是高尚階層,一是母親有外國人血統,能夠入讀喇沙再轉讀聖芳濟書院這些傳統「名牌」學校。而且能夠到美國生活,都看到他們一家是中產階級。如果以為當時每人都可以讀書,那便誤會了。而更甚者此戲解釋中當時的英人管治和貪腐也很嚴重,否則不會是其父李海泉吸食鴉片也不大理會。
這個年代,貧富差距仍然龐大,而低下階層因讀書困難時很難脫貧。


到了偷月神偷則是社會的一個變遷,六七十年代南來人士也定居,本土意識慢慢漸強,而兒童也慢慢地有讀書機會,當中九年免費教育也是其中一個良好的德政,此外公屋開始建立也讓低收入人士可以有房居住使收入藏富於民而使日後在經濟發展上得一把,而安居和教育也讓社會廣泛的機會有一個良好的公平對待,也是使香港在往後的二三十年能夠飛躍進步的重要關鍵。戲中的窮人也可以讀拔萃,便是反映當時社會開始提供向上的階級的流動機會。
因為社會向上的流動性便可以成形,寒窗苦讀有前途 的機會應以上的條件而生。

到了近十年,這種模式便有所改變,反而走回四五十年代的香港狀況,當然在物質富裕下不能同日而語,不是說現今社會經濟發展退回到四五十年代的香港,但是社會的流動性便如四五十年代要以門第關係才可以繼續發展。房屋問題其實是間接影響到生育問題,後生一輩不因妝供樓但又要生育便形式困難,而住屋問題也使他們在大量支出供樓時便失去了其他消費而可以使到其他社會增值的機會難以出現,除非是有很豐足的資本。
另外是讀書向上的機會,現在大家終於看到直資對整體社會制度上的分化,以往(六十至八九十年代)的學生不論富貴與否,也能夠入讀名校(升讀大學率較高),但現在直資後,一個拿綜援人士很難甚至不可能的任務入讀拔萃、聖保羅男女。因為學費根本是負擔不起。直資的優勢可以大力拉距富與貧人士的距離。

知識是的確改變命運,但窮人連機會入讀較佳師資的學校也不能夠的話,又怎樣可以在日後的日子俱有競爭能力?

當然不是所有直資一定的名校,一定是好,但是在資源所享有的,必定比其他學校為多,因為在收取學費、政府資助時,資源充配上便可以發展更多的教育機會,自然可以有更多成功個案。試問鮮魚行如何可以有交流旅行來體現通識教育呢?這些便是現在社會明顯的鴻溝問題。

不是要說直資如一俱怪獸學校,要打造成一間間的見錢開眼的魔鬼學校,但是辦學的團體也理應要想著儒家的思想,這是華人的思想中心,有教無類。而一如另一網友Ebeneze的意思在宗教上是committed to poor

不只是政府,我們的社會,也是時候反思一下我們是正在對下一代提供什麼的條件,讓社會有更大的俱有人性成長空間。

7 則留言:

  1. 現在,香港的教育體制,真的好像有病!

    回覆刪除
  2. 香港直資是西方學券制的變奏,但不得其法,遂變成了兩不像!

    回覆刪除
  3. 個人愚見:
    不少把社會流行歸根於能否入讀"名校",
    人們以為名校的資源多啲,
    教出來的學生一定好啲,
    這個觀念根本上不是絶對的,
    鮮魚行或者没有錢辦高消費遊學團,
    但有錢就可以教到好學生嗎?
    還是學校的教育方針和教導方式重要一點呢?
    也許人們把重點放到名校的分數高啲、入大學率高啲吧?
    但教育一個學生只看這些嗎?
    我認識不少從名校出身的朋友,
    他們異口同聲都說在名校同學間的競爭都很劇烈,
    凡事只向分數看,
    其餘的都變得不重要,
    我不是說凡是名校都全是這樣,
    但能坊間不少平民學校都能全心全意的把學生教育成一個"全人",
    不只看重分數,
    若果大家都只認為讀書只求入大學率和分數高低,
    那麼便會繼續追求那些所謂名牌,
    當大家在談論社會流向的同意,
    我們又是否要重新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呢?
    把追求高社會地位、金錢和教育完全掛勾是否正確呢?
    我們說香港是拜金主義社會,
    但自己又是否在推波助瀾呢?

    回覆刪除
  4. 新鮮兄
    全完理解你的原意,不過現在是正在討論一個廣泛性的量化數據。當然鮮魚行是可以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理念,不過但基於資源(這是很現實,連校長都認為),便不能不面對現實。
    知識能夠改變命運是現實的結果,而知識很多時是除了是大家認同的「心力」外,但真實地建於資源上。正如大國一樣,為何全球頂尖科學家或者科技公司都在美國?這是因為對方資源上的充足而得出的結果。
    此外直資問題正正是不想過份地分化,直資名校使低收入人士不能進校,這其實是不公平的競爭。昨日張文光說因為直資學費高昂,即使有所謂的助學金,低收入人士或者普通家庭都不願意入讀。這並不是一個學生學歷高低與否,而是制度上限制了他的學習自由。
    社會流動是需要建基於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至於「全人」教學,這不只是名校與否,而是所有學校都需要,因此直資問題所涉及。

    回覆刪除
  5. 擁有豐資源的名校為何把學費提升得那樣高呢?
    是否真的要把學生"貴族化"呢?
    在內裏讀書的有錢家長的想法又如何呢?
    他們接受自己的子女和貧窮學生一起學習嗎?
    這個又是值得了解!

    回覆刪除
  6. Blog主談及「量化數據」,我不才也想跟Blog主談一下「量化數據」。全港有一千多間中小學。直資學校才只有77間。這77間學校,屬於傳統名校的,中小學算來也不夠15間。它們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拿綜援的學生,進不了這77間學校,就無法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和升讀大學?其餘的官津學校真的這麼不濟?香港真的只有這麼少優質學校?事實好像不是這樣啊!與香港扯上關係的諾貝爾得獎人曾經就讀的學校就沒有一間轉了直資。傳統名校也不只這15間吧!
    你將現在的香港比作戰後初期的香港時,有沒有打聽一下那時學校和學童的比例跟現在的比例有沒有分別? 有沒有打聽一下當時政府給每個學生的資助有多少,而現在政府給每個學生的資助又有多少?
    另外,香港是在1978年才實行9年免費教育。港英政府是經濟起飛了才有錢搞9年免費教育,而不是搞了免費教育才令經濟起飛。

    potato

    回覆刪除
  7. potato
    謝謝你的指點,資訊確有錯誤。
    九年是在1978年開始,而六年免費則在1971年,而這六年其實對當時學生已提一個良好的基礎教育機會,也是因應當時社會資源緊絀但67暴動後所做的措施,漸漸社會也開始穩定而經濟漸見起色。若連六年都沒有便更見困局。
    說回名校議題,77間直資對比起全港學校仍屬少數,而名校當中亦會以有分級數,而且也不少學校也考慮轉直資時,這個變化便會出現,的確是要讓人擔心。
    直資是現今教育其中一個問題,還有縮班等。此外教育也不只是單靠學校,還有家長和社會影響等等。相信要需要如potato你這些俱有分析能力人士提供更佳的討論會更幫助。

    回覆刪除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