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相信是不用多說同在中環老外多的是,海歸派也因為在內地人脈夠而在中資銀行得心應手,這種商業運作其實並不奇特。而香港專才亦因為熟悉本港社會環境而能夠保持市場地位。
或者直到李小加成為港交所的行政總裁。
香港交易所是股壇教父李福兆等人創立,讓香港成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幾十年過去,其行政總裁都是本港人,因此港人認為是一種必然性,所以李小加成為首位非港人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是有點驚訝。
但我們香港能夠成功卻就是以能者居之為首要。李小加是前摩根大通的中國區主席,是成功的海歸派人士,引入他成為行政總裁,其實不言而喻就是想利用內地的人脈開拓內地市場。南水北調一路是港交所的期待,現在有位內地的盲公竹,當然成數機會更高。
不過亦有人認為有憂慮,一是政治角度,另一個是市場聘請角度。政治看法是一位內地人主持香港其中一個重要的經濟命脈業務,心中有點「不安」,認為隨時是上海派來為合併鋪路,以及認為連經濟也要給內地人管,香港人還有地方企?
另一個看法是香港沒有人才嗎?有點「不忿」,連港人最值得驕傲的金融業都要給內地人主持,港人日後還有什麼優勢?
但作為商業機構以及制度發展,港交所是有點氣度,比起一般港人更有點遠見。我們看看對手新加坡,新加坡的經濟情況比起香港更差,也沒有阿公有做後台,其國有的投資公司淡馬錫最近有高層換人調動,何晶要下馬,她是李顯龍的妻子,但因為她近期在投資海外業務,讓淡馬錫大蝕,因此要退下火線,而換來的新任行政總裁則是前必和必拓的行政總裁Charles Goodyear,他不是新加坡人,是位美國人,但卻可以主持新加坡最大的國有投資公司。
新加坡能,為什麼香港不能?我們怕什麼?怕的是「西環壓倒中環」的商業版本嗎?
在商業運作中看錢重要多過看政治,商人是不會認來自誰的政治體系,只要有錢搵,也不會理會。在資本主義社會運作就是這樣,或者會認為有點現實,但是卻是最有效的體制運作。
歸根究底,大家其實怕或者不喜歡並不是李小加,而是中共的專橫手段,這種心理是揮之不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