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對學術的執著一生的季羨林反映學術自由的重要性
我國的國學大師,季羨林離世,享年九十八歲,也是笑喪。但在中國甚至世人來說,失去一位不可多得的學者,實在是一大損失。
有人說北有季羨林,南有饒宗頤。兩位都是現今國學上最有實力的一位。後者能夠安居於香港,可以無憂繼續研究其學術領域,是這拜香港這個自由地方所賜。
但是前者季前輩卻沒有這個福份,文革被批鬥,成為政治上的棋子,使他生活艱苦,但以他的忍耐能夠渡過難關實在是世人之福,如果他沒有這個能耐,在文革中壓迫死去,我們的學術領域上就少了很多珍貴資訊,實在要感謝他的貢獻。
他執著的學術使命是如何珍貴,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學習,但同樣地值得我們這一代去思考。
就是「學術自由」的重要性,知識並不是為國家,更並不是為黨,而是為的是對真理的追求,才是知識真正的因由,其他的只是衍生出來的副產品以及其增值服務,核心概念才是最重要,不能本未倒置。
如果沒有學術自由,科技有多好也是枉然,美國能夠成為當代頂級大國,就是它的人民享有自由的觀念。讓大家可以不用擔心任何環境去尋找真理,發展文化、科技,促進社會的進步。
我們這個社會若沒有自由之意義,若如季前輩當年的悲衰,就是我們國家的悲衰。
現在國家雖然說是進步,還要科教興國,但是沒有自由的基礎,除時可以在網上發放 訊被「河蟹」掉了,那會是有學術自由嗎?
劉曉波的知識份子被拉進去,不知明日如何,季羨林離逝,北大說要什麼治喪委員會,甚為諷刺。
大家都是搞學術,為何有如此的不平等條約在當中呢?人民搞學術,真的只能為黨嗎?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i dont think mr.law is a scholar, i'd prefer call him a social activist rather than a scholar. cause he doesnt have any comtributions in academic area, thus they are completely in different category.
回覆刪除im not saying the government is right, just mention the comparison is not very appropriate, dont take this comment too personal, also Peking University didnt do anything wrong , what do you expect them to do?
不是說北大的錯,不是說不可以為季前輩搞治喪,只是說出現今內地可以把玩人物高低,北大雖說是獨立,但真正的獨立嗎?大字報論政這個風氣好像離大家很遠。
回覆刪除劉曾是原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也是一個學者呢。